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7年 第1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7-12-28
    论著
    以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17区片段基因为基础构建的复合核酸疫苗候选质粒
    缪军;薛采芳;喻启桂;秦恩强
    1997, 15(6):  321-325. 
    摘要 ( )   PDF (3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以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的 17区基因为基础的复合核酸疫苗。方法 :将恶性疟原虫 FUP株 MSP1的 17区基因片段与包含若干个内源性和外源性 T细胞位点相应的基因片段相连 ,构成复合基因 ( hybrid gene,HG) ,将其分别克隆入非分泌性真核表达载体 [VR10 12和 p CDNA3.1( - ) ]和经改建后的分泌型载体 VR10 12 /TPA中 ,通过 PCR和酶切鉴定重组克隆。结果和结论 :经鉴定复合基因正确地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成功地构建了 VR10 12 /HG,p CD-NA3.1/HG和 VR10 12 /TPA/HG。结论 :为探讨疟疾核酸疫苗的效果及 T细胞位点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基因重组抗原Sj22.6kDa基因克隆与表达的研究
    张桂筠;张兆松;陈淑贞;沈一平;吴海玮;苏川;吴观陵
    1997, 15(6):  326-329. 
    摘要 ( )   PDF (2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离 Sj22.6抗原基因 ,构建 Sj22.6表达克隆。方法 :抗体筛选 Sj成虫 cDNA库 ,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亚克隆入表达载体 pGEX- 1λt。对重组体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 SDS- PAGE和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PCR扩增产物为约 930 bp的 DNA条带。亚克隆入pGEX- 1λt,获得两个表达克隆 pGSj6和 pGSj24 ,特异性表达产物为 22.6k Da抗原。重组体的表达方式为分离表达。结论 :从日本血吸虫成虫 cDNA库筛选到 Sj22 .6k Da克隆化基因 ,并构建了表达克隆 pGSj2 4和 pGSj6。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主要蛋白与人红细胞结合的研究(英文)
    方军;管惟滨;孙树汉
    1997, 15(6):  330-334. 
    摘要 ( )   PDF (2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主要蛋白 - 1( P195)与人红细胞的结合作用。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分 8 段表达 MAD2 0株恶性疟原虫 P195蛋白。各段表达蛋白经复性及用同位素 125I标记后与人红细胞进行结合实验。结果 :氨基酸序列为 12 3- 30 2 ( M3) ,384 - 595( M6) ,10 78- 12 51( M9)的三段蛋白具有红细胞结合作用。其中M6不能与胰酶处理过的红细胞结合 ,且与正常红细胞结合的 M6片段能被酸性缓冲液洗脱。而 M3,M9与红细胞结合不受胰酶影响 ,且不能被酸性缓冲液洗脱。结论 :M6与红细胞的结合位点可能为红细胞膜表面蛋白受体 ,M3,M9与红细胞的结合点不在膜表面 ,而在红细胞内。
    IFN-γ激活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杀伤疟原虫的作用
    牛宇欣;李慧珠;张海燕;王凤芸
    1997, 15(6):  335-339. 
    摘要 ( )   PDF (3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 IFN- γ激活的巨噬细胞 ( MΦ)合成的一氧化氮 ( NO)及其在疟疾保护性免疫中杀伤疟原虫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腹腔 MΦ,与不同浓度的 γ干扰素 ( IFN- γ)共育 4 8h后 ,加入分离的寄生疟原虫的红细胞 ,观察激活的 MΦ NO产生水平及其对疟原虫的杀伤作用。结果 :IFN-γ能激活 MΦ产生 NO,其产生的量与IFN-γ的浓度有关 ;MΦ对疟原虫的杀伤作用与 NO的释放量呈显著相关关系 ( r=0 .898,n=13,P<0 .0 1) ;N-硝基 -
    L -精氨酸 ( N- nitro-L- arginine,L- NNA)能抑制 NO合成 ,同时也降低 MΦ 的杀伤活性 ;感染约氏疟原虫的 BAL B/c小鼠注射 L- NNA,导致原虫血症上升 ,小鼠死亡率升高。结论 :IFN- γ激活 MΦ产生 NO可能是杀伤疟原虫的重要作用机制。
    约氏疟原虫红外期体外培养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陈孙孝;黄复生;王兴相;况明书;曹晓东
    1997, 15(6):  340-344. 
    摘要 ( )   PDF (3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Wistar大鼠原代肝细胞 -约氏疟原虫红外期体外培养及若干因素的初步探讨。方法 :体外培养。结果 :用 15%小牛血清培养基培养原代肝细胞 ,培养密度为 2万 /孔 , 孔径为 16mm, 接种约氏疟原虫子孢子后培养 48h,获得红外期疟原虫 ( EEF) , 其肝细胞感染率达 0 .0 35%±0 .0 13% ; 接近成熟的 EEF直径达 4 0 .3× 31.6μm, 有 10 0多个核,其 EEF可达 4 - 10个 / cm2 。经0 .0 1%乙二胺四乙酸 ( EDTA)洗脱肝细胞 ,离心 ,腹腔
    接种小鼠 ,第 7d血检原虫阳性。肝细胞密度为 0 .4万 /孔、 4万 /孔组及 10 %小牛血清组均未见 EEF。结论 :用含 15%小牛血清培养基、培养密度为 2万 /孔的 Wistar大鼠原代肝细胞较适合约氏疟原虫红外期的发育。
    人群日本血吸虫病再感染与优势抗体应答的研究
    吴海玮;张兆松;陈淑贞;胡林生;谢彰武;邱英席;吴宜琴;曹建平;苏川;张绍基;吴观陵
    1997, 15(6):  345-348. 
    摘要 ( )   PDF (1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中特异性抗体水平是否为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江西省新建县鄱阳湖一小岛上三个毗邻的自然村作为观察试区 ,调查 196名 ( 3- 2 5岁 )感染者中 ,吡喹酮治疗后粪检阴性的 138人经过一个感染季节后再感染的情况 ,并检测其血清特异性同型限制性抗体水平。同时就人群接触疫水的暴露水平及年龄因素、血样中特异的同型限制性抗体水平诸因素同再感染的关系进行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虫卵可溶性抗原和粗制成虫抗原特异的 Ig G4抗体水平是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危险度分别是 2 .83和 2 .4 0。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能成为构建对再感染易感状态作预测性诊断试验的基础。
    编码日本血吸虫大陆株磷酸丙糖异构酶(TPI)抗原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缪应新;刘述先
    1997, 15(6):  349-352. 
    摘要 ( )   PDF (2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获得编码日本血吸虫大陆株磷酸丙糖异构酶 ( Sjc TPI)的 c DNA基因片段 ,对其克隆与测序。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总 RNA为模板 ,经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 (式 )反应( RT- PCR)获得编码 Sjc TPI抗原的 c DNA片段 ,并克隆于载体 M13mp18、M13mp19,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 DNA序列。结果 :体外 PCR扩增获得了编码 Sjc TPI的 0 .75kb c DNA片段 ,6个重组克隆子经酶切鉴定均有 0 .75kb片段的插入。测得编码 Sjc TPI的 DNA序列。结论 :用自行设计的引物成功地扩增了编码日本血吸虫大陆株 TPI抗原的基因片段并进行了克隆、测序 ,为制备重组 TPI进行疫苗试验打下基础。
    夹心dot-ELISA检测钉螺体内血吸虫抗原的研究
    沈大康;娄文娴;郑志国
    1997, 15(6):  353-355. 
    摘要 ( )   PDF (1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夹心 dot- ELISA检测钉螺血吸虫抗原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 :利用组合单抗 ,通过夹心 dot- EL ISA检测未感染和不同感染期的钉螺血吸虫抗原 ,并与镜检比较。结果 :集体感染组 1- 3wk,夹心 dot- ELISA检测的阳性率、符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上升趋势 ;感染4 - 9wk,除第 6wk外 ,阳性率、敏感性及符合率均为 10 0 % ,同镜检结果基本一致 ;未感染组结果全部阴性 ,与镜检结果一致 ;12只镜检显示为其它吸虫感染的钉螺 ,夹心 dot- ELISA阴性。结论 :夹心 dot- EL ISA可用于检测钉螺血吸虫抗原。
    贾第虫表面变异抗原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英文)
    李雅杰;王凯慧;刘爱芹;T.Bruderer;P.Kohler
    1997, 15(6):  356-361. 
    摘要 ( )   PDF (3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分析编码 90 k Da的表面变异蛋白 ( VSP)基因与已发表的其它 VSP基因。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 PCR)技术、PCR产物的克隆技术和插入基因片段的序列测定。结果 :从贾第虫 0 2 - 4 A1基因组中将编码 90 k Da的表面变异蛋白几乎全长的基因调出 ,经序列分析 ,此基因长度为 2 0 19bp,编码 654个氨基酸 ,具有一个开放阅读框架。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半脱氨酸含量丰富 ( 11.8mol% ) ,而且多数的半脱氨酸以 CXXC基序重复出现 2 6次。苏氨酸含量为 11.3mol% ,甘氨酸为 10 .9mol% ,丙氨酸为 10 .1mol%。序列分析发现有 2个天冬酰氨连接的糖基位点。结论 :象其他 VSPs一样 ,CRISP90具有一个高度保守疏水性 C末端。经同源性比较发现 ,与 CRP72有 56%的同源性。这一结果对研究贾第虫株的表面变异抗原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意义。
    日本血吸虫虫卵与旋毛虫肌蚴间相似抗原的研究
    曾庆仁;陆予云;易新元;曾宪芳;汪世平;彭先楚
    1997, 15(6):  362-365. 
    摘要 ( )   PDF (2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日本血吸虫虫卵与旋毛虫肌蚴间共同抗原的相似程度。方法 :应用 EITB和 ELISA技术对此 2种寄生虫可溶性抗原进行了血清学交叉反应分析。结果 :EITB显示 :在Ts ML A中 ,4 4、 53、 60、 64、 66/ 70 k Da和约 10 0 k Da的抗原为 Sj IRS识别 ,而 31、 4 2、 4 6、 51/53和 58/ 60 k Da成分为 α- Sj EARS识别 ;在 Sj EA中 ,4 6、58和 64k Da抗原为 Ts IRS识别 ,58、60、64和 70 k Da成分为α- Ts MLARS识别。EL ISA显示 :在 Sj IRS中抗 Ts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在Ts IRS中所含抗血吸虫卵的抗体滴度。结论 :日本血吸虫卵与旋毛虫肌蚴间存有较多的共同抗原决定簇 ,但两者间的相似程度有明显差异。
    蒿甲醚体外抗弓形虫作用的实验研究
    刘杨;张永浩;李哲;姚向民
    1997, 15(6):  366-369. 
    摘要 ( )   PDF (2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蒿甲醚体外抗弓形虫速殖子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大鼠肾细胞培养技术 ,观察蒿甲醚 (浓度 0.01- 100 μg/ ml)对虫体侵入细胞及在细胞内增殖的影响 ,选乙酰螺旋霉素作对照。结果 :蒿甲醚抗弓形虫作用的最低有效浓度为 0 .1μg/ml。当其浓度为 4 μg/ ml时 ,作用速殖子 4 8h后 ,光镜下多数虫体变形 ,胞质内出现空泡、颗粒。乙酰螺旋霉素的作用不及相同浓度的蒿甲醚。结论 :蒿甲醚在体外能抑制弓形虫速殖子的侵袭和繁殖力 ,且具有杀虫效果。
    杜氏利什曼原虫cDNA文库的构建
    敬保迁;胡孝素;陈建平;刘洪斌
    1997, 15(6):  370-372. 
    摘要 ( )   PDF (2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杜氏利什曼原虫 cDNA文库 ,以获取个体基因表达产物和研究基因结构。方法 :以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人分离株 m RNA为模板 ,体外合成 cDNA,以噬菌体λgt11DNA为载体构建文库。结果 :共获 2× 10 6重组子 ,插入比例为 4 8%。文库经抗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全虫兔抗血清筛选 ,共筛 2× 10 4重组子 ,获 3个阳性表达克隆 ,表达产物的分子量分别为 :136k Da、160 k Da和 148k Da。结论 :已构建成的表达型杜氏利什曼原虫 cDNA文库 ,其插入比例和表达效率均较高。
    PCR鉴别诊断间日疟及恶性疟的研究
    高世同;吴少廷;陈观今;陈志辉;林敏
    1997, 15(6):  373-377. 
    摘要 ( )   PDF (3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建立能鉴别诊断间日疟与恶性疟的 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红内期疟原虫 SSUr RNA编码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3个引物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在同一反应体系中 ,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分别预期被扩增出 34 1bp和 4 31bp的 DNA条带。结果 :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模板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分别被扩增出预期大小的 DNA片段 ,并经限制性酶切证实 ;杜氏利什曼原虫、弓形虫、健康人血及空白对照均无特异性扩增条带 ;以该检测体系至少可检出原虫血症为 2 .56× 10 -7间日疟原虫感染和 1.0 8× 10 -5恶性疟原虫感染 ;69份镜检阳性的间日疟和 2份恶性疟患者血样 PCR检测均为阳性 ,1例发热待查患者PCR诊断为间日疟 ,与镜检复查结果一致 ,所有疟疾阳性标本中未检出混合感染 ,2 0份健康人血 PCR均为阴性。结论 :该检测体系灵敏、特异 ,对于诊断间日疟和恶性疟以及鉴别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日本血吸虫 NADH脱氢酶 1和细胞色素 C氧化酶 1基因部分序列(英文)
    邱持平;张立华;E.Sorensen;D.P.McManus
    1997, 15(6):  378-381. 
    摘要 ( )   PDF (2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和比较日本血吸虫浙江株和安徽株 NADH脱氢酶 1( NADH1)和细胞色素 C氧化酶 1( Cytc1)基因部分序列。方法:用 PCR方法从特定的引物扩增出 NADH1和 Cytc1DNA基因 ,然后进行测序。结果 :获得两株日本血吸虫成虫 NADH1和 Cytc1基因及其序列。结论 :两株日本血吸虫成虫 NADH1基因及其部分序列除第 382位核苷酸不同 ( C/T)外 ,其余的均相同。两株日本血吸虫成虫Cytc1基因及其部分序列完全相同。
    PCR扩增环子孢子蛋白基因3’ 端片段用于检测恶性疟原虫的初步研究
    陈志辉;吴少廷;管惟滨;高世同;林敏
    1997, 15(6):  382-385. 
    摘要 ( )   PDF (2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 PCR检测恶性疟原虫的新方法。方法 :作者采用自行设计并合成的一对恶性疟原虫特异引物 ,经 PCR扩增环子孢子蛋白 ( CSP)基因 3 端保守区序列 2 4 5bp片段 ,观察了它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结果 :1从 4株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和 2例恶性疟患者血样中均扩增出约 2 4 5bp的 DNA目的片段 ,用业已鉴定的 CSP基因序列作模板再行扩增证实其为恶性疟原虫CSP基因片段 ;2对间日疟原虫、利什曼原虫、弓形虫和健康人血样进行 PCR反应 ,均未见扩增条带 ;3本检测系统可检出恶性疟原虫感染血样中 0 .18个原虫所含的 DNA模板 ;4采用不同方法制备模板及不同反应方式均能获得满意结果 ;结论 :PCR扩增恶性疟原虫 CSP基因 3端片段用于恶性疟原虫检测具有灵敏、高度特异且稳定性好等优点。
    臭虫抗原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的探讨(英文)
    傅完珍;殷凯生
    1997, 15(6):  386-387. 
    摘要 ( )   PDF (1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体内外实验等方法研究臭虫抗原与支气管哮喘发病间的关系。方法 :对 32 0例 (男性146例 ,女性 174例 )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了皮肤试验 ,并对其中 36例进行嗜碱细胞组胺释放试验 ( HRBT)和臭虫特异性抗原 Ig E测定。结果 :臭虫抗原提取液皮肤试验阳性率为 63.1% ,HRBT阳性率为 91.6% ,特异性Ig E抗体阳性率为 66.2 %。结论 :温带臭虫抗原可能与南京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有密切关系。
    实验报道
    肿瘤坏死因子增强巨噬细胞杀伤约氏疟原虫的观察
    张海燕;李慧珠;牛宇欣;王凤芸
    1997, 15(6):  388-391. 
    摘要 ( )   PDF (2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 TNF)对巨噬细胞 ( MΦ)表面受体表达及吞噬功能的影响 ,探讨 TNF体内杀伤疟原虫机制。方法 :以感染约氏疟原虫的 BAL B/ c小鼠为动物模型 ,将不同浓度的 TNF与小鼠腹腔 MΦ体外培养 5h后 ,加入感染红细胞 ,观察 MΦ对感染红细胞的吞噬率 ,将 TNF作用后的 MΦ用 m PAP超微半定量法测定 Fc受体 ,YC花环法测定 C3b受体。结果 :TNF能够增加 MΦ 对感染红细胞的吞噬率 ,其作用与 TNF剂量呈正相关。TNF可增加正常及感染鼠MΦ 表面 Fc受体和 C3b受体的表达。结论 :TNF在感染小鼠体内可能调节 MΦ 表面受体的表达并增加其吞噬疟原虫的功能
    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观察
    陆家海;程维兴;郭中敏;冯德元;陈启军;李德昌;郭固
    1997, 15(6):  392-394. 
    摘要 ( )   PDF (1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培育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系 (株 ) ,以供用于免疫预防研究。方法 :用外科方法从临床确诊的细粒棘球蚴患者的肝脏中取出包囊 ,以生发层和原头节为培养材料 ,采用RPMI1640、199和改良 DMEM培养液 ,用鼠尾胶原蛋白包被和不包被的培养瓶 ,对其进行初培养 ,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以胶原蛋白作为支撑材料 ,应用改良 DMEM培养液培养的人源细粒棘球蚴生发层和原头节效果优于其他 ,已成功地培育了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系 ,并传至第 2 0代。原代培养时间需 2 8d- 4 5d,3代以内细胞为多形态性。结论 :建立了适合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
    囊尾蚴病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研究
    徐之杰;宋桂琴;赵育莹;王文余
    1997, 15(6):  395-396. 
    摘要 ( )   PDF (1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囊尾蚴病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 RCIA)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用酵母菌标记技术检测囊尾蚴病患者红细胞表面 C3b受体活性及 RCIA调节因子活性 ;用琼脂单扩散法测血清补体 C3含量 ,用聚乙二醇 -紫外分光法测血清 CIC含量。结果 :囊尾蚴病患者红细胞膜 C3b受体花环率及血清 RCIA增强因子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红细胞膜 IC花环率 ,血清中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及血清中 CIC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囊尾蚴病患者红细胞膜 C3b受体活性受损 ,清除 CIC能力下降。
    防治经验
    江西农村社区蛔虫感染动态一年纵向研究
    彭卫东;周宪民;崔晓民;D.W.T.Crompton;R.R.Whitehead;扬阳;徐开武;晏永星;吴卫星;熊江琴;吴海根;彭济元;万小毛;付庆如;何建平
    1997, 15(6):  397-402. 
    摘要 ( )   PDF (3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未加控制措施干预下农村社区蛔虫感染与传播动态。方法 :由 6次横断面调查组成的一年纵向研究。结果 :当地人群感染率常年稳定在 60 %以上 ,但年内社区感染率与感染度 ( EPG)有显著性波动。年龄分层分析进一步表明 ,感染的波动仅在部分儿童具显著性 ,而在几乎所有成人组波动不具显著性。蛔虫在土壤内的发育率变化与年内月平均温度的变化相一致。结论 :该地蛔虫感染呈相对稳定的地方性传播但存在明显季节波动 ,此种波动与季节对土壤中虫卵发育的影响有关 ,儿童是构成社区蛔虫感染波动的主要人群。
    试条法快速诊断恶性疟的研究
    杜建伟;胡玉銮;蔡祖芳;蒙锋
    1997, 15(6):  403-404. 
    摘要 ( )   PDF (2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试条法检测恶性疟患者血液中富组氨酸蛋白 快速诊断恶性疟在海南疟区现场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试条法检测 66例发热病人血样 ,将结果同血涂片镜检法进行比较。结果 :试条法检出恶性疟 (包括混合感染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5.7%和95.6% ,两种检测法的符合率为 92 .4 % ;用试条法检测 2 0例间日疟患者血样无交叉反应。结论 :试条法诊断恶性疟快速方便 ,能诊断早期恶性疟患者。
    平原湖沼区水旱轮种结合人畜化疗控制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
    王文梁;方天起;潘达中;蔡宗大;田祖洪;舒帮训
    1997, 15(6):  405-409. 
    摘要 ( )   PDF (1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制定平原湖沼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湖北省潜江市熊口农场东大垸分场及官庄垸分场为轮种区 ,荻湖分场为对照区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 15年纵向调查。结果 :实施水旱轮种后的 1995年与轮种前的 1980年比较 ,轮种区钉螺面积由 762000 m2 降为 84600 m2 ,下降率为 88.89%, 533300 m2 的水田未查到钉螺 ; 人群感染率由 2 9.54%降为 3.87% ,下降率为 86.89% ;耕牛感染率由 19.10 %降为 2 .0
    % ,下降率为 89.53% ;农业产值及人均收入均大幅度增加。对照区人和耕牛感染率下降幅
    度较小 ,而 1991年起推广水旱轮种后 ,螺情病情下降幅度加大。结论 :水旱轮种结合人、
    畜化疗措施能有效控制平原湖沼区血吸虫病流行 ,且符合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 ,有推广价
    值。
    洲岛型疫区围垦后居民接触疫水的定量研究
    何纳;袁鸿昌;张绍基;姜庆五;刘志德;吴忠道;高祖禄
    1997, 15(6):  410-413. 
    摘要 ( )   PDF (2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定量研究洲岛型血吸虫病疫区围垦后居民的疫水接触状况及疫情。方法 : 对鄱阳湖一洲岛型血吸虫病疫区村在围垦一年后开展居民疫水接触调查 ,并对普治后居民的血吸虫感染情况进行纵向观察。结果 :围垦后居民主要在堤内活动 ,下田劳动、洗衣菜是主要的疫水接触方式 ,春夏高于秋冬 ;堤外疫水接触很少 ,主要是下湖捕鱼虾和水上运输 ,秋冬高于春夏 ,以男性为主。人群接触疫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老年后逐渐减少。围垦后试区疫情迅速下降。结论 :围垦后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化疗已能有效地控制疫情。
    综述
    环孢子虫(Cyclospora):一种新的人体肠道致病原虫
    伦照荣;卢力心;陈晓光;李娟
    1997, 15(6):  414-417. 
    摘要 ( )   PDF (2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囊尾蚴病4638例流行病学分析
    赵明辉;何振艳;刘德惠
    1997, 15(6):  418-423. 
    摘要 ( )   PDF (1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旋毛虫幼虫对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体内趋化作用
    张国华;杨逢春;谭苹;胡昌仁
    1997, 15(6):  419-419. 
    摘要 ( )   PDF (1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曼氏迭宫绦虫病一例
    陈宝建;林金祥;张榕燕
    1997, 15(6):  420-421. 
    摘要 ( )   PDF (1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