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作者指南
稿约
出版伦理规范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出版
图表要求
参考文献要求及格式
本刊常用缩略语
退修和校样须知
版面费及发票事宜
审稿指南
审稿须知
审稿指南
审稿流程
同行评议道德规范
诚邀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关于我们
出版道德规范
编辑人员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友情链接
国内外检索库
中国知网
万方
维普
PubMed
WILEY
ELSEVIER
ScienceDire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国内外相关刊物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Parasitology
Royal Soc Trop Med Hyg
Southeast A sian J TMPH
J Parasitol
Inter J Parasitol
British Med J
Parasit Immunol
J Parasitol Res
Parasitology Research
Trends Parasitol
Acta Trop
Am J Trop Med Hyg
Korean J Parasitol
Malar J
Am J Pub Hlth
相关领导机构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编辑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期刊协会
上海市期刊协会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1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8-02-28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复方阿苯达唑驱除肠道线虫的现场观察
张德洪;张孝蓉;唐中玖;陈闯;陈亚伟;杨文锦;靳明安;黄成芳;杨光健;龙运坤;
1998, 16(1): 1-5.
摘要
(
)
PDF
(1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复方阿苯达唑(每片含阿苯达唑67mg和噻嘧啶83.3mg基质)的驱虫效果。方法:对成人钩虫感染者1864例、蛔虫感染者1568例和鞭虫感染者1785例及儿童蛲虫感染者373例,随机分组,比较服用单剂复方阿苯达唑3片或2片与单剂阿苯达唑400mg或噻嘧啶30mg(含基质10mg)/kg的驱虫效果和副作用。结果:成人复方阿苯达唑3片和2片的虫卵阴转率,钩虫分别为65.0%和52.7%(P<0.01),蛔虫均为100%,鞭虫分别为26.5%和19.2%(P<0.01)。3片的驱钩虫效果显著优于阿苯达唑和噻嘧啶组(P均<0.01)。2片的驱钩虫效果亦优于噻嘧啶(P<0.01),与阿苯达唑无显著性差异,但驱鞭虫效果低于阿苯达唑。2-6岁儿童服复方阿苯达唑1.5片的,蛲虫卵阴转率为100%,显著优于噻嘧啶(P<0.01)。复方阿苯达唑的驱虫作用快速,副作用轻,对血象、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无显著影响。结论:复方阿苯达唑具有阿苯达唑和噻嘧啶两药的协同作用。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基因重组抗原 Sj22.6kDa 的免疫学活性鉴定
张桂筠;张兆松;陈淑贞;沈一平;吴海玮;苏川;吴观陵;
1998, 16(1): 2-10.
摘要
(
)
PDF
(2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重组Sj22.6kDa抗原(rSj22.6)进行免疫学活性鉴定,了解其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潜力。方法:Westernblot反应确定rSj22.6的抗原性;将rSj22.6注射家兔,制备特异抗血清;以血吸虫尾蚴对C57小鼠进行攻击感染,初步鉴定其免疫保护力。结果:rSj22.6可与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并刺激家兔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抗体滴度为11280。攻击感染中,免疫组小鼠的减虫率达77.2%。结论:rSj22.6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在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PCR-ELISA检测疟原虫DNA的研究
张龙兴;汤林华;冯晓平;王聚君;
1998, 16(1): 3-15.
摘要
(
)
PDF
(2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介绍一种诊断疟疾的新方法PCR-ELISA。方法:根据业已报道的疟原虫SSU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通用于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引物,其中一引物的5’端加以生物素标记。经PCR扩增后,携带有生物素的扩增产物与先期包被于ELISA板上的亲和素结合,再经与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特异、荧光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分别杂交,底物显色等步骤,使PCR产物得以半定量地检出。结果:对于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本法检出最低原虫密度阈值分别为4和10个原虫/μl血(取血20μl),本法检测两种疟原虫未发现交叉反应。结论:本试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望用于疟疾流行病学调查
缩小膜壳绦虫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似囊尾蚴的形态观察
杨维平;沈一平;邵靖鸥;项晓人;许聚岭;
1998, 16(1): 4-20.
摘要
(
)
PDF
(2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究缩小膜壳绦虫的生长发育和形态演变过程。方法:在大鼠和赤拟谷盗间建立缩小膜壳绦虫生活史循环。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似囊尾蚴形态及体表超微结构。结果;光镜下发现似囊尾蚴的发育包括成熟期、有泡期和保护性外膜形成期三个阶段。扫描电镜下感染后2wk的成熟期体表有筛状微孔。感染3wk后,有泡状隆起,感染后4wk,体表外膜形成所覆盖,由泡状表膜逐渐形成表面光滑的囊壁。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缩小膜壳绦虫感染动物模型。首次报道似囊尾蚴的发育包括成熟期、有泡期和保护性外膜形成期。
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抗性的遗传分析
朱昌亮;李玉兰;孙立新;李建民;高晓红;叶炳辉;
1998, 16(1): 5-24.
摘要
(
)
PDF
(2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室内选育的淡色库蚊抗溴氰菊酯品系(抗性系数518)进行遗传分析。方法:采用LC-P值分析法研究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的形式遗传。采用抑制剂增效试验探讨抗性机制。结果:正交和反交F1代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54.8和159.2。F1代的LC-P线靠近抗性亲本一方,D=0.625;BC代在死亡率50%处、F2代在死亡率25%和75%处未出现明显平坡,BC和F2的实测曲线和理论曲线均存在较大差异,P均<0.01;PB、DEF和TPP对抗性品系的增效比分别为27.13、1.22和1.05。结论: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为多基因遗传,其主要基因为不完全显性,多功能氧化酶是抗性的主要因子。
蒿甲醚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的己糖激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和磷酸果糖激酶的影响(英文)
肖树华;尤纪青;郭惠芳;焦佩英;梅静艳;姚民一;冯正;
1998, 16(1): 6-28.
摘要
(
)
PDF
(2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蒿甲醚(Art)对血吸虫己糖激酶(HK)、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和磷酸果糖激酶(PFK)的影响。方法:感染血吸虫小鼠1次igArt100或300mgkg-1,并分别于24h和48h剖杀取虫。按生成NADPH和耗用NADH的方法测定上述3种酶活力。结果:感染鼠ig.Art300mgkg-1后24h,♀、虫体HK活力抑制率分别为33.3%和13.7%,GPI活力则分别抑制14.7%和17.5%,48h后,♀、虫体的GPI活力抑制率分别为46.2%和32.9%。但Art剂量为100或300mgkg-1时,给药后24h和48h的♀虫PFK抑制率分别为64.9%和71%,均明显高于虫的16.3%和54.2%。结论:PFK可能是Art作用于血吸虫糖酶解途径的靶酶之一。
混合样本方法估测媒介感染率
顾卫东
1998, 16(1): 7-33.
摘要
(
)
PDF
(3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在理论上探索应用混合样本方法估测媒介感染率的可行性。方法:用二项分布确定混合样本中感染者的概率,根据预估的媒介感染率的最高限,确定最大混合样本数,使阳性混合样本中只有一个感染者的概率大于预定的显著性水平,据此用阳性的混合样本数估测样本感染率,并导出了判断预估感染率是否合适的指标。结果:本文建立的方法虽然需要预估当地感染率来确定最大混合样本数,但估值的方差和精度不受混合样本数的影响,在样本数较少和感染率高时,估测效率较高。结论:应用混合样本估测媒介感染率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用混合样本阳性比估测媒介感染率适用于对当地流行背景不清和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而最大混合样本法需预估当地的感染率,但具有较高的精度。
几种实验/探针系统对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检出效果的比较观察
裘丽姝;张永红;李浩;薛海筹;娄文娴;许东红;钱宗立;陆萍;
1998, 16(1): 8-37.
摘要
(
)
PDF
(2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5种试验/探针系统检测感染兔血清中循环抗原(SCA)的效果。方法:用单雄性和单雌性尾蚴分别感染9只家兔,以复性尾蚴感染7只家兔作对照;感染后定期采血。另15兔分3组感染250条尾蚴。1,2组于感染后19d和45d分别开始给予丙烯基硫脲(295-590mg/kg)以抑制虫卵形成,第3组作对照;均定期采血。检测方法计5种:1斑点-ELISA/抗成虫表膜单抗(8SE4),2斑点-ELISA/抗CCA单抗(3D10),3夹心斑点-ELISA/抗虫卵单抗(MG2),4夹心法-ELISA/抗虫卵单抗(2H10),5夹心法-ELISA/抗CAA单抗(IB10)。结果:9只单雄性尾蚴和9只单雌性尾蚴感染兔血清1法均为阴性,2法仅1只检出雄虫133条的家兔出现阳性反应,5法单雌性感染均阴性、单雄性感染3/9兔阳性。服药抑制虫卵形成的兔血清,19d开始服药5兔1法及3法均未检出SCA,46d开始服药组在感染后6-7wk二法均检出SCA。4法服药与未服药兔均为阴性,5法感染后6wk的血清服药与未服药兔均呈阳性反应。结论:不同的试验/探针系统的检测效果不同,但所试3种方法(1,2,5种)都不能检出单雌性感染。抑制虫卵形成
影响马来丝虫对长爪沙鼠感染率因素的观察
徐大刚;万启惠;李杰;聂文清;
1998, 16(1): 9-41.
摘要
(
)
PDF
(1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影响马来丝虫对长爪沙鼠感染率的因素。方法:用含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L3)生理盐水感染长爪沙鼠,并分别加用抗生素、葡萄糖或培养液RPMI1640,观察接种鼠的存活率、感染率和感染度。结果:用含L3生理盐水组鼠存活率为80.9%,存活鼠感染率为60.5%,高感染度率为43.4%。加用抗生素组,鼠存活率为98.8%,存活鼠感染率为52.9%,高感染度率为30.6%。加用葡萄糖或RPMI1640组,鼠存活率(分别为98.0%和91.2%)、感染率(分别为68.8%和67.7%)和高感染度率(分别为50.0%和51.6%)均较高。长爪沙鼠感染马来丝虫浙江株(6代),存活鼠感染率和高感染度率均较贵州株(31代)高。结论:加用抗生素能提高感染鼠存活率,但其感染率和感染度降低。加用葡萄糖和RPMI1640,能提高感染鼠存活率、感染率和感染度。长爪沙鼠对浙江株(6代)较贵州株(31代)易感。
抗华支睾吸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潘赛贻;周洁娴;黄健康;黄志彪;阮彩文;潘波;
1998, 16(1): 10-44.
摘要
(
)
PDF
(1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分泌抗华支睾吸虫成虫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并进行鉴定。方法:用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筛选分泌高滴度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单抗免疫球蛋白亚类和单抗效价,检测单抗与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抗原和猪囊尾蚴抗原的交叉反应,用IFAT进行单抗识别的抗原定位。结果:获得5株分泌高滴度抗华支睾吸虫成虫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分泌的抗体与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猪囊尾蚴抗原均不发生交叉反应;5株单抗均属IgM;单抗所识别的抗原定位于华支睾吸虫肠管壁。结论:制备的抗华支睾吸虫成虫的杂交瘤细胞株能分泌高滴度和高特异性的单抗。
新记录
内蒙古赫坎按蚊种团一新种(双翅目:蚊科)(英文)
许锦江;罗幸福;
1998, 16(1): 11-52.
摘要
(
)
PDF
(2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记述一种采自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郊,隶属于赫坎按坟种团的新种海拉尔按蚊[Anopheles(Anopheles)hailarensissp.nov.]的成虫、蛹、幼虫和卵的形态特征。成虫与其近缘种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Wiedemann,1828)和黑河按蚊(AnophelesheihensisMa,1981)的形态进行比较,并与中华按蚊卵的形态作比较。
防治研究
杀螺药溴乙酰胺在各类血吸虫病流行区扩大应用的研究
朱达培;印建业;鲍子平;蔡立群;
1998, 16(1): 12-57.
摘要
(
)
PDF
(1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为杀螺药溴乙酰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4省28个县市使用溴乙酰胺灭螺的情况,并观察湖草滩大面积喷洒溴乙酰胺的灭螺效果及对湖草和鱼类的影响。结果:溴乙酰胺对各类环境的钉螺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对土层钉螺和螺卵也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其推广应用的合适剂量为喷洒法1.5-2g/m2,浸杀法1.5-2g/m3,铲草皮沿边药浸法1.5-2g/m。使用溴乙酰胺灭螺可确保养鱼水域鱼类的安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喷洒灭螺剂量对稻苗无毒害,对湖草叶片有一定影响,但可迅速返青、生长。结论:溴乙酰胺是一种安全、高效、适用于各类环境的杀螺药物。
实验研究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日本血吸虫5D基因的实验研究
陈一平;翁心华;徐肇玥;沈雪芳;岑屹;
1998, 16(1): 13-61.
摘要
(
)
PDF
(2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寻找一种有效的日本血吸虫病诊断及疗效考核方法。方法:以血吸虫的成虫、虫卵、尾蚴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日本血吸虫编码免疫原性毛蚴抗原的5D基因进行扩增,检测其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用PCR检测日本血吸虫的成虫、虫卵、尾蚴DNA,均出现明显特异性条带。通过引物1、引物2单扩增,即能检测到单个虫卵、单个尾蚴或针尖大小的成虫组织。采用Nest-PCR和非同位素探针能将敏感性进一步提高。常见的肠道细菌及人基因组DNA无交叉阳性出现。结论:PCR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基因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满意。
酚红指示法检测长须白蛉肠道酸碱度的变化(英文)
唐银山
1998, 16(1): 14-67.
摘要
(
)
PDF
(3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作者建立酚红指示法检测长须白蛉中肠酸碱度用于检测在中肠不受损伤的情况下其内含物酸碱度的变化。方法:用玻璃微管强迫长须白蛉Lutzomyialongipalpis吸食少量50%饱和酚红溶液至中肠。解剖后,观察肠道内各部位的颜色,用以显示其内含物的酸碱度。结果:饲糖组白蛉胸部中肠(TMG)的酸碱度一般呈中性,pH7.0-7.3;腹部中肠(AMG)呈弱碱性,pH7.1-8.4,并且从前往后逐渐增高。如果嗉囊中有糖残留,TMG的pH可降至6.8。饲血组TMG酸碱度在吸血后1—3d内可达pH7.4,但随着血液的逐步消化,其pH则逐渐降至或低于6.8。此时期pH的降低,是利什曼感染型发生期。结论:本法可用于检测白蛉中肠的pH,具有简便准确等优点,通过对pH变化的检测,可间接反映肠道内利什曼感染型的发展变化。
综述
寄生虫病化学治疗的研究进展
刘约翰
1998, 16(1): 15-72.
摘要
(
)
PDF
(2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寄生虫病仍是我国农村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抗寄生虫药物不仅用于临床治疗,而且用于大规模病人集体化疗,对防治工作发挥重要作用。老的抗寄生虫药物不断被新的安全有效药物所替代。本文就近年来国内主要寄生虫病化学治疗的现状与新进展作简单综述。
日本血吸虫实验感染及动物选择
曹建平;刘述选;
1998, 16(1): 16-77.
摘要
(
)
PDF
(1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天然或重组疫苗候选抗原分子免疫原性比较、保护性免疫力评价、抗血吸虫新药实验效果考核、以及用于评价诊断方法效果的动物模型的建立等方面,均涉及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实验动物,且常需计算虫负荷、卵负荷。从技术上说,上述研究的“...
论著摘要
贵州省瓮安县基本灭疟后10年监测报告
周德鑫;杜光祥;宋镇星;
1998, 16(1): 17-15.
摘要
(
)
PDF
(1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瓮安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地处北纬26°54′—27°34′,东经107°08′—107°43′。总面积1966km2,总人口40余万人。1984年和1985年先后经省和卫生部考核确认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现将1986—199...
珠海市1986—1995年外来人口与当地人口疟疾发病对比分析
陈伦松;
1998, 16(1): 18-67.
摘要
(
)
PDF
(1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境内以山地丘陵区为主,部分为滨海冲积平原,属低纬度南亚热带季候风气候,自然因素适合疟疾流行。1954年疫情报告疟疾7274例,年发病率为247.63以下。1985年调查,广东省四种主要传疟媒介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日月...
包虫病患者唾液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景涛;
1998, 16(1): 19-73.
摘要
(
)
PDF
(1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在人体包虫病诊断中普遍为大家所公认的较好方法是B型超声波和血清学诊断,后者尤以经济,简便的特点而适宜基层。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尚待改进的问题。目前使用的血清学方法需静脉抽血,对受检者有一定痛苦,因而在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不易为人们所接受,幼儿采...
囊虫病患者尿液中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
王凯慧;李雅杰;徐之杰;赵世英;
1998, 16(1): 20-79.
摘要
(
)
PDF
(1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囊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具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其中ELISA与其它免疫学方法相比有交叉反应小,假阳性低的特点,而更为实用。然而检测样品多采用血清和脑脊液,后者取样时,患者痛苦不易接受。尿液中抗体检测尚未见报道,因此作者用ELISA间接法...
病例报道
陕西省洛南县并殖吸虫病一例
麻进华;
1998, 16(1): 21-10.
摘要
(
)
PDF
(1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泡球蚴病一例
白钢;马元桂;
1998, 16(1): 22-20.
摘要
(
)
PDF
(1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曼氏裂头蚴病一例
金畅浩
1998, 16(1): 23-24.
摘要
(
)
PDF
(1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缩小膜壳绦虫感染一例
陈绩彰;徐凤翔;吴让庄;李善文;
1998, 16(1): 24-41.
摘要
(
)
PDF
(1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98例重症恶性疟的临床分析
王斌;朱东;
1998, 16(1): 25-78.
摘要
(
)
PDF
(1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