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5年 第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5-02-28
    内蒙古黑热病的分布同景观的关系
    管立人,许永湘,金长发,霍守樑 ,康明祥 ,耿春源
    1985, 3(1):  1-4. 
    摘要 ( )   PDF (2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9~198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过病人、人群利什曼素皮内试验和白蛉分布等项调查,对该区黑热病疫区和非疫区的景观特征进行比较后指出,黑热病仅在胡杨和红柳生长的荒漠林土(林灌草甸土)地带内流行,只有在这种景观地带才有硕大白蛉吴氏亚种的分布并为优势种,认为荒漠林土地带有黑热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同这种土壤适合本区硕大白蛉吴氏亚种的孳生繁殖有关。
    四川并殖吸虫病119例的临床分析
    王小根,刘约翰,王其南,谌取鼎,余穆文,余登高
    1985, 3(1):  5-8. 
    摘要 ( )   PDF (2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119例病人,其中因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石蟹而感染者占95%。临床表现以内脏和皮下幼虫移行症为特征,痰和粪便中均未查见虫卵,此与卫氏肺吸虫病不同。临床上可分四型:肺型36例(30%);皮下包块型19例(16%):肺和皮下包块型53例(44.5%);脑型11例(9.2%)。病人均采用硫双二氯酚治疗,按每日60mg/kg,3次分服,每日或间日给药,总剂量60g(78例)或30g(41例),即期疗效分别为96.1%和92.3%(p0.05)。其中59例在治后1~17年远期随防,痊愈58例(98.3%),死亡1例(脑型手术后)。病物副反应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皮疹。副反应率为40%。
    肝泡球蚴病一例
    李功,施秀清
    1985, 3(1):  8-8. 
    摘要 ( )   PDF (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泡球蚴病又称多房性包虫病系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所引起,临床少见,国内文献报告仅限于新疆、青海、甘肃、四川等地。东北地区罕见。本文报告一例发生于黑龙江省讷河县。 患者,男,40岁。农民。1979年3月7日因右季肋部肿块求治。体检:体温、脉搏正常,血压140/80,发育正常,无贫血及黄疸,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平软,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六肋间,右上腹肋缘下可触及—圆形肿块,质硬,无压痛。红
    华支睾吸虫病皮内试验的一些观察
    曹维霁,胡瑞云,高佩芝,张月清,邵兰,冯曼玲,谭巍,甘绍伯,钟惠澜
    1985, 3(1):  9-11. 
    摘要 ( )   PDF (2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本病流行区,对124人用同一抗原在前臂屈面、前臂伸面和后背肩胛间三部位同时做华支睾吸虫病皮试。结果发现三处的皮试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三处皮试一致阳性者的粪检阳性符合率显著高于仅一处或两处阳性者。三处皮试一致阴性者,均未查见华支睾吸虫卵。对100例7年前做过华支睾吸虫皮试者进行复查,结果表明华支睾吸虫感染经治愈7年后,多数病例的原有皮试反应已由阳性转为阴性,而在未经治疗和治疗未愈的病例,7年后多仍为阳性。
    缩小膜壳绦虫感染一例
    陈启仁,徐伏牛
    1985, 3(1):  11-11. 
    摘要 ( )   PDF (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体感染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较为少见。徐秉锟等(1979)总结文献报告,我国病例超过32例,但安徽省迄今未见人体感染的报告。1982年11月我们在芜湖市郊区某小学学生粪检中发现一例,并经驱虫证实。 患者女性,七岁,芜湖市郊区官陡公社人,未曾移居过外地。其母称,患者近1~2年来较前消瘦,食欲减退,有时腹痛可延续数日,有时腹泻,一日数次,连续2~3天后,可不治自愈。
    三种异形科吸虫和东方次睾吸虫的生活史研究
    张耀娟,唐仲璋,唐崇惕
    1985, 3(1):  12-16. 
    摘要 ( )   PDF (3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描述了异形科中能寄生于人体的台湾棘带(Centrocestus formosanus Nishigori,1924)、钩棘单睾(Haplorchis pumilio Looss,1899)和多变原角囊(Procerovum vcrium Onji& Nishio,1916)三种吸虫的发育史。此外本文首次描述了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lisTanabe,1921)的生活史,报告了它的第一中间宿主为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第二中间宿主为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山东细鲫(Aphyocypris shantun
    230~2杀钉螺研究初报
    姚超素,胡代炎,石孟芝,任茂元
    1985, 3(1):  16-16. 
    摘要 ( )   PDF (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年我们与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协作,从浅灰链霉菌230(Streptomyces griseolus 230)的菌粉中提取了230-2及230-2B并在实验室和现场观察了杀螺、杀螺卵以及对鱼类等的毒性作用。室内杀螺试验:浸泡法钉螺接触230-2 24小时的LC90为0.0367ppm,230-2B为0.0307ppm;喷洒法用230-2或230-2B 30mg/m~2,第3天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6%及98%。现场喷洒230-2 300mg/m~2,第3天钉螺死亡率为85.6%。室内以0.1ppm的浓度浸泡
    致敏冻干血球微量间接血凝试验诊断血吸虫病的研究
    杨赞元,刘华实,苏瑞云,何永康,龙人镜,王银波,邓长青,李抗美
    1985, 3(1):  17-20. 
    摘要 ( )   PDF (2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报道应用致敏冻干血球作微量间接血凝试验诊断血吸虫病。采用人“O”型红细胞,经戊二醛固定,鞣酸鞣化、日本血吸虫卵冷浸抗原液致敏,然后冷冻干燥。九年来,通过各省市检测4,835例血吸虫病病人,证明本法与粪检的阳性符合率为91.9~100%。本法操作简便,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适用于血吸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检查。
    艾氏同杆线虫肠道感染三例
    王正直,王强
    1985, 3(1):  20-20. 
    摘要 ( )   PDF (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于1982年9月在湖北省荆门县发现3例感染艾氏同杆线虫,现报告如下: 例一:女,10岁。营养发育差。主诉腹痛较剧,便秘、腹泻等症状交替出现。两次粪便贝氏幼虫分离法均查见虫体,直接涂片法查见少量虫体。镜下除有大量幼虫外,还可查见较多的雌雄成虫。例二:男,64岁;例三:男,72岁;后2例粪便贝氏幼虫分离法只查到少数虫体,而直接涂片法阴性, 取雌,雄成虫各10条进行测量,结果:雌虫体
    肝泡球蚴病25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蒋次鹏
    1985, 3(1):  21-23. 
    摘要 ( )   PDF (12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析25例肝泡球蚴病,主要症状为上腹肿块、腹痛、消化不良、黄疸和门脉高压征。X线腹部平片显示肝区有弥漫性丛(斑)点状钙化影。同位素肝扫描显示大小不等的占位性病变。包虫皮试阳性率达93.7%。22例病理形态以巨块型为多,占54.5%,结节型和混合型各占18.1%和22.7%。2例继发肺或脑转移,1例肝门淋巴结转移。21例施行外科手术,无1例能根治切除。10例给予中药治疗,其中3例并服甲苯咪唑,1例并服吡喹酮;7例已随访0.5~2.5年,其中6例症状改善。对本病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重点进行分析讨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包虫病的研究
    赵淑琴,张银霞,邓志达
    1985, 3(1):  24-26. 
    摘要 ( )   PDF (2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5例包虫病人的血清抗体,抗原为人肺包虫囊液经活性碳处理的粗抗原,稀释浓度为50~100μg/ml,抗体稀释度为10~(-1)~10~(-5)。用替代试验与阻断试验证明该法具有特异性。包虫病人及正常人血清检测OD值分别为0.93±0.45和0.119±0.055,同样证明该法特异性较好;但与肺结核、肝炎、肝硬化等有交叉反应。35例术前ELISA呈阳性或阴性的病例与手术验证的符合率为94.2%,假阳性率为7.4%。本法与皮内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补体结合试验进行小样本比较,显示本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人毛滴虫胆道感染一例
    吴松岩
    1985, 3(1):  26-26. 
    摘要 ( )   PDF (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儿、男、5岁。入院前20余天先有阵发性脐周痛,不剧烈。2天后腹痛缓解,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40℃,有时伴寒战,恶心,厌食,无呕吐腹泻。检查:消瘦,面色苍白,无黄疸。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9.3g,白细胞16,900,中性83%,嗜酸7%、淋巴10%。粪便检查:蛔虫卵0~1。肝功能正常。入院时拟诊败血症,应用多种抗菌素治疗后,体温未降。血培养、肥达氏反应、嗜异凝集试验等均阴性。入院第19天从十二指肠引流液甲、乙两管中查到人毛滴虫滋养体,每高倍视野5~6个。虫体呈卵圆形,长约17μm,宽8μm,前端有鞭毛4根,后端1根,体侧有波动膜,胞浆内可见无数粗
    口腔美丽筒线虫病一例
    欧阳文,马瑞元,侯家成
    1985, 3(1):  26-26. 
    摘要 ( )   PDF (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30岁。于1982年8月15日晨刷牙时感觉右上齿龈处有线样异物感,用舌尖不能消除,乃用手指触摸并自行取出一条白色线状小虫送来本院,无任何自觉症状。至9月底、10月初,又分别从左、右上齿龈部各取出一条同样小虫,第3条虫较小(后两条虫未保留)。当时患者除感轻度恶心外,无其它不适。患者既往素健,16岁时曾患牙痛及牙龈炎,无口腔及牙齿外伤史。患者出生于甘肃宁县,未去过外地,有饮生水史,但未吃过蝗虫、蟑螂等。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补体C_4的变化及其意义
    屠聿脩,黄湘虎,童明庆,王瑞云,陈锺英
    1985, 3(1):  27-28. 
    摘要 ( )   PDF (1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30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了血清C_4、C_3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检测,发现:(1)晚血患者C_4水平较正常人降低,提示有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2)晚血患者CIC水平增高,并且C_4与CIC呈负相关;提示C_4的降低是由于被免疫复合物激活所致;(3)研究晚血的补体经典途径的活化,C_4优于C_3。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高隆声,游绍阳,陈善龙,余海昕,肖建华,吴孟津
    1985, 3(1):  29-31. 
    摘要 ( )   PDF (9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日本血吸虫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2n=16,n=8。核型的组成是:大型染色体4个,中型染色体6个,小型染色体6个,可配成8对。按大小次序排列,第1~5号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6~8号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和着丝粒的位置,可将日本血吸虫中国人体株的染色体分为三组:即Ⅰ组(第1~2号染色体),Ⅱ组(3~5号染色体),Ⅲ组(第6~8号染色体)。其中第2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
    云南瑞丽8例旋毛虫病的调查
    杨贵林
    1985, 3(1):  31-31. 
    摘要 ( )   PDF (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瑞丽县位于我国西南边境,当地群众养猪系放牧。傣族、景颇族、汉族等居民均有生食凉拌猪肉的习惯。1983年3月先后发生8例旋毛虫病。调查结果如下: 流行病学调查 1983年3月2日某户建房,8人同餐腌菜水凉拌生猪肉,食后5~21天,先后发病,取患者腓肠肌镜检,均查到旋毛虫幼虫包囊,确诊为旋毛虫病。在该地区捕鼠128只,解剖查见4只鼠有旋毛虫幼虫,阳性率为3.1%。抽查猪114头,其中4头猪查见旋毛虫幼虫,阳性率为3.5%。查犬1只,未查见旋毛虫。
    三平正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的初步研究
    雷昌球,王芃芃,宋昌存
    1985, 3(1):  32-34. 
    摘要 ( )   PDF (9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首次报道三平正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由11对染色体组成,其中1对较大,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另4对中等大,为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余6对较小,其中2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4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 三平正并殖吸虫第1对和第6对染色体在虫种鉴别上似有一定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江苏如皋479名幼、小学生蛲虫感染调查及治疗效果
    孙汝,马锦裕
    1985, 3(1):  34-34. 
    摘要 ( )   PDF (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年我们在如皋县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作了蛲虫感染调查,并用甲苯咪唑与噻嘧啶进行了治疗。报告如下: 调查 对479名受检儿童连续两天于清晨便前分别使用棉签拭子、透明胶纸粘擦肛周皮肤制片镜检蛲虫卵,阳性184例,感染率为38.4%。不同性别与年龄组感染率为男40.5%(111/274),女35.6%(73/205);3~6岁52.7%(48/91),7~9岁36.2%(133/367),10~12岁14.3%(3/21)。学龄前(3~6
    体外培养美洲钩虫成虫的研究
    黄先翔,韩家俊
    1985, 3(1):  35-37. 
    摘要 ( )   PDF (2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告711条美洲钩虫成虫在幼犬血清、199培养基、小牛血清、台氏液等七种培养基中的培养结果。其中以幼犬血清和含少量199培养基的幼犬血清培养效果为好,虫体在体外存活半月以上者占64.2%,一月以上者占21%,雌虫最长存活52天,雄虫43天,并有虫体交配,在培养基中查见了受精卵、未受精卵和钩虫幼虫。本实验体外培养美洲钩虫成虫成功,为研究美洲钩虫各个发育阶段创造了一定条件,为探索人体两种钩虫的差异提供了一条途径。
    陕西秦岭北麓肺吸虫病的病原学研究
    张敏如,韩兆祥,王吉安
    1985, 3(1):  38-41. 
    摘要 ( )   PDF (2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长安、潼关、户县等疫区采得锯齿华溪蟹检获囊蚴,人工感染犬、家猫和大鼠获得成虫。根据体形、体棘、口、腹吸盘大小、睾丸形状等特征,鉴定为斯氏狸殖吸虫。从锯齿华溪蟹检获67个囊蚴,并测量其大小和观察其形态。本文就成虫、囊蚴的鉴定特征稳定性进行讨论。
    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20例的临床观察
    杜坤仪
    1985, 3(1):  41-41.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年我们用吡哇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者20例,获得满意疗效。简报如下: 临床资料 2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例,年龄11~44岁,大部分为青少年农民和农村学生。因戏水与下水田而感染。18例为初次感染。患者全部呈间歇型发热,病程最短10天,最长60天。伴畏寒、多汗、乏力、咳嗽、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粘液血便等症状。入院时多数患者是急性病容、消瘦、肝脏均肿大,肋缘下1~6cm,剑突下3~8cm,有压痛。脾触及者4
    甲嘧硫磷和溴氰菊酯杀灭中华按蚊的实验观察
    杨宝金,樊天宝,王兆崙,周开学
    1985, 3(1):  42-44. 
    摘要 ( )   PDF (2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年7~10月于济宁唐口公社应用甲嘧硫磷水悬剂(2g/m~2)及溴氰菊酯水悬剂(50mg/m~2)于实验小屋进行喷洒。甲嘧硫磷喷洒后对侵入的中华按蚊杀灭效果保持50%以上死亡率达41天以上;溴氰菊酯可达2个月以上。甲嘧硫磷喷洒后墙面持效24~54天,而熏杀作用可达30天;溴氰菊酯于多数墙面持效在3个月以上,但无熏杀作用。甲嘧硫磷无明显兴奋驱避作用;溴氰菊酯有兴奋度增高现象。两药喷洒均较安全,可进行现场试用。
    快速染色法检查疟原虫
    陆惠民,孙溱安,唐学恒,车惠兰,谢可鸣,保泽洛
    1985, 3(1):  45-47. 
    摘要 ( )   PDF (10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以乳化剂OP代替费氏染液中的缓冲溶液,改进了厚、薄血膜染色方法,并将染粉及表面活性剂分装于软罐或安瓿内,适于现场和临床疟原虫检查,是一种简便、快速、可靠而价廉的方法,并改进了吉氏快速染色。
    吡喹酮对109例急性血吸虫病退热效果的观察
    饶宠炎
    1985, 3(1):  47-47.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观察109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用吡喹酮治疗的退热效果及影响退热的有关因素。 临床资科 男97例,女12例,12~30岁占80.7%。109例中轻型34例,中型47例,重型28例。每例取30g粪便作孵化及毛蚴计数,+(1~5个)52例,++(6~10个)17例,+++(11~20个)13例,++++(21个以上)27例。热型分类计间歇热72例,不规则热36例,稽留热1例。 剂量与疗程 总置按120mg/kg计,以60kg
    美蓝、伊红、硼砂染色法鉴别蛔虫卵死活的实验观察
    周炳福,李风玲,梁君谋
    1985, 3(1):  48-49. 
    摘要 ( )   PDF (10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了用美蓝、伊红、硼砂染色法鉴别脱蛋白膜蛔虫卵的死活。卵内容物染成蓝色者为死卵,不着色的为活卵。此法不需特殊设备,操作方法简便。M.E.B.染色液可以在室温放置一年半,对染色无影响。
    脑型猪囊尾蚴病50例的吡喹酮治疗与随访观察
    朱道韫,徐文成,钱庸达,曾明清,陶学煦
    1985, 3(1):  50-53. 
    摘要 ( )   PDF (3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0例脑型猪囊尾蚴病患者,多数采用吡喹酮总剂量120mg/kg 1~2疗程的治疗,随访1~3年,除皮下肌肉结节减少或消失外,神经精神症状如癫痫、头痛、精神失常等也显著改善,但有个别症状加重。药物反应较采用相同剂量、疗程的皮下肌肉型患者明显为重,少数诱发癫痫和加重神经精神症状,可能是脑部囊尾蚴被药物杀灭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结果表明,吡喹酮对脑型猪囊尾蚴病有良好的疗效,但杀虫后引起的近、远期组织反应或病理后果值得引起重视。
    华支睾吸虫病调查中三种粪检方法的比较
    封厚培,程云联
    1985, 3(1):  53-53. 
    摘要 ( )   PDF (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年,我们在垫江县开展华支睾吸虫病调查时,对每一个粪样同时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检查,以探讨现场大面积调查中最佳的粪检方法。 材料和方法: 倒置沉淀法(简称倒置法):取粪便0.5g,置青霉素瓶内,加水少许搅匀,再加水至瓶颈部,放置2分钟,将上清液倒入另一瓶内。在上清液瓶中加水至满,但不外溢,覆以载玻片,将瓶连同载玻片倒置30分钟,迅速将瓶及玻片翻转,镜检虫卵。如
    浙江宁海和江山、贵州绥阳、四川璧山和南充地区钩虫病流行概况
    1985, 3(1):  54-55. 
    摘要 ( )   PDF (1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浙江省宁海县卫生防疫站吕贤善、浙江省江山县卫生防疫站寄防科董刘福、贵州省绥阳县卫生防疫站刘中明、四川省璧山县卫生防疫站蒋永明和四川省南充地区卫生防疫站陶斯象等来稿综合报道如下: 一、调查方法:对浙江宁海的山区、丘陵、平原和沿海四种地区、江山41个公社、贵州绥阳的平坝、丘陵和高山各一个大队;四川璧山包括山区、平原和浅丘的6个乡中的两个大队和10个生产队以
    东北地区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的扫描电镜观察
    袁建华
    1985, 3(1):  55-56. 
    摘要 ( )   PDF (19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对东北四个地区的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测量时发现,辽宁宽甸的囊蚴明显大于黑龙江鸡西市、伊春市和吉林桦甸县的囊蚴,前者的平均大小约为400μm,后三者的平均大小为300~350μm。为探讨上述四地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在形态上的差异,对其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材料与方法:卫氏并殖吸虫的囊蚴分别来自上述四地。囊蚴以0.5%胆汁脱囊,所获后尾蚴以2%胰蛋白酶液孵育30分钟并经生理盐水清冼后,先后置2.5%戊二醛液和1%锇酸液中固定,各级乙醇脱
    钩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析
    王昌信
    1985, 3(1):  56-57. 
    摘要 ( )   PDF (1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钩虫感染有家庭聚集件过去未见报道过,上海第一医学院袁鸿昌等在《疾病的家庭聚集性》一文内报道钩虫感染无家庭聚集现象。1981年我们对石塘公社12,000名社员进行了钩虫病普查普治,在钩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中,发现钩虫病人的分布有家庭聚集现象。因此对有代表性的下丘大队两个自然村共83户、379人进行了家庭聚集性分析,结果见附表。 讨论 该地区钩虫感染有显著的家庭聚集性,
    浙江省肺吸虫病流行情况的调查
    王克武,沈惠明
    1985, 3(1):  57-57. 
    摘要 ( )   PDF (1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9至1980年,对全省九个地(市)行政区的60个县(市)进行了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保虫宿主及皮试和痰检等调查,发现58个县(市)231个公社存有肺吸虫病病原及/或病人,主要虫种系卫氏并殖吸虫,但据报道我省亦存有三平正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调查结果如下: 一、第一中间宿主:调查了放逸短沟蜷47,190只,其中肺吸虫尾蚴阳性螺242只,平均阳性率为0.5%。结果表明放逸短沟蜷为我省分布极广泛的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王正仪,张月清,郭增柱,卢思奇,薛燕萍,桂淑环,马伊莎,温燕
    1985, 3(1):  58-59. 
    摘要 ( )   PDF (1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我国北方农村居民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作者等对北京、甘肃、辽宁三省市部分人群进行了粪检调查,结果简要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上述地区农村中收集受检者的新鲜粪便标本,立即用直接涂片法和改良硫酸锌漂浮法或将标本用汞醛碘液固定后进行检
    两种并殖吸虫在安徽的发现
    刘雪霞,杨大林,周德刚
    1985, 3(1):  59-59. 
    摘要 ( )   PDF (9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平正并殖吸虫与扁囊并殖吸虫已先后发现于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安徽至今尚未见报道。1982年8月我们从歙县坑口所采集的溪蟹体内检获卫氏、三平正和扁囊等三种并殖囊蚴,分别人工感染家犬,获得成虫。现将三平正与扁囊并殖吸虫的形态特征简述如下: 一、三平正并殖吸虫(Euparagonimus ceno-copisus) (一)囊蚴 球形或近圆形。测量17只囊蚴(不包括外壁)大小平均378×384μm。具两层囊壁,外壁薄易破,内壁厚度平均10.6μm。后尾蚴卷曲于
    华支睾吸虫病人治疗前后抗体水平的改变
    王捷,吕再婴,王文,王呜杰,陈名刚,裘丽姝
    1985, 3(1):  60-60. 
    摘要 ( )   PDF (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1:1,000的华支睾吸虫抗原进行ELISA观察了病原确诊的华支睾吸虫病人血中的抗体水平,以及其治疗前后抗体的变化。所有病人均系广东南海糖厂职工,经用甲醛乙醚浓集法粪检发现虫卵,同时并进行虫卵计数,按每g粪内的虫卵几何平均数分为轻度(500)、中度(501~4,999)及重度(5,000)感染。对治疗后观察的病例,系于治疗后4个月时连续三次浓集法粪检均为阴性的作治愈统计,并采血样进行检测,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抗原
    华支睾吸虫感染长爪沙鼠试验
    许英桂,姚其芳,黄绪强,司徒汉云,黄兆林
    1985, 3(1):  61-61.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华支睾吸虫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需要选择经济、易饲养而又适宜的动物宿主。鉴于长爪沙鼠具有以上优点,我们试用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长爪沙鼠,初步获得成功,报道如下。 9只成年长爪沙鼠系广东省防疫站从贵州省防疫站引进的实验室饲养动物,分别喂以不同量的活囊蚴,其分组及感染囊蚴数分别是:3只鼠各感染500个囊蚴、3只鼠各感染300个囊蚴、2只鼠各感染300个囊蚴、1只鼠感染100个囊蚴.另取3只未感染
    湖北宜城1,387名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彭友国,张致素
    1985, 3(1):  61-62. 
    摘要 ( )   PDF (1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调查全县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研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我们于1982年对城镇与农村三所中、小学1,387名学生,收集粪便标本,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一次镜检,查常见肠道蠕虫钩虫、蛔虫、鞭虫,发现虫卵者为阳性。 结果表明钩虫、蛔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21.19、46.79和58.26%。其中男生钩虫与鞭虫感染率分别为24.04和56.97%,女生分别为16.94和60.18%,两者比较(钩虫x~2=10.05,P0.01;鞭虫x~2=14.09,
    鄂东卫氏并殖吸虫螺体内幼虫的观察
    彭德华,周毅,周述龙,廖林贵,郭唐启,艾道焕,张水扬,胡光明,曹树银,白炳林
    1985, 3(1):  62-62. 
    摘要 ( )   PDF (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8年周述龙等对黄石市大冶进行并殖吸虫初步调查时,鉴定此地区虫种为卫氏并殖吸虫,阐明了鄂东、鄂东南为卫氏并殖吸虫分布区。但鄂东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一直未查明。为此,1982年,我们在流行区进行了螺类调查工作,并对放逸短沟蜷中卫氏并殖吸虫的幼虫期进行了观察。 结果:1.放逸短沟蜷的感染情况:采集黄连港溪流各河段短沟蜷共4,474个(包括上游成螺1,246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斯氏肺吸虫自然宿主的调查
    杨国安
    1985, 3(1):  63-63. 
    摘要 ( )   PDF (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5年,我州鹤峰县经武汉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证实为斯氏肺吸虫病流行区,为了弄清该虫的自然宿主,我们在所属7县1市进行了调查。 第一中间宿主的调查 在恩施县进行了螺类调查,部分螺蛳送福建厦门大学生物系,经林宇光教授鉴定为泥泞拟钉螺(Tricula humida);在利川县检获的螺蛳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月英副
    四川平武肺吸虫病的调查
    顾星和,任永权
    1985, 3(1):  63-64. 
    摘要 ( )   PDF (1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于1982年5~7月在四川平武县进行了肺吸虫病调查,报告如下: 平武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居涪江上游,属中低山区,山深林茂,溪流纵横,溪涧流水终年不息,清浊深浅随雨量变化而异。适宜第一、二中间宿主孳生繁殖,大小溪流均可捕获锯齿华溪蟹。 调查方法 一、中间宿主调查:沿涪江上游支系溪流随机捕获螺、蟹、逐溪分只编号,鉴定后分别剖检肺吸虫的胞蚴、雷蚴、尾蚴和囊蚴。
    广西西部地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
    李锦辉,刘庆藜,石维志,樊桂福,郑家骥
    1985, 3(1):  64-64. 
    摘要 ( )   PDF (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1年9至11月我们在桂西凌云县伶站公社用体外微量测定法(简称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同时用世界卫生组织(1973)推荐的体内四周法(简称四周法)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微量法所用的氯喹测定板和冻干培养基均系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供给。 二、病例选择及测试方法:观察15例均为14天内未服过抗疟药、经伊红法(或迈氏法)测定尿中
    湖北竹溪发现斯氏并殖吸虫病流行区
    孙来乾,黎逢根
    1985, 3(1):  65-65. 
    摘要 ( )   PDF (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年5月,对竹溪县天保公社进行了肺吸虫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调查。 一、中间宿主及保虫宿主调查 1.石蟹感染并殖吸虫囊蚴情况:于小桂及葛洞片山溪采集锯齿华溪蟹75只,47只阳性,阳性率为62.7%。检出囊蚴768个,平均每只含囊蚴16.3个(1~147个)。 2.拟钉螺感染短尾蚴情况:于阳性蟹孳生地采集拟钉螺2,316只,查见感染并殖吸虫短尾蚴者2
    嗜酸粒细胞与间接血凝滴度在肺外型肺吸虫病疗效考核上的意义
    董苌安,黄玉英,周宪民,彭志梅,吴惠英
    1985, 3(1):  65-66. 
    摘要 ( )   PDF (1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0~1982年,对江西分宜县某林场24例肺外型卫氏肺吸虫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了嗜酸粒细胞比值计数和间接血凝试验,以了解其变化规律及作为疗效考核的意义,报道如下。 方法 一、治疗对象:24例患者治疗前均有生吃溪蟹史(当地溪蟹阳性率达100%)、嗜酸粒细胞比值增高、肺吸虫成虫抗原皮试强阳性、间接血凝试验滴度高于1:20(193名健康人的间接血凝试验中,189人
    广西那坡异盘并殖吸虫囊蚴的观察
    龙祖培,周世祜
    1985, 3(1):  66-67. 
    摘要 ( )   PDF (1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65年我们曾在广西那坡县发现一个肺吸虫病自然疫源地。现就对溪蟹中检出的囊蚴的观察作简要报道。 第二中间宿主的感染情况 囊蚴的宿主为弯肢溪蟹(Potamon,flexum Dai,1980),检查33只,其中27只查见囊蚴,感染率为81.8%,获囊蚴1,550个,平均每蟹含囊蚴57.4个。检查12只10g以上的
    肠道贾第虫病108例的临床分析
    邓立堂
    1985, 3(1):  67-68. 
    摘要 ( )   PDF (1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院1979年1月至1980年12月共收治重症贾第虫病108例,现摘要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诊断标准:1.有腹泻、腹痛、腹胀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等临床症状。2.大便查到贾第虫滋养体。3.灭滴灵治疗有效。 二、一般情况:男53例、女55例。年龄:1~1/2~79岁,其中7岁以下55例(50.9%)。多数在秋季发病,计62例(57.4%),其次为夏季,计32例(29.6%)。 三、症状及体征:见下表
    860例包虫病手术病例分析
    张京元,刘秀媛
    1985, 3(1):  68-68.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53年1月到82年12月的30年中,我院附属医院外科住院人数38,661人,其中包虫病手术病例860例,占外科住院病例总数的2.22%。年包虫病例数最少17例,最多54刚。最常受累部位为肝脏,占72.67%,其次为肺,占17.09%,腹腔占4.53%,脾占0.015%,其余有脑、骨、颔下、胰、肾,胃、膈肌、胆道、膀胱、腰肌、骶尾部、胸腔、胸壁,腹壁、腹膜后、大网膜、肠系膜、肝系膜、盆腔、有阔韧带、子宫和直肠膀胱陷窝。说明我区包虫病
    儿童肺吸虫病27例的临床分析
    查鑫,姚法瑞
    1985, 3(1):  69-69. 
    摘要 ( )   PDF (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0年9月我县肺吸虫病流行区发现27例儿童肺吸虫病。简要分析如下: 资料分析 男13例,女14例,年龄6~10岁8例,11~15岁19例。全部病人缺乏特异的症状体征,表现经常咳嗽、胸闷、腹痛、腹泻、不规则发热、乏力、食欲差、发育营养不佳,体重与健康儿童同年龄组相比约低2~6公斤。体征:肝肿大肋下1~2.5cm者9例,GPT40u以上者9例、最高169u,
    肺吸虫病夹杂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
    刘明达
    1985, 3(1):  69-69. 
    摘要 ( )   PDF (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院于1977~1980年间共收治病毒性肝炎156例,其中合并肺吸虫病者12例,占同期病毒性肝炎住院总数的7.6%,现对肺吸虫病夹杂病毒性肝炎的12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特征: 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6~42岁。患者均有生食或半生食石蟹史及与肝炎病人接触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黄疸、纳差、乏力、肝肿大,肝区疼痛与压痛;肝功能均损害,急性期SGPT均
    吡喹酮治疗猪囊尾蚴病34例的临床效果
    汪光耀
    1985, 3(1):  70-70. 
    摘要 ( )   PDF (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年我们用吡喹酮治疗34例猪囊尾蚴病患者,男27例,女7例,年龄6~57岁,均经皮肤、肌肉、结节切片或培养确诊为囊尾蚴病。其中15例。兼有癫痫发作史16例诊断为脑型或混合型,余18例为皮肤型,病程6个月至5年,其中4例患者囊结多达100个以上。均采用吡喹酮治疗,总剂量120mg/kg,分四天服,其中6例在两至三个月后进行了第二个疗程,服药期间同时服强的松、苯妥因钠、钙片等辅助治疗药物。 34例患者除1例混合型因在第三天发生持续性癫痫死亡外,33例患者32例患者囊结消失或缩小,
    农村口腔寄生原虫的调查
    黄美玉,连惟能,赵志烈,杨节平,蔡秀君
    1985, 3(1):  70-70. 
    摘要 ( )   PDF (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年11月下旬,在浙江省乐清县白石公社进行口腔原虫感染的调查分析。共调查了农村居民348例:其中男性184例,女性164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0岁。检查前询问有无刷牙习惯,并用精密pH试纸检测涎液的pH值。经口腔科医师检查有无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患后,刮取牙垢置于温的生理盐水中,作直接涂片,高倍镜检查,结果发现齿龈内阿米巴(Entamoeba gingivalis)和口腔毛滴虫(Tri-chomonas tenax)两种原虫。348例中,口腔原虫
    体外培养的食蟹猴疟原虫用于间日疟的间接荧光抗体实验
    周肇西,叶金生,席芸华,李国茹
    1985, 3(1):  71-71. 
    摘要 ( )   PDF (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养的恶性疟原虫作为抗原用于间接荧光抗体实验(IFA)检出感染恶性疟患者的血清疟疾抗体灵敏度较高,但检出感染间日疟后血清中的抗体则灵敏度低或不理想。早巳证实与间日疟原虫相对应的食蟹猴疟原虫可用于IFA测试感染间日疟后的血清抗体,本文报道了用培养的食蟹猴疟原虫作抗原用于IFA测试间日疟病人血清中的抗体。 抗原片的制作:液氮保存已培养70天的食蟹猴疟原虫(PcC)复苏后再培养28天,按照Sulzer等的方法制成抗原片。将培养原虫去上清液后,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炭凝试验诊断肺吸虫病的评价
    王克武,万翠英,陈玉满,鲍行豪
    1985, 3(1):  72-72. 
    摘要 ( )   PDF (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炭凝试验(ICAT)诊断肺吸虫病,已有报道,今年我们收集了肺吸虫病流行区和非流行区不同类型的血清标本,用两种方法进行观察。结果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实验用抗原为肺吸虫成虫炭抗原及ELISA所用可溶性抗原均按鲍行豪等制备。受检血清:(一)采自浙江省乐清县肺吸虫病流行区.痰检虫卵阳性血清38份;肺吸虫成虫抗原皮试阳性血清200份,皮试阴性血清538份(流行区不分性别、年
    53例肺吸虫病患者间接血凝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分析
    胡和兴,唐火顺
    1985, 3(1):  73-73. 
    摘要 ( )   PDF (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间接血凝试验(IH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肺吸虫病血清免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我们对53例肺吸虫病患者进行了血清IHA与ELISA测定,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53例肺吸虫病患者来自浙南肺吸虫病流行区,有生食或半生食石蟹史,肺吸虫抗原皮试均阳性,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800~16,000/mm~3),IgG增高(1,200~5.000mg%,均值2,738.2±153.16mg%),其中43例有咯血史,6例有游走性皮
    猪巨吻棘头虫引起肠穿孔一例
    连德润,蒋日章,周文瑞
    1985, 3(1):  74-74.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猪巨吻棘头虫(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 Pallas,1781)又名棘头虫,是猪肠道内常见的寄生蠕虫,人体感染报道较少。近年国内辽宁、河北、山东等省均有病例发现,且在辽宁省的一些地区呈地方性流行。本虫寄生人体可引起以肠穿孔、腹膜炎或腹腔脓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棘头虫病,常易误诊为阑尾炎穿孔、肠穿孔、节段性小肠炎、肠梗阻及结核性腹膜炎等。海南岛过去未见本病报告,现将我们收治的猪巨吻棘头虫引起肠穿孔一例报告
    眼结膜吸吮线虫感染一例
    张德盱,谈兴华,王幼林
    1985, 3(1):  74-74.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膜吸吮线虫又称华裔吸吮线虫。我国早在1917年就有人体感染报告。迄今已在15个省、市发现109例,作者1982年发现一例,报道于下。 患者 女,38岁。主诉:两眼时有异物感及微痒一月余,两日前中午左眼视力模糊,照镜后发现眼中有一灰白色蠕动小虫,擦去后,眼部仍有异物感。检查:两眼视力均为1.5,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
    槟榔南瓜子合并疗法治疗微小膜壳绦虫重度感染一例
    吴灿理,吴镜楚
    1985, 3(1):  75-75. 
    摘要 ( )   PDF (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年8月,作者等用槟榔南瓜子合并疗法给一名微小膜壳绦虫重度感染患者治疗两次,服药后排出大量虫体,经过收集计数的有15,113条。虫体之多,仅次于王胜森等(1956)所报道的数字(37,482条)。现将病例摘要报道,并将淘虫技术作简要叙述。 病例摘要 患者,男,23岁。原籍河南省汲县。
    猪囊虫病44例的临床误诊分析
    李玉田,姜兆侯,张黎
    1985, 3(1):  76-77. 
    摘要 ( )   PDF (1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猪囊虫病并非罕见,但颇易误诊。在我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44例患者中,活检前临床诊断为囊虫病者仅3例,占6.8%,误诊率高达93.2%。余41例中,就诊于肿瘤科18例、外科19例、内科2例、脑中,就牙科和骨科各1例,曾经误诊为肿瘤,淋巴结肿大等。本组患者结节直径为0.5~3.5cm,多呈圆形
    艾氏同杆线虫的形态观察(附一例报告)
    包怀恩,姚曙光,范顺琴,龙旭
    1985, 3(1):  76-76. 
    摘要 ( )   PDF (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艾氏同杆线虫[Rhabditella axei(Cobbold,1884)(Chitwood,1933]为偶然寄生于人体的自由生活线虫。自冯兰洲(1950)首次报道我国的人体感染该虫以来,陈心陶、徐秉锟、金大雄等均有报道。最近我们在铜仁地区医院一例钩端螺旋体病病孩的大便中检到此虫,并对其形态进行了观察。 患者,女,8岁,因高热,痰中带血,腹痛7天入院。体温40.5℃,白细胞25,500,中性80%、淋巴19%、单核1%。粪检发现大量长0.2~2mm的白色线虫。该虫在冷开水中,活动良好、存活3日,
    厚血膜溶血和染色过程中微丝蚴脱落的观察
    刘海云,徐振刚,赵兰风
    1985, 3(1):  77-77. 
    摘要 ( )   PDF (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丝虫病的诊断方法仍以厚血膜法为主,此法操作简便,但在溶血和染色过程中微丝蚴容易脱落。我们用洗脱液微孔薄膜过滤法对此作了观察。 实验方法 1.对象及分组:检查班氏丝虫微丝蚴阳性者218例,阴性者63例,夜间9时至次晨1时取耳垂血60mm~3,涂成1m5×3cm的厚血膜(玻片均经严格处理),待干透后,将阳性者血片随机分为四组:(1)蒸馏水溶血组,观察66例。滴蒸馏水布满整个血膜,溶血10~20分钟。(2)吉氏液脱染组,观察53例。血
    镜检疟原虫视野数的探讨
    郑璇,刘祥(火昆),张贵宁,周年朝,文思宛,邹亚丁
    1985, 3(1):  78-78. 
    摘要 ( )   PDF (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疟防工作中对全部发热病人进行血检,是疟疾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发现疟疾现症病人、巩固灭疟成果和防止疟疾复烟的重要措施。为了提高镜检的速度,1982年对厚血膜镜检视野数进行了探讨。检查了凯里、荔波等13个县防疫站的发热病人中疟原虫阳性片751张,每张厚血膜片,先镜检10个视野(500×),如查到疟原虫的则不再继续看片,如为阴性,则顺序检查50、100、200个视野和全厚血膜(约1,000个视野),并以此作为统计依据。
    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在厦门市鼓浪屿成立并举行学术交流会
    林心慈
    1985, 3(1):  78-78. 
    摘要 ( )   PDF (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1月14日在厦门市鼓浪屿成立。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有17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医药卫生、畜牧兽医、林业水产和部队系统。15日至18日进行了学术交流,共收到论文摘要566篇,已编印成上、下两册,其中有关原虫80篇、吸虫176篇、绦虫34篇、线虫99篇、棘头虫6篇、蜘蛛24篇、昆虫44篇、其他72篇和综述31篇。有82篇论文分别在蠕虫、原虫与昆虫和免疫与药物三个小组会上进行交流。会议并围绕寄生虫学如何为我国四个现代
    全国疟疾专题委员会会议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
    钱会霖
    1985, 3(1):  79-79. 
    摘要 ( )   PDF (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于1984年12月18日至21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专题委员会委员和专题组成员,以及卫生部防疫司、科教司、有关报社、杂志的代表等共35人。各专题组汇报了1983~1984年疟疾科研计划执行情况,初步评议了科研成果,讨论了七五期间的疟疾科研规划和近两年的重点研究项目,对今后的全国疟疾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此外,并对专题委员会有关会务问题进行了讨沦。 1983~1984年全国疟疾科研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主要疟区黄淮平原、江汉平原以及海南岛抗氯
    第三次全国黑热病会议在陕西省咸阳市召开
    许永湘 ,何凯增
    1985, 3(1):  79-79. 
    摘要 ( )   PDF (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卫生部批准的第三次全国黑热病防治科研会议,1984年10月29日在陕西省咸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14个省、市、区有关专业单位的代表,以及从事黑热病防治科研工作的专家教授共47人。卫生部和中国预防医学中心也派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毛守白教授、王兆俊教授等七人组成的领导小组主持。各地代表汇报了近四年开展黑热病防治科
    新到书刊介绍
    1985, 3(1):  80-80.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带医学和地理医学(Tropical and Geographical Medicine) KS Warren和AAF Mahmoud主编,由153位专家执笔撰写。美国Mc 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4年出版。英文。全书共1,175页,分8部128章:第1部为热带医学的临床和生物学,分临床、遗传学、寄生生活、营养等25章,第2部为原虫病各论,计14章;第3部为复细胞动物病,分线虫、吸虫及绦虫感染,以及节肢动物和有毒动物等19章;第4部为病毒病和衣原体病计14章:第5部为细菌、螺旋体及立克
    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临床、中医组会议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
    1985, 3(1):  80-80.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于1984年12月25日至2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来自有关省、市、区的5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们汇报和交流了1984年在中、西医内科、西医外科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湖南省常德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所、重庆医学院等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吡喹酮一剂疗法疗程缩短,服药次数自6次减为1次,总剂量从60mg/kg减至40mg/kg,而疗效仍佳,反应不大,可节约人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