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2-28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2021, 39(1):  0-0. 
    摘要 ( )   PDF (17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约综述
    媒介蚊虫的嗅觉发生和性别决定
    刘通, 吴恙, 刘培文, 杨文强, 金彬彬, 顾金保, 陈晓光
    2021, 39(1):  1-7.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01
    摘要 ( )   HTML ( )   PDF (3267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蚊虫是一类重要的媒介生物,雌蚊可以通过吸血传播多种疾病,如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蚊虫嗅觉发生和雌雄性别的决定对蚊虫的生存繁衍、疾病传播至关重要,往往也是控制蚊虫种群密度、防治蚊媒传染病的关键所在。本文综述了媒介蚊虫的嗅觉发生和性别决定的基本功能、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以期为蚊虫种群密度控制、蚊媒传染病防治等提供参考依据。

    我国介水传播肠道原虫病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
    沈玉娟, 姜岩岩, 曹建平
    2021, 39(1):  8-12.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02
    摘要 ( )   HTML ( )   PDF (16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隐孢子虫病、贾第虫病和环孢子虫病等肠道原虫病可介水传播,是重要的水源性寄生虫病。绝大多数肠道寄生原虫具有人兽共患性和动物宿主多的特点,防控工作难度较大。该类寄生虫病有些属于新发传染病,目前尚无人体感染基线数据。本文对我国介水传播肠道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检测技术等进行综述,并探讨防控面临的挑战,为建立高效的疾病监测网络和预测预警体系、开展风险评估、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论著
    卫氏并殖吸虫TPx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免疫学诊断价值
    周岩, 陈韶红, 李浩, 程娜, 洪加林, 许学年
    2021, 39(1):  20-26.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03
    摘要 ( )   HTML ( )   PDF (3019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免疫筛选卫氏并殖吸虫成虫cDNA表达文库,克隆并表达卫氏并殖吸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初步评价其免疫诊断价值。 方法 用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混合血清筛选卫氏并殖吸虫成虫λ ZAP cDNA表达文库,取阳性噬菌体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将TPx基因全长片段和前端截短片段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构建rPwTPx(全长型)和rPwTPx_1(截短型)表达载体。构建的重组蛋白经1 mmol/L的异丙基-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使用蛋白抽提剂、溶菌酶和核酸酶裂解表达细菌,用组氨酸标签亲和纯化柱(Ni-NTA树脂)纯化rPwTPx和rPwTPx_1,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以rPwTPx、rPwTPx_1和粗抗原作为检测抗原,间接ELISA法检测36份卫氏并殖吸虫病、15份华支睾吸虫病、15份日本血吸虫病、15份片形吸虫病和15份猪囊尾蚴病的患者血清,以及36份健康人血清,评价该重组蛋白的免疫诊断价值。以健康人血清对照组的平均值加上4个标准差作为阳性判断值。所有数据均采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克隆的卫氏并殖吸虫TPx基因,经原核表达、纯化,获得其可溶性重组蛋白rPwTPx和rPwTPx_1,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25 000和22 000。以rPwTPx作为检测抗原的ELISA检测结果显示,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健康者、华支睾吸虫病患者、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片形吸虫病患者和猪囊尾蚴病患者血清组的吸光度(A450值)分别为0.150 ± 0.092、0.036 ± 0.014、0.043 ± 0.019、0.047 ± 0.013、0.060 ± 0.022和0.048 ± 0.021。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阳性率为58.3%(21/36),36份健康人血清、15份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15份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15份猪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均未检出阳性,15份片形吸虫病患者血清假阳性为2/15。以rPwTPx_1作为检测抗原ELISA检测结果则为0.144 ± 0.092、0.022 ± 0.009、0.027 ± 0.015、0.033 ± 0.022、0.036 ± 0.015和0.032 ± 0.018。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阳性率为88.9%(32/36),健康人血清未检出阳性,15份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仅1份存在交叉反应,15份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假阳性为3份,15份片形吸虫病患者和15份猪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均为2份。重组蛋白rPwTPx的ELISA检测敏感性为58.3%,特异性为97.9%,总符合率为87.1%;rPwTPx_1则分别为88.9%、91.7%、90.9%。rPwTPx_1敏感性高于rPwTPx(P < 0.05)。以成虫粗抗原为检测抗原的ELISA检测结果显示,36份健康者血清A450值为0.012,标准差为0.006。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3.3%,总符合率为87.9%,与rPwTPx-ELISA和rPwTPx_1-ELISA检测的总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筛选并克隆了卫氏并殖吸虫TPx基因,表达并纯化全长型和截短型两种重组TPx抗原,构建的全长型和截短型重组TPx抗原作为人体卫氏并殖吸虫病的免疫诊断抗原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内蒙古中西部草原蜱媒病原体多样性及基因型分析
    乌兰图雅, 殷旭红, 崔云虹, 刘丹, 王亭富, 苗雨润, 阿木日汗, 曹民治, 赵志伟, 邢方超, 鲁建英, 高娃
    2021, 39(1):  27-35.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04
    摘要 ( )   HTML ( )   PDF (2851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内蒙古中西部草原蜱类的群落结构、携带病原体多样性及基因型。 方法 于2016—2019年春夏季,在内蒙古中西部草原,采用动物体表搜集法采集蜱标本,进行蜱种鉴定。解剖摘取蜱的唾液腺并提取基因组DNA,以斑点热立克次体柠檬酸合成酶A(gltA)、疏螺旋体以鞭毛蛋白B(flaB)、埃立克体属以外膜蛋白质1(omp1)、无形体属主要表面蛋白2(msp2)为靶基因进行PCR扩增初筛。立克次体gltA初筛阳性样品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类,再根据蜱种和地区每类选20~30个代表性样品进行gltA、立克次体外膜蛋白A(rOmpA)基因测序。扩增序列测序后用BLAST、Clustal W和MEGA 7.0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以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 结果 共采集成蜱3 822只,经形态学特征和特异性18S rRNA基因分型法鉴定,隶属于2属3种,分别为草原革蜱、亚东璃眼蜱和边缘璃眼蜱,其中草原革蜱占55.7%(2 129/3 822)、亚东璃眼蜱占30.0%(1 147/3 822),为该地区的优势蜱种。PCR检测结果显示,立克次体gltA基因阳性蜱1 899只,阳性率为49.7%(1 899/3 822),gltA基因阳性样品根据RFLP结果分为两类,两类样品的gltA基因序列均为581 bp,与R. raoultii(DQ365804)或R. aeschlimanni(KT873466)的同源性为100%;两类样品的rOmpA基因均长367 bp,与R. raoultii(AH015610)或R. aeschlimanni(U83466)的同源性为100%,与gltA基因的结果相符。3 822只蜱中,R. raoultiiR. aeschlimanni的阳性率分别为37.2%(1 422/3 822)和12.5%(477/3 822),其中草原革蜱中分别为58.5%(1 245/2 129)和11.1%(477/2 129);亚东璃眼蜱中分别为15.4%(177/1 147)和0;边缘璃眼蜱中分别为0和44.0%(240/546)。疏螺旋体flaB基因阳性蜱28只,阳性率为0.7%(28/3 822),其中草原革蜱中为0.8%(16/2 129),亚东璃眼蜱为1.0%(12/1 147)。共获得疏螺旋体flaB基因序列10条,与莱姆病主要病原体B. garinii(AB035602)和B. afzelii PKo(NC008277)的同源性分别为90.6%~100%和95.6%~100%。亚东璃眼蜱中B. gariniiB. afzelii的阳性率分别为0.9%(10/1 147)和0.2%(2/1 147),草原革蜱中均为0.4%(8/2 129)。3 822只蜱中omp1基因阳性1只,TA克隆后获得8个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克隆和3个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的克隆,11个克隆的氨基酸序列与E. muris的同源性最高,但仅为65%~69%。3 822只蜱中均未检出无形体属菌群。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3种蜱感染的立克次体均与R. raoultiiR. aeschlimanni聚在一簇。在获得的10条疏螺旋体菌群flaB基因序列中,源于草原革蜱和亚东璃眼蜱的1条序列与B. garinii聚在一簇,草原革蜱的另1条序列与B. afzelii聚在一簇,其余8条序列与B. gariniiB. afzeliiflaB基因序列处在不同的分支。草原革蜱感染的埃立克体属菌与目前已知的埃立克体属菌群关系较远,形成独自的聚类。 结论 内蒙古中西部草原存在草原革蜱、亚东璃眼蜱和边缘璃眼蜱,蜱类中广泛存在斑点热立克次体和莱姆病螺旋体的感染,是R. raoultiiR. aeschlimanniB. gariniiB. afzelii潜在的自然疫源地。有必要加强该地区蜱媒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后诱导肺组织细胞自噬的初探
    马志强, 王霖, 李生浩, 徐晶晶, 李才信, 刘媛, 张燕玲, 束秋红, 庄杉杉, 何姝美琪, 王文林, 王卫群
    2021, 39(1):  35-42.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05
    摘要 ( )   HTML ( )   PDF (2540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检测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是否可导致肺组织细胞发生自噬。 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后3、7、14 d组,每组10只,感染组每鼠腹壁皮下注射6条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分别在感染后3、7、14 d取各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ELISA检测血清中IL-1、IL-6水平。取肺组织用于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程序性死亡受体-1(Beclin 1)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后3、7、14 d组血清中IL-1水平分别为(1 558.0 ± 123.6)、(1 511.0 ± 213.1)和(1 448.0 ± 176.8)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 222.0 ± 112.8)pg/ml(P < 0.05);感染后3、7 d组IL-6水平分别为(1 481.0 ± 197.9)、(1 423.0 ± 210.0)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 221.0 ± 138.9)pg/ml(P < 0.05)。透射电镜观察在不同的感染阶段,肺组织中线粒体均出现自噬现象。大鼠组织肺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各感染组细胞排列紊乱,肺泡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各感染组Akt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感染后3、7 d组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ser 473)蛋白表达水平为(1.288 ± 0.109)、(1.619 ± 0.132),均高于对照组(0.733 ± 0.135)(P < 0.01);感染后3、7、14 d组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ser 2448)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574 ± 0.278)、(2.384 ± 0.125)和(1.808 ± 0.121),均高于对照组(1.260 ± 0.087)(P < 0.05);感染后3 d组mTOR、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714 ± 0.217)和(2.736 ± 0.333),均高于对照组(1.345 ± 0.067)和(1.974 ± 0.225)(P < 0.01);感染后14 d组LC3Ⅱ蛋白表达(1.938 ± 0.191)高于对照组(1.401 ± 0.200)(P < 0.01)。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肺组织细胞呈蓝色,阳性呈棕黄色,各因子阳性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各感染组Akt、mTOR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细胞中棕黄色显色不明显,A450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感染后3、7、14 d组p-Aktser 473、p-mTORser 2448及Beclin 1与对照组相比,棕黄色显色加深明显,A450值分别为(0.104 ± 0.010)、(0.143 ± 0.022)、(0.088 ± 0.013),(0.100 ± 0.007)、(0.151 ± 0.006)、(0.120 ± 0.012)和(0.129 ± 0.005)、(0.047 ± 0.004)、(0.050 ± 0.005),均高于相应对照组(0.032 ± 0.001)、(0.065 ± 0.002)和(0.031 ± 0.001)(P < 0.05);感染后3、14 d组LC3Ⅱ与对照组比较棕黄色明显加深,A450值分别为(0.056 ± 0.006)、(0.120 ± 0.007),均高于对照组(0.042 ± 0.004)(P < 0.05)。 结论 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所致的肺损伤,炎症反应可诱导肺组织细胞发生自噬,该自噬作用可通过检测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来初步实现。

    2019年河南省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杨成运, 钱丹, 鲁德领, 刘颖, 周瑞敏, 李素华, 关周, 赵玉玲, 张红卫, 赵东阳, 郭万申
    2021, 39(1):  43-48.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06
    摘要 ( )   HTML ( )   PDF (2186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9年河南省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全省消除疟疾后监测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9年河南省疟疾疫情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2019年河南省共报告疟疾病例228例,其中恶性疟176例(占77.2%)、间日疟12例、三日疟7例、卵形疟33例;男性222例(占97.4%),女性6例;以30~59岁为主(82.9%,189/228);报告疟疾病例以境外务工人员为主(78.9%,180/228)。所有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96.1%(219/228)的病例感染来源地为非洲。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市依次为郑州市(77例)、洛阳市(22例)、濮阳市(20例)、安阳市(19例)和许昌市(15例),合计报告的病例占全省总病例数的67.1%(153/228)。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1月和12月报告病例数相对较多。发病至就诊平均间隔时间为1.6 d,其中发病后3 d内就诊202例(占88.6%);平均确诊时间为1.7 d,其中3 d内确诊为疟疾188例(占82.5%)。24 h内报告率为100%,3 d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完成率为98.7%(225/228),7 d内疫点调查处置率为93.4%(213/228)。 结论 2019年河南省报告的疟疾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建议当地卫生部门加强境外输入性病例监测,谨防输入继发病例的发生。

    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病灶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朱吉海, 曹得萍, 赵珺, 刘珺, 史虎祥, 刘燕
    2021, 39(1):  48-54.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07
    摘要 ( )   HTML ( )   PDF (2126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肝差异基因在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病灶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方法 选取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中编号为GSE24376的小鼠感染多房棘球蚴基因芯片数据集,分析感染小鼠和未感染小鼠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取6例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病灶组织和距离病灶组织2 cm的周围肝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2个高表达差异基因mRNA相对转录水平。取45份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石蜡包埋肝组织样品(炎性反应和肝纤维化改变严重的病灶29份,较少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纤维化病变的肝组织16份),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2个高表达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2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9个基因表达上调,12个基因表达下调。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位于细胞内囊泡及细胞外基质等细胞成分中,参与了中性粒细胞的脱颗粒及活化等生物过程,并且具有CC趋化因子受体结合活性及趋化因子活性。高表达差异基因CHI3L3(在人体中为CHI3L1)和CCL8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6例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病灶组织中CHI3L1和CCL8 mRNA相对转录水平均高于病灶周围肝组织(P < 0.01),最高倍数分别达7倍和9倍。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29份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组织炎性反应和肝纤维化改变严重的病灶样品中,有20份(占69%)呈CHI3L1蛋白高表达,其主要着色部位位于细胞浆;有22份(占76%)呈CCL8蛋白高表达。16份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组织轻微炎症样品中,2份(占13%)呈CHI3L1蛋白阳性;4份(占33%)呈CCL8蛋白阳性。炎性反应和肝纤维化改变严重的病灶组织中,CHI3L1和CCL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达96%和97%,均高于轻微炎症肝组织的3%和8%(P < 0.01)。 结论 CHI3L1和CCL8蛋白在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肝组织中表达增高,提示二者在机体对虫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南昌市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现况及基因型分析
    钱科, 胡主花, 吴秀萍, 彭国华, 俞英昉, 储言红, 周显凤, 徐丹, 滕雪娇, 李辉, 田利光
    2021, 39(1):  55-60.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08
    摘要 ( )   HTML ( )   PDF (1474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南昌市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 方法 2016年5—9月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南昌市在册管理的HIV阳性者进行问卷调查。采集HIV/AIDS患者血样和粪样,血样用于检测CD4 + T淋巴细胞水平;提取粪便人芽囊原虫DNA基因组,PCR扩增人芽囊原虫小亚基核糖体核糖核酸(SSU rDNA)基因序列片段,对疑似阳性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通过基因序列比对进行确诊,并构建进化树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共调查HIV阳性者505人,采集粪样505份、血样475份。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率为4.16%(21/505),其中男性人芽囊原虫感染率为4.22%(18/427),女性为3.85%(3/78),两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来源于市辖各县区疾控中心美沙酮门诊、市传染病医院和市辖区各监狱医院的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74%(4/107)、1.62%(5/308)和13.33%(12/90),监狱医院来源的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率高于其他来源医疗机构(P < 0.05)。血清CD4 + T淋巴细胞计数> 400个/μl和≤ 400个/μl的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率分别为3.29%(5/152)、4.64%(15/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测序结果显示,南昌市HIV/AIDS患者感染的人芽囊原虫亚型为ST1、ST3和ST7,分别占4.76%(1/21)、90.48%(19/21)和4.76%(1/21)。 结论 南昌市辖区监狱医院来源的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率较高;ST3亚型是南昌市HIV/AIDS患者主要感染基因型。

    棘球蚴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朱凌虹, 祝路民, 王勃, 杨智勇, 张静妮, 吉莉, 蔡其刚, 韩秀敏
    2021, 39(1):  61-68.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09
    摘要 ( )   HTML ( )   PDF (1400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青海省棘球蚴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为提高棘球蚴病的综合诊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青海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949例棘球蚴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及临床信息,采用EpiData 3.02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以棘球蚴病是否治愈为因变量,对两型棘球蚴病的疾病转归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棘球蚴病患者治愈的影响因素,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整理了949例棘球蚴病患者临床资料,细粒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756例,其中男性350例,女性406例;多房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193例,其中男性90例,女性103例,女性较男性略多;藏族CE 524例、AE 141例;职业以农牧民为主,CE 604例、AE 157例;文化程度均以文盲为主,CE 596例、AE 147例;CE以青海省玉树州多见(209例),AE以青海省果洛州多见(93例)。临床症状腹部不适CE 579例,AE 140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CE 663例,AE 142例;超声声像学分型CE2(多子囊型)227例、CE4(实变型)302例、AE1(浸润型)162例;手术治疗CE 409例,AE 83例。CE疾病转归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段、包囊大小、超声声像学分型、有无并发症、是否手术组间转归不同(P < 0.01);AE疾病转归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分级(P < 0.05)、是否手术(P < 0.01)组间转归不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CE患者治愈的主要因素为性别(P < 0.05)、包囊大小(P < 0.05)和是否手术(P < 0.01),而影响AE患者治愈的主要因素仅为手术治疗(P < 0.01)。 结论 青海省两型棘球蚴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是提高两型棘球蚴病治愈率的主要治疗方式。

    2016和2018年江西省信丰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和知信行效果分析
    陈喆, 袁长红, 姜唯声, 杨玉华, 蓝明兴, 刘克星, 曾小军, 朱慧慧
    2021, 39(1):  69-75.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10
    摘要 ( )   HTML ( )   PDF (1321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江西省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示范区)实施3年后,人群华支睾吸虫病知识、态度、行为(知信行)效果变化及感染率变化。 方法 2016和2018年在示范区26个行政村中,每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150人开展粪检和问卷调查。采用调查问卷了解研究对象的防治知识、行为与态度的变化。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一粪二检)检查研究对象的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选取两年均参加调查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 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2016和2018年均参加调查的人群共1 108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由2016年的22.5%(249/1 108)下降至2018年的9.7%(107/1 108)(P < 0.01)。两年男性感染率分别为31.9%(171/536)和13.6%(73/536),均高于女性的13.6%(78/572)和5.9%(34/572)(P < 0.01)。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防治知识知晓率由2016年的4.3%(48/1 108)上升至2018年的25.0%(277/1 108)(P < 0.01),两年知晓人群感染率(35.4%,17/48;10.1%,28/277)均高于不知晓人群(21.9%,232/1 060;9.5%,79/831)(P < 0.01、P > 0.05);2018年食“鱼生”者今后拒绝食用“鱼生”、感染后愿意接受治疗人群的比例分别为77.9%(141/181)、99.7%(1105/1 108),均高于2016年的28.9%(68/235)与95.6%(1 059/1 108)(P < 0.01);人群食“鱼生”比例由2016年的21.2%(235/1 108)下降至2018年的16.3%(181/1 108)(P < 0.01),两年食“鱼生”人群感染率(61.3%,144/235;43.1%,78/181)均高于不食者(12.0%,105/873;3.1%,29/927)(P < 0.01)。驱虫覆盖率由2016年的69.9%(174/249)上升至2018年的89.7%(96/107)(P < 0.01)。两年均不知晓华支睾吸虫病危害的人群占73.2%(811/1 108),两年均食用“鱼生”习惯的人群占10.3%(114/1 108)。 结论 由于示范区各项防治工作开展,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所有下降,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食“鱼生”者今后拒绝食用“鱼生”与人群如感染后愿意接受治疗的意愿升高,食“鱼生”比例与平均感染率下降,效果显著。

    信息交流
    棘球蚴病临床领域相关中文专业术语专家共识
    吐尔洪江·吐逊, 邵英梅, 吐尔干艾力·阿吉, 温浩
    2021, 39(1):  76-84.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11
    摘要 ( )   HTML ( )   PDF (236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棘球蚴病(亦称包虫病)研究领域几乎包括了所有不同学科,在研究过程中规范使用相关领域专业术语至关重要。为了规范相关术语,"国际包虫病协会"秉承语言精炼、科学严谨的原则启动了专业术语共识编撰工作,并于2020年在Parasite杂志刊登成果,引起学术界共鸣。撰写这版棘球蚴病领域术语英文版的专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研究领域。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棘球蚴病预防与管理合作中心和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包虫病外科委员会主持机构,笔者参与撰写英文版专家共识,现将棘球蚴病临床领域相关术语共识中文版与国内专家研究者分享。此项工作包含了棘球蚴病临床诊治的各个领域,是寄生虫病尤其是棘球蚴病相关领域的科学和医学术语规范化的初次尝试。

    青海省棘球蚴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
    马俊英, 王虎, 张雪飞, 丁海元, 雷雯, 马霄, 蔡辉霞, 王威, 张青, 张雄英, 刘佳, 詹培珍, 张静宵, 刘玉芳, 刘娜, 赵存哲, 史可梅, 刘培运, 郭帅, 司晓妹
    2021, 39(1):  85-88.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12
    摘要 ( )   HTML ( )   PDF (1009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棘球蚴病防治环节较多,如何建立省级的棘球蚴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为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改变落后的现场防控局面,实现防控精准化,是近年来棘球蚴病高发地区的重要议题。本文介绍了青海省棘球蚴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主要架构、功能和特点。该平台的系统开发使青海省实现了筛查-确诊-治疗的信息化、流程化管理,便于对棘球蚴病相关的各类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管理、分析、展示和利用,为青海省棘球蚴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2014—2015年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的抽样设计及解读
    钱门宝, 陈颖丹, 朱慧慧, 刘亨辉, 周长海, 诸廷俊, 许隆祺, 李石柱, 周晓农
    2021, 39(1):  88-92.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13
    摘要 ( )   HTML ( )   PDF (88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于2014—2015年开展了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本次调查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分为农村和城镇两部分,农村地区抽样依据土源性线虫病流行水平,分层因素包括省份、生态区和经济因素。城镇地区抽样依据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水平,将全国分为5类,其中4个重点流行省份根据各自流行水平进行分层抽样。本次调查抽样设计充分考虑病种和人群特征差异,以最大实现样本的代表性。

    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疟原虫镜检能力评估与分析
    罗飞, 谭妍, 周爽, 袁熠, 李珊珊, 徐静茹, 周杨
    2021, 39(1):  93-99.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14
    摘要 ( )   HTML ( )   PDF (818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评估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疟原虫镜检能力,于2014年3月—2017年12月,在重庆市39个区(县)各抽取4名疟原虫镜检人员进行疟原虫镜检能力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ROC曲线分析。156名镜检人员平均得分(4.33 ± 0.47)分,其中血片定种错误1张的人数最多,为75人(占48.1%)。受试者镜检灵敏度在定性诊断最高,为98.9%,卵形疟原虫诊断最低,为15.9%;特异度在卵形疟原虫诊断最高,为96.2%,在间日疟诊断最低,为77.2%;不同虫种约登指数最高是恶性疟原虫0.682 6,最低是卵形疟原虫0.121 4。受试者考核得分与工作单位级别呈正相关(R = 0.21,P < 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 = -0.31,P < 0.01)。沙坪坝区和巫溪县平均分最高,均为4.88分,各区(县)得分呈空间聚集性(P < 0.01)。主城区得分最高,为4.51分,渝中部得分最低,为4.08分,各地理分布区域之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受试者对血片定性、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84、0.78和0.56。ROC曲线比较结果显示,受试者镜检对恶性疟原虫诊断的效率高于其他虫种(P < 0.01),对卵形疟原虫的诊断效率低于其他虫种(P < 0.01)。提示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镜检人员在疟原虫定性诊断上有较好的检测能力,但在疟原虫虫种鉴定上存在不足。中部地区的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镜检能力较其他地区更薄弱。

    综述
    空间流行病学在寄生虫病传播风险研究中的应用
    公衍峰, 郑金鑫, 胡小康, 夏尚, 李石柱
    2021, 39(1):  101-106.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15
    摘要 ( )   HTML ( )   PDF (59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疾病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一门科学,包括疾病制图、聚集性分析和相关因素分析。随着现代空间技术的发展,空间流行病学已广泛应用于寄生虫疾病研究中的可视化分析、热点分析和危险因素的识别与传播风险的预测等领域。本文对我国重点寄生虫病传播风险研究中应用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插值和空间模型算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肝片形吸虫感染宿主细胞免疫的研究进展
    张宝月, 宋正已
    2021, 39(1):  107-112.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16
    摘要 ( )   HTML ( )   PDF (51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肝片形吸虫主要感染反刍动物及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是一个严重威胁健康、影响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治疗肝片形吸虫病的药物少、疗效有限。大量研究表明,肝片形吸虫受宿主免疫应答的调控,本文对肝片形吸虫病的发病机制、肝片形吸虫主要参与诱导的几种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及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片形吸虫病的临床治疗提供资料。

    医学原虫相关蛋白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刘冰, 王奇, 贺拥军, 贺平
    2021, 39(1):  112-119.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17
    摘要 ( )   HTML ( )   PDF (44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虫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医学原虫可以寄生于人体的体液、组织或细胞等,通过多种有效机制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使虫体在宿主体内生存繁殖并引起疾病。本文就疟原虫、刚地弓形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相关蛋白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治医学原虫相关的寄生虫病提供资料。

    研究简报
    刚地弓形虫蛋白磷酸酶的全蛋白质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何成, 潘帅, 许妹珍, 原飞, 何静妹, 刘转转
    2021, 39(1):  120-124.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18
    摘要 ( )   HTML ( )   PDF (355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相关数据库分别下载刚地弓形虫GT1、ME49、VEG虫株,疟原虫以及44个其他真核生物物种的全蛋白质组氨基酸序列,应用HMMER3软件搜索弓形虫不同虫株及其他物种氨基酸序列,鉴定出弓形虫及其他物种磷酸酶家族蛋白。对所有鉴定出的磷酸酶家族蛋白进行聚类分析,提取相对保守的磷酸酶家族蛋白氨基酸序列,分别用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应用Pfam在线工具对鉴定出的弓形虫磷酸酶蛋白的结构域进行注释,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并比较蛋白磷酸酶在不同虫株及ME49虫株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水平。共鉴定出64个弓形虫磷酸酶蛋白,分属5个磷酸酶亚家族,其中,磷蛋白磷酸酶家族蛋白11个,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A家族蛋白1个,天冬氨酸依赖的酪氨酸磷酸酶家族蛋白8个,双特异性磷酸酶家族蛋白9个,Mg 2+或Mn 2+依赖的磷酸酶家族蛋白35个。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蛋白磷酸酶在不同弓形虫虫株间高度保守,仅有2个蛋白磷酸酶无直系同源蛋白,为VEG虫株所特有。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弓形虫蛋白磷酸酶主要具有磷酸酶、水解酶及催化活性的分子功能,参与调节去磷酸化的生物学过程。芯片分析结果显示,蛋白磷酸酶在弓形虫不同虫株速殖子时期的表达谱相似,虫株间表达水平差异最大的为TG_312200,其在ME49虫株中的表达水平约为GT1和VEG虫株的4倍;部分蛋白磷酸酶的转录水平在ME49虫株不同发育阶段差异显著,如TG_318660在未孢子化的卵囊中低表达,TG_304955在速殖子和缓殖子期高表达,这些在不同发育时期差异表达的蛋白磷酸酶可能在虫体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贵州省人体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调查分析
    李安梅, 黄雨婷, 姚丹成, 朱爱娅, 李杨, 师伟芳, 戴佳芮, 耿燕, 佘丹娅, 张念恒
    2021, 39(1):  125-128.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19
    摘要 ( )   HTML ( )   PDF (107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2015年贵州省人体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相关要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省16个县(市、区)抽取30个农村和5个城镇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检测不少于25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对被调查者粪样进行检测,镜检华支睾吸虫卵及其他人体重点寄生虫虫卵并计数,同时采集被调查者一般情况信息。结果显示,全省共调查8 838人,华支睾吸虫感染37例,感染率0.42%(37/8 838),均属轻度感染。男、女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50%(22/4 375)和0.34%(15/4 463)。36例感染者集中于黔东南州,1例在六盘水市,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农村调查点7 572人,感染率为0.04%(3/7 572);城镇调查点1 266人,感染率为2.69%(34/1 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黔东南州城镇调查点中,榕江县(镇区)感染率达11.90%(30/252),高于凯里市(城区)(1.60%,4/250)(P < 0.01)。37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中,仅1例合并蛔虫感染。各年龄组中以11~20岁组感染率最高,为0.97%;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学历人群感染率最高,为3.14%;职业以工人、干部等上班族最高,为2.36%,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贵州省黔东南州仍是华支睾吸虫病的重点流行区,需扩大城镇调查点进一步摸清华支睾吸虫感染流行状况。

    山东省泰安市2015—2019年输入性疟疾病例实验室诊断与复核结果分析
    张新峰, 刘运强, 张志君, 许艳, 李瑾, 张本光
    2021, 39(1):  129-132.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20
    摘要 ( )   HTML ( )   PDF (54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省、市、县三级实验室分别采用镜检法、胶体金法及巢式PCR法对泰安市2015—2019年输入性疟疾进行诊断与复核。共诊断与复核输入性疟疾病例122例,其中镜检法和胶体金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4.3%(115/122)和95.9%(117/122),镜检阴性率为5.7%(7/122),均为恶性疟;胶体金法阴性率为4.1%(5/122),3例非恶性疟和2例恶性疟阴性,3种检验方法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恶性疟和间日疟诊断符合率最高,均达100%,对卵形疟诊断符合率最低,仅为12/18,对4种疟原虫实验室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医疗机构中初诊合格率为94.3%(115/122),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复核合格率分别为97.5%(119/122)和95.1%(116/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今后应继续加强市、县级疟疾实验室镜检人员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疟疾核酸检测,以进一步提升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疟疾诊断水平。

    病例报告
    肝细粒棘球蚴包囊破入胆道致梗阻性黄疸1例
    杜秋沛, 王志鑫, 任利, 侯立朝, 袁加琪, 郑宁, 王聪, 王海久, 樊海宁
    2021, 39(1):  99-100.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21
    摘要 ( )   HTML ( )   PDF (641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口腔感染美丽筒线虫1例
    覃芳, 桂芳, 费嫦, 王宇菲, 周兰英, 陈湘莲, 张荔茗, 付祥
    2021, 39(1):  0-封二.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22
    摘要 ( )   HTML ( )   PDF (30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胆总管肝片形吸虫病1例
    涂奎, 赵礼金, 顾进
    2021, 39(1):  0-封三.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1.023
    摘要 ( )   HTML ( )   PDF (85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1年征稿启事
    2021, 39(1):  26-26. 
    摘要 ( )   PDF (288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1年中英文稿约
    2021, 39(1):  0-Ⅰ. 
    摘要 ( )   PDF (5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