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12-30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2017, 35(6):  1. 
    摘要 ( )   PDF (13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
    2017 年《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硕果累累,再创佳绩
    2017, 35(6):  25. 
    摘要 ( )   PDF (31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刊2017年第35卷文题索引
    2017, 35(6):  26. 
    摘要 ( )   PDF (3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刊2017年第35卷作者索引
    2017, 35(6):  27. 
    摘要 ( )   PDF (1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2016年全国疟疾疫情分析
    张丽, 丰俊, 张少森, 姜杉, 夏志贵, 周水森
    2017, 35(6):  515-519. 
    摘要 ( )   HTML ( )   PDF (78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6年全国疟疾疫情特征,为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未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疟疾疫情数据资料,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对疫情概况、地区分布、虫种构成、诊断分型和感染来源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6年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87个县(市、区)共报告疟疾病例3 321例,较2015年(3 288例)上升了1.0%;病例主要分布在云南(占12.4%,413/3 321)、四川(占9.8%,327/3 321)、江苏(占9.3%,308/3 321)、广西(占9.2%,305/3 321)和山东(占7.7%,256/3 321)等5个省(自治区)。报告的3 321例疟疾病例中,本地感染病例3例(占0.1%,3/3 321),均为间日疟,感染地分别为云南盈江县(2例)和西藏察隅县(1例);境外输入性病例3 317例(占99.9%,3 317/3 321),分布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因输血感染病例1例,为恶性疟,由江苏省报告。临床诊断病例15例(占0.5%,15/3 321),确诊病例3 306例(占99.5%,3 306/3 321),其中间日疟712例(占21.5%,712/3 306),恶性疟2 158例(占65.3%,2 158/3 306),三日疟64例(占1.9%,64/3 306),卵形疟311例(占9.4%,311/3 306),混合感染61例(占1.8%,61/3 306)。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重症病例185例(占5.6%,185/3 32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死亡病例15例(占0.5%,15/3 321)。结论 2016年报告病例中99.9%为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本地疟疾传播主要在云南边境地区和西藏林芝地区。应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管理,防止引起当地继发传播。

    加强中国与全球基金的多边抗疟合作分析
    夏志贵, 许铭, 赵金扣, 赖圣杰, 周晓农
    2017, 35(6):  520-526. 
    摘要 ( )   HTML ( )   PDF (246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加强中国与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全球基金)的多边抗疟合作。方法 从最近文献中提取我国境外输入疟疾病例在来源国家的分布数据。从全球基金网站获取其2017-2019年资助周期相关数据。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使用QGIS 2.18软件制作地图。结果 2011-2014年,共63个国家向中国输出疟疾病例12 511例,年平均输出病例数 ≤ 20例的有38个国家,21~40例的有11个国家,41~100例的有9个国家,超过100例的有5个国家(分别为缅甸、加纳、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和尼日利亚)。在2017-2019年资助周期,除催化投资外,全球基金约33亿美元用于抗疟分配,在67个有资格申请的国家/区域中,高影响非洲(经费占比55.7%)、西部非洲(12.5%)、中部非洲(7.8%)和高影响亚洲(9.9%)为主要投资方向,经费占比 < 1.0%、1.0%~1.9%、2.0%~4.5%、5.0%~6.0%和 > 9.0%的国家/区域项目分别有36、16、11、2和2个,申请类型分别为37个滚动申请、15个全新申请和15个定制申请,目前50个申请已通过评审立项。在向中国输出疟疾的63个国家中,全球基金向其中52个有资格国家(2011-2014年输出了中国85.3%的输入疟疾病例)分配了其87.4%的疟疾可分配经费。结论 有必要选取优先国家加强中国与全球基金的多边抗疟合作,共同促进全球消除疟疾进程以及服务我国境外人员疟疾安全、输入性疟疾防控和“一带一路”倡议。

    埃及伊蚊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家族的筛选和表达谱分析
    程金芝, 刘鉴, 翟慧, 吕清巧, 颜凤, 商正玲, 吴家红
    2017, 35(6):  527-535. 
    摘要 ( )   HTML ( )   PDF (385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筛选并鉴定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全基因组中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serpin)基因,分析其基因结构以及在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方法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埃及伊蚊全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并鉴定埃及伊蚊serpin基因家族,利用Vector NTI11.0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保守性分析,采用MEGA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埃及伊蚊不同发育时期(卵、Ⅰ~Ⅳ龄幼虫、蛹、雄蚊和未吸血雌蚊),以及未吸血雌蚊不同组织(唾液腺、中肠、脂肪体和卵巢)的serpin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从埃及伊蚊全基因组中筛选出26条serpin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19条具有信号肽,16条推测具有抑制酶活性。进化分析表明,埃及伊蚊serpin基因家族被分为A、B和C分支,B分支分为4组,每分支均具有同源性,且不同成员间在进化上相对保守。qRT-PCR结果显示,AaSRPN25在雌蚊中特异性表达,相对表达量为0.074 ± 0.015(P < 0.01);AaSRPN19~22在雄蚊中丰富表达;AaSRPN23在Ⅰ龄幼虫时期特异性高表达,而且在唾液腺中也特异性高表达,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9 ± 5.28和4.24 ± 1.39(P < 0.01);AaSRPN25在唾液腺中特异性高表达,相对表达量为74.44 ± 25.76(P < 0.01),AaSRPN6、AaSRPN14在中肠中的表达量最高,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0 ± 0.33、0.703 ± 0.501;AaSRPN17、AaSRPN20在脂肪体中的表达量最高,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4 ± 0.09、0.15 ± 0.03。结论 从埃及伊蚊全基因组中筛选出26条serpin基因序列,其中19条具有信号肽,16条推测具有抑制酶活性的作用。

    云南省三带喙库蚊对DDT和溴氰菊酯抗性群体的击倒抗性基因突变分析
    姜进勇, 陈辉莹, 周红宁, 马雅军
    2017, 35(6):  536-540. 
    摘要 ( )   HTML ( )   PDF (105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经接触DDT和溴氰菊酯敏感性测定的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的抗性(存活)与敏感(死亡)表型样本的击倒抗性基因(knockdown resistance, kdr)序列,阐明其抗性表型与kd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云南昭阳、芒市、江城和孟连等地的三带喙库蚊经接触DDT和溴氰菊酯测定后死亡和存活的个体,分别提取单蚊基因组DNA,PCR扩增kdr部分基因片段,测定和分析序列,统计抗性与敏感表型个体中kdr突变的基因型和频率,采用χ2检验分析kdr基因突变与抗性表型的相互关系。结果 共获得411条三带喙库蚊kdr基因序列,检测结果显示,在1014位点存在突变,等位基因有2种,即野生型TTA/L和突变型TTT/F;基因型共3 种,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L/L,突变型纯合子F/F,以及野生型/突变型杂合子L/F,频率分别为96.35%(396/411)、0.73%(3/411)和2.92%(12/411)。在接触DDT的抗性与敏感表型个体中,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42%(4/117)和3.88%(4/103);在接触溴氰菊酯的抗性与敏感个体中,突变基因型频率为3.96%(4/101)和3.33%(3/90)。接触DDT和溴氰菊酯的三带喙库蚊抗性与敏感表型与kdr基因型频率无相关性(χ2 = 0.034,P > 0.05;χ2 = 0.053,P > 0.05)。结论 云南省三带喙库蚊中发现kdr新的等位基因L1014F,但频率较低。该蚊对DDT和溴氰菊酯产生抗性与kdr基因突变未见相关性。

    病例报告
    华支睾吸虫感染误诊1例
    韦小琼, 蒋智华
    2017, 35(6):  540-541. 
    摘要 ( )   HTML ( )   PDF (60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金嘉宁, 党辉, 张利娟, 钱颖骏, 吕山, 李石柱, 周晓农, 孙军玲, 许静
    2017, 35(6):  542-548. 
    摘要 ( )   HTML ( )   PDF (93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为科学评价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版)》的要求,在全国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和三峡库区的潜在流行县(市、区)共设立454个国家级监测点,按照不同流行类型对当地常住居民、流动人群、家畜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感染情况,钉螺分布及感染情况等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2016年,全国454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共采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筛查本地居民129 971人,血清抗体阳性者3 852例,其中3 801例血清抗体阳性者接受了病原学检查,发现粪检阳性者21例(湖南省19例,江西省2例),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0.02%(21/129 971);血清学方法筛查流动人群共97 474人,血清抗体阳性者980例,其中953例血清抗体阳性者接受了病原学检查,发现粪检阳性者9例(浙江省8例,湖南省1例,均为输入性感染者),监测点流动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0.01%(9/97 474)。全国的监测点均无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报告。监测点共检测家畜12 769头,发现血吸虫感染家畜(牛)1头。监测点累计调查钉螺面积22 371.69 hm2(1 hm2 = 10 000 m2),查出有螺面积6 999.57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136.77 hm2,分布于安徽省和上海市;除湖北、湖南和广东省以外,其余各省监测点复现钉螺面积125.22 hm2,但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稳定,未发现急性感染病例和感染性钉螺,人、畜保持血吸虫低感染状态。局部新发现或复现钉螺。

    田鼠巴贝虫候选诊断抗原的表达和评价
    刘秀凤, 孙嘉慧, 徐斌, 陈军虎, 胡薇
    2017, 35(6):  549-553. 
    摘要 ( )   HTML ( )   PDF (106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克隆、表达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候选诊断抗原,评价其潜在的诊断价值。 方法 目的基因来自本室前期构建的田鼠巴贝虫cDNA文库,分别是Bm2、Bm4、Bm6、Bm9和Bm15,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编码其ORF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和分析。从阳性克隆的pBluscript重组质粒中PCR扩增目的基因。将扩增产物连接至pET28a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用终浓度为1 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蛋白表达和可溶性分析。对包涵体表达的蛋白,采用PAGE胶蛋白微量回收试剂盒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用田鼠巴贝虫感染小鼠血清和疟疾患者血清对纯化的重组蛋白进行ELISA分析,评价各重组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5个候选抗原Bm2、Bm4、Bm6、Bm9和Bm15基因经PCR扩增,大小分别约为480、300、750、200和700 bp,与理论值相符。构建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与cDNA文库筛选的阳性克隆的ORF序列一致。Bm4、Bm6和Bm15质粒经IPTG诱导,获得包涵体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13 000、30 000和30 000。但Bm2和Bm9未能表达成功。3个重组蛋白Bm4、Bm6和Bm15纯化后,经SDS-PAGE电泳分析,获得了单一条带的目的重组蛋白。使用田鼠巴贝虫感染小鼠血清和健康小鼠血清对Bm4、Bm6、Bm15和BmSA1(参照)重组蛋白的ELISA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Bm4、Bm6、Bm15及BmSA1的敏感性分别为15.0%、55.0%、80.0%、100.0%,特异性分别为100.0%、100.0%、90.0%、100.0%。Bm4、Bm6及Bm15与疟疾患者血清无交叉反应,BmSA1与疟疾患者血清有一定的交叉反应(假阳性率为13.3%)。结论 表达了3个田鼠巴贝虫候选诊断抗原,初步评价发现Bm15抗原对检测田鼠巴贝虫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细粒棘球绦虫乳酸脱氢酶B细胞表位的预测及鉴定
    闫帅, 严萍, 莫筱瑾, 徐斌, 张颋, 胡薇, 詹若挺, 叶萍
    2017, 35(6):  554-558. 
    摘要 ( )   HTML ( )   PDF (124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预测及鉴定细粒棘球绦虫乳酸脱氢酶(Echinococcus granulosus lactate dehydrogenase,EgLDH)的B细胞表位,为研制敏感性和特异性强的棘球蚴病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ESPript 3.0在线网站和IEDB软件对EgLDH的二级结构、β转角、表面可及性、柔韧性、抗原性、亲水性、线性表位等参数进行预测,筛选出具有潜在优势的B细胞表位区域;选取合适的B细胞表位进行体外多肽段合成;通过ELISA方法对合成的B细胞表位进行诊断效能评价,分别检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和健康者血清,评价敏感性、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用囊液抗原作为对照。结果 EgLDH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7.16%,β-折叠占9.67%,无规则卷曲占53.17%,存在4个跨膜区。筛选获得7个潜在的B细胞表位区域。体外合成了4个氨基酸长序列的B细胞表位PP-1(215~228)、PP-2(189~200)、PP-4(79~89)和PP-7(21~33),ELISA结果显示,4个B细胞表位PP-1、PP-2、PP-4和PP-7对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敏感性分别为52.9%(18/34)、61.8%(21/34)、82.3%(28/34)和50%(17/34),PP-4与PP-1、PP-2和PP-7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100、5.143、9.091,均P < 0.05),囊液抗原的敏感性为91.1%(31/34),与PP-1、PP-2和PP-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600、5.780、10.530,均P < 0.05),与PP-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444,P > 0.05);对健康者血清的特异性分别为100%(21/21)、100%(21/21)、95%(20/21)和95%(20/21),囊液抗原的特异性为95%(20/21),与PP-1、PP-2、PP-4和PP-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囊尾蚴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性分别为:0、1/10、2/10和2/10,囊液抗原的交叉反应性为5/10。结论 EgLDH 的B细胞表位PP-4对棘球蚴病患者血清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望成为潜在的诊断抗原。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抗原分子Eg-08002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反应性分析
    杨慧, 赵殷奇, 李子华, 赵嘉庆, 王浩, 王娅娜, 朱明星, 赵巍
    2017, 35(6):  559-562. 
    摘要 ( )   HTML ( )   PDF (99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筛选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原头节抗原分子,并进行克隆、表达及免疫反应性分析。方法 在对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和原头节阶段表达的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原头节阶段特异性表达的抗原分子。PCR扩增后克隆至pET28a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Eg-08002,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JM109,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抗His标签镍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rEg-08002,快速免染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表达产物;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rEg-08002的免疫反应性。ELISA分析重组蛋白rEg-08002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和健康人血清的免疫反应性。结果 筛选出了原头节中高表达的抗原分子Eg-08002,大小为612 bp,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Eg-08002。快速免染聚丙烯酰胺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Eg-08002在E.coli JM109中获得高效表达,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3 000处可见重组蛋白rEg-08002条带,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rEg-08002可被感染棘球蚴的小鼠血清识别。ELISA分析结果表明,12份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和12份健康人血清的平均 吸光度(A450)值分别为1.245 ± 0.265和0.469 ± 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筛选出了原头节中高表达的抗原分子Eg-08002,获得的重组蛋白rEg-08002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

    重组杜氏利什曼原虫Pxn1、TryP、假定蛋白CAJ07026和GDPMP蛋白刺激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状态
    敬保迁, 谢勇恩, 胡为民, 杨健, 王朝莉, 冯莉
    2017, 35(6):  563-569. 
    摘要 ( )   HTML ( )   PDF (111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重组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过氧化物还原酶1(peroxidoxin-1,Pxn1)、锥虫氧化还原过氧化物酶(tryparedoxin peroxidase,TryP)、假定蛋白CAJ07026(hypothetical protein CAJ07026.1,Hyp07026)和甘露糖-1-磷酸胍氨酸转移酶(GDP-mannose pyrophosphorylase,GDPMP)蛋白刺激BALB/c小鼠免疫应答状况。方法 逆转录PCR(RT-PCR)分别扩增杜氏利什曼原虫Pxn1、TryP、Hyp07026和GDPMP编码基因,克隆入质粒pQE30,构建重组质粒pQE30-Pxn1、pQE30-TryP、pQE30-Hyp07026和pQE30-GDPMP,转化至大肠埃希菌,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采用NTA-Ni盐凝胶层析柱,自然条件方式纯化重组蛋白rPxn1和rTryP,变性条件方式纯化重组蛋白rHyp07026和rGDPMP。25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成5组,即rPxn1、rTryP、rHyp07026、rGDPMP免疫组及PBS对照组,免疫组小鼠分别以相应重组蛋白进行免疫,第1周免疫组小鼠皮下注射100 μg相应的重组蛋白,隔周以50 μg相应的重组蛋白加强免疫3次,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PBS。第3次加强免疫后1周,将各组小鼠脱颈处死,制备单个脾细胞,提取抗原刺激后小鼠脾细胞总RNA, 用qRT-PCR微阵列检测抗原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内反映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转录水平表达谱。结果 Pxn1、TryP、Hyp07026和GDPMP编码基因经PCR扩增,其产物大小分别为570、610、1 040和1 200 bp;经测序证实,与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一致。重组质粒pQE30-Pxn1、pQE30-TryP、pQE30-Hyp07026和pQE30-GDPMP经IPTG诱导后均可在大肠埃希菌内高效表达,rGDPMP、rPXNT1、rTXNT和rHyp07026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45 000、22 000、23 000和38 000。rGDPMP、rPXNT1、rTXNT和rHyp07026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内84个细胞因子基因的mRNA表达中,与PBS对照小鼠脾细胞比较,高水平表达的IL-1f6分别是对照组的96.22、271.54、108.51和250.15倍,IL-17f分别是对照组的105.54、35.71、53.38和53.57倍,IL-10分别是对照组的21.68、27.51、24.45和2.91倍。低水平表达的IL-4分别是对照组的5.74、2.43、1.59和0.71倍,IL-12β分别是对照组的0.05、0.26、0.10和0.50倍,IL-18分别是对照组的0.12、0.21、0.13和0.04倍,IFN-γ分别是对照组的3.59、0.39、0.29和0.63倍。结论 杜氏利什曼原虫重组蛋白rPxn1、rTryP、rHyp07026和rGDPMP可刺激小鼠炎症反应及诱导免疫抑制。

    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16对小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高德俊, 常爽, 单秀梅, 范巍巍, 毛佐华
    2017, 35(6):  570-574. 
    摘要 ( )   HTML ( )   PDF (112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带有Flag标签的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棒状体蛋白16(ROP16)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质粒,并检测ROP16蛋白在神经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小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带Flag标签的ROP16基因,克隆至慢病毒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DH-copGFP-ROP16-Flag,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DH5α感受态细胞,采用PCR、双酶切及测序验证。将重组质粒转染至人胚胎肾上皮细胞(293T细胞)中进行慢病毒包装,以pCDH-CMV-copGFP空质粒对照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表达情况,并计算慢病毒滴度。将包装后的慢病毒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RO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立体定位注射技术将慢病毒浓缩液注射至小鼠前额叶皮层M1区,2周后取小鼠脑组织,制备冰冻切片,TUNEL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重组慢病毒表达质粒pCDH-copGFP-ROP16-Flag经PCR和双酶切后均获得大小为2 200 bp的条带,与预期值相符;测序结果与刚地弓形虫RH株ROP16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GQ249093.1)序列比对完全一致。包装后的慢病毒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滴度约为2E+8 TU/ml。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Mr)120 000处有特异条带,重组慢病毒表达质粒能够在SH-SY5Y细胞内表达ROP16蛋白。感染慢病毒的小鼠脑组织冰冻切片经TUNEL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实验组凋亡的细胞明显多于空质粒对照组。结论 构建的慢病毒表达质粒pCDH-copGFP-ROP16-Flag可在神经细胞内表达ROP16蛋白,并可导致小鼠脑神经细胞凋亡。

    刚地弓形虫表面抗原1、2 B细胞表位基因的融合表达和鉴定
    王钊哲, 许瑞, 洪炀, 林矫矫, 陆珂, 李浩, 陈兆国, 石耀军, 吴思敏, 江嘉欣, 李嘉静, 朱传刚
    2017, 35(6):  575-579. 
    摘要 ( )   HTML ( )   PDF (101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刚地弓形虫(以下简称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2 B细胞表位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系统,并对其免疫反应性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编码弓形虫表面抗原的SAG基因序列,分析SAG1和SAG2基因的B细胞表位,设计并合成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和SAG2蛋白的B细胞表位基因,将目的基因与pET-28a(+)表达质粒连接,并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挑取完整单个菌落于含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菌液进行PCR扩增、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菌液振荡培养至吸光度(A450值)为0.6~0.8时,加入终浓度为1 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得到带有His标签的融合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对蛋白的可溶性进行分析。使用His亲和层析柱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将带有His标签的纯化重组蛋白进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和ELISA分析免疫反应性。结果 构建的pET28a(+)-SAG重组质粒,菌液经PCR、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在909 bp处出现特异性目的条带,与预期相符,经测序表明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SAG相对分子质量(Mr)约50 000,为可溶性表达,与预期结果相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可以与弓形虫感染小鼠阳性血清1 ∶ 100发生特异性结合。ELISA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稀释度为1 ∶ 1,阳性血清稀释度为1 ∶ 50时,阳性反应最明显,A450值为1.037 9。不同稀释倍数的重组蛋白rSAG与不同浓度的小鼠弓形虫阳性血清均可发生反应,并能很好的区分阴性和阳性血清。结论 构建了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和SAG2蛋白的B细胞表位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重组蛋白rSAG为可溶性表达,并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

    四川省藏族农区学龄儿童猪囊尾蚴感染及其对数学学习能力的影响
    叶睿雪, 吴玉菊, 王庆志, 曹敏, 李调英, 陈兴旺, 周欢
    2017, 35(6):  580-585. 
    摘要 ( )   HTML ( )   PDF (108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四川省藏族农区学龄儿童猪囊尾蚴感染及其对儿童数学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凉山州木里县、甘孜州雅江县、阿坝州若尔盖县分别抽取所有位于农业区的小学,采用结构式问卷对五、六年级儿童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家庭固定资产、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孩子数量)、在校情况(上学期数学成绩、上学期缺勤情况)以及自感健康状况(癫痫、头痛、四肢无力、恶心)。运用国际标准化数学能力测试(以下简称数学测试)对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评估,由经过统一严格培训的调查员监考,要求儿童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完成。采集儿童的血清,ELISA检测血清中抗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的抗体水平。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猪囊尾蚴感染对儿童数学学习能力的独立影响。结果 本次共调查3 041人,同时有调查问卷、数学测试结果和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儿童共计2 682人。数学测试平均分为55.65 ± 17.15,儿童猪囊尾蚴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67%(179/2 682)。在179名血清抗体阳性的儿童中,自述有头痛症状的占72.07%(129/179)、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的占37.99%(68/179)、经常感到恶心的占5.59%(10/179)、有癫痫症状的占2.80%(5/179)。猪囊尾蚴血清抗体阳性且伴有头痛症状的儿童129人,数学测试平均成绩为52.33 ± 1.46;血清抗体阴性且伴有头痛症状的儿童1 648人,数学测试平均成绩为55.94 ± 0.43,两者数学测试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2.28, P < 0.05)。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控制儿童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和在校情况后,猪囊尾蚴血清抗体阳性且伴有癫痫症状、血清抗体阳性且伴有头痛症状对儿童数学测试成绩的独立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β = -18.02、-4.06;均P < 0.05),儿童家庭的固定资产、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孩子数量也会影响其数学测试成绩(β = 2.61、3.86、-6.19;均P < 0.01)。结论 四川省藏族农区学龄儿童猪囊尾蚴感染现状不容小觑,猪囊尾蚴感染对当地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浙江省宁海县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顾敏霞, 俞垚军, 章金川, 王斌, 俞谊江, 任丛汉
    2017, 35(6):  585-587. 
    摘要 ( )   HTML ( )   PDF (6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浙江省宁海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疫源地及人群知晓情况,于2016年随机抽取跃龙、胡陈、岔路、深圳、力洋等5个乡(镇)各1个附近地域有溪流的行政村作为调查点,采集3周岁以上人群和保虫宿主犬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采集第二中间宿主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取鱼脊背部肌肉用直接压片法观察囊蚴感染情况;每村随机抽取送检人群3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5个村1 034份人粪样和25份犬粪样,均未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采集麦穗鱼381条,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13.39%(51/381)。知晓调查共150人,回收有效问卷145份,人群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13.10%(19/145);日常生活中生熟菜板分开使用的人群占46.21%(67/145),平时食生、半生淡水鱼虾的人群占7.59%(11/145);4.14%(6/145)的被调查者回答愿意尝试食生鱼片,82.76%(120/145)的人群表示得了华支睾吸虫病后愿意花钱买药驱虫,2.76%(4/145)的人群表示治好华支睾吸虫感染后想要继续食生或半生的淡水鱼虾。提示麦穗鱼中有一定的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人群知晓率低且行为生活习惯存在高危行为,应倡导健康饮食方式。

    一段检测锥虫特异性核酸靶序列的筛选及评价
    洪清华, 王韵丞, 李鸿雁, 张瑞祥, 李健, 陈木新, 刘骁, 殷明波, 王敬文, 胡薇
    2017, 35(6):  588-593. 
    摘要 ( )   HTML ( )   PDF (566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以60S核糖体蛋白L44(60S RPL44)基因为靶基因,筛选出一段可特异性检测锥虫属(Trypanosoma)原虫的核酸靶序列,并对其敏感度和特异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将布氏锥虫指名亚种(T.brucei brucei)的60S RPL44基因序列与公共数据库中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和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等24种非锥虫属常见的血源性原虫,以及8种锥虫属内其他种的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利用Primer Premier 6对布氏锥虫指名亚种的60S RPL44基因序列设计多对引物,结合序列比对结果和各引物评价情况,从中筛选出一对评价情况良好且理论上仅能扩增锥虫属靶序列的引物。利用该对引物检测布氏锥虫指名亚种、布氏锥虫罗德西亚种(T.b.rhodesiense)、刚果锥虫(T.congolense)、伊氏锥虫(T.evansi)以及上述5种其他属原虫,评价其特异性。采用梯度稀释(10 ng/μl、1 ng/μl、100 pg/μl、10 pg/μl、1 pg/μl)的伊氏锥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评价其敏感度。结果 选出一段基于60S RPL44的特异性序列,针对该序列的扩增引物为P1:5′-CCTGATGAAAGGTGCAATG-3′,P2:5′-CGTTTTCGCCTTCTTGTGGA-3′。该引物扩增布氏锥虫指名亚种、布氏锥虫罗德西亚种、刚果锥虫、伊氏锥虫的DNA均为阳性,扩增片段长156 bp;扩增田鼠巴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刚地弓形虫等非锥虫属原虫均为阴性;该引物检测伊氏锥虫DNA的敏感度为10 pg/μl。结论 筛选获得一段敏感度较高、特异性强的检测锥虫属原虫的核酸靶标序列。

    信息交流
    疟疾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曾旭灿, 罗春海, 林祖锐, 周子悠, 吕全, 周兴武, 李建雄, 周耀武, 孙晓东
    2017, 35(6):  594-597. 
    摘要 ( )   HTML ( )   PDF (126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分析疟疾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Meta分析方法,通过检索 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EMbase、Cochrane等中英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文献追溯等方法,收集国内外1990-2016年公开发表的关于疟疾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计算各因素合并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累计疟疾病例3 509例,对照12 447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很少或从不使用蚊帐、临时性的房屋结构、发病前1个月内到过疟疾流行区、过去1年中家中或四邻有疟疾病例等因素的合并OR(95%CI)分别为1.62(1.42,1.85)、1.57(1.09,2.28)、2.88(2.00,4.16)、3.59(2.93,4.4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为危险因素。提示在今后的疟疾防治中应重点关注患者周围人群和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以及加强个人防护等的卫生宣教。

    综述
    我国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控挑战
    关周, 吕山, 李石柱, 许静
    2017, 35(6):  598-603. 
    摘要 ( )   HTML ( )   PDF (10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要】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正从控制向消除阶段迈进,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流动人口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对我国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和特征进行系统回顾,分析流动人口血吸虫病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防控工作提出建议,供血吸虫病防治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

    研究简报
    2012-2016年洛阳市输入性疟疾病例早期发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朱鑫, 张芸芸, 杨治国, 杨成运
    2017, 35(6):  603-606. 
    摘要 ( )   HTML ( )   PDF (76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要】 2012-2016年洛阳市共报告输入性疟疾159例,以恶性疟居多,占76.1%(121/159)。输入性疟疾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为(4.07±6.74)d,首次就诊单位为各级医疗机构的占38.4%(61/159),病例确诊单位为疾控中心的占66.7%(106/159),出现临床症状后自行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占64.8%(103/159)。单因素分析显示,出国方式、有无疟史、输入地、首次就诊单位、病例发现方式和本次发病性质是输入性病例早发现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输入地、首次就诊单位和病例发现方式是输入性病例早发现的影响因素。

    综述
    HIV/AIDS患者合并肠道原虫感染状况
    滕雪娇, 陈家旭, 田利光
    2017, 35(6):  607-614. 
    摘要 ( )   HTML ( )   PDF (10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要】 HIV/AIDS合并肠道寄生虫感染可加速疾病进程,是HIV感染者长期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目前,HIV/AIDS合并肠道原虫感染仍是一个被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且其危害性往往被低估。本文就HIV/AIDS合并常见肠道原虫,如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和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感染情况进行综述,以了解全球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HIV/AIDS合并肠道原虫感染状况,为HIV/AIDS合并肠道原虫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研究简报
    2015年青海省人体蛔虫感染情况调查
    马霄, 赵存哲, 张静宵*, 刘玉芳, 程时磊, 刘培运, 张雪飞, 马俊英, 王永顺, 蔡辉霞, 刘娜, 雷雯, 王威, 刘佳, 张雄英, 詹培珍
    2017, 35(6):  614-616. 
    摘要 ( )   HTML ( )   PDF (55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要】 为进一步掌握青海省人体蛔虫感染现状,有效防治蛔虫感染。于2015年5-9月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青海省17个县(市)53个调查点采集常住居民(1岁以上)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一粪三检)粪检蛔虫感染情况,应用SPSS 22.0软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共调查13 660人,蛔虫感染者140例,感染率为1.05%,其中轻度感染133例(占95.00%),中度感染4例(占5.00%),未见重度感染者。人群感染率以平安县(2.49%)和民和县(2.13%)较高,且不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0.924,P < 0.05);0~10岁组感染率(2.58%)高于其他年龄组(P < 0.05);粪检蛔虫卵阳性者中,汉族感染率(1.95%)高于其他民族(P < 0.05);学龄前儿童感染率(2.24%)高于其他职业人群(P < 0.05)。未受精蛔虫卵占99.29%(139/140),仅共和县检出1例受精蛔虫卵。提示该省蛔虫感染率和感染度均较低。

    综述
    内质网应激在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
    魏绮珮, 齐永芬, 鱼艳荣
    2017, 35(6):  617-622. 
    摘要 ( )   HTML ( )   PDF (110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要】 在感染及其他各种应激条件下,内质网由于蛋白分泌过多或错误折叠蛋白过多导致内质网稳态失衡称为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会引起一系列的信号和转录事件,称为未折叠蛋白反应。未折叠蛋白反应可通过减少翻译,帮助蛋白折叠以及降解错误折叠蛋白来恢复内质网的稳态,但长期的、严重的内质网应激则引起应激细胞的凋亡和局部炎症。在寄生虫感染中,由于虫体寄生诱发了宿主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并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而寄生虫可通过各种方式利用这一反应来促进自身的存活和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并影响宿主细胞的炎症、氧化应激、凋亡及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内质网应激在寄生虫感染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研究及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

    研究简报
    人芽囊原虫体外纯培养法的改良及形态观察
    辛致炜, 廖振捷, 廖德君, 孙煦苧, 傅晓茵, 刘登宇
    2017, 35(6):  623-625. 
    摘要 ( )   HTML ( )   PDF (132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要】 以琼脂取代蛋白对传统的洛克氏液-鸡蛋-血清(Locke’s egg serum,LES)双相培养基进行改良,联合采用LES双相培养基、改良LES双相培养基(mLES双相培养基)、IMDM液相培养基和IMDM固相培养基建立人芽囊原虫的体外纯培养的标准流程,并观察虫体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形态特征和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人芽囊原虫在4种培养基中均以空泡型和颗粒型的形态为主,培养后镜下未见细菌生长。在mLES双相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最快,培养后第2天原虫数为3.09 × 106,达到中对数期。原虫在LES双相培养基、mLES双相培养基和IMDM液相培养基中的生长对数期的分裂时间分别为(49.72 ± 1.35)、( 24.16 ± 2.53)和(36.3 ± 1.5)h。提示联合采用 LES双相培养基、mLES双相培养基、IMDM液相培养基和IMDM固相培养基可建立人芽囊原虫的无菌纯培养体系。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风险评估
    孟晓军, 宗胜华, 高东林, 张轩, 钱燕华, 陆兵
    2017, 35(6):  626-628. 
    摘要 ( )   HTML ( )   PDF (21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要】 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无锡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估。无锡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自然环境、重点人群和社会环境,权重分别为0.370 6、0.292 9和0.336 5;二级指标有15个,其中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的权重最高,为0.125 2,散养家畜的权重最低,为0.037 1。无锡市传播阻断后血吸虫病风险评估得分为0.193 6,传播风险水平为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