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6-30
    封面和目录
    第42卷第3期封面和目录
    2024, 42(3):  0-0. 
    摘要 ( )   PDF (29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视角
    新发传染病全球大流行的挑战与跨部门综合防控策略
    谷思雨, 强讷, 李天韵, 韩乐飞, 周晓农
    2024, 42(3):  279-285.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01
    摘要 ( )   HTML ( )   PDF (144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发传染病(EID)是指新出现的或既往已经存在但发病率或影响范围迅速增加的传染性疾病。受气候变化、病原体进化等因素影响,EID发生频率及形成大流行的风险在不断增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疾病的暴发已经对全球健康、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这些疾病的全球大流行不仅直接影响人类健康,还给经济发展、贫困减少和教育等方面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应对EID的挑战,国家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防控策略,包括降低病原体溢出风险、建立综合性监测与预警系统、协调部门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以及以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开展跨部门联防联控。当下EID防控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总结EID大流行所带来的挑战、国家及国际层面的应对防控策略以及当前防控的进展和具体案例,为将来应对EID大流行提供经验参考。

    论著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T细胞异质性分析
    江楠, 苏雅馨, 蒋小凤, 沈玉娟, 曹建平
    2024, 42(3):  286-294.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02
    摘要 ( )   HTML ( )   PDF (268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单细胞水平探究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不同时期肝组织微环境细胞中T细胞亚型组成及其转录谱特征。 方法 从课题组前期细粒棘球蚴感染后1个月(1只)、3个月(1只)和6个月(2只)的BALB/c小鼠和健康小鼠(1只,对照组)肝组织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集(中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组学原始数据归档库:CRA008416)(https://ngdc.cncb.ac.cn/gsa)中提取测序数据进行质控。采用统一流形逼近与投影(UMAP)算法对单细胞群聚类进行可视化作图,采用共享最近邻相似度(SNN)聚类算法分析最优细胞分群。采用SingleR软件包基于immgen参考数据集对细胞亚群进行细胞类型注释。使用Seurat软件包的FindMarkers函数分析不同时期感染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的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8+ T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利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别对DEG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质控后获得37 760个细胞,人工优化后分为8种类型细胞。对T细胞重聚类后获得12个细胞群。注释后鉴定获得7种T细胞,包括CD4+初始T细胞、CD4+效应T细胞、Treg、CD8+初始T细胞、CD8+ T细胞、增殖性T细胞、γδ T细胞。在细粒棘球蚴感染1个月后T细胞各亚群占比无明显变化,感染后3个月增殖性T细胞(11.91%,56/470)和Treg(13.40%,63/470)占比均高于对照组(3.51%,38/1 082;4.34%,47/1 082),感染后6个月CD8+ T细胞占比(30.20%,1 145/3 791)高于对照组(15.43%,167/1 082)。Treg在感染后3个月高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nfaip8、Maf、伊卡洛斯家族锌指3(Ikzf3)等维持Treg的基因;CD8+ T细胞在感染后6个月高表达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g类几丁质酶3(Chil3分泌型磷蛋白1(Spp1)等耗竭性基因。GO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后3个月Treg的DEG主要富集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复合物组装、正调节T细胞活化、环磷酸腺苷介导的信号传导等通路;感染后6个月CD8+ T细胞的DEG主要富集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色氨酸分解代谢过程、细胞外基质细胞信号等通路。KEGG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后3个月Treg的DEG主要参与原发性免疫缺陷和Ras信号传导途径等通路;感染后6个月CD8+ T细胞DEG主要参与脂肪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叶酸代谢等通路。 结论 细粒棘球蚴感染后3个月、6个月小鼠的肝组织T细胞亚型存在差异,感染后3个月Treg占比增加,感染后6个月CD8+ T细胞占比增加,Treg、CD8+ T细胞的DEG及其主要富集的通路存在差异。

    细粒棘球蚴感染绵羊血清miRNA差异表达及诊断价值评价
    吴易璇, 郭小腊, 陈轶霞
    2024, 42(3):  295-302.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03
    摘要 ( )   HTML ( )   PDF (194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筛选细粒棘球蚴感染后绵羊血清中差异表达的miRNA,评价其在棘球蚴病诊断中的潜在价值。 方法 10只绵羊分为感染组(5只)和对照组(5只),感染组每只绵羊灌胃2 000个细粒棘球绦虫虫卵,对照组绵羊给予生理盐水。感染后60 d,收集两组绵羊外周血,提取血清总RNA,利用小RNA高通量测序鉴定并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选取5个差异表达mi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验证,并采用Medcale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筛选具有潜在诊断价值(AUC ≥ 0.7)的miRNA。采用qRT-PCR检测15份细粒棘球蚴感染绵羊血清样品中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miRNA的转录水平,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miRanda和RNAhybrid软件对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路径富集分析。 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共鉴定出26个差异性表达的miRNAs,其中21个上调表达,5个下调表达。qRT-PCR结果显示,感染组oar-miR-191、oar-let-7a、oar-miR-150、oar-miR-26a、oar-miR-21等5个相对丰度较高的差异mi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22 ± 0.31、2.12 ± 0.24、2.42 ± 0.35、2.09 ± 0.15、3.23 ± 0.83,均高于对照组(1.00 ± 0.11),其中oar-miR-191、oar-let-7a、oar-miR-150、oar-miR-26a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960、4.766、4.096、9.126,均P < 0.05)。ROC曲线分析发现,oar-let-7a、oar-miR-26a、oar-miR-21的AUC均小于0.7。oar-miR-191的AUC为0.858(95% CI为0.719~0.997,P < 0.05),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灵敏度为71.43%,特异性为85.71%;oar-miR-150的AUC为0.738(95% CI为0.550~0.926,P < 0.05),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其灵敏度为53.33%,特异性为86.67%。GO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转录水平上升两倍以上的miRNA靶基因主要与应激反应、细胞表面分子、蛋白质结合等功能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转录水平上升至少两倍的miRNA靶基因主要富集在炎症反应、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等关键信号通路上。 结论 本研究筛选出oar-miR-191和oar-miR-150在细粒棘球蚴感染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望成为细粒棘球病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全反式维甲酸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体外活性及生长的影响
    葛宇飞, 徐刚, 张宏伟, 李江, 张永国, 孙红, 杨婧, 张示杰
    2024, 42(3):  303-308.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04
    摘要 ( )   HTML ( )   PDF (347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体外活性及生长的影响。 方法 从保种沙鼠体内无菌剖取包囊,经过研磨、过滤、清洗获取活性良好的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将原头节分为不同浓度ATRA组(10、25、50、100 μmol/L组,添加对应终浓度的ATRA)、二甲基亚砜(DMSO)组(DMSO终浓度为0.1%)和空白组(加入等量完全培养基),共干预9 d,伊红染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其活力和形态变化,计算原头节的存活率并绘制存活率曲线。将原头节与大鼠肝癌RH35细胞共培养5~6周,获得多房棘球蚴微囊泡后,使用不同终浓度ATRA(10、100 μmol/L)干预微囊泡9 d,显微镜下观察其活力和形态变化,同时设置DMSO组和空白组。干预原头节48 h后,分别使用EdU细胞成像检测原头节EdU阳性率,使用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试剂盒检测原头节中Caspase-3相对表达量;干预原头节24 h后,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原头节ROS水平。两组样品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浓度ATRA组与DMSO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结果 10、25、50、100 μmol/L组中的死亡原头节体积明显缩小,可被伊红染液染成红色,随着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升高出现轮廓模糊、透光性减弱、小钩脱落增多等。第4天时,10、25、50、100 μmol/L组原头节存活率分别为(87.33 ± 4.90)%、(74.00 ± 2.08)%、(64.33 ± 2.03)%、(53.33 ± 1.86)%,均低于DMSO组[(95.67 ± 1.20)%](F = 98.41,P < 0.05);第9天时,10、25、50、100 μmol/L组原头节存活率仅为(62.00 ± 2.64)%、(36.33 ± 2.52)%、(7.67 ± 1.53)%、0,均低于DMSO组[(85.67 ± 2.08)%](F = 1 154.34,P < 0.05)。不同浓度的ATRA与多房棘球蚴微囊泡共培养9 d时,随ATRA浓度的升高,囊泡生长缓慢,囊内结构逐渐浑浊;空白组和DMSO组的微囊泡生发层和角质层结构完整。EdU细胞成像可见不同浓度ATRA组均呈现红色及蓝色荧光,10、25、50、100 μmol/L组原头节的EdU阳性率分别为(51.63 ± 3.09)%、(42.09 ± 1.36)%、(38.46 ± 0.65)%、(25.23 ± 1.32)%,均低于DMSO组[(58.32 ± 0.91)%](F = 168.59,P < 0.05)。10、25、50、100 μmol/L组的Caspase-3活性分别为(19.23 ± 2.27)、(26.27 ± 3.45)、(43.29 ± 2.10)、(72.80 ± 1.40)U/L,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均高于DMSO组[(14.22 ± 0.52)U/L](F = 404.08,P < 0.05)。不同浓度ATRA组ROS均可见绿色荧光,强于DMSO组,10、25、50、100 μmol/L组荧光强度分别为260.96 ± 2.52、282.10 ± 7.40、330.30 ± 12.46、346.10 ± 6.39,均高于DMSO组(236.03 ± 6.89)(F = 80.53,P < 0.05)。 结论 ATRA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体外活性及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可诱导原头节内ROS显著积累,抑制原头节增殖活性、促进凋亡进程。

    青海地区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遗传分化特征
    付永, 张海宁, 陈旺开, 师正合, 张学勇, 郭志宏, 朵红, 沈秀英, 孟茹, 李志
    2024, 42(3):  309-315.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05
    摘要 ( )   HTML ( )   PDF (208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青海地区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遗传分化特征进行分析,为青海省棘球蚴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玉树、果洛、黄南藏族自治州等棘球绦虫主要自然疫源地捕捉小型哺乳动物,剖检采集包囊,提取包囊组织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胞色素氧化酶1(cox1)基因并测序,运用DnaSP v6、Iqtree、BEAST v2.7.4等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系统进化树构建及棘球绦虫属分化时间估算。 结果 从2 864只小型哺乳动物中共获得55份棘球蚴包囊。55份包囊DNA样品均扩增出长度约800 bp的cox1条带,其中37份为多房棘球绦虫,18份为石渠棘球绦虫,青海田鼠多房棘球蚴患病率为1.96%(37/1 884),高原鼠兔石渠棘球蚴患病率为1.84%(18/980)。37条多房棘球绦虫cox1序列共有单倍型5个,以EmH3单倍型为主(占33/37),单倍体多样性指数为0.207,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33 55,共有156个变异位点。18条石渠棘球绦虫cox1序列共有单倍型8个,以EsH2单倍型为主(占8/18),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778,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60 52;共有14个变异位点。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的13个单倍型上传GenBank,单倍型EmH1~EmH5的登录号依次为OR821706、OR821707、OR830343、OR830344、OR826123,EsH1~EsH8登录号依次为OR835156、OR835157、OR830376、OR830378、OR831110、OR875250、OR835161、OR841080。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多房棘球绦虫的5个单倍型与多房棘球绦虫亚洲株聚为一支,石渠棘球绦虫的8个单倍型与GenBank中的石渠棘球绦虫聚为一支。基于cox1基因的分化时间结果显示,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石渠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和伏氏棘球绦虫的共同祖先存在于约5.67百万年前(Mya)(95% CI:4.72~6.66 Mya),细粒棘球绦虫、石渠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平均分化时间约为2.02 Mya(95% CI:1.51~2.49 Mya)。 结论 青海地区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多房棘球绦虫以EmH3单倍型为主,石渠棘球绦虫以EsH2单倍型为主。

    绵羊肝细粒棘球蚴包囊形成不同时期的病理学变化观察
    候梦丹, 吉古孝安, 刘伟伟, 邱美龄, 胡美荷, 李昆雷, 加依娜尔·吉克散巴依, 翟少华
    2024, 42(3):  316-324.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06
    摘要 ( )   HTML ( )   PDF (392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绵羊细粒棘球蚴包囊形成不同时期的肝细胞损伤、局部炎症反应,以及包囊纤维蛋白组成的病理学特征。 方法 收集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屠宰场阿勒泰羊中有明显细粒棘球蚴包囊的肝脏,根据包囊的形态特征分为包囊发育期组、包囊形成期组和包囊成熟期组,取各组包囊与健康肝组织交界处的病变组织制备切片,以健康羊肝组织为对照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包囊周围肝细胞形态特征及周围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包囊形成不同时期囊壁的纤维化过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时期包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细胞CD3+ T淋巴细胞(CD3+)、CD25+调节性T细胞(CD25+)、CD56+自然杀伤细胞(CD56+)、CD14+单核巨噬细胞(CD14+)、嗜碱粒细胞CD63(CD63),以及纤维化蛋白Ⅰ型胶原蛋白1(COL1)、COL3、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钙结合蛋白A4(S100A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结果 HE染色结果可见,包囊发育期,囊壁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带及炎症细胞团的形成,炎症细胞向囊外周肝实质扩散;包囊形成期,囊壁变薄,炎症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炎症反应带变薄;包囊成熟期,囊壁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包囊的外壁角质层,炎症细胞数量减少。Masson染色结果可见,包囊发育期的囊壁外周有大量纤维组织产生,并向周围肝组织内延伸;包囊形成期包囊生长发育,炎症反应减弱,囊壁纤维组织发育成熟;包囊成熟期形成致密的纤维性囊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随着包囊发育形成,肝细胞线粒体逐渐肿大、数量增多,肝细胞中的脂滴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随着包囊的增大,囊壁炎症反应带变薄,炎症细胞阳性表达范围减小,表达量减少;包囊形成期、包囊发育期、包囊成熟期的炎症细胞平均光密度值,CD3+分别为0.171 ± 0.009、0.132 ± 0.009、0.120 ± 0.006(F = 1.640,P > 0.05),CD25+分别为0.302 ± 0.012、0.174 ± 0.009、0.080 ± 0.005(F = 49.051,P < 0.01),CD56+分别为0.219 ± 0.008、0.209 ± 0.009、0.118 ± 0.004(F = 126.411,P < 0.01),CD14+分别为0.140 ± 0.027、0.096 ± 0.012、0.090 ± 0.017(F = 3.954,P > 0.05),CD63分别为0.318 ± 0.007、0.096 ± 0.013、0.086 ± 0.011(F = 307.442,P < 0.01);纤维化蛋白阳性表达范围增大,表达量增多,平均光密度值COL1分别为0.139 ± 0.029、0.157 ± 0.022、0.186 ± 0.014(F = 2.136,P > 0.05),COL3分别为0.109 ± 0.014、0.144 ± 0.008、0.206 ± 0.008(F = 42.116,P < 0.01),α-SMA分别为0.255 ± 0.008、0.283 ± 0.009、0.301 ± 0.022(F = 5.106,P < 0.05),S100A4分别为0.210 ± 0.012、0.248 ± 0.004、0.258 ± 0.007(F = 18.137 3,P < 0.01),MMP2分别为0.155 ± 0.002、0.172 ± 0.011、0.185 ± 0.008(F = 7.853,P < 0.05);TNF-α在包囊周围组织表达,阳性表达范围增大,表达量增多,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15 ± 0.016、0.263 ± 0.003、0.267 ± 0.006(F = 145.627,P < 0.01);VEGFR-3在包囊壁表达,包囊形成期表达最多,3个包囊期分别为0.248 ± 0.009、0.357 ± 0.045、0.268 ± 0.004(F = 9.423,P < 0.05);3个包囊期各指标的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健康肝脏(均P < 0.01)。 结论 随着包囊发育,包囊及周围肝组织具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伤、囊壁结构变化和纤维化反应,肝脏线粒体代谢加强,影响脂肪代谢。

    驽巴贝虫metacaspase基因的克隆、表达、反应原性鉴定和生物信息分析
    任冀超, 甘露, 郑会珍, 冯秀娟, 崔泽云, 李佳欣, 金依璇, 张伟, 郭庆勇, 巴音查汗·盖力克, 李永畅
    2024, 42(3):  325-331.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07
    摘要 ( )   HTML ( )   PDF (336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克隆、表达驽巴贝虫精氨酸/赖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BcMC),鉴定其反应原性并分析其生物学信息。 方法 根据驽巴贝虫部分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Bcmc基因扩增引物,采用PCR扩增Bcmc基因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提取质粒pET-28a-Bcmc进行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入感受态细胞大肠埃希菌BL21(DE3),优化诱导条件后,选择最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诱导温度和时间诱导,采用12%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用His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重组蛋白后,以驽巴贝虫感染阳性马血清为一抗,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采用ProtParam等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预测Bcmc基因的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抗原表位、二级和三级结构、蛋白互作网络,对比BcMC与疟原虫属MC-1(PsMC-1)和泰氏锥虫MC(TtMC)的三级结构。Bcmc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使用Mega 7.0软件,采用邻接法构建基于mc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 结果 Bcmc基因PCR扩增产物约为996 bp,与预期片段一致。重组质粒pET-28a-Bcmc经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表明插入的目的基因正确。诱导条件优化结果显示,BcMC重组蛋白在IPTG终浓度为0.8 mmol/L、37 ℃培养5 h时的表达量最高。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6 000。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纯化后的BcMC可与驽巴贝虫感染阳性马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BcMC的Mr为36 956.72;具有25个磷酸化点位;亚细胞定位预测位于线粒体的比例为10%;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12个潜在抗原表位;BcMC蛋白的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50.30%、α-螺旋占23.19%;BcMC的三级结构与PsMC-1和TtMC相似;蛋白互作网络预测结果显示,与BcMC相互作用的蛋白及BcMC参与的生物过程均与细胞凋亡有关。BLAST比对结果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Bcmc与马泰勒虫(CP099439)、马泰勒虫WA株(XM_004830992)的mc基因序列一致性均为99.90%,进化树上聚为一支,亲源关系较近。 结论 BcMC原核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cMC参与驽巴贝虫凋亡的生物过程。

    2005—2022年新疆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病学及时空分布特征
    买买提江·吾买尔, 亚里昆·买买提依明, 史光忠, 阿衣夏木·克尤木, 赵江山
    2024, 42(3):  332-339.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08
    摘要 ( )   HTML ( )   PDF (139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05—2022年新疆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VL)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时空分布情况,为指导喀什地区制定VL的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5—2022年新疆喀什地区VL报告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VL的三间分布特征,使用Geoda 1.22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使用SaTScan 10.1.2软件进行时空扫描统计分析。 结果 2005—2022年新疆喀什地区共报告1 965例VL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13/10万人,2008年和2015年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分别为6.10/10万(363例)和8.29/10万(396例)。男性、女性报告病例分别为1 125和840例,男女性别比为1.34∶1;各年龄组中均有病例报告,主要分布在0~4岁年龄组(75.47%,1 483/1 965);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最多(75.32%,1 480/1 965)。2005—2022年新疆喀什地区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2008—2010年和2014—2016年的季节性分布较为明显,9—12月为报告高峰。2005—2022年VL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的北部县(市),发病率最高的4个县(市)分别为伽师县(15.84/10万)、喀什市(4.10/10万)、疏附县(1.30/10万)和巴楚县(1.21/10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的发病率在空间上呈现正相关性(Moran’s I = 0.126 5,Z > 1.96,P < 0.05)。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疏附县、喀什市、伽师县和疏勒县。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主要聚集区为伽师县,聚集的高发时间段在2008—2016年。 结论 2005—2022年新疆喀什地区VL总体流行呈下降趋势,高危人群以低龄散居儿童为主,北部县(市)是VL的高流行区域。

    河南省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时空聚类分析
    杨成运, 王丹, 贺志权, 纪鹏慧, 鲁德岭, 周正斌, 钱丹, 刘颖, 李素华, 周瑞敏, 邓艳, 张红卫
    2024, 42(3):  340-344.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09
    摘要 ( )   HTML ( )   PDF (148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河南省内脏利什曼病(VL)流行病学特征和时空聚类,为疫情监测和精准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6—2022年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河南省VL病例资料,对VL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SaTScan v10.1软件进行时空聚类分析。 结果 2016—2022年河南省报告VL病例68例,年均发病率为0.010/10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 = 5.206,P < 0.05)。除8月外,2016—2022年每月均有病例报告,报告高峰期为3—6月,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0.0%(34/68)。报告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2.6∶1,男性和女性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011/10万和0.004/10万(χ2 = 2.400,P > 0.05)。报告病例年龄范围为7个月至71岁,0~2岁组和≥ 60岁组分别占27.9%(19/68)和25.0%(17/68)。职业分布以农民(42.7%,29/68)和散居儿童(32.4%,22/68)为主。68例报告病例中本地感染61例、外省输入7例,61例本地感染病例分布在郑州市、洛阳市、安阳市、鹤壁市和三门峡市等5个地级市的13个县(市、区)。时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个有意义的聚集区域,聚集中心分别为安阳市林州市和郑州市巩义市。 结论 2016年以来河南省VL的流行整体呈上升态势,且具有时空聚集性,需要对不同流行程度的流行区开展精准监测和防控,防止疫情继续扩散。

    内蒙古全沟硬蜱的鉴定、人工饲养及生活史观察
    孙连阳, 崔浩, 董晓楠, 康佳美, 丁玉林, 习娟, 杨洋, 贺志雄, 刘永宏, 赵丽
    2024, 42(3):  345-353.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10
    摘要 ( )   HTML ( )   PDF (372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采自内蒙古的全沟硬蜱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通过人工饲养了解全沟硬蜱的发育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 方法 采集自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蜱,利用3D超景深显微系统进行形态学鉴定。提取蜱DNA,PCR扩增线粒体12S rDNA和16S rDNA序列。取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采用邻接法构建蜱线粒体12S rDNA和16S rDNA的系统进化树。以昆明小鼠为供血动物,在温度(25 ± 3)℃、相对湿度70%~90%条件下对蜱进行人工饲养,观察蜱生活史各阶段的时间等生物学特性。卵孵化实验随机选取10只饱血雌成蜱所产的卵各30枚,观察其孵化情况,并计算孵化率。幼蜱蜕皮实验随机选取饱血幼蜱200只,记录其蜕皮情况,并计算蜕皮率。若蜱蜕皮实验随机选取饱血若蜱100只,分为10组,每组10只,观察其蜕皮情况,并计算蜕皮率。将各阶段发育成功率统计后计算得出其综合发育率。 结果 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采集的雌性和雄性硬蜱均符合硬蜱属的形态。PCR扩增和测序结果显示,硬蜱DNA扩增出长度为320 bp的12S rDNA序列和长度为455 bp的16S rDNA序列。BLAST序列比对分析显示,雌蜱和雄蜱线粒体12S rDNA序列与全沟硬蜱(GenBank:MF095801.1和JF758624.1)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69%和99.09%。雌蜱和雄蜱线粒体16S rDNA序列与全沟硬蜱(GenBank:MH790201.1和MH790200.1)的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75%和99.50%。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雌蜱和雄蜱均与全沟硬蜱序列聚于同一分支上。人工饲养全沟硬蜱的生活史观察结果显示,饱血雌蜱产卵期为12~17 d,平均产卵期为14.6 d,总计产卵数约1 510~1 970枚/只,平均产卵数约1 817枚/只,日均产卵量约124枚/只;卵经21~28 d孵化为幼蜱,平均孵化期为24.8 d,孵化率为89.7%(269/300);幼蜱吸血期为3~5 d,平均吸血期为4.5 d,饱血幼蜱经18~25 d蜕皮为若蜱,平均蜕皮期为22.7 d,蜕皮率为86.5%(173/200);若蜱吸血期为5~8 d,平均吸血期为6.3 d,饱血若蜱经120~170 d蜕皮为成蜱,平均蜕皮期为157.2 d,蜕皮率为92.0%(92/100);从饱血雌成蜱开始产卵,发育至下一代成蜱平均需要241.6 d,综合发育率为71.4%。 结论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自内蒙古的硬蜱为全沟硬蜱。人工饲养获得全沟硬蜱从卵、幼蜱、若蜱、成蜱的生活史及其生物学特征。

    白细胞介素-4对肠道期旋毛形线虫感染的保护作用
    骆泽妮, 吴安琪, 汪志锴, 潘晋, 孙希萌
    2024, 42(3):  354-359.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11
    摘要 ( )   HTML ( )   PDF (299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小鼠白细胞介素-4(IL-4)对肠道期旋毛形线虫感染的保护作用。 方法 消化旋毛虫保种小鼠肌肉,收集肌幼虫,超声破碎后离心,取上清制备旋毛虫抗原。将10只野生型BALB/c小鼠随机分成未感染组和野生感染组,每组5只;另取4只IL-4敲除(IL-4KO)BALB/c小鼠作为IL-4KO感染组。野生感染组和IL-4KO感染组每鼠灌胃旋毛虫肌幼虫400条,未感染组灌胃等体积PBS。感染旋毛虫后8 d,采集各组小鼠眼眶静脉血,离心收集血清,ELISA检测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含量。剖取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制备石蜡切片后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使用Aperio ImageScope 12.4.3测量测量十二指肠、空肠的肠绒毛和隐窝的长度与杯状细胞的数量和大小,计算肠绒毛长度/隐窝长度的比值(V/C)和杯状细胞数/绒毛长度的比值(GC/V)。分离肠系膜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与旋毛虫抗原(10 μg/ml)共培养72 h,收集细胞上清,高通量液相蛋白芯片(Luminex)技术检测IL-1β、IL-12p70、IL-2、IL-5、IL-6、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样本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ELISA结果显示,未感染组、野生感染组、IL-4KO感染组小鼠血清中MCP-1含量分别为(344.90 ± 21.80)、(350.50 ± 38.30)、(467.94 ± 190.01)pg/ml,IL-4KO感染组高于野生感染组(t = 0.681,P < 0.05)。HE染色结果显示,未感染组小鼠的十二指肠和空肠肠黏膜完整、绒毛结构正常,无炎症改变;野生感染组、IL-4KO感染组小鼠的十二指肠和空肠肠黏膜均出现空泡状的杯状细胞、绒毛长度变短,炎症明显,IL-4KO感染组炎症更为严重。IL-4KO感染组小鼠十二指肠和空肠V/C分别为2.62 ± 0.12、2.78 ± 0.25,均低于野生感染组的3.46 ± 0.05、3.65 ± 0.12(F = 24.09、20.46,P < 0.01、0.05);未感染组空肠V/C为4.69 ± 0.16,高于野生感染组(F = 25.43,P < 0.01)。IL-4KO感染组十二指肠和空肠GC/V分别为9.66 ± 0.88、7.33 ± 0.88,均高于野生感染组的5.33 ± 1.20、4.33 ± 0.33(F = 17.12、16.78,均P < 0.05)。IL-4KO感染组十二指肠和空肠杯状细胞大小分别为(12.39 ± 1.17)、(11.05 ± 0.60)μm,均大于野生感染组的(8.33 ± 0.44)、(8.44 ± 0.58)μm(F = 18.47、16.22,均P < 0.05)。Luminex结果显示,野生感染组小鼠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12p70、IL-2、IL-5、IL-6、IFN-γ、TNF-α的含量分别为(0.45 ± 0.03)、(1.03 ± 0.04)、(1.00 ± 0.38)、(0.64 ± 0.16)、(0.62 ± 0.24)、(0.57 ± 0.09)、(0.94 ± 0.31)pg/ml,IL-4KO感染组的含量分别为(0.80 ± 0.37)、(2.70 ± 0.94)、(49.76 ± 16.40)、(25.25 ± 3.26)、(12.51 ± 4.86)、(51.20 ± 8.93)、(15.86 ± 2.74)pg/ml;除IL-1β(F = 0.87,P > 0.05)外,IL-4KO感染组均高于野生感染组(F = 5.52、24.73、48.72、5.00、123.10、50.55,P < 0.05或0.01)。 结论 IL-4在旋毛虫感染肠道期起免疫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小鼠血清中MCP-1含量,减缓十二指肠及空肠的炎症反应,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齐齐哈尔地区淡水螺体内4种吸虫幼虫的分子鉴定
    李健科, 张静, 刘柳, 刘谦豪, 张浩
    2024, 42(3):  360-366.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12
    摘要 ( )   HTML ( )   PDF (175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分离自齐齐哈尔市嫩江流域淡水螺体内的4种吸虫幼虫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 方法 2023年3—7月在齐齐哈尔市嫩江浏园段水域内采集淡水螺,分类鉴定后压碎螺壳,显微镜下观察内脏团,分离螺体内的吸虫幼虫。分别提取不同吸虫幼虫总DNA,PCR扩增吸虫幼虫内转录间隔区2(ITS2),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利用Contig Express软件拼接后在NCBI网站进行序列比对。用MEGA 11.0软件以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计算遗传距离。 结果 共采集到7种淡水螺(2 771只),其中阳性螺3种,分别为黑龙江短沟蜷(282只)、中国圆田螺(709只)和绘环棱螺(142只)。共检出4种吸虫幼虫,每只淡水螺只寄生1种吸虫幼虫,分别为寄生于黑龙江短沟蜷和绘环棱螺体内的幼虫a(阳性率25.23%,107/424),寄生于中国圆田螺体内的幼虫b(阳性率2.82%,20/709),寄生于黑龙江短沟蜷体内的幼虫c(阳性率0.70%,2/282)和寄生于中国圆田螺体内的幼虫d(阳性率0.56%,4/709)。幼虫a~d的ITS2目的序列扩增长度分别约为523、701、960和554 bp。基因测序及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幼虫a ITS2序列与Notocotylus ephemera(GenBank:OP720890.1)序列一致性最高,为98.49%;与N. ephemera和Notocotylidae sp.的遗传距离最近,均为0.014,推测幼虫a为背孔科吸虫。幼虫b ITS2序列与卷棘口吸虫(GenBank:GQ463130.1)序列一致性最高,为94.56%;与卷棘口吸虫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085,推测幼虫b为棘口科棘口属吸虫。幼虫c ITS2序列与Echinochasmus suifunensis(GenBank:MT447049.1)序列一致性最高,为99.82%;与E. milvi的遗传距离最近,低于0.001,推测幼虫c为棘口科棘隙属吸虫。幼虫d ITS2序列与马尔科维奇侧殖吸虫(GenBank:OP106430.1)序列一致性最高,为92.36%;与Asymphylodora parasquamosa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090,推测幼虫d为单睾科侧殖属吸虫。 结论 齐齐哈尔嫩江流域内淡水螺体内可能寄生有背孔科吸虫、棘口科棘口属和棘隙属吸虫、单睾科侧殖属吸虫,提示可能危害鱼类、家禽及哺乳动物健康。

    山西省晋中市猪刚地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型鉴定
    李静, 杨树峰, 高文伟, 刘卿, 朱兴全, 郑文斌
    2024, 42(3):  367-371.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13
    摘要 ( )   HTML ( )   PDF (231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山西省晋中市猪刚地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和基因型现状,为猪弓形虫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2021年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平遥县、昔阳县采集猪淋巴组织和肌肉组织,用动物组织提取试剂盒提取样品基因组DNA,半巢式PCR扩增弓形虫B1基因并测序。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扩增弓形虫阳性样品和8个参考虫株的SAG1、5'-SAG2、3'-SAG2、alter. SAG2、SAG3、BTUB、GRA6、c22-8、c29-2、L358、PK1和Apico等12个位点,用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片段进行酶切,将弓形虫阳性样品的酶切产物与8个弓形虫国际参考虫株进行对比,通过条带大小确定基因型。 结果 山西省晋中市130只猪共检出37份弓形虫阳性样品,阳性率为28.5%(37/130)。其中,太谷区阳性率为32.7%(18/55),平遥县阳性率为26.0%(13/50),昔阳县阳性率为24.0%(6/25)。猪淋巴组织的弓形虫阳性率为33.0%(33/100),肌肉组织的弓形虫阳性率为13.3%(4/30)。在37份弓形虫阳性组织中,1个样品成功扩增和酶切出所有位点,鉴定为ToxoDB#9;1个样品成功扩增和酶切出8个位点,疑似ToxoDB#9、ToxoDB#20或ToxoDB#137;3个样品成功扩增和酶切出6个位点,疑似ToxoDB#9、ToxoDB#20或ToxoDB#137;1个样品成功扩增和酶切出8个位点,疑似Type Ⅰ、ToxoDB#27或ToxoDB#35;1个样品成功扩增和酶切出6个位点,疑似Type Ⅰ、ToxoDB#24、ToxoDB#27或ToxoDB#35。 结论 本研究对山西省晋中市猪弓形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分子检测和基因型鉴定,阳性率较高,淋巴组织阳性率高于肌肉组织,PCR-RFLP鉴定出ToxoDB#9基因型和疑似ToxoDB#9、Type Ⅰ基因型样品。

    综述
    棘球绦虫和棘球蚴病的简明认知历史
    王旭, 王莹, 刘白雪, 张凯歌, 邓雪莹, 沈玉娟, 王正寰, 曹建平, 韩帅
    2024, 42(3):  372-383.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14
    摘要 ( )   HTML ( )   PDF (152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棘球蚴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和经济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寄生和发育所导致。目前的研究进展显示,全球范围内被认定的棘球绦虫包含9个有效自然种,可导致4种类型的棘球蚴病。这种共识的认知过程伴随着研究方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持续了超过两千年的时间。本文通过汇总和梳理参考资料,介绍了人类对于棘球绦虫和棘球蚴病的探索、识别和认知的整个过程,其中几个标志性事件是:1801年Rudolphi建立了棘球绦虫属,之后在全球范围内陆续发现了多个棘球绦虫物种;1953年Rausch基于生物学特征对棘球绦虫属进行重新分类,逐渐演变出棘球绦虫的亚种概念及其分类法;1967年Rausch提出棘球绦虫的株系概念,并在20世纪90年代被Bowles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加以证实;2013年Nakao提出系统发育物种的概念,棘球绦虫被修订为9个有效自然种,并沿用至今。此外,自1908年开始,我国先后报道了5种棘球绦虫,其中包括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石渠棘球绦虫。本文系统性地回顾了棘球绦虫和棘球蚴病的认知历史全貌,为进一步了解棘球绦虫分类学研究进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我国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的物种鉴定
    蒋玲, 赵永波, 李天美
    2024, 42(3):  384-388.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15
    摘要 ( )   HTML ( )   PDF (13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寿螺为我国外来入侵生物之一,是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主要中间宿主,目前已在我国广泛扩散,并对入侵地的农林牧渔业生产、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准确、快速地鉴别福寿螺的种类是开展其入侵机制、扩散规律及种群遗传学等各项研究的基础,并对制定与实施防治策略有重大意义。目前福寿螺的鉴定方式主要基于传统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其中福寿螺的分子鉴定主要基于特异性引物PCR快速鉴别技术和DNA条形码技术,本文对福寿螺的物种鉴定方式进行综述。

    蚤亚科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林小霞, 董文鸽
    2024, 42(3):  389-398.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16
    摘要 ( )   HTML ( )   PDF (273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蚤亚科(Pulicinae)隶属于蚤目(Siphonaptera)蚤总科(Pulicoidea)蚤科(Pulicidae), 是啮齿动物和猫犬常见的嗜血性体外寄生虫。已测定的蚤亚科共3属5种(猫栉首蚤、犬栉首蚤、东洋栉首蚤、印鼠客蚤和人蚤),其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和变异情况具有以下特点:线粒体基因组保留了节肢动物典型的排列模式,未发生基因缺失、增加和重排现象;AT含量较高,且AT-偏斜和GC-偏斜均为负值,与大多数全变态类昆虫一样,密码子使用度具有明显的偏好性;人蚤的丝氨酸转运RNA(trnS1)呈典型的三叶草结构,其余物种与后生动物一样trnS1缺失D-臂,且5种蚤亚科物种的trnS1以UCU为反密码子代替了常见的GCU;蚤亚科控制区偏大,最大可达7 kb以上,主要以二核苷酸重复为主,NADH脱氢酶亚基4(nad4~nad4L之间存在7 bp的保守重叠区,与多数全变态类昆虫一致。本文以期对今后蚤亚科在全变态类昆虫中的演化提供参考。

    疟原虫有性生殖传播阻断疫苗的研究进展
    王蓉, 徐洁, 朱晓彤
    2024, 42(3):  399-406.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17
    摘要 ( )   HTML ( )   PDF (13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疟疾仍是一项重大的全球卫生挑战。现阶段由于药物和相关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疾病的负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非常高。随着耐药性的广泛出现,亟需探索和研制新的防疟根本策略,有效控制和阻断疟疾的传播。针对有性生殖阶段的传播阻断疫苗(TBV)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旨在控制疟原虫从人类宿主传播到蚊媒媒介。TBV的研制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被认为是防治疟疾的新技术之一。本文总结了TBV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候选抗原的发现和进展,为TBV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寄生虫及其相关物治疗炎症性肠病转归进展
    徐凯, 陈力, 林登峰
    2024, 42(3):  407-412.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18
    摘要 ( )   HTML ( )   PDF (139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以肠道症状为主的肠道疾病。该病迁延难愈,为国内外肠道疾病的疑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年研究发现,寄生虫及其相关物作用宿主后,可诱导一系列免疫应答,调节免疫微环境及改善肠道菌群,减轻炎症症状。本文就寄生虫及其相关物实验治疗IBD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治疗IBD的新型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研究简报
    利什曼原虫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贾西帅, 周水茂, 罗华堂, 刘聪, 王帅, 徐文秀
    2024, 42(3):  413-417.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19
    摘要 ( )   HTML ( )   PDF (221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利什曼原虫的方法,为内脏利什曼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利什曼原虫动基体5.8S核糖体RNA(GenBank:OP829811)序列,设计合成LAMP扩增特异性引物,建立LAMP法。用LAMP法检测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感染者和健康人血样DNA,以及日本血吸虫、刚地弓形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DNA,评价LAMP法的特异性评价特异性;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DNA稀释为1 ng/μl、100 pg/μl、10 pg/μl、1 pg/μl、100 fg/μl、10 fg/μl、1 fg/μl,确定LAMP法的最低检测限及有、无钙黄绿素对检测限的影响。用建立的LAMP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和健康人血样;取阳性患者骨髓涂片吉氏染色后镜检,查找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建立的LAMP法可检出杜氏利什曼原虫DNA,反应结果呈绿色;检测4种疟原虫感染者和健康人血样以及日本血吸虫、刚地弓形虫DNA的结果均为阴性,呈橙色。LAMP法检测健康人血样46份,均呈阴性,无交叉反应,特异性高。65 ℃反应60 min,未加和加钙黄绿素的检出限分别为1 pg/μl和1 ng/μl,浊度速率峰值均值分别为0.194、0.120,加钙黄绿素后出现浊度时间较未加钙黄绿素平均延迟23.6 min。LAMP法和qPCR法检测发热患者血样67份的结果一致,均检出相同的2份阳性,2份阳性血样对应的骨髓涂片镜检均查见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本研究建立的了检测利什曼原虫的LAMP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检测结果可视,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云南省保山市2023年疟疾疫情及防控措施分析
    杨和仙, 黄东升, 聂凡刚
    2024, 42(3):  418-420.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20
    摘要 ( )   HTML ( )   PDF (120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云南省保山市2023年疟疾疫情情况和防控措施,分别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相关报表收集保山市2023年疟疾疫情资料和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按照现住地址统计,2023年保山市网络直报疟疾病例共55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其中间日疟病例51例,恶性疟2例,三日疟和卵形疟分别1例。地区分布腾冲市最多,为41例(占74.6%);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占90.9%(50/55),女性占9.1%(5/55)。年龄分布中,病例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67岁,其中30~34岁人群病例数最多,有11例(占20.0%);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共35例(占63.6%);全年除2月份无病例外,其他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发病高峰月为6月,共14例(占25.5%);感染来源主要输入国为缅甸(51例,92.7%)。全年开展发热病人血检16 271例,重点村寨主动病例侦查42次,媒介调查21次,疫点调查处置56次,开展督导98次,开展技能培训10次,培训人员611人。保山市2023年输入性疟疾病例数较2022年(5例)大幅度上升,要加强各级防控能力,提高监测敏感性,认真落实“1-3-7”工作规范,持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病例报告
    珠海市首例输入性人田鼠巴贝虫感染病例报道
    赵阳阳, 焦亮
    2024, 42(3):  421-423.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21
    摘要 ( )   HTML ( )   PDF (118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67岁,美籍华人,2023年8月28日晚(美国当地时间)出现发热症状,最高体温39.7 ℃。于8月29日在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就诊,胸片提示双侧磨玻璃影,诊断为肺炎,予以阿奇霉素、苯佐那酯、阿莫西林、愈创木酚口服治疗。患者于8月31日(北京时间)到达珠海,因持续发热,于9月1日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就诊。患者长期居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巴贝虫流行州),有虫子叮咬史。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3.00 g/L↓,嗜酸粒细胞0.00 × 109/L↓。尿常规示尿隐血4 +↑,尿蛋白2 +↑。血涂片镜检可见红细胞内有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虫体。血样荧光定量PCR扩增显示巴贝虫阳性。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出1 338 308条田鼠巴贝虫序列。予米诺环素(每次0.1 g,12 h 1次)+ 克林霉素(每次0.6 g,6 h 1次)抗感染治疗。9月11日,患者好转出院。出院前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6.00 g/L,血小板计数208.00 × 109/L,谷丙转氨酶39.60 U/L,谷草转氨酶37.20 U/L。出院后2个月随访,患者恢复良好。

    腹腔多发合并胸壁细粒棘球蚴病1例
    祖力皮喀尔•图孙尼亚孜, 蒋铁民, 温浩
    2024, 42(3):  424-426.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3.022
    摘要 ( )   HTML ( )   PDF (126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67岁,汉族,甘肃农民。2023年5月12日因“发现右侧胸壁包块2月余”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30余年前有肝细粒棘球蚴感染史,2021年12月曾因肺细粒棘球蚴感染行右肺下叶切除术 + 右肺上叶楔形切除术,有家畜、犬类密切接触史。入院查体,右上胸部近腋窝处触及一大小约30 cm × 20 cm、柔软的实性包块,质韧、边界清、压痛阳性。血常规示嗜酸粒细胞升高。血清学检查示棘球蚴和弓形虫抗体IgG阳性。腹部增强CT、腹部B超示肝脏、左上腹腔、脾周、右侧腹腔及胸壁多发囊性病灶,右侧胸壁下病灶局部通过肋间隙突入胸壁皮下,部分病灶钙化。诊断为“腹腔多发合并胸壁细粒棘球蚴病”,行手术摘除包囊。术后病灶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病灶部分区域见均质红染,散在分布棘球蚴样结构伴部分钙化。术后患者恢复良好,6月13日出院。患者即出院日起口服阿苯达唑片剂,10~15 mg/(kg•d),早、晚餐后分服,继续治疗6个月。术后3月复诊,患者未诉特殊不适,腹部、盆腔增强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消息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4年征稿启事
    2024, 42(3):  302-302. 
    摘要 ( )   PDF (8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理膳食 吃动平衡
    2024, 42(3):  0-封二. 
    摘要 ( )   PDF (21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健身 促进健康
    2024, 42(3):  0-封三. 
    摘要 ( )   PDF (20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