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2-28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2022, 40(1):  0-0. 
    摘要 ( )   PDF (12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视角
    全健康的起源、内涵及展望
    刘婧姝, 张晓溪, 郭晓奎
    2022, 40(1):  1-11.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01
    摘要 ( )   HTML ( )   PDF (152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在人口流动增加、国际贸易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环境加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复杂的健康问题及其所带来的公共危机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种群生存,人们意识到人类健康与动物健康、生态环境稳定之间的紧密联系,新的健康概念和内涵由此产生。在这一健康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开始从“人类-动物-环境”健康的整体视角出发,通过多机构、跨学科、跨地域的协同合作,运用全健康理论,意图解决棘手的健康问题。本文从全健康(One Health)的起源、内涵和展望等3个层面对健康和全健康概念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全健康内涵体系的框架,探讨实现全健康的途径,预测全健康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全健康理念推进人兽共患病预防与控制
    周晓农
    2022, 40(1):  12-19.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02
    摘要 ( )   HTML ( )   PDF (188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人口流动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和环境变化的不断加剧,疾病的传播途径更为多元。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大流行,导致全球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单一学科已无法有效地解决复杂的公共卫生问题。全健康(One Health)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与兽医学和人兽共患病密切相关。全健康提倡在地方、区域和全球等3个层面上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探索人、动物和环境的复杂交错关系,从整体和系统的视角提出人兽共患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本文介绍了全健康的发展历程,就全健康与人兽共患病的关系、全健康对人兽共患病防控的作用、全健康行动如何有效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人兽共患病防控、微生物耐药性控制、食品安全、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多学科交叉新型检测技术在寄生虫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和展望
    荆雯雯, 程训佳
    2022, 40(1):  20-27.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03
    摘要 ( )   HTML ( )   PDF (9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我国人群寄生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寄生虫病仍然是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威胁,这也给我国输入性寄生虫病防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寄生虫感染及时、准确的检测是寄生虫病防控的关键,对患者的临床救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升寄生虫感染检测能力的关键是检测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本文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概述了寄生虫感染检测中的常用及新型检测技术,并展望未来可能应用到寄生虫感染检测中的新技术,以期为增加可提升我国寄生虫感染的检测能力的方式提供参考。

    论著
    高剂量氯磷酸脂质体处理对小鼠体内约氏疟原虫生长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陈穗林, 高源利, 郭帅, 范永铃, 刘太平, 徐文岳
    2022, 40(1):  28-35.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04
    摘要 ( )   HTML ( )   PDF (194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高剂量氯磷酸脂质体(CL)处理对小鼠体内约氏疟原虫17XL(Py17XL)生长的影响。 方法 取61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高剂量CL处理组(简称CL处理组,23只)和对照脂质体处理组(29只)小鼠分别于感染Py17XL前1 d和感染后2、5 d,尾静脉注射高剂量CL(5 μg/μl 200 μl)和等量对照脂质体;健康CL处理组(3只)和健康对照脂质体处理组(3只)小鼠在相同时间尾静脉注射高剂量CL(5 μg/μl 200 μl)和等量对照脂质体;空白对照组(3只)小鼠不作任何处理。于感染后每天采集CL处理组和对照脂质体处理组小鼠(各5只)尾静脉血,涂片后显微镜下观察原虫血症,并统计小鼠存活情况。感染后0、3、6 d,取CL处理组和对照脂质体处理组小鼠(每次3只)脾脏,分离脾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小鼠疟原虫特异性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γ干扰素(IFN-γ)分泌水平,ELISA检测感染后6 d的小鼠血清抗疟原虫IgG抗体水平。感染后2、4、6 d,取CL处理组、对照脂质体处理组、空白对照组小鼠(每次3只)脾脏,分离脾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L耗竭的细胞种类,吉氏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对照脂质体处理组小鼠(每次2只)脾脏树突状细胞的疟原虫感染情况。 结果 CL处理组和对照脂质体处理组小鼠均在感染后7 d出现死亡(CL处理组2只,对照脂质体处理组3只),且感染后8 d全部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360,P > 0.05)。感染Py17XL后,CL处理组小鼠的原虫血症均低于对照脂质体处理组小鼠,其中感染后6 d,CL处理组小鼠原虫血症为(34.537 ± 8.165)%,与对照脂质体处理组小鼠的(61.303 ± 8.7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821,P < 0.05)。感染后2、4、6 d,CL处理组小鼠脾脏中的单核细胞(CD11b+)占比分别为(6.240 ± 0.605)%、(8.277 ± 0.411)%、(6.573 ± 0.246)%,树突状细胞(CD11c +)占比分别为(3.700 ± 0.599)%、(8.003 ± 0.655)%、(3.920 ± 0.534)%,巨噬细胞(F4/80 +)占比分别为(4.830 ± 0.695)%、(11.007 ± 1.121)%、(2.743 ± 0.395)%,均低于对应的对照脂质体处理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945、2.075、7.091,P < 0.05)。感染后3、6 d,CL处理组与对照脂质体处理组小鼠疟原虫特异性CD4 + T细胞和CD8+ 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IFN-γ分泌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感染后6 d,CL处理组小鼠稀释10倍的血清抗疟原虫IgG抗体水平为2.241 ± 0.056,低于对照脂质体处理组的2.490 ± 0.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7.66,P < 0.05)。镜检结果显示,感染后2、4 d,对照脂质体处理组小鼠的CD11c+细胞内并未发现疟原虫,绝大多数感染后6 d的CD11c+细胞内发现了大量的疟原虫。 结论 高剂量CL耗竭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后,并非通过调节小鼠抗红内期疟原虫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参与抑制Py17XL的增殖和发育。

    多房棘球蚴虫体蛋白介导NK细胞表面受体NKG2A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
    阿卜杜艾尼·啊卜力孜, 排组拉沙拉依阿当, 塔来提·吐尔干, 张瑞青, 王慧, 张传山, 邵英梅, 吐尔干艾力·阿吉
    2022, 40(1):  36-42.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05
    摘要 ( )   HTML ( )   PDF (151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房棘球蚴虫体蛋白(Emp)介导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NK细胞凝集素样受体亚家族C成员A(NKG2A)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纯化NK细胞,按0.3 × 10 6个/孔(重悬至100 μl RPMI 1640培养基),加至96孔细胞培养板,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阴性对照组加入1 μg/ml白细胞介素-12(IL-12)和IL-15各1 μl,Emp组加入1 μg/ml IL-12、IL-15各1 μl和7 081 μg/ml Emp 2.5 μ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阳性对照组)加入1 μg/ml IL-12、IL-15、TGF-β1各1 μl,不足总量(104.5 μl)的用RPMI 1640培养基调整,分别体外刺激培养24 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表面受体NKG2A表达情况以及NK细胞和NKG2A +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颗粒酶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穿孔素]的功能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差异性分析,LSD或Dunnett检验法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 Emp组和TGF-β1组表达NKG2A的NK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40 ± 1.53)%、(3.00 ± 1.07)%,均高于阴性对照组的(0.70 ± 0.56)%(P < 0.01)。Emp组分泌IFN-γ的NK细胞百分比为(42.38 ± 15.94)%,与阴性对照组的(61.18 ± 7.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Emp组分泌IFN-γ的NKG2A+NK细胞百分比为(25.25 ± 11.57)%,低于阴性对照组的(48.88 ± 12.78)%(P < 0.05);两组分泌颗粒酶B、TNF-α、穿孔素的NK细胞和NKG2A +NK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GF-β1组分泌IFN-γ的NK细胞和NKG2A+NK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2.77 ± 2.56)%、(15.17 ± 6.34)%,均低于对应阴性对照组(P < 0.01);两组分泌颗粒酶B、TNF-α、穿孔素的NK细胞和NKG2A +NK细胞百分比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GF-β1组NK细胞经TGF-β1刺激后分泌的IFN-γ百分比低于Emp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Emp通过介导NK细胞表面受体NKG2A的表达上调而抑制NK细胞分泌IFN-γ的功能。

    二甲双胍对多房棘球蚴囊泡和原头节自噬及凋亡的影响
    邵晗, 李思源, 李军
    2022, 40(1):  43-49.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06
    摘要 ( )   HTML ( )   PDF (254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对体外培养的多房棘球蚴囊泡及原头节自噬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多房棘球蚴囊泡及原头节与1、5、10 mmol/L的二甲双胍分别共培养24、48 h,以PBS为对照,显微镜下观察囊泡的活性、大小及透明度,使用伊红染色观察原头节的活性,并计算成活率;1、5、10 mmol/L的二甲双胍与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共培养48 h时,利用试剂盒测定原头节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半胱氨酸肽酶3(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收集囊泡中的生发层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情况;提取囊泡及原头节蛋白,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剪切-caspase3(cleaved-caspase3)、caspase9、B淋巴细胞瘤(Bcl-2)的相对表达量;1、5、10 mmol/L的二甲双胍与多房棘球蚴囊泡及原头节共培养48 h时,Western blotting分析二甲双胍对囊泡及原头节中磷酸化一磷酸腺苷(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自噬相关基因14(Atg14)、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Ⅱ)的变化。两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 1、5、10 mmol/L的二甲双胍与多房棘球蚴囊泡共培养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囊泡活性逐渐下降,囊泡内结构紊乱,浑浊度增加;与10 mmol/L二甲双胍共培养48 h时,可见囊泡中形成类似于凋亡小体样结构。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与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共培养24 h时,1、5、10 mmol/L组原头节存活率分别为(0.91 ± 0.10)%、(0.8 ± 0.12)%、(0.57 ± 0.11)%,低于对照组(0.99 ± 0.02)%(F = 95.829,P < 0.05);共培养48 h后,1、5、10 mmol/L原头节存活率分别为(0.68 ± 0.18)%、 (0.46 ± 0.15)%、(0.04 ± 0.01)%,低于对照组(0.80 ± 0.22)%(F = 287.524,P < 0.05)。与10 mmol/L二甲双胍共培养至48 h时,所有原头节均出现红染;共培养48 h时,1、5、10 mmol/L组中原头节caspase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32 ± 2.94、53.89 ± 1.01、124.88 ± 26.44,高于对照组(16.21 ± 6.20)(F = 36.628.452,P < 0.05);caspase9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7.48 ± 9.56、54.50 ± 1.29、165.09 ± 16.85,高于对照组(25.295 ± 3.560)(F = 120.612,P < 0.05)。共培养48 h后,1、5、10 mmol/L组囊泡生发层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4.94 ± 1.35)%、(23.85 ± 2.97)%、(33.87 ± 4.93)%,高于对照组(8.92 ± 1.95)%(F = 293.45,P < 0.05),1、5、10 mmol/L组cleaved-caspase3、caspase9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F = 144.574、45.675,P < 0.05),Bcl-2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F = 16.642,P < 0.05)。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与原头节共培养48 h后,1、5、10 mmol/L组中cleaved-caspase3、caspase9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F = 36.044、19.950, P < 0.05);Bcl-2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F = 39.487, P < 0.05)。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与囊泡共培养48 h后,1、5、10 mmol/L组P-AMPK、mTOR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F = 33.342、60.617,P < 0.05),自噬相关蛋白Atg14、LC3-Ⅱ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F = 41.688、41.375, P < 0.05)。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与原头节共培养48 h后,P-AMPK、mTOR、Atg14、LC3-Ⅱ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F = 25.853、10.695、12.528、17.613, P < 0.05)。 结论 二甲双胍在体外可抑制多房棘球蚴囊泡及原头节的活性并促进其凋亡,呈现浓度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启动自噬以发挥作用。

    合并囊内胆漏的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手术方式的分析
    朱江, 黄海军, 张望, 梅虎, 朱时雨, 宋思凯, 张军
    2022, 40(1):  50-55.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07
    摘要 ( )   HTML ( )   PDF (62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合并囊内胆漏的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1年2月合并囊内胆漏的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行肝细粒棘球蚴病内囊摘除残腔引流术为对照组,手术中加行经胆总管T管引流术为T管引流组,手术中行加经内镜胆道内支架引流术(ERBD)为ERBD组;3组患者术中均常规缝合残腔内可见胆漏。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3组间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残腔引流管滞留时间、T管/内支架滞留时间、住院时间、总重返住院次数,以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和并发症导致重返住院的发生率。 结果 共收集合并囊内胆漏的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7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6例;对照组26例,T管引流组24例,ERBD组20例,3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性别 = 0.24、F年龄 = 1.12、χ2病灶数量 = 1.56、χ2病灶最大直径 = 0.36、χ2病灶主要位置 = 0.45、χ2病灶类型 = 2.61,P > 0.05)。对照组、T管引流组和ERBD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4.42 ± 27.14)、(188.13 ± 17.62)和(205.00 ± 22.48)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9.62,P < 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3.85 ± 43.37)、(218.33 ± 43.61)和(210.00 ± 38.53)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74,P > 0.05);残腔引流管滞留时间分别为(9.15 ± 9.95)、(2.38 ± 0.49)和(2.80 ± 0.83)周,T管引流组和ER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2.60,P > 0.05),两组均短于对照组(F = 9.55,P < 0.05)。T管引流组和ERBD组的T管/内支架滞留时间分别为(4.96 ± 0.69)和(7.15 ± 2.3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86.48,P < 0.05)。对照组、T管引流组和ERBD组的住院时间(首次 + 末次)分别为(4.04 ± 1.51)、(2.17 ± 0.38)和(3.65 ± 0.67)周,T管引流组和ER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8.28,P > 0.05),两组均短于对照组(F = 23.08,P < 0.05)。对照组、T管引流组和ERBD组的总重返住院次数分别为(0.58 ± 0.90)、(0.08 ± 0.28)和(1.10 ± 0.31)次,T管引流组少于对照组,ERBD组多于对照组(F = 29.62,P < 0.05)。术后短期并发症的患者,对照组18例、T管引流组8例、ERBD组10例,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3.35,P > 0.05);并发症导致重返住院的患者对照组15例、T管引流组1例、ERBD组2例,T管引流组和ERBD组均低于对照组(χ2 = 12.51、7.94,P < 0.05),T管引流组和ERBD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58,P > 0.05)。 结论 胆总管直径≥ 6 mm且合并囊内胆漏的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联合经胆总管T管引流术或联合ERBD术的内囊摘除残腔引流术均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

    小鼠感染肝毛细线虫肝脏micro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张雅兰, 蒋甜甜, 贺志权, 邓艳, 陈伟奇, 朱岩昆, 张红卫, 赵东阳
    2022, 40(1):  56-60.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08
    摘要 ( )   HTML ( )   PDF (209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小鼠感染肝毛细线虫后肝脏microRNA(miRNA)的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miRNA,为肝毛细线虫感染致肝纤维化机制研究提供资料。 方法 6只雄性BABL/c小鼠随机分为肝毛细线虫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感染组小鼠经灌胃感染肝毛细线虫感染期虫卵(20个卵/鼠),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感染后35 d分别取感染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肝组织,进行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镜下观察肝组织病变情况。提取和纯化小鼠肝组织总RNA进行文库构建和miRNA高通量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预测其靶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部分差异表达miRNA进行验证分析。 结果 肝组织切片的HE染色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肝组织呈虫卵肉芽肿性病变,伴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对照组肝细胞形态完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变性坏死和纤维化。通过miRNA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共16条,4条表达上调,且均上调2倍以上,其中mmu-miR-129-5p上调4倍以上;12条表达下调,均下调0.5倍以下,其中mmu-miR-21a-3p下调0.1倍以下。miRNA靶基因GO功能分析显示,富集的基因主要参与了信号转导、蛋白连接、转化酶活性、G蛋白偶联受体通路、细胞凋亡的负向调控、细胞增殖的正向调控、转录调控等;KEGG通路分析显示,富集的信号通路主要有Hippo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磷脂类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组2个上调基因mmu-miR-21a-3p和mmu-miR-181a-1-3p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70 ± 0.30和0.68 ± 0.27,2个下调基因mmu-miR-409-5p和mmu-miR-129-5p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27 ± 0.24和2.61 ± 0.52,与参考基因相比表达水平均与测序结果趋势一致。 结论 肝毛细线虫感染导致小鼠肝组织miRNA表达谱发生了改变,mmu-miR-409-5p和mmu-miR-129-5p等基因可能是参与肝纤维化的候选基因。

    氯硝柳胺对光滑双脐螺氧化磷酸化的影响
    张苏阳, 邢云天, 袁轩, 曲国立, 姚甲凯, 戴建荣
    2022, 40(1):  61-67.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09
    摘要 ( )   HTML ( )   PDF (96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氯硝柳胺对光滑双脐螺氧化磷酸化的影响,探讨氯硝柳胺的杀螺机制。 方法 用线粒体提取试剂盒提取光滑双脐螺成螺线粒体,考马斯蓝染色法检测提取线粒体蛋白含量,用线粒体复合体Ⅳ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提取过程中组织破碎液、丢弃上清和线粒体悬液中复合体Ⅳ活性以评价提取线粒体的纯度。用线粒体复合物活性检测试剂盒提取光滑双脐螺的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Ⅳ、Ⅴ,每种复合物各分成0.2 μg/ml、1.0 μg/ml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和1.0 μg/ml的氯硝柳胺、0.5% DMSO,分别测定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A值),计算复合体的活力值。在96孔板中每孔加入蛋白浓度为33 μg/ml的线粒体悬液,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和1.0 μg/ml的氯硝柳胺(0.2 μg/ml组和1.0 μg/ml组)或0.5% DMSO(DMSO组),测定25 ℃条件下10、20、30 min的A520值,计算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mPTP)开放度。在96孔板中每孔加入含终浓度为5 μg/ml的JC-1染料、蛋白浓度为0.1 mg/ml的线粒体悬液,0.2、0.4、0.6、0.8、1.0 μg/ml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0.4、0.6、0.8和1.0 μg/ml的氯硝柳胺,氰化羰基-3-氯苯腙(CCCP)组加入20 μg/ml的CCCP作阳性对照组,DMSO组加入0.5%的DMSO作阴性对照组,在激发光485 nm、发射光590 nm、25 ℃条件下连续检测荧光强度30 min。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提取获得的线粒体总蛋白浓度为(4.24 ± 0.11)mg/ml, 组织破碎液、丢弃上清和线粒体悬液中电子传递链复合物Ⅳ活性分别为(14.88 ± 1.80)、(5.60 ± 0.96)、(24.19 ± 3.53)U/mg,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6.922,P < 0.01)。0.2 μg/ml组、1.0 μg/ml组与DMSO组的复合物Ⅰ活性分别为(523.98 ± 120.37)、(559.74 ± 238.48)、(796.64 ± 218.79)U/mg;复合物Ⅱ各组活性分别为(3.70 ± 0.36)、(3.54 ± 1.90)、(5.47 ± 2.18)U/mg;复合物Ⅲ各组活性分别为(6.03 ± 0.79)、(5.01 ± 0.80)、(5.82 ± 0.69)U/mg;复合物Ⅳ各组活性分别为(31.20 ± 3.99)、(32.08 ± 3.20)、(30.82 ± 4.21)U/mg;复合体Ⅴ各组活性分别为(22.38 ± 3.83)、(23.08 ± 6.50)、(25.84 ± 6.86)U/mg。0.2 μg/ml组、1.0 μg/ml组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Ⅳ、Ⅴ活性与DMSO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 1.658、1.215、1.181、0.138、0.298,P > 0.05)。加入氯硝柳胺10 min时,0.2 μg/ml组、1.0 μg/ml组和DMSO组mPTP开放度分别为(0.040 ± 0.005)、(0.041 ± 0.002)、(0.039 ± 0.036);加入20 min时分别为(0.069 ± 0.008)、(0.067 ± 0.002)、(0.065 ± 0.015);加入30 min时分别为(0.090 ± 0.009)、(0.088 ± 0.002)、(0.087 ± 0.012)。加入氯硝柳胺10、20、30 min,0.2 μg/ml组、1.0 μg/ml组与DMSO组mPTP开放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 0.025、0.094、0.060,P > 0.05)。相对于DMSO组(1.000),在加入氯硝柳胺15 min时0.6、0.8和1.0 μg/ml组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0.874 ± 0.008)、(0.843 ± 0.018)、(0.773 ± 0.027),均低于DMSO组(F = 44.285,P < 0.05);加入30 min时,0.2、0.4、0.6、0.8和1.0 μg/ml组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0.951 ± 0.051)、(0.886 ± 0.022)、(0.766 ± 0.019)、(0.746 ± 0.016)、(0.675 ± 0.021),除0.2 μg/ml组,其余各组均低于DMSO组(F = 125.738,P < 0.01)。 结论 浓度低于1.0 μg/ml的氯硝柳胺对光滑双脐螺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活性无影响,也未造成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的开放,但可引起光滑双脐螺线粒体膜电位的剧烈下降,影响光滑双脐螺的氧化磷酸化过程。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新疆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生境适应性评价
    何文文, 伍军, 呼尔查, 阿力木江, 史倩云, 诺明达来, 甘露, 郝蕴伟, 巴音查汗
    2022, 40(1):  68-75.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10
    摘要 ( )   HTML ( )   PDF (509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的生境适应性进行评价,为银盾革蜱、边缘革蜱及其传播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从中国蜱的分布和多样性数据集中收集1980—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的分布点,通过中国知网、百度学术、PubMed等数据库收集2017—2021年的分布点;在世界气象数据库中收集环境因子变量。以75%的数据作为训练子集,其余的25%作为模型评估测试集建立最大熵(MaxEnt)模型,通过MaxEnt模型的刀切法试验和R软件筛选主要的环境变量因子;利用MaxEnt物种预测分布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预测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的孳生环境分布情况;通过ArcMap 10.1绘制模型输出结果,根据MaxEnt模型绘制的生物气候变量响应曲线预测两种蜱的生态环境特性。 结果 分别筛选出银盾革蜱、边缘革蜱分布点数据46、64个;银盾革蜱、边缘革蜱模型评估测试集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 0.847、0.815;从19个环境变量因子中筛选出8个对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生存有影响的环境因子。适生区预测结果显示,银盾革蜱在新疆的适生区主要为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以及塔里木盆地等,边缘革蜱主要为准噶尔山脉、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银盾革蜱的非适生区、低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和高度适生区的面积分别占新疆总面积的35.80%、29.18%、10.32%和24.70%,边缘革蜱分别占33.62%、17.01%、17.08%和32.28%。刀切法筛出最干月降水量(Bio14)、温度季节性变化(Bio4)、最湿季度平均温度(Bio8)为银盾革蜱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因子,最干季度降水量(Bio17)、年降水量(Bio12)、最湿季度降水量(Bio16)为边缘革蜱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因子。主要环境变量响应曲线显示,银盾革蜱在Bio14为21 mm、Bio4的变异系数为1 510、Bio8的为20 ℃时存在概率最大;边缘革蜱在Bio17为71 mm、Bio12为230 mm和Bio16在极值269 mm时存在概率最大。 结论 所构建的MaxEnt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准确性,银盾革蜱在低海拔地区更适生,边缘革蜱在高海拔地区更适生;最干月份降水量是影响两种蜱的主要环境因子,温度为影响银盾革蜱的主要变量,降水量为影响边缘革蜱的主要变量。

    闽东地区野生动物寄生蜱感染梨形虫状况的调查及基因型分析
    周淑姮, 曾志伟, 刘维俊, 王加熊, 徐国英, 肖方震
    2022, 40(1):  76-83.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11
    摘要 ( )   HTML ( )   PDF (116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福建省闽东地区野生动物寄生蜱感染梨形虫的状况及基因特征。 方法 于2014—2019年在闽东地区采集野生动物(野兔、山麂、野鼠、野猪)体表寄生的蜱样品,采用形态学辅以DNA条形码鉴定技术进行蜱种鉴定。提取蜱虫DNA,采用PCR扩增梨形虫18S rRNA片段,PCR产物纯化测序后,进行BLAST序列比对分析,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率的比较采用行列表χ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 结果 共采集372只蜱,分属12种,其中成蜱338只(雌蜱181只,雄蜱157只),若蜱29只,幼蜱5只。372份蜱DNA样品PCR扩增共获得21份阳性产物,蜱的梨形虫总感染率为5.65%,其中中华硬蜱(3/9)和卵形硬蜱(4/13)感染率较高。不同发育期蜱的梨形虫感染率分别为成蜱5.32%(18/338),若蜱10.34%(3/29),幼蜱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确切概率法,P > 0.05);不同性别成蜱的梨形虫感染率分别为雌性7.18%(13/181),雄性3.18%(5/1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67,P > 0.05)。野兔、山麂、野鼠、野猪等4种野生动物寄生蜱的梨形虫感染率分别为2/7、11.03%(15/136)、2.44%(1/41)、1.60%(3/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0.89,P < 0.01)。测序结果显示,共获得17条梨形虫18S rRNA序列片段,分属于泰勒虫(8条)和巴贝虫(9条),它们来自11个宿主体表的17只蜱样品,其中泰勒虫包括狍泰勒虫和Thelieria cervi 2个虫种,巴贝虫包括田鼠巴贝虫和3个未定种。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在获得的17条基因序列中,源于台岛血蜱、褐黄血蜱、卵形硬蜱的4条与狍泰勒虫聚成一支,源于中华硬蜱和卵形硬蜱的4条与T. cervi聚成一支,源于越原血蜱的1条与未知巴贝虫1聚成一支,源于未知血蜱A的2条与未知巴贝虫2聚成一支,源于台岛血蜱和豪猪血蜱的3条与未知巴贝虫3聚成一支,源于卵形硬蜱和粒形硬蜱的3条与田鼠巴贝虫聚成一支。 结论 闽东地区野生动物多种寄生蜱感染巴贝虫和泰勒虫,存在对人及动物致病的风险。

    2017—2019年福建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及防治效果
    陈云虹, 谢汉国, 谢贤良, 江典伟, 张榕燕
    2022, 40(1):  84-87.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12
    摘要 ( )   HTML ( )   PDF (56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福建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与防治成果,为制订土源性线虫病的传播控制与阻断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全国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2017—2019年,在福建省10个市的29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为调查点,每个行政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不少于200人,每个监测点不少于1 000人。收集调查对象的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一粪二检)镜检粪样中的虫卵,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定钩虫种类。感染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共检查30 614人,检出土源性线虫感染326例,总感染率为1.1%。其中,钩虫、鞭虫和蛔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0%(295/30 614)、0.1%(28/30 614)和0.0%(3/30 614)。2017—2019年,福建省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3%(130/9 668)、1.0%(109/10 417)和0.8%(87/10 529),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年度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79,P < 0.01)。10个地级市中,感染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三明(3.5%,154/4 343)、平潭(2.0%,22/1 113)和南平(1.6%,49/3 054);其余7个市的感染率均小于1.0%。钩虫感染者中,轻、中、重度感染者分别占71.5%(211/295)、26.4%(78/295)和2.0%(6/295);28例鞭虫感染者中,轻、中度感染者分别占85.7%(24/28)和14.3%(4/28);3例蛔虫感染者中,2例为轻度感染,1例为中度感染。未发现鞭虫和蛔虫重度感染者。男性、女性感染率分别为0.8%(139/14 782)、1.1%(187/15 8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2,P < 0.05);≥ 65岁年龄组人群的感染率最高,为3.2%(171/5 373),不同年龄组人群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Z = 30.32,P < 0.01);农民的感染率最高,为1.8%(289/15 644),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87.91,P < 0.01);文盲人群的感染率最高,为1.5%(113/7 35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感染率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Z = 15.41,P < 0.01)。 结论 2017—2019年,福建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和感染程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7个地级市的感染率降至1%以下,达到传播控制标准。

    综述
    免疫细胞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高元, 胡媛, 曹建平
    2022, 40(1):  88-93.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13
    摘要 ( )   HTML ( )   PDF (6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吸虫病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日本血吸虫感染后,虫卵可沉积于宿主的肝脏,形成肉芽肿进而引起肝纤维化,严重者可发展成肝硬化。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细胞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T辅助性17细胞、γδ 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促进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调节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抑制肝纤维化,而B细胞、巨噬细胞及自然杀伤T细胞可能发挥双重调节作用。本文就不同免疫细胞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人皮肤微生物对蚊虫嗅觉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郭红霞, 赵腾, 吴家红, 李春晓
    2022, 40(1):  94-98.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14
    摘要 ( )   HTML ( )   PDF (59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蚊虫是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蚊虫防制可以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皮肤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产生的挥发性气味物质对蚊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有望为蚊虫控制提供新方法。本文就人皮肤微生物的组成、分布及其产生的挥发性气味物质对蚊虫嗅觉行为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新型蚊虫驱避剂和引诱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Toll样受体7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尹昌竹, 李迪, 蔡娟, 徐红玲, 王灵军, 郑明辉, 刘晖
    2022, 40(1):  99-103.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15
    摘要 ( )   HTML ( )   PDF (6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TLR7)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细胞静息状态下主要定位于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上皮细胞、内皮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等非免疫细胞的内质网上。病原体感染时,TLR7从内质网转移到效应细胞的内体膜上。TLR7可直接识别单链RNA或核酸类似物等配体,与特异性招募蛋白结合并激活核因子-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干扰素等调控因子,从而启动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参与抗感染免疫。本文就TLR7及其配体的结构与功能、TLR7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等进行综述,以期为TLR7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蜱的化学感觉系统与驱避剂的研究进展
    旷策嫣, 周金林
    2022, 40(1):  104-108.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16
    摘要 ( )   HTML ( )   PDF (6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蜱是一种媒介寄生虫,通过吸血可导致宿主营养不良,且能够传播多种病原体,造成经济损失,威胁公共健康。目前蜱的防治主要使用化学药物,而化学杀虫剂的广泛使用引发的环境污染与毒性问题逐年暴露,因此寻找与化学感觉相关的靶点或者天然安全的驱避剂是蜱防控的关键。目前发现蜱的化学感觉系统在蜱寻找宿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蜱的化学感觉系统及不同驱避剂的利弊,以期为蜱的防控提供依据。

    多房棘球蚴病中免疫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伶慧, 陈根, 种世桂, 沈辉, 马慧, 赵玉敏
    2022, 40(1):  109-113.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17
    摘要 ( )   HTML ( )   PDF (91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房棘球蚴病(AE)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并严重危害人类生产生活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AE常因误食多房棘球绦虫的虫卵而被感染所致,我国是AE流行高发国家之一。AE的病变部位通常在肝脏,通过浸润性生长造成邻近肝实质损伤、纤维化及衰竭。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T细胞等介导的免疫应答与A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受到多房棘球蚴刺激后功能会发生相应转变,进而改变CD4+ T细胞的亚群,它们共同参与AE的免疫调节。本文从免疫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调控作用的角度,对AE的免疫机制作一概述,旨在为AE靶向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青蒿素类药物的广谱性及其潜在作用机制的探讨
    刘闯, 司雯雯, 张尹, 刘蓉, 刘毅, 欧阳瑞镯, 孙军
    2022, 40(1):  114-120.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18
    摘要 ( )   HTML ( )   PDF (140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蒿素类药物不仅在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而且在其他疾病的治疗和防治中也具有潜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功能,这种广谱性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青蒿素类药物在寄生原虫、寄生蠕虫、病毒、细菌、真菌、昆虫、植物以及癌症疾病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并基于其作用的广谱性特征,结合青蒿素通过铁或血红素实现抗疟原虫、抗血吸虫、抗肿瘤效果的作用方式,探讨青蒿素广泛功能背后的潜在作用机制。

    研究简报
    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IgG的评价
    刘佳, 马俊英, 张雪飞, 王虎, 马霄, 蔡辉霞, 高琦, 郄霜, 尹艳, 王威, 王永顺, 张静宵, 刘玉芳, 雷雯, 詹培珍, 张青
    2022, 40(1):  121-123.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19
    摘要 ( )   HTML ( )   PDF (5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初步评价上转发光免疫层析(UPT-LF)法快速检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IgG的效果,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果作比较。2017—2018年,从青海省人民医院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集棘球蚴病临床确诊患者血清,同时从各医院体检中心收集健康者血清,以UPT-LF法和ELISA法检测血样中棘球蚴IgG抗体,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总符合率、约登指数等。两种检测结果的比较进行卡方检验。共收集棘球蚴病患者血样104份,其中多房棘球蚴病(AE)46份,细粒棘球蚴病(CE)58份;非棘球蚴病患者血样165份。UPT-LF、ELISA法检测104份临床确诊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灵敏度分别为94.2%(98/104)、78.8%(82/10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250,P < 0.01),其中检测AE的灵敏度分别为97.8%(45/46)、89.1%(41/46),检测CE的灵敏度分别为91.4%(53/58)、70.7%(41/58);UPT-LF、ELISA法检测165份非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特异度分别为95.2%(157/165)、90.9%(150/16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565,P > 0.05)。UPT-LF、ELISA法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4.8%(255/269)、86.2%(232/26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884,P > 0.05)。UPT-LF、ELISA法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894、0.697。与ELISA法相比,UPT-LF法的灵敏度更高,具有良好的棘球蚴病现场快速检测应用前景。

    芜湖市区宠物犬、猫刚地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蒋峰, 陈润, 都宁宁, 朱梦怡, 钟昊, 陈辉, 奚旭霞, 湛孝东, 李朝品
    2022, 40(1):  124-126.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20
    摘要 ( )   HTML ( )   PDF (3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芜湖市区宠物犬、猫刚地弓形虫感染情况,于2019年5—10月在芜湖市某宠物医院采集宠物犬、猫血样,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检测宠物犬、猫弓形虫感染情况。共采集500份宠物犬、猫血样,阳性血样26份,阳性率为5.2%。宠物犬、猫阳性率分别为2.8%(7/250)和7.6%(19/2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842,P < 0.05)。雄性和雌性宠物犬的阳性率分别为2.7%(4/147)和2.9%(3/103),齿龄 ≤ 3和 > 3的阳性率分别为2.4%(4/166)和3.6%(3/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00、0.014,P > 0.05)。雄性和雌性宠物猫的阳性率分别为8.3%(10/120)和6.9%(9/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177,P > 0.05),齿龄 ≤ 3和 > 3的阳性率分别为6.5%(12/185)和10.8%(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56,P < 0.05)。提示芜湖市区宠物犬、猫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存在感染人的可能。

    长沙市122例输入性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1拷贝数变异分析
    田斌, 廖瑜, 文岚, 肖芳, 张兵, 申晓君
    2022, 40(1):  127-131.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21
    摘要 ( )   HTML ( )   PDF (56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输入性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1(Pfmdr1)拷贝数变异(CNV)情况,对长沙市2016—2019年输入的恶性疟患者滤纸干血斑样品中Pfmdr1与恶性疟原虫微管蛋白基因(Pftub)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以Pftub基因为参比基因,计算获得样品的Pfmdr1 CNV值。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检测结果和治疗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22份血样中有18份发生Pfmdr1 CNV变异,变异率为14.8%(18/122)。2016—2019年血样Pfmdr1 CNV均值分别为1.020 ± 0.076、1.136 ± 0.403、1.387 ± 0.657和1.142 ± 0.349。变异血样输入地来源为赤道几内亚、安哥拉、贝宁、塞拉利昂、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利亚、喀麦隆、加纳和刚果共和国。输入地为东非、西非和中非的患者血样Pfmdr1 CNV均值分别为0.999 ± 0.073、1.150 ± 0.368和1.249 ± 0.448。东非和西非、中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663、3.995,P < 0.05)。变异血样的患者平均用药时长为(5.93 ± 0.94)d,长于非变异血样患者的(3.21 ± 1.23)d(t = 8.930,P < 0.01)。治疗结束后1个月变异血样的患者再燃2例,非变异血样的患者再燃1例(似然比χ2 = 3.831,P < 0.05)。治疗结束后1年变异血样的患者再燃2例,非变异血样的患者再燃1例(似然比χ2 = 5.372,P < 0.05)。血涂片中存在配子体的变异血样5例,非变异血样3例(似然比χ2 = 10.599,P < 0.01)。长沙市输入性恶性疟原虫存在Pfmdr1 CNV变异,变异会造成患者治疗时间延长和原虫不能完全清除。

    病例报告
    高龄腹腔-皮下细粒棘球蚴病诊疗1例报告
    严积灿, 于文昊, 侯立朝, 张灵强, 许晓磊, 王海久, 卢倩, 樊海宁
    2022, 40(1):  132-135.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1.022
    摘要 ( )   HTML ( )   PDF (241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于2021年1月收治1例82岁男性“左腹壁下巨囊肿”患者,患者自述左上腹疼痛20余天,有40余年肝棘球蚴病史、牛羊等动物密切接触史和长期流行区生活史。入院后查体,左上腹可触及一大小约为10 cm × 5 cm的实性包块,质韧,边界清,压痛阳性。实验室检查,棘球绦虫IgG抗体阳性。结合腹腔三期动态增强CT、腹部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后诊断为“腹腔-皮下细粒棘球蚴病”,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后行腹腔细粒棘球蚴包囊内囊摘除术,术中探查发现病灶沿左侧第9~10前肋间突破腹壁向外生长至皮下,与腹腔棘球蚴包囊相通。术后第7天,患者好转出院。患者口服阿苯达唑15 mg/(kg·d),早晚餐后分服,继续治疗6月。术后1月复诊,患者未诉特殊不适,行腹部、盆腔CT平扫后提示术后改变,余未见明显异常。

    消息
    深切缅怀孙德建研究员
    2022, 40(1):  0-封二. 
    摘要 ( )   PDF (1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年征稿启事
    2022, 40(1):  19-19. 
    摘要 ( )   PDF (3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年稿约
    2022, 40(1):  0-Ⅰ. 
    摘要 ( )   PDF (5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