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6-30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2020, 38(3):  0-0. 
    摘要 ( )   PDF (12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约综述
    miRNA介导血吸虫和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何兴, 潘卫庆
    2020, 38(3):  259-262.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01
    摘要 ( )   HTML ( )   PDF (312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但被忽视的热带传染病,全世界感染血吸虫的人数超过2亿。了解血吸虫和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是有效控制和最终消除血吸虫病的关键。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小RNA,主要在转录后调控基因的功能。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是血吸虫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关键调控因子。本文综述了miRNA介导血吸虫和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论著
    吡喹酮治疗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巨噬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王伟, 赵成思, 缪婷婷, 周春雷, 张成诚, 秦敏, 邵天业, 王勇
    2020, 38(3):  263-270.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02
    摘要 ( )   HTML ( )   PDF (3069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吡喹酮治疗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巨噬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取35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未感染吡喹酮组、感染组、感染吡喹酮治疗组、溶剂对照组、过继转移组和过继转移治疗组等7组,每组5只,后5组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4 ± 2)条。感染后10周,溶剂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过继转移组和过继转移治疗组小鼠尾静脉注射(1~2)× 106个GFP+Ly-6C+单核细胞。未感染吡喹酮组、感染吡喹酮治疗组和过继转移治疗组小鼠给予吡喹酮治疗,每隔12 h灌胃300 mg/kg;健康对照组、感染组、溶剂对照组和过继转移组小鼠每隔12 h灌胃1%羧甲基纤维素溶液。连续28 d后,取健康对照组、未感染吡喹酮组、感染组和感染吡喹酮治疗组小鼠脾组织,采用HE染色评价吡喹酮治疗对小鼠脾组织损伤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组织Ly-6C+巨噬细胞的数量和Ly-6C+巨噬细胞胞内Ki-67的表达,评价吡喹酮对其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小鼠脾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溶剂对照组、过继转移组和过继转移治疗组小鼠脾中GFP+Ly-6C+巨噬细胞百分率,评价吡喹酮对其募集的影响。另取感染后10周小鼠脾贴壁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实验,吡喹酮处理组用20 μg/ml吡喹酮处理24 h,溶剂对照组用二甲基亚砜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贴壁细胞中Ly-6C+巨噬细胞的百分率。 结果 外观及HE染色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和未感染吡喹酮组小鼠脾脏实质内结构分明,蓝色白髓、红色红髓结构清楚,脾细胞排列规则,未出现脾脏病理损伤;感染组小鼠脾脏肿大,组织学结构紊乱,红髓、白髓分布不清,脾窦可见部分充血,细胞排列不规则;感染吡喹酮治疗组小鼠脾肿大的表现有所缓解,实质结构得以修复,红髓和白髓重新形成,脾细胞分布较规则。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溶剂对照组、过继转移组和过继转移治疗组小鼠脾中均未发现GFP阳性的巨噬细胞。健康对照组、未感染吡喹酮组、感染组、感染吡喹酮治疗组小鼠脾脏总巨噬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6.1 ± 1.4)%、(6.0 ± 0.6)%、(21.3 ± 2.3)% 和(7.8 ± 1.6)%,Ly-6C+巨噬细胞的相对百分率分别为(27.3 ± 2.4)%、(26.6 ± 1.5)%、(57.3 ± 5.2)% 和(25.7 ± 2.8)%,Ly-6C+巨噬细胞的绝对数量分别为(0.3 ± 0.1)× 106、(0.3 ± 0.1)× 106、(23.7 ± 4.8)× 106和(0.4 ± 0.1)× 106,胞内Ki-67阳性的Ly-6C+巨噬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9.8 ± 7.6)%、(51.3 ± 2.3)%、(64.3 ± 11.5)% 和(40.4 ± 2.9)%;以上指标感染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或0.01);感染吡喹酮治疗组均低于感染组(P < 0.01)。qRT-PCR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未感染吡喹酮组、感染组和感染吡喹酮治疗组小鼠脾脏巨噬细胞TNF-α mRNA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0.9 ± 0.1、1.2 ± 0.01、6.3 ± 0.7和0.9 ± 0.1,IL-1β mRNA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1.0 ± 0、1.7 ± 0.7、9.4 ± 0.9和1.4 ± 0.1。感染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或0.01);感染吡喹酮治疗组均低于感染组(P < 0.01)。体外实验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溶剂对照组和吡喹酮处理组Ly-6C+巨噬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5.4 ± 0.6)%、(82.1 ± 0.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吡喹酮通过抑制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组织中Ly-6C+巨噬细胞的增殖,减少其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缓解小鼠脾肿大和炎症反应。

    日本血吸虫感染对鸡卵清蛋白诱导的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的影响
    李志丹, 张卫, 王晓玲, 徐斌, 胡薇
    2020, 38(3):  271-278.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03
    摘要 ( )   HTML ( )   PDF (2791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感染后21 d)对鸡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的影响。 方法 2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感染组、OVA组、感染+OVA组,每组5只。感染组和感染+OVA组每鼠经腹部贴片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5 ± 2)条。感染后第21、35天,感染+OVA组和OVA组接受腹腔注射10 μg OVA+2 mg铝佐剂致敏,感染后第42~46天接受1% OVA(PBS溶液)雾化激发, 30 min/次, 每天1次; 健康对照组和感染组小鼠给予PBS 雾化激发。采集感染后第35天(致敏期)、42天(致敏期)、49天(激发期)各组小鼠尾静脉血,ELISA检测血清IgE抗体和OVA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感染后第49天剖杀全部小鼠,取肺和脾组织,取部分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和过碘酸希夫氏(PAS)染色后观察肺组织血管、支气管周围炎症(炎症指数)和上皮细胞增生(增生指数)的病理学变化;另取一部分肺组织和脾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CD25+ 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的比例。 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后第35、42和49天,感染组小鼠血清IgE抗体的吸光度(A450值)分别为0.291 ± 0.037、0.388 ± 0.038和0.472 ± 0.05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032 ± 0.018、0.050 ± 0.016和0.043 ± 0.026)](P < 0.01);OVA组分别为0.097 ± 0.065、0.164 ± 0.083和0.274 ± 0.073,第42天和49天IgE抗体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 < 0.01);感染+OVA组分别为0.305 ± 0.054、0.359 ± 0.037和0.454 ± 0.017,均高于OVA组(P < 0.01)。感染后第35、42和49天,OVA组OVA特异性IgE抗体的A450值分别为0.115 ± 0.021、0.078 ± 0.014和0.245 ± 0.040,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081 ± 0.007、0.054 ± 0.008 和 0.079 ± 0.008)](P < 0.01、0.05、0.05);感染+OVA组分别为 0.034 ± 0.009、0.038 ± 0.016和0.203 ± 0.017,均低于OVA组(P < 0.01、0.01、0.05)。感染后第49天的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感染组、OVA组和感染+OVA组小鼠肺组织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的炎症指数分别为1.33 ± 0.47、2.33 ± 0.27、3.50 ± 0.19和2.87 ± 0.45。感染组和OVA组较健康对照组均升高(P < 0.05、0.01),感染 + OVA组较OVA组则降低(P < 0.05)。此外,健康对照组、感染组、OVA组和感染+ OVA组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增生指数分别为0、0、2.12 ± 0.80和1.72 ± 0.55。OVA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感染+OVA组与OV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感染后第49天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脾和肺组织Treg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6.24 ± 3.06)%和(10.19 ± 0.01)%,感染组分别为(27.23 ± 5.62)%和(13.05 ± 1.10)%,OVA组分别为(17.22 ± 1.43)%和(12.34 ± 2.25)%,感染+OVA组分别为(27.96 ± 1.80)%和(15.04 ± 1.41)%。感染组脾和肺组织Treg细胞的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OVA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感染+OVA组较OVA组脾组织Treg细胞比例升高(P < 0.01),而肺组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感染后21 d)对OVA诱导的过敏性气道炎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降低过敏性炎症致敏期和激发期OVA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抑制OVA诱导的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的炎细胞浸润,诱导脾组织Treg细胞比例的升高。

    IL-18增强pcDNA3.1/SjOST48抗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谭潇, 肖楚丽, 肖非, 王硕, 卿蕊, 黄泽智
    2020, 38(3):  279-285.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04
    摘要 ( )   HTML ( )   PDF (2539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是否能增强DNA疫苗候选抗原pcDNA3.1/SjOST48对日本血吸虫病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方法 构建pcDNA3.1/SjOST48和pcDNA3.1/IL-18真核载体,表达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HeLa细胞内重组质粒pcDNA3.1/SjOST48和pcDNA3.1/IL-18表达情况,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中IL-18的表达情况。10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PBS组(空白对照组)、pcDNA3.1组(空质粒组)、pcDNA3.1/IL-18组、pcDNA3.1/SjOST48组和pcDNA3.1/SjOST48+pcDNA3.1/IL-18组等5组,各组小鼠左后腿股四头肌肌内注射相应的重组质粒(30 μg),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14 d。末次免疫后2周,各组取5只小鼠采集血样,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gG抗体及其亚类(IgG1和IgG2a)水平。末次免疫后3周,各组取5只小鼠脾组织,无菌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ELISA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中TNF-α、INF-γ、IL-2、IL-4、IL-6和IL-17含量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末次免疫后2周,各组取15只免疫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20 ± 1)条/鼠。感染后6周处死小鼠,无菌分离肝,计算减卵率;门静脉灌注法收集成虫,计算减虫率;另取肝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肝虫卵肉芽肿数量及炎症浸润情况。 结果 末次免疫后2周,ELISA结果显示,pcDNA3.1/SjOST48+pcDNA3.1/IL-18组、pcDNA3.1/SjOST48组、pcDNA3.1/IL-18组小鼠的IgG抗体水平分别为0.82 ± 0.07、0.41 ± 0.06、0.16 ± 0.05,均高于pcDNA3.1组的0.12 ± 0.03(P < 0.05);pcDNA3.1/SjOST48+pcDNA3.1/IL-18组较pcDNA3.1/SjOST48组和pcDNA3.1/IL-18组均增高(P < 0.05);pcDNA3.1/SjOST48+pcDNA3.1/IL-18组和pcDNA3.1/SjOST48组的IgG2a/IgG1比值分别为4.02 ± 0.01、2.51 ± 0.01(P < 0.05),均>1,其他3组均<1。末次免疫后3周,pcDNA3.1/SjOST48+pcDNA3.1/IL-18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中的IL-2、TNF-α、INF-γ、IL-6和IL-17含量分别为(101.82 ± 8.90)、(738.02 ± 146.22)、(593.41 ± 51.07)、(685.64 ± 171.2)、(261.32 ± 48.19)pg/ml,高于pcDNA3.1/SjOST48组[(55.82 ± 9.69)、(538.21 ± 85.26)、(393.41 ± 51.07)、(335.64 ± 62.63)、(118.32 ± 8.91)pg/ml](P < 0.05)和pcDNA3.1/IL-18组[(35.16 ± 6.43)、(284.40 ± 69.96)(141.91 ± 24.48)、(198.44 ± 38.15)、(47.66 ± 14.33)pg/ml](P < 0.05),三者均高于pcDNA3.1组[(12.91 ± 8.01)、(74.86 ± 6.64)(23.75 ± 6.06)、(82.75 ± 10.96)、(22.91 ± 13.80)pg/ml](P < 0.05);IL-4含量为(12.28 ± 7.08)pg/ml,与pcDNA3.1/SjOST48组[(15.03 ± 10.12)pg/ml]、pcDNA3.1/IL-18组[(13.59 ± 4.42)pg/ml]、pcDNA3.1组[(16.13 ± 10.08)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cDNA3.1/SjOST48+pcDNA3.1/IL-18组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为11.84 ± 0.16,高于pcDNA3.1/SjOST48组(5.93 ± 0.25)(P < 0.05)和pcDNA3.1/IL-18组(3.19 ± 0.36)(P < 0.05),三者均高于pcDNA3.1组(2.08 ± 0.16)(P < 0.05)。末次免疫后2周,经日本血吸虫感染后6周,pcDNA3.1/SjOST48+pcDNA3.1/IL-18组小鼠的平均检获成虫数为(14.33 ± 1.08);与pcDNA3.1组比较,减虫率和减卵率分别为46.19%和44.68%,高于pcDNA3.1/SjOST48免疫组(32.18%和35.78%)和pcDNA3.1/IL-18组(13.22%和16.68%)(P < 0.05)。各组小鼠肝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与其他4组比较,pcDNA3.1/SjOST48+pcDNA3.1/IL-18组小鼠肝组织虫卵结节较少,虫卵肉芽组织数量明显减少,炎症浸润不明显。 结论 IL-18能使pcDNA3.1/SjOST48免疫小鼠诱导较高水平的Th1型和Th17型免疫应答,并且增强其抗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基于RPA-LFD的日本血吸虫循环核酸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邓王平, 洪清华, 徐斌, 王盛琳, 王丽萍, 许静, 胡薇, 周晓农
    2020, 38(3):  286-292.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05
    摘要 ( )   HTML ( )   PDF (2365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结合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及侧流层析试纸条法(LFD)建立日本血吸虫特异核酸片段的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并初步评价其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中血吸虫循环核酸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非长末端重复序列逆转录转座子SjCHGCS19为靶标,设计RPA引物和探针,以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RPA及LFD检测,并优化RPA反应温度及时间,建立日本血吸虫核酸RPA-LFD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用RPA-LFD检测模板量为10-1、10-2、10-3、10-4、10-5、10-6和10-7 ng的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评价其敏感性;用RPA-LFD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评价其特异性。制备含0.01、0.1、1、10和100 ng日本血吸虫成虫基因组DNA的模拟阳性鼠血清。用4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采集并分离感染前及感染后7、21、35 d小鼠尾静脉血清。提取模拟阳性鼠血清、感染小鼠血清样品中的循环DNA,评价RPA-LFD检测血清中血吸虫特异核酸的可行性及其早期检测价值。 结果 建立了快速可视化检测SjCHGCS19重复序列的RPA-LFD方法,30~45 ℃反应10 min即可检出目的片段。RPA最优反应条件为39 ℃,20 min。RPA-LFD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基因组DNA的最低检出限为10-6 ng (1 fg)。特异性评价结果显示,RPA-LFD检测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基因组DNA结果为阳性,检测卫氏并殖吸虫和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结果为阴性。RPA-LFD方法可成功检出含0.01~100 ng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的模拟阳性鼠血清以及血吸虫感染后7、21、35 d鼠血清中的游离SjCHGCS19 DNA片段。 结论 建立了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核酸的RPA-LFD方法,该方法敏感性高,具有检测血吸虫早期感染的潜在应用价值。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日本血吸虫核酸方法的建立
    王盛琳, 邓王平, 李银龙, 王丽萍, 张利娟, 吕山, 许静
    2020, 38(3):  293-298.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06
    摘要 ( )   HTML ( )   PDF (2083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简便且快速的日本血吸虫核酸检测方法。 方法 选择Sj28S核糖体基因片段为靶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RPA扩增反应,并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提取不同虫期日本血吸虫,以及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单尾尾蚴感染钉螺、华支睾吸虫、大片形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牛带绦虫等基因组DNA,评价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对不同混合比例(1 : 10、1 : 50、1 : 100、1 : 250、1 : 500、1 : 1 000、1 : 2 000)的阳性和阴性钉螺基因组DNA的检出性能和重复性进行评价。 结果 建立的RPA方法可特异地扩增出日本血吸虫216 bp大小的目的基因片段。RP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39 ℃、20 min。该方法与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单尾尾蚴感染钉螺、华支睾吸虫、大片形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牛带绦虫及阴性钉螺基因组DNA均无交叉反应。针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基因组的最低检出限为100 fg/μl,针对重组质粒的最低检出限为100拷贝/μl,且血吸虫不同虫期的基因组DNA样本均能被准确检出。应用建立的RPA方法检测不同混合比例钉螺DNA混合样品,结果显示,最低检出比例为1 : 1 000。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5次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无假阴性和假阳性。 结论 建立了日本血吸虫RPA检测方法,该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简便快速,有望用于血吸虫感染的快速检测及风险监测。

    γδ T细胞分泌IL-17A激活肝星状细胞促进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
    孙磊, 胡媛, 沈玉娟, 曹建平
    2020, 38(3):  299-303.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07
    摘要 ( )   HTML ( )   PDF (1968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分泌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γδ T细胞对日本血吸虫诱导的早期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方法 将10只6~8周龄C57BL/6野生型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和野生感染组,每组5只。另5只6~8周龄C57BL/6背景的T细胞抗原受体δ链基因敲除(TCR δ KO)小鼠为TCR δ KO感染组。两个感染组每鼠经腹部贴片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 ± 2)条,健康对照组不感染。感染后6周,各组小鼠麻醉后脱颈处死,取肝组织研磨后裂解,沉淀部分经密度梯度离心收集肝非实质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非实质细胞中γδ T细胞表达的IL-17A含量,采用ELISA检测裂解上清中IL-17A浓度。另取部分肝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后,行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取各组小鼠外周血,ELISA检测血清中IL-17A浓度。体外培养的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分为3组,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10 ng/ml的IL-17A,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 ng/ml的IL-13和等量PBS,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LX-2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Col 1)mRNA的相对转录水平。 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野生感染组小鼠表达IL-17A的Vγ2亚型γδ T细胞百分比为(48.0 ± 1.0)%,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7.0 ± 1.6)%(P < 0.01)。Masson染色结果显示,TCR δ KO感染组小鼠的胶原沉积面积为(3.5 ± 0.2)× 104 μm2,小于野生感染组的(6.4 ± 0.5)× 104 μm2P < 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TCR δ KO感染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裂解液上清中的IL-17A浓度分别为(34.0 ± 22.3)和(101.6 ± 18.6)pg/ml,均低于野生感染组的(143.9 ± 33.8)(P < 0.05)和(217.2 ± 19.2)pg/ml(P < 0.01)。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经IL-17A刺激后,实验组LX-2细胞中α-SMA和Col 1 mRNA相对转录水平较阴性对照组分别上调(4.0 ± 0.7)和(8.7 ± 1.2)倍(P < 0.05或0.01)。 结论 分泌IL-17A的γδ T细胞可能参与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小鼠肝纤维化的进程中,其分泌的IL-17A激活肝星状细胞可能是其加据纤维化的途径。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精氨酸酶的表达和功能研究
    曹胜魁, 张小凡, 魏玉环, 潘佳明, 曹建平, 沈玉娟, 陈家旭
    2020, 38(3):  304-309.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08
    摘要 ( )   HTML ( )   PDF (1825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精氨酸酶(ARG)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白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 方法 将1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感染组小鼠腹腔注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2 000个/鼠,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感染后270 d,分离小鼠肝组织中白细胞。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肝白细胞中ARG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情况,采用Image J软件分析蛋白质表达丰度。ARG活性检测试剂盒、尿素检测试剂盒和一氧化氮(NO)检测试剂盒检测肝中白细胞的ARG活性、肝组织的尿素和NO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肝多种髓系细胞中ARG-1和T细胞中CD3ζ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肝白细胞中ARG-1表达的灰度值为1.03 ± 0.01,高于对照组的0.12 ± 0.01(P < 0.01);感染组小鼠肝白细胞中ARG-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0.54 ± 0.01和0.64 ± 0.02,对照组分别为0.55 ± 0.02和0.59 ± 0.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感染组小鼠肝白细胞中的ARG活性、肝组织中的尿素和NO含量分别为(0.03 ± 0.00)U/ml、(0.66 ± 0.02)mmol/L和(14.63 ± 1.55)μmol/L,对照组分别为(0.02 ± 0.00)U/ml、(0.04 ± 0.01)mmol/L和(29.22 ± 0.36)μmol/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ARG-1在感染组小鼠肝白细胞中CD11b+CD11c+、CD11b+F4/80+、CD11b+Gr-1+、CD11b+Gr-1+Ly-6C-Ly-6G+、CD11b+Gr-1+Ly-6C+-Ly-6G-和CD11b+Ly-6G+中表达的相对平均荧光密度分别为1.41 ± 0.12、1.21 ± 0.06、1.52 ± 0.16、1.30 ± 0.03、1.58 ± 0.12和1.21 ± 0.04,均高于对照组的1.00 ± 0.14、1.00 ± 0.05、1.00 ± 0.01、1.00 ± 0.07、1.00 ± 0.03和1.00 ± 0.02(P < 0.05)。CD3ζ在感染组小鼠肝CD4+和CD8+ T细胞中表达的相对平均荧光密度分别为0.82 ± 0.04和0.78 ± 0.05,均低于对照组的1.00 ± 0.05和1.00 ± 0.07(P < 0.05)。 结论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白细胞中ARG-1表达增多,一定程度上拮抗NOS;肝CD4+和CD8+ T细胞中CD3ζ表达下调。

    重组酶介导的多重核酸等温扩增法鉴别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周鸿让, 茅光耀, 王晓玲, 陈木新, 余晴, 王莹, 艾琳, 肖宁
    2020, 38(3):  310-316.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9
    摘要 ( )   HTML ( )   PDF (1725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细粒棘球绦虫G1(EgG1)与多房棘球绦虫(Em)DNA的重组酶介导的多重核酸等温扩增方法(mRAA)。 方法EgG1和Em线粒体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快速检测棘球绦虫的mRAA方法。分别扩增浓度为10.00、5.00、1.00、0.50、0.10、0.05、0.01 ng/μl棘球绦虫基因组DNA及105、104、103、102、10个拷贝/μl的pMD19-T(Simple)克隆质粒,评价mRAA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以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多头带绦虫、犬复孔绦虫、犬弓首蛔虫、毛首鞭形线虫、蓝氏贾第鞭毛虫、肝片形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大片形吸虫以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评价mRAA方法的特异性。采用优化后的mRAA方法,分别对3份EgG1和Em混合模拟犬粪样、19份现场采集的棘球绦虫感染动物肝脏组织(10份EgG1感染、9份Em感染)、7份现场采集的棘球绦虫阳性犬粪(5份EgG1感染、2份Em感染)进行检测,验证mRAA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结果 建立的mRAA方法可特异性扩增EgG1和Em线粒体基因片段,长度分别约为250 bp、500 bp。mRAA方法对EgG1和Em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限为2 pg/μl,对EgG1和Em重组质粒的最低检测限为200个拷贝/μl。mRAA方法对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多头带绦虫、犬复孔绦虫、犬弓首蛔虫、毛首鞭形线虫、蓝氏贾第鞭毛虫、肝片形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大片形吸虫以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mRAA方法成功检出所有EgG1和Em混合模拟犬粪样、棘球绦虫感染动物肝脏组织、棘球绦虫阳性犬粪样,且检测结果与mPCR一致。 结论 建立的mRAA方法可用于EgG1和Em DNA的快速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靠性均较好。

    不同肝癌细胞上清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培养活性的影响
    陈贺捷, 姜慧娇, 梁倩, 武杰, 桂显伟, 邹海亮, 邢稚坤, 王二强, 陈雪玲, 吴向未
    2020, 38(3):  317-323.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10
    摘要 ( )   HTML ( )   PDF (1601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比较3种肝癌细胞上清对体外培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活性影响,探讨较长时间维持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活性的新模型。 方法 收集培养48 h后的Huh7、Hepa1-6和HepG-2等3种肝癌细胞无血清上清,分别与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每组约5 000个)共培养,对照组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培养后第1、3、5、7 天,取各组混悬液50 μl,台盼蓝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计数并计算存活率;培养后第7天,于扫描电镜下观察原头节超微结构,并用ELISA测定4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半胱氨酸蛋白酶-3酶的活性。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计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 台盼蓝染色可见,随原头节培养时间延长,各组存活率均不断下降,无血清组、Huh7组、Hepa1-6组和HepG-2组原头节在第5天时存活率分别为(46.54 ± 1.11)%、(46.19 ± 3.60)%、(55.90 ± 2.33)%和(68.73 ± 1.06)%;至第7天,Hepa1-6组和HepG2组原头节存活率分别为(36.09 ± 0.95)%和(45.69 ± 0.40)%,与对照组(17.99 ± 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Huh7组(19.04 ± 1.7)%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培养后第7天,光镜下可见对照组和Huh7组原头节蓝染数目多,透光度差,有较多崩解坏死物质;Hepa1-6组也可见较多蓝染原头节,透光度尚可,镜下崩解坏死物质少;HepG-2组原头节蓝染数目少,透光度较好,镜下崩解坏死物质少。扫描电镜下可见对照组和Huh7组原头节形态大体破坏,微毛、吸盘等超微结构紊乱、崩解,Hepa1-6组、HepG2组虫体表面较为饱满且平滑,超微结构也较为清晰完整。半胱氨酸蛋白酶-3酶的活性检测结果显示,Hepa1-6组和HepG2组酶活力单位分别为20.51 ± 0.61和17.51 ± 0.59,与对照组(22.15 ± 1.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1);Huh7组为22.67 ± 0.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肝癌细胞上清可改善无血清体外培养条件下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性,并以HepG2细胞上清作用更明显。

    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和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多态性分析
    金行一, 张玲玲, 朱素娟, 徐卫民, 陈珺芳, 阮卫, 姚立农, 陈华良
    2020, 38(3):  323-331.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11
    摘要 ( )   HTML ( )   PDF (1158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杭州市间日疟病例感染的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和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描述性分析。 方法 收集杭州市2008-2019年报告的间日疟病例的血样和流行病学资料。采用全血DNA抽提试剂盒提取疟原虫基因组DNA,巢式PCR分别扩增Pvmsp-1和Pvcsp基因的特异性片段,并进行双向测序。应用DNAStar、MEGA 6.0软件对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基因多态性及感染来源地进行描述性和归纳分析。 结果 共收集间日疟病例血样56份,巢式PCR扩增的Pvmsp-1和Pvcsp基因片段分别测序成功44份和54份血样。序列分析显示,44条Pvmsp-1序列可分为4种基因型,分别为SalⅠ型18份、Belem型8份、R-Ⅲ型17份和R-Ⅳ型1份;54条Pvcsp序列分为两种基因型,分别为VK210型52份和VK247型2份。对Pvmsp-1基因的分型特征和感染来源地分析发现,SalⅠ型分布广泛,在我国华东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存在。我国华东地区的主要分布类型为R-Ⅲ型,此外,R-Ⅲ型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也有分布。Belem型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或地区。对Pvcsp基因的多态性特征和感染来源地分析发现,共有4种多态性特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结论 杭州市2008-2019年报告的间日疟病例的Pvmsp-1和Pvcsp基因存在较丰富的多态性特征,部分特征具有一定地域性。

    自然杀伤细胞在小鼠脑型疟中对CD4+ T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闫谨, 李丹妮, 傅炜昕
    2020, 38(3):  332-338.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12
    摘要 ( )   HTML ( )   PDF (1015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在小鼠脑型疟中对CD4+ T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 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感染组与NK消除组,每组14只。感染组与NK消除组小鼠经腹腔内注射伯氏疟原虫ANKA株(PbA)感染红细胞1 × 106个;NK消除组小鼠在感染前1 d和感染后2 d腹腔内注射NK细胞封闭抗体anti-Asialo GM-1,15 μl/只,健康对照组和感染组注射等体积的PBS。感染后3 d起,采集小鼠尾静脉血,血涂片检测原虫血症,记录死亡情况。感染后3 d和5 d,各组剖杀小鼠3只,取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Th1型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s);体外培养脾细胞,48 h后收集上清,ELISA检测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感染后6 d,各组取3只小鼠,用伊文思蓝(EB)染液处理后,取脑,体外孵育脑组织,48 h后收集上清,酶标仪检测通过小鼠血脑屏障的EB含量。 结果 感染组感染后6 d开始出现死亡,并伴有神经症状,8 d全部死亡;NK消除组感染后7 d开始出现死亡,12 d全部死亡。感染后7 d,NK消除组原虫血症为5.2%~10.5%,高于感染组的2.4%~5.0%(P < 0.05)。感染后5 d,感染组Th1型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计数分别为(2.65 ± 0.06)%和(2.09~2.25)× 106,高于健康对照组[(1.37 ± 0.02)%和(0.41~0.47)× 106](P < 0.01);NK消除组分别为(1.82 ± 0.07)%和(1.48~1.86)× 106,低于感染组(P < 0.01或P < 0.05)。感染后3 d和5 d,感染组Tregs的百分率分别为(1.21 ± 0.06)%和(1.70 ± 0.13)%,高于健康对照组[(0.90 ± 0.01)%和(0.91 ± 0.02)%](P < 0.01);感染组Tregs的绝对计数分别为(0.63~0.73)× 106和(1.39~1.62)× 106,高于健康对照组[(0.27~0.31)× 106和(0.47~0.56)× 106](P < 0.01);NK消除组Tregs百分率分别为(1.86 ± 0.07)%和(2.15 ± 0.04)%,绝对计数分别为(0.77~0.90)× 106和(1.68~2.15)× 106,均高于感染组(P < 0.01或P < 0.05)。感染后3 d和5 d,感染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FN-γ分别为(790.75 ± 84.80)和(989.58 ± 199.59)pg/ml,TNF-α分别为(2 637.47 ± 283.50)和(3 124.58 ± 964.70)p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73.69 ± 16.67)和(75.19 ± 15.97)pg/ml、(290.01 ± 187.46)和(290.51 ± 186.76)pg/ml](P < 0.01或P < 0.05);NK消除组培养上清中的IFN-γ分别为(15.83 ± 4.27)和(266.63 ± 108.62)pg/ml,TNF-α分别为(165.89 ± 71.02)和(842.77 ± 311.94)pg/ml,均低于感染组(P < 0.01或P < 0.05)。感染后3 d,NK消除组IL-10为(3 588.20 ± 1 436.38)pg/ml,高于感染组[(1 255.77 ± 190.01)pg/ml](P < 0.05)。感染后5 d,感染组IL-10为(4 991.36 ± 1 030.89)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848.50 ± 501.79)pg/ml](P < 0.05);NK消除组为(9 317.95 ± 1 077.89)pg/ml,高于感染组(P < 0.05)。感染后6 d,感染组脑组织EB含量为(4.02 ± 0.10)μ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09 ± 0.06)μg/ml](P < 0.05),NK消除组为(3.14 ± 0.02)μg/ml,低于感染组(P < 0.05)。 结论 NK细胞消除可减弱脑型疟小鼠Th1免疫应答,增强Tregs免疫应答,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延长小鼠生存时间。

    2015-2018年我国内脏利什曼病疫情分析
    周正斌, 李元元, 张仪, 李石柱
    2020, 38(3):  339-345.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13
    摘要 ( )   HTML ( )   PDF (878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 2015-2018年我国内脏利什曼病疫情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 2015-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内脏利什曼病报告病例信息,剔除疑似病例、重复病例以及皮肤利什曼病病例,建立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对内脏利什曼病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5-2018年全国16个省份的177个县共报告内脏利什曼病1 194例,病例主要分布于新疆(669例)、甘肃(271例)和四川(79例)等3个省。其中73个县属于流行区,共报告本地感染病例1 064例,其余104个县属于非流行区,共报告输入性病例130例。新疆伽师县(497例)和甘肃省舟曲县(94例)、宕昌县(49例)和武都区(71例)为主要流行县,报告病例数占全国总病例数的59.5%(711/1 194)。2015-2018年,甘肃、山西、陕西和河南等4省共有9个县出现内脏利什曼病复燃,报告本地感染病例25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发病高峰为10-11月,男女患者比为1 : 0.7。婴幼儿和农民是我国内脏利什曼病高风险人群,分别占全部病例数的67.3%(803/1 194)和18.8%(224/1 194)。内脏利什曼病病例主要分布于0~2岁年龄组(727例),不同流行类型病例年龄分布明显不同,野生动物源型和人源型内脏利什曼病病例主要分布于0~2岁年龄组(557、30例),犬源型内脏利什曼病病例主要分布于≥ 15岁年龄组(198例)。 结论 我国内脏利什曼病呈低度流行态势,但流行范围逐渐扩大。

    信息交流
    亚太地区国家疟疾防控培训需求分析
    黄璐璐, 丁玮, 施丹丹, 李红梅, 马雪娇, 段磊, 钱颖骏, 王多全, 官亚宜
    2020, 38(3):  350-353.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14
    摘要 ( )   HTML ( )   PDF (717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越南、巴布亚新几内亚、老挝、柬埔寨等7个亚太地区国家的学员对于疟疾防控培训的需求,为今后举办疟疾防控国际培训班提供依据。对2017-2019年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疟疾防控国际培训班的4期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疟疾防控国际培训班学员共78人,分别来自越南、巴布亚新几内亚、老挝、柬埔寨、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7个国家,其中60.3%(48/78)来自英语国家。学员的工作单位主要为国家级研究专业机构,占88.5%(69/78),从事科学研究者占78.2%(61/78),卫生管理者占21.8%(17/78)。培训内容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疟疾的检测技术和防控策略,均为91.0%(71/78)。希望获得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检测方面、国际合作项目管理、英文写作等方面帮助的学员分别占65.4%(51/78)、50.0%(39/78)、52.6%(41/780)。疟疾防控国际培训班符合相关国家学员的需求,培训内容和方式还有较大改进空间。

    阿苯达唑在棘球蚴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分析
    刘可欣, 张伟, 金朝辉, 秦舟, 扎西群宗, 徐珽
    2020, 38(3):  354-359.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15
    摘要 ( )   HTML ( )   PDF (664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阿苯达唑在棘球蚴病治疗中发生各种不良反应的概率,探讨阿苯达唑在棘球蚴病治疗中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通过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检索时间为各个数据库建库开始至2019年9月),收集阿苯达唑用于棘球蚴病治疗的文献,参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中阿苯达唑用药后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26篇文献,结果显示研究地区以我国新疆为主,西藏地区对该药物的研究相对缺乏,有限的研究文献中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不良反应类型常见于消化系统、皮疹、血液系统等,且多为一过性。提示目前关于阿苯达唑在棘球蚴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研究有限,虽然基于现有研究提示阿苯达唑治疗有一定的安全性,但仍需更多大规模临床试验的验证和支撑。

    浅析中-英-坦疟疾防控合作试点项目的主要成效与挑战
    马雪娇, 丁玮, 王多全, 段磊, 黄璐璐, 王贝, 李红梅, 钱颖骏, 官亚宜, 肖宁, 周晓农
    2020, 38(3):  360-365.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16
    摘要 ( )   HTML ( )   PDF (588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向11家直接参与中-英-坦疟疾防控合作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的相关单位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收集试点项目的主要成效、主要挑战、克服挑战及可持续发展建议等相关信息,应用关键词的频率进行数据分析,以总结试点项目的主要成效与挑战,探讨中非公共卫生合作的新模式。结果显示,试点项目主要成效有:“降低疟疾负担”、“分享和转化中国经验”等;而“交流不畅”、“政府支持不足”等为主要挑战。该试点项目证明了中国疟疾防控经验在非洲当地的可行性;加强中方人员能力建设与政府支持,可促进我国对外公共卫生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寄生虫病防治机构全球卫生培训需求调研和效果评价
    段磊, 杨帆, 黄璐璐, 丁玮, 王贝, 李红梅, 钱颖骏, 马雪娇, 王多全, 肖宁, 周晓农, 官亚宜
    2020, 38(3):  365-370.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17
    摘要 ( )   HTML ( )   PDF (521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了解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及寄生虫病防治机构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对全球卫生培训的需求、参与培训班的效果评价及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全球卫生培训设计提供借鉴。以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西藏)疾控中心及7个省级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云南、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山东)参加过中国疾控中心和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全球卫生培训的132名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收集性别、年龄、职称和单位类别,参加全球卫生培训的意愿及最主要原因,参加援外工作的短板以及希望学习的内容,参与培训班的效果评价及建议等信息。共有119名人员完成了调查问卷,应答率为90.2%(119/132)。愿意参加全球卫生培训的人员占比为73.9%(88/119),仅16.8%(20/119)的受访者所在单位举办过全球卫生培训。愿意参加援外工作和实际参加过援外工作的人员占比分别为95.8%(114/119)和9.2%(11/119)。46.2%(55/119)的受访者参加全球卫生培训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提升业务和沟通交流能力。受访者认为参加援外工作最大的短板是个人经验不足(40.3%,48/119)。66.4%(71/107)的受访者认为参加的全球卫生培训整体效果非常好。各省级疾控中心及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专业人员参加全球卫生培训的需求强烈,前期培训的效果良好,后续培训时间和内容可进一步完善。

    综述
    血吸虫病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赵晋英, 刘鹏, 李艳伟, 汪世平
    2020, 38(3):  370-377.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18
    摘要 ( )   HTML ( )   PDF (45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治疗血吸虫病仍然依赖于吡喹酮单一疗法,尽管吡喹酮可有效杀灭血吸虫成虫,但对幼虫作用弱,且单独使用吡喹酮不能逆转与感染相关的不良病理损害。由于吡喹酮耐药株的出现,亟需寻求可替代的抗血吸虫病药物。当前抗血吸虫病新药研发进展缓慢,但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发现吡喹酮与多种抗疟药物联合应用显示出良好的杀虫效果,与其他辅助药物的联合应用也发挥了协同治疗作用。本文就此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胞外囊泡介导血吸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孙成松, 胡薇, 汪天平
    2020, 38(3):  378-382.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19
    摘要 ( )   HTML ( )   PDF (358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胞外囊泡(EVs)是由细胞释放至胞外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包膜性小囊泡,内含蛋白质、脂质、DNA和RNA等生物活性分子,可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或直接融合的方式传递效应分子,发挥生物学功能。EVs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间信号转导机制,在血吸虫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着重阐述EVs的分类、起源、结构和功能以及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分泌的EVs介导虫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血吸虫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阿苯达唑抗棘球蚴病新型制剂的研究进展
    杨林川, 田易江, 曾竺琳, 曾仁权
    2020, 38(3):  383-389.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20
    摘要 ( )   HTML ( )   PDF (29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棘球蚴病的首选药物为阿苯达唑,其新型制剂有固体分散体、脂质体、自微乳、前体胶束、微球、纳米药物等。其中阿苯达唑脂质体的研究起步较早,制备工艺较为成熟,在人类临床中已开始使用,但其载体修饰、药物贮存工艺等方面存在不足,还在不断改进中;阿苯达唑纳米药物的研究热度逐年上升,应用前景较为广泛;其他新型制剂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阿苯达唑的一些新型制剂明显提高了原药的靶向性与生物利用度,有望在减小原药不良反应和提高原药生物利用度与临床疗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阿苯达唑新型制剂近10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在寄生虫病中的研究进展
    陈蔡松, 张耀刚, 王志鑫, 樊海宁
    2020, 38(3):  390-394.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21
    摘要 ( )   HTML ( )   PDF (20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炎症小体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感受器,活化后可以参与抵抗病原生物体的应激反应。本文总结归纳了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疟疾、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克氏锥虫病、利什曼原虫病、血吸虫病、阴道毛滴虫病中的相关研究,旨在分析NLRP3炎症小体在寄生虫病中的作用及机制,为干预与治疗手段优化提供思路。

    隐孢子虫体外培养模型研究进展
    牛子文, 常艳凯, 王克, 张龙现
    2020, 38(3):  394-399.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22
    摘要 ( )   HTML ( )   PDF (15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隐孢子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主要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并可引起人和动物腹泻。目前尚无有效针对隐孢子虫病的防控药物和疫苗。建立高效培养模型可为研究隐孢子虫入侵宿主细胞机制、抗隐孢子虫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试验基础。与常见的动物感染模型相比,体外培养系统成本较低,可以模拟宿主生理状况,便于筛选抗隐孢子虫药物。本文对隐孢子虫鸡胚及鸡胚器官培养模型、细胞培养模型、无细胞培养模型、三维培养模型以及肠道类器官培养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了解隐孢子虫致病机制及抗隐孢子虫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我国出国劳务人员疟疾的研究进展
    薄珊珊, 张晓娟, 王晓春, 梁晓峰
    2020, 38(3):  400-404.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23
    摘要 ( )   HTML ( )   PDF (86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疟疾是全球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虫媒传染病。随着国际交流及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我国出国劳务人员逐年增加。出国劳务人员是传染病高危人群,保护他们的健康,化解输入性疟疾跨境传播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我国出国劳务人员罹患疟疾以及防治工作的现状进行综述,以了解我国疟疾消除进展情况,为疟疾消除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研究简报
    2015年北京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何战英, 王小梅, 吴文婷, 杜丹, 张代涛, 王全意
    2020, 38(3):  345-349.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24
    摘要 ( )   HTML ( )   PDF (772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5年北京市根据《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要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13个区的52个调查点开展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调查,7个调查点开展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调查。每个调查点收集不少于250份常驻居民的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测土源性线虫及其他肠道蠕虫卵,3~6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随机抽取部分人群开展寄生虫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了解相关知识认知情况。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52个土源性线虫调查点共调查13 401人,蛔虫感染12例,其中4例混合感染鞭虫,总感染率为0.09%(12/13 401)。622名3~6岁儿童进行蛲虫检测,未发现感染者。7个华支睾吸虫调查点共调查1 782人,未发现感染者。12例土源性线虫感染者均来自燕山-太行山山地生态区,包括1名小学生和11名农民;燕山-太行山山地生态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0.18%(12/6 673),京津唐城镇与城郊生态区感染率为0,两个生态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性别、年龄组、职业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共收集调查问卷1 876份,城郊地区对寄生虫病知晓率最高,其中蛔虫病知晓率为83.72%(607/725),华支睾吸虫病知晓率为56.83%(412/725)。北京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下降明显,偏远农村地区40岁以上人群是防控重点。

    病例报告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肺粪类圆线虫感染1例
    胡爱玲, 佟钊, 程业童, 王娜
    2020, 38(3):  406-封三.  doi: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3.025
    摘要 ( )   HTML ( )   PDF (40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
    最美“逆行者”评选活动
    中国期刊协会医药卫生期刊分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医学期刊专委会
    2020, 38(3):  405-封二. 
    摘要 ( )   HTML ( )   PDF (9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