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作者指南
稿约
出版伦理规范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出版
图表要求
参考文献要求及格式
本刊常用缩略语
退修和校样须知
版面费及发票事宜
审稿指南
审稿须知
审稿指南
审稿流程
同行评议道德规范
诚邀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关于我们
出版道德规范
编辑人员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友情链接
国内外检索库
中国知网
万方
维普
PubMed
WILEY
ELSEVIER
ScienceDire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国内外相关刊物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Parasitology
Royal Soc Trop Med Hyg
Southeast A sian J TMPH
J Parasitol
Inter J Parasitol
British Med J
Parasit Immunol
J Parasitol Res
Parasitology Research
Trends Parasitol
Acta Trop
Am J Trop Med Hyg
Korean J Parasitol
Malar J
Am J Pub Hlth
相关领导机构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编辑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期刊协会
上海市期刊协会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1995年 第1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5-05-31
上一期
下一期
A GREAT SUCCESS IN LYMPHATIC FILARIASIS CONTROL IN CHINA
National Technical Steering Group for Filariasis Control and Research, MOPH
1995, 13(2): 81-85.
摘要
(
)
PDF
(1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的淋巴丝虫病防治于1956年列入国家规划。1956-1994年,全国共血检普查丝虫病707421736人次,查出微丝蚴血症23428480人次;海群生化疗260041645人次,其中治疗微丝蚴血症33888997人次,全民服药31618144人次,食用药盐183701658人次。迄1994年,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864个流行县、市通过考核均已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以行政村为单位,经防治使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已达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正开展丝虫病系统监测。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第2年起的监测资料,1984-1993年,累计血检调查8085508人次,查出微丝
结膜吸吮线虫病两例报告
李昌林,向勇
1995, 13(2): 85-85.
摘要
(
)
PDF
(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例1男性,38岁,山东滕州市人,干部。因左侧眼异物感、流泪、眼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于1987年4月5日就诊。自结膜囊内取出1条乳白色线虫,长约10mm,宽约0.4mm,此后异物感消失。例2男性,23岁,山东滕州市人,农民。因右侧眼睛疼痛、红肿、瘙痒...
DEMONSTRATION OF IN VITRO CULTURED EXOERYTHROCYTIC SCHIZONTS AND HYPNOZOITES OF PLASMODIUM VIV AX(SOUTHERN CHINA ISOLATE)BY AN IMMUNOPEROXIDASE ANTIBODY TECHNIQUE
刘多,罗树宏,叶炳辉,舒衡平,付冉定
1995, 13(2): 86-88.
摘要
(
)
PDF
(1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免疫酶染色法,观察到HepG2-A16体外培养8d的间日疟原虫(华南分离株)红外期发育为大小不等的几种类型:直径42-48μm的成熟裂殖体、14-28μm的未成熟裂殖体以及4-7μm的休眠体。EE裂殖体仅与抗间日疟子孢子结合后才染成棕黄色,提示两者的抗原性有显著差异。在HepG2-A16细胞内,EE裂殖体与休眠体的数量比约为1.5∶1。参看经蚊叮咬感染的11名志愿者中除6人服足量伯氨喹根治外,2人为长潜伏期,潜伏期分别为283d和304d。3名因服伯氨喹剂量不足而复发,潜隐期各为235、260及365d。这些临床表现与体外培养物中休眠体占相当大的比例是一致的。
海南省琼中县社会经济因素及人的行为对疟疾流行和控制影响的调查研究
蔡贤铮,邓达,吴开琛,汤林华,兰昌雄,顾政诚,何贻基,王克安,吴多琳,杜建伟
1995, 13(2): 89-94.
摘要
(
)
PDF
(1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琼中县和平镇是当前海南省疟疾严重流行地区之一,年发病率波动在5%左右。调查表明当地黎、苗族社会经济仍较落后,仍然保留上山住宿看守作物等行为习惯,基层卫生组织也较薄弱,但在生活水平、文化程度、使用蚊帐习惯和求医行为方面,较之过去已有明显改善。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上山住宿、使用蚊帐、求医及医疗保健服务是影响疟疾的主要社会因素。认为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蚊帐使用率、改变上山住宿行为和加强基层卫生组织,是进一步控制当地疟疾的关键性措施。
人工合成恶性疟原虫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产物的初步鉴定
李全贞,李英杰,谢毅,任大明
1995, 13(2): 94-98.
摘要
(
)
PDF
(1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人工合成与构建的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HGFC和HGFCAC分别与表达载体pWR450-1重组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含外源基因产物与β-半乳糖苷酶部分氨基酸的融合蛋白,分子量分别为65kDa和77kDa。免疫印迹分析显示表达产物可与兔抗恶性疟原虫RESA多肽抗原的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提示融合蛋白中含有恶性疟原虫抗原位点。
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人体蠕虫感染的地理分布特点和规律
许隆祺,蒋则孝,余森海,徐淑惠,孟宁,甘耀成,汪维周,李远璧,杨家伦,马万海,吴维铎
1995, 13(2): 99-103.
摘要
(
)
PDF
(1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人体蠕虫感染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点和规律,如吸虫感染呈现随水系流域分布的规律,绦虫感染随地势三级阶梯而异,土源性线虫感染随温度带、干湿区域不同而呈不同的分布。
印度雕蚀菌在三带喙库蚊幼虫体内的发育
汪政仪,刘素兰,连惟能,孙建华
1995, 13(2): 104-106.
摘要
(
)
PDF
(1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印度雕蚀菌在三带喙库蚊幼虫体内的发育进行了观察,表明1龄幼虫可被真菌所感染,菌体在蚊幼虫血腔内随虫体长大和变态而产生大量孢子囊,即完成其孢子增殖阶段,不再继续发育。孢子囊由死亡腐烂的蚊幼虫体释放于水中,在34℃下经8—12h的发育,囊内游动孢子成熟,于适宜条件下经1/2—1h可全部从囊中逸出。游动孢子在水中极为活跃,1h后活力下降,它为感染剑水蚤宿主的感染期。
口服肠虫清致大量蛔虫入胃一例报告
郭晓霞,李玲
1995, 13(2): 106-106.
摘要
(
)
PDF
(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16岁,江苏省东海县人。因脐部隐痛3d,村医生给予肠虫清两片(400mg)顿服,服药后1h感腹痛加重,频发呕吐,呕出蛔虫1条,不发热,大便3d未解。体检: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软,剑突下轻压痛。B超示胆道蛔虫。准备用胃镜取出蛔虫。经咽部局...
甲苯达唑、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小鼠细粒棘球蚴囊壁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的影响(英)
肖树华,冯建军,郭惠芳,姚民一
1995, 13(2): 107-109.
摘要
(
)
PDF
(1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感染细粒棘球蚴达10-12个月的小鼠ig甲苯达唑(Meb)25-50mg·kg-1·d-1×7-14d,其体内瘪囊壁与充盈囊壁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抑制率为67.8%-78.9%和11.3%-45.4%,ig阿苯达唑300mg·kg-1·d-1×14d对充盈囊壁ALT的抑制率为40.7%,而ig吡喹酮500mg·kg-1·d-1×14d的则无明显影响。用上述药物治疗时,仅Meb50mg·kg-1·d-1组对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6%-43.9%。
体外测定恶性疟原虫对七种抗疟药的敏感性
杨恒林,刘德全,董莹,杨品芳,刘瑞君,詹斌,张春勇
1995, 13(2): 111-113.
摘要
(
)
PDF
(1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2年应用体外微量法在中老边境测得我国境内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哌喹、青蒿琥酯、蒿甲醚、蒿乙醚、还原青蒿素及咯萘啶抗性率,分别为97.0%、96.4%、12.1%、16.0%、6.2%、12.5%、34.5%;半数抑制量(ID50)依次为119.0、320、7.2、295.0、74.4、5.4及31.9nmol/L。老挝境内恶性疟原虫分离株对氯喹、哌喹及咯萘啶的抗性率分别为9/10、8/10及1/5;ID50依次为114.0、166.9及16.4nmol/L;对青蒿琥酯、蒿甲醚、蒿乙醚及还原青蒿素均敏感,ID50分别为5.0、91.6、56.7及4.4nmol/L。结果提示境内外恶性疟原虫株对
茶树籽杀钉螺作用的初步试验
王根法,宋庚明
1995, 13(2): 114-116.
摘要
(
)
PDF
(1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初次报告了茶树籽[SeedofCameliasinensis(L)O.Kuntze]具有杀死钉螺的作用。LD50及LD90分别为10μg/ml及16μg/ml左右。茶树籽浓度为16μg/ml时可抑制2-5d卵龄的螺卵孵化成幼螺。应用16μg/ml时也有杀死幼螺的作用。当用8μg/ml作用钉螺24h后耗氧量降低65%,而10μg/ml的茶树籽浓度降低钉螺糖原含量约80%。
脑泡球蚴病两例报告
杨保成,郭怀荣
1995, 13(2): 116-116.
摘要
(
)
PDF
(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例1,男性,43岁,汉族,干部。1989年5月10日因头痛、头昏、阵发性左上肢抽搐10余天来院就诊。8年前曾因肝泡球蚴病作手术切除,术后一直服吡喹酮治疗。曾有数年狩猎史。体检:神经系统无阳性发现,肝脏肋缘下3横指,边缘不整,质硬。包虫病卡松尼试验、间...
靶向伯氨喹抗约氏疟原虫红外期作用的初步研究
宋建勋,王兴相,黄复生,冯崇英,张祖谦,贺于玲,庞其捷
1995, 13(2): 117-119.
摘要
(
)
PDF
(1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半乳糖基新糖白蛋白(G-NGA)包裹伯氨喹(PQ)制成的靶向伯氨喹(TPQ)静脉注射(iv)感染约氏疟原虫子孢子2h的Wistar大鼠,42h时,20mg/kg和10mg/kgTPQ组子孢子发育率(SPV)分别为1.2%和2.8%,仅分别为对照组的6%左右和15%,约有90%红外期(EEF)呈现退变或发育受到明显抑制;20mg/kgPQ组SPV为5.0%,为对照组的26%,半数以上EEF均呈退变或发育受到抑制。昆明株小鼠iv约氏疟原虫子孢子后2h分别注射药物,TPQ10mg/kg组和PQ20mg/kg组原虫血症前期较对照组明显后延,尤其是TPQ10mg/kg组中2只鼠均未出现原虫血症。结果提
滤纸干血滴抽提恶性疟原虫 DNA 用于 PCR 扩增
张龙兴,詹斌,王聚君,冯晓平
1995, 13(2): 120-126.
摘要
(
)
PDF
(1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STE-蛋白酶K-SDS、甲醇-蛋白酶K-SDS、Chelex-100加热法和Chelex-100蛋白酶K等四种方法对恶性疟患者滤纸干血滴样品进行DNA抽提,供PCR扩增特异性AMA-1DNA片段。结果显示,除STE-蛋白酶K-SDS法抽提DNA进行PCR试验未能获得扩增产物外,其他3种方法抽提DNA后进行PCR试验均获得特异性约900bpDNA片段,可供进一步试验。
感染马来丝虫微丝蚴的中华按蚊组织化学观察
李建华,包怀恩,王菊生
1995, 13(2): 127-129.
摘要
(
)
PDF
(2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按蚊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乙酰胆碱酯酶、糖原及蛋白质等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感染马来丝虫微丝蚴后蚊体内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糖原及蛋白质含量均比未感染蚊明显降低。非特异性酯酶活性亦有一定改变,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则几无改变。
雀石蕊体外杀阴道毛滴虫作用
吴杰,张敏如,丁东宁,谭廷华,阎宝琦
1995, 13(2): 130-133.
摘要
(
)
PDF
(1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雀石蕊和S-(-)松萝酸有较强的杀虫作用。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滴虫死亡率升高,虫体裂解,密度下降;S-(-)松萝酸在体外杀滴虫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4mg/ml;0.4mg/ml及以上浓度的松萝酸与相同浓度的甲硝唑的杀滴虫效果无显著性差别。
旋毛虫病合并骨髓噬血细胞增多一例报告
农乐跟,潘柳婵
1995, 13(2): 133-133.
摘要
(
)
PDF
(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地区人体旋毛虫病不多见,旋毛虫感染合并噬血细胞增多症国内报道较少,现就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系男性,24岁,教师。因颜面浮肿、乏力、纳差、恶心呕吐伴畏寒发热、关节痛5d,于1990年2月26日入院。体检:T38.6°,P112次/min,皮肤...
卡氏肺孢子虫病实验与临床研究Ⅳ 4D7 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卡氏肺孢子虫的研究
梅芹,王其南,陈雅棠,刘约翰,范维珂,李培然
1995, 13(2): 134-137.
摘要
(
)
PDF
(1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4D7单抗-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31例经病原学确诊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病人肺组织切片及12例高危病人合并肺部感染的痰标本。结果显示,前者31例均呈阳性,阳性率100%(31/31);后者12例中1例阳性。与银染色法及亚甲胺蓝染色法比较表明,在3种方法的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以单抗法更为清晰,易于判断。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卡氏肺孢子虫感染
陈艳,毛克强,闻心培,巫仁显,廖景峰,梁显泉
1995, 13(2): 137-137.
摘要
(
)
PDF
(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国1979年上海报告第1例肾移植后肺孢子虫性肺炎以来,至今报道的病例尚不多[1],我省至今尚未见临床病例报道。我们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刷检物作姬氏染色,查找卡氏肺孢子虫包囊,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1250份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物涂片标本,取自1993...
肿瘤坏死因子与疟性贫血
侯颖春,薛采芳
1995, 13(2): 138-141.
摘要
(
)
PDF
(1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化学发光法(CL)、诱化学发光法(ICL)、红细胞变形性(ED)检测等方法研究了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BALB/c小鼠在注射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TNF)以后发生严重疟性贫血时,其血浆中活性氧(ROS)、相关自由基与ED及ED与疟性贫血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严重疟性贫血时动物血浆中ROS及相关自由基水平明显增高,ED明显降低。使用抗氧化剂可以明显改善上述过程而使血红蛋白(Hb)指数回升。因此认为,疟原虫感染时宿主体内过量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产生可使吞噬细胞释放大量ROS及相关自由基,血浆中这类物质的大量聚集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受到破坏,这样,红细胞很易于被机体的红细胞清除系统所清除,这可能是疟性贫血发生和加重的又一主要途径。
波斯锐缘蜱侵袭人体的报告
郝玉泉,许志勇,马成隆
1995, 13(2): 141-141.
摘要
(
)
PDF
(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1年5月至1993年8月,在内蒙古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发生软蜱侵袭人体的病例。采集的标本经鉴定为波斯锐缘蜱(ArgaspersicusOken,1818)。在被调查的360人中有24人(6.7%)曾被该蜱叮刺,部位以上肢、大腿、腋下和背部为多。可致...
阴道毛滴虫整虫抗原和单克隆抗体进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条件的探讨
于超,高兴政,朱永红
1995, 13(2): 142-145.
摘要
(
)
PDF
(1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阴道毛滴虫整虫抗原和单克隆抗体进行dot-ELISA试验,分别观察了不同的虫体数量、孵育时间、封闭剂型、抗原类型、NC膜及抗原保存时间与温度等条件对试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以2.5×107细胞/ml的虫数制备抗原膜,用0.5%脱脂奶粉1次性封闭1h(37℃),单克隆抗体和酶分别孵育1h(37℃)为最佳条件。在4℃和-20℃温度下,抗原可保存4个月。
血吸虫病人吡喹酮治疗后血清虫卵抗体十年追踪观察
徐尚敖,夏章武,占福初,徐兰英
1995, 13(2): 146-148.
摘要
(
)
PDF
(1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22例经吡喹酮治疗后血吸虫病患者的血清虫卵抗体水平进行了10年追踪观察。结果表明,血清虫卵抗体的效价逐年递减,治疗前ELISA反应滴度≥1∶800,占87.7%,治疗后1年占21.2%,2年占1%,2年后均<1∶800。ELISA转阴率在治后1—5年及第10年分别为53.2%、79.8%、82.3%、95.7%、95.9%及97%,治后4年ELISA阳性率与正常人出现的假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血吸虫病人经治疗后,血清中残留虫卵抗体水平需4年才能显著下降,因此治后4年ELISA阳性滴度≥1∶400,可作为未治愈病人的辅助诊断指标
隐孢子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马良,陈雅棠
1995, 13(2): 149-153.
摘要
(
)
PDF
(1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为一属主要寄生于消化道上皮引起人和多种动物腹泻的原虫,因其在婴幼儿、免疫缺陷患者,尤其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人中感染率较高且危害严重而倍受人们重视。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相继利用核酸限制性片段长度多...
幼儿黑热病一例报告
秦百顺
1995, 13(2): 153-153.
摘要
(
)
PDF
(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儿,女,112岁,山西襄垣县下良乡人。因反复发热伴面色苍白4月余,于1994年2月26日入院。入院前曾在乡镇卫生院就诊,中西药治疗无效。半月来病情加重。体检:T38℃,R52次/min,P140次/min,体重10.5kg。一般情况尚可,发育正常,...
显微镜下蠕虫卵微机检测与识别系统的研制
孔祥维,陈素贤
1995, 13(2): 154-155.
摘要
(
)
PDF
(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诊断是否被寄生虫卵感染的常规方法是利用显微镜检查患者粪便涂片中有无虫卵。在实际中此方法工作量大,检测时间长,检验人员须有相当的检验经验和专业知识,其检验结果还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大规模寄生虫卵普查和防治效果考核时难度更大。为此,我们研制了一套显微...
广西婴儿隐孢子虫病一例报告
蒋就喜,欧维琳,劳海彬
1995, 13(2): 155-155.
摘要
(
)
PDF
(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1年至1992年在桂林市检查54例腹泻婴幼儿大便,检出隐孢子虫卵囊1例。患儿,男,1岁6个月。因腹泻、发热5d入院。5d前开始排白色粘液便,5-6次/日,第3d出现发热(T38.3℃),在门诊就医热退,但腹泻加重,呈水样,12-16次/d,伴呕...
液氮冷冻治疗皮肤利什曼病的效果观察
管立人,任灏远,杨元清,邓琳琪,左新平,许永湘,阿不里克木江
1995, 13(2): 156-157.
摘要
(
)
PDF
(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任灏远等曾用液氮冷冻法治疗皮肤利什曼病(CL),据云有良好疗效[1]。1992—1993年,我们用该法对克拉玛依小拐农场的10例CL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如下。有2个以上皮肤损害的病例作为治疗对象,取1个皮损作涂片或组织切片以确定诊断,其余的均用液氮冷冻...
疟疾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例报告
王杨,杨秋平,张洪盛
1995, 13(2): 157-157.
摘要
(
)
PDF
(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科1993年6月—1993年8月,收治2名疟疾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现报告如下:例1,男性,41岁。因右髋外伤1wk、发热2d于1993年8月6日入院。入院前1wk因右髋骨折后输血400ml,近2日发热,体温39℃左右,入院时体温38.5℃,臀...
伯氏疟原虫液氮低温保存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比较
潘玉蓉,徐斌
1995, 13(2): 158-159.
摘要
(
)
PDF
(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疟原虫低温保存是疟疾研究的常用实验手段之一。目前在红内期疟原虫低温保存的常规方法中,一般用抗凝的感染血经离心弃血浆后,加等量的24%二甲基亚砜(DMSO)作保护剂。此方法虽然效果不错,但仍然不够简便,而且在进行体外培养时,还必须将DMSO洗去。为了简...
浙江省长兴县动物曼氏裂头蚴自然感染的调查
宋春山,赵孟义,陈生伟,徐继顺,李国,张胜华
1995, 13(2): 159-159.
摘要
(
)
PDF
(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我县曼氏迭宫绦虫病流行情况,我们于1992年7月,在地处丘陵的仙山乡枣树湾、祠山两村进行了动物裂头蚴自然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调查方法对当地捕捉的蛙、蟾蜍、蛇、鸟类,特别是蛙,逐一定种,称重,鉴定性别,计数。并按部位记录,观察活动状况,测量...
水螨寄生中华按蚊情况的调查
樊天宝,何培绩,甄天民
1995, 13(2): 160-160.
摘要
(
)
PDF
(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螨是蚊类,特别是按蚊体上最易寄生的一种体外寄生虫。我国有关水螨的记载始于1933年,冯兰洲报道了吴淞、厦门、武昌三地中华按蚊寄生水螨情况。之后,吴家荣[1]、陈健行等[2]、裘明华[3]、蓝艳华等[4]、刘亦仁[5]分别报道了贵州、浙江、四川等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