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作者指南
稿约
出版伦理规范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出版
图表要求
参考文献要求及格式
本刊常用缩略语
退修和校样须知
版面费及发票事宜
审稿指南
审稿须知
审稿指南
审稿流程
同行评议道德规范
诚邀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关于我们
出版道德规范
编辑人员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友情链接
国内外检索库
中国知网
万方
维普
PubMed
WILEY
ELSEVIER
ScienceDire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国内外相关刊物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Parasitology
Royal Soc Trop Med Hyg
Southeast A sian J TMPH
J Parasitol
Inter J Parasitol
British Med J
Parasit Immunol
J Parasitol Res
Parasitology Research
Trends Parasitol
Acta Trop
Am J Trop Med Hyg
Korean J Parasitol
Malar J
Am J Pub Hlth
相关领导机构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编辑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期刊协会
上海市期刊协会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1995年 第1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5-08-31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九九四年全国疟疾形势
1995, 13(3): 161-164.
摘要
(
)
PDF
(2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环境温度、低温保存及衰老对间日疟原虫子孢子发育为红外期的影响
刘多,罗树红,舒衡平,付冉定,叶炳辉
1995, 13(3): 165-169.
摘要
(
)
PDF
(3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察了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子孢子进腺后,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继续生活5d,或将全蚊保存于-70℃或液氮中24h或5d,再取其子孢子接种HepG2-A16细胞,培养7d后,通过免疫酶染色观察红外期裂殖体与休眠体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30±1℃组及13±1℃组的子孢子发育率(0.33%。及0.35%。)均显著低于26±1℃组(0.75‰);13±1℃组休眠体占红外期总数的比例显著高于另2组,分别为62.5%及40.1%或42.7%,提示较低的环境温度首先影响速发型子孢子的活力或影响其表现型,使休眠体的比例升高,与流行病学资料高纬度地区长潜伏期间日疟比例较大相一致。短时间的低温保存使子孢子发育为休眠体的比
湖北省汉川县1985-1993年急性血吸虫病920例分析
汪少荣,程龙,周丛立,孙开俊,万安新
1995, 13(3): 169-169.
摘要
(
)
PDF
(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蒿甲醚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现场观察
肖树华,石中谷,卓尚炯,王存志,张志刚,褚波,郑江,陈名刚
1995, 13(3): 170-173.
摘要
(
)
PDF
(2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观察蒿甲醚预防性血吸虫感染的效果,1994年8-10月,在湖南省益阳市濒临洞庭湖南岸的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明朗村,全村受试村民先服单剂吡喹酮(40-50mg/kg)治疗,然后随机分为2组,1组(蒿甲醚组)口服蒿甲醚作预防性治疗,8月下旬开始每半个月口服1剂蒿甲醚(mg/kg),共服4次;另1组(对照组)口服剂型相同的安慰剂,末次给药后25-32d作粪检复查。结果蒿甲醚组365人的粪检血吸虫卵阳性率为5.5%,每克粪便虫卵数(EPG)为122±79(n=9),无急性血吸虫病发生,对照组人群(376人)的粪检血吸虫卵阳性率为13.6%,EPG为618±909(n=19),有2例急性血吸虫病发生。口服蒿甲醚无药物反应,对肝、肾功能无影响。初步结果表明,口服蒿甲醚预防性治疗可明显减低血吸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并可能防止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生。
套式PCR扩增特定SSUrDNA片段诊断恶性疟的研究
万磊,陈培霞,薛采芳,姜绍谆
1995, 13(3): 174-177.
摘要
(
)
PDF
(2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2对针对恶性疟原虫(P.f.)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SSUrDNA)的特异引物,采用双温度点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用煮沸法快速萃取的样本DNA中,扩增P.f.SSUrDNA片段,进行恶性疟原虫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扩增样本DNA片段大小恒定,经限制性酶切进一步分析,证实均为P.f.SSUrDNA目的片段,其检测原虫的灵敏度为0.8×10-6,较常规镜检敏感,并具有鉴别红内期早期阶段疟原虫种类和确认有无混合感染的潜力。因而认为该系统是灵敏、准确、简易、快速的疟疾诊断新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无发热的黑热病两例报告
王兴武,王应良,陈凡
1995, 13(3): 177-177.
摘要
(
)
PDF
(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犬溴氰菊酯药浴阻断内脏利什曼病传播的研究
熊光华,金长发,洪玉梅,苏忠伟,薛培泽,谢维宽,张安治,李国茹,高斌
1995, 13(3): 178-181.
摘要
(
)
PDF
(2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犬内脏利什曼病的高发区川北南坪县,择三乡一镇,连续2年(1992-1993)开展家犬溴氰菊酯药浴实验,浴犬率达99.0%以上。实验前的1991年度实验区内脏利什曼病新感染者13例;在1992年白蛉季节中经2次浴犬后,1992年度三乡一镇的新病例为11例;至1993年白蛉季节中又进行2次治犬后,经考核,1993年度实验区内未见新发病例出现。显示1年2次连续2年的浴犬工作,对于阻断内脏利什曼病的传播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吉林省松原地区输血感染疟疾12例
滕守峰,冯传宝
1995, 13(3): 181-181.
摘要
(
)
PDF
(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弓形虫的酶细胞化学及蒿甲醚对其影响的研究
梁志慧,徐麟鹤
1995, 13(3): 182-184.
摘要
(
)
PDF
(2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鼠腹腔接种RH株弓形虫速殖子1万个,2h后分别灌服5%淀粉溶液及蒿甲醚200mg/kg,连续8d,取腹腔液沉淀作电镜酶细胞化学。测定弓形虫虫体胞嘧啶单核苷酸酶(CMP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酶)的定位及用药后2种酶超微结构水平上的变化。结果表明,CMP酶定位于虫体的溶酶体,药物对其无明显影响。G-6-P酶定位于虫体的质膜外及围虫泡内,用药后酶反应减弱,说明药物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这可能是药物抗弓形虫的作用机制之一。
培养物中间日疟原虫不同分离株休眠体的观察
舒衡平,罗树红,刘多,付冉定
1995, 13(3): 185-188.
摘要
(
)
PDF
(2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免疫酶染色法观察了我国间日疟原虫广东深圳和始兴、湖南长沙和湖北应城不同地区四个分离株在培养物中的休眠体。各分离株休眠体占肝期原虫的比率分别为40.1%、43.5%、50.6%和57.1%,与纬度呈正相关:y=-668+2.05x。当不同虫株来源的地区纬度差大干5°时,其休眠体比例的差异有显著性。四个地区分离株的红外期裂殖体和休眠体的大小间差异无显著性。结果表明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的间日疟原虫休眠体在肝期原虫中所占比例较南方者为大,这与临床上北方间日疟以长潜伏期为主,南方以短潜伏期为主的现象相吻合。
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疟区疫点处理方法的探讨
黎永成
1995, 13(3): 188-188.
摘要
(
)
PDF
(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吡喹酮治疗对血吸虫感染鼠血清抗SEA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的影响
施光峰,徐肇玥,傅奇,翁心华
1995, 13(3): 189-192.
摘要
(
)
PDF
(2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CaptureELISA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鼠血清中抗SEA循环免疫复合物(SEAIC)水平在吡喹酮治疗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鼠血清SEAIC水平在吡喹酮治疗后逐周下降。至治疗后第5wk时,15只小鼠中13只治愈,小鼠的血清SEAIC水平已显著下降,吸光度从治疗前的0.358±0.074(0.22-0.46)降至0.165±0.049(0.10-0.23),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至治疗后第7wk时,有10只小鼠的血清SEAIC水平已转为阴性(吸光度小于0.097),另3只小鼠也降至近阴性水平。而2只虽经治疗但未治愈的小鼠血清SEAIC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并且,感染后未予吡喹酮治疗的小鼠血清SEAIC,直至实验观察结束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0.266±0.076)。
阿苯达唑治愈肾膨结线虫病一例报告
杨以桡,卢有
1995, 13(3): 192-192.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湖州市妙西乡1964-1987年防治马来丝虫病的费用-效益分析
史宗俊,孙德建,施恒华
1995, 13(3): 193-196.
摘要
(
)
PDF
(2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采用的方法:(1)防治的费用按直接和间接两种费用估算;(2)将急性炎症发作减少作为防治效果的可测性指标;(3)在急性炎症发作减少的随访资料与双曲线方程拟合良好的基础上,用该方程估算防治后每年急性炎症发作的人数;(4)认定如不开展防治,每年急性炎症发作的人数相对地稳定在防治前水平;(5)将丝虫病人流火发作减少、增加的劳动日按当时人均劳动日的经济价值计算,加上节省的诊疗费作为效益。对费用和效益采取贴现,用费用与效益之比进行分析。结果:总费用为21182元,总效益为119859元,费用-效益比值为1:57.即每投入1元,可获5.7元的效益。
藐小棘隙吸虫病感染方式的研究
肖祥,吕大兵,汪天平,高剑峰,朱传刚,张邦炬,安静生,彭宏传,徐明荣,吴继铎,梅继德
1995, 13(3): 197-199.
摘要
(
)
PDF
(2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表明,居民感染藐小棘隙吸虫系由于生饮含有该吸虫见蚴的水或食入其活囊蚴。经常喝生水的居民的感染率为20.1%,较不喝生水居民的感染率1.5%高12.6倍。该地水体中仅检到该吸虫尾蚴.未发现囊蚴。因此可以认为,藐小棘隙吸虫感染人体的主要方式是尾蚴直接经口,而囊蚴经口感染为次要。
尿道排出铁线虫一例报告
何学元
1995, 13(3): 199-199.
摘要
(
)
PDF
(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吖啶诱变剂ICR-170对日本血吸虫雌虫卵巢、卵黄腺发育的抑制作用
陆钦淹,蒋守富,张宝秀,潘彩娥,朱国行,符福园
1995, 13(3): 200-202.
摘要
(
)
PDF
(1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吖啶诱变剂ICR-170和血吸虫尾蚴温育(30.5℃)后,经皮感染小鼠,6wk解剖,检视成虫发育情况,发现10μg/ml30min组28条雌虫中,发生卵巢、卵黄腺全缺或畸变者24条,诱变率高达85.7%;雄虫未见明显影响;所有不育的畸变雌虫仍被雄虫抱合,寄居在肠系膜静脉或肝门静脉内。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保护性免疫的诱导,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致弱虫体抗原。
恶性疟原虫云南勐捧分离株裂殖子顶端膜抗原Ⅰ序列分析
张龙兴,詹斌,王聚君,冯晓平
1995, 13(3): 203-208.
摘要
(
)
PDF
(4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文献报道的恶性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IDNA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并合成两对20聚寡核苷酸作引物,对恶性疟原虫勐捧分离株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BamHI和EcoRI双酶解后,克隆入具有相应末端的M13mp8和M13mp8载体,转化JPA101,生长于含X-gal的培基上,抽提无色噬菌斑DNA,以DNA序列测定仪进行DNA序列测定,并自动翻释成氨基酸序列。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定部分DNA序列,并与DNA序列测定仪测定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扩增的序列长度为1773个碱基,编码591个氨基酸。与参照序列比较,有17个点突变,引起15个密码子的取代,其中,除1个密码子为同义取代外,其余密码子均为非同义取代,造成14个氨基酸的取代。点突变在序列中呈散在分布,但在氨基酸序列中第160-210位相对较集中。
抗恶性疟重组复合抗原的免疫血清对恶性疟原虫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李全贞,毕惠祥,李英杰,谢毅,任大明,徐秉锟
1995, 13(3): 209-213.
摘要
(
)
PDF
(3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初步观察了兔抗两种重组恶性疟复合抗原(C和CAC)的免疫血清对恶性疟原虫的体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抗C和抗CAC两种免疫血清对疟原虫体外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抗CAC血清的抑制效果更明显(P<0.05)。抑制程度随培养物中免疫血清浓度的增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其中抗CAC免疫血清在1%、10%和20%浓度时对疟原虫第2增殖周期(72h)的抑制率分别可达15%、54%和82%。免疫血清作用后较多原虫呈现发育不良及裂殖子凝集和成熟原虫退变现象,提示可能与复合抗原中的多个保护性抗原位点所产生的多功能抗体有关。
肠道蛔虫致小儿窒息死亡32例报告
韦立功
1995, 13(3): 213-213.
摘要
(
)
PDF
(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我国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的趋势和特点
许隆祺,蒋则孝,余森海,徐淑惠,常江,吴中兴,许景田,张湘君,陈兆义,张斌,王云昆,李同喜
1995, 13(3): 214-217.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作者等所进行的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的结果,对照过去有关的调查资料,大致可见著于寄生虫感染率呈明显地下降或上升两种趋势:一是,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姜片虫、蛔虫、鞭虫和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明显下降;二是,如旋毛虫、囊虫、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和棘球蚴病,则以明显上升为特征,并就造成这两种趋势的相关社会经济因素进行讨论。
感染马来丝虫微丝蚴中华按蚊元素的分析
李建华,王菊生,包怀恩
1995, 13(3): 218-221.
摘要
(
)
PDF
(2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对中华按蚊的羽化蚊、吸正常人血后0d、5d、8d、12d、18d及感染马来丝虫微丝蚴后5d、8d、12d、18d的中华按蚊虫体内13种元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这13种元素由钾、钠、钙、镁等4种常量元素和铁、锌、镍、铝、钢、铅、铜、锰、铬等9种微量元素组成。结果表明,非感染马来丝虫微丝蚴中华按蚊体内元素的含量随蚊虫的发育而增减不一,减少明显的有锌、铁、镁、铜等,而钙、钾等却有所增加。感染蚊与非感染蚊相比较,多种元素的含量明显减少,于感染第5d,有铁、锌、钾、钙、钠、铝、钢、铅、铜、锰等10种;第8d有除钙、镁以外的11种;第12d有除钙、镁、铜、镍外的9种;第18d有钾、
囊虫病人治疗前后循环抗原的动态观察
张永浩,雷均平,张敏如,万肖涵,李琛
1995, 13(3): 222-224.
摘要
(
)
PDF
(1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单克隆抗体双夹心ELISA(McAb-ELISA)检测脑囊虫病人用阿苯达唑治疗前后血清中循坏抗原(CAg)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病人经1-3个疗程的治疗,CAg的OD均值由治疗前的0.499依次下降为0.291、0.073和0.051,而CAg的阴转率随疗程的增加而提高,1个疗程后为20.0%,2个疗程后为57.9%,3个疗程后为87.5%。选择8例脑囊虫病人同步对比检测血清CAg和CAb在不同疗程后的变化,结果CAg水平下降明显,3个疗程后,除1例外,全部转阴,而CAb水平下降缓慢,无1例转阴。因此,CAg的检测可作为囊虫病的疗效考核方法。
腮腺区囊虫病一例报告
黄迪炎,付崇健
1995, 13(3): 224-224.
摘要
(
)
PDF
(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疟疾防治历程与现状
蒋妙根,王克武,万翠英,周釥民,马瞧勤,姚立农,俞毛毛
1995, 13(3): 225-228.
摘要
(
)
PDF
(2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国40年来浙江省疟疾由50年代的年均发病率76.65,降到80年代的年均0.918。其间在1954、1962和1973年出现3次暴发流行,1962年为建国以来我省最严重的1次流行,发病88万余人,年发病率高达330。1988年以后全省各县(市、区)疟疾发病率均在1以下。1992年发病172例,发病率为0.04,本地病例仅占10.8%,输入病例占89.2%;无疟县38个,占全省原疟疾流行县的43.7%。1993年9月经卫生部的抽查复核,达到了全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
湖南省辰溪县城镇妇女阴道毛滴虫感染情况调查
罗虹灿
1995, 13(3): 228-228.
摘要
(
)
PDF
(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鼠泡球蚴包囊壁的原头节组织发生
蒋次鹏,刘约翰
1995, 13(3): 229-229.
摘要
(
)
PDF
(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孢菌素A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肝脏作用的研究
孟运莲,陈静卿,罗善云,袁华,蒋明森,张苏川
1995, 13(3): 230-231.
摘要
(
)
PDF
(2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蛔虫幼虫移行征合并真菌与细菌感染一例报告
周开敏
1995, 13(3): 231-231.
摘要
(
)
PDF
(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省疟疾周期性暴发流行与媒介按蚊关系的分析
郑祖杰,吴金俊,徐保海
1995, 13(3): 232-233.
摘要
(
)
PDF
(1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支睾吸虫病合并胆总管狭窄一例报告
龚彪,梁开忠
1995, 13(3): 233-233.
摘要
(
)
PDF
(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3例微丝蚴血症者自然消长追踪观察
刘海云,徐振刚
1995, 13(3): 234-235.
摘要
(
)
PDF
(1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新的血吸虫尾蚴染色方法
蔡士椿
1995, 13(3): 235-235.
摘要
(
)
PDF
(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草药皂甙对钉螺、血吸虫毛蚴和尾蚴杀灭作用的初步观察
黄文通,杨罗静,谈佩萍,施天益
1995, 13(3): 236-236.
摘要
(
)
PDF
(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感染食蟹猴疟原虫B株大劣按蚊的寿命
宋宗臣
1995, 13(3): 237-238.
摘要
(
)
PDF
(1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省常熟市唐市镇近四年血吸虫病监测结果
吴英泽,陈土保,陈君稼,孙英,孙国祥,徐根生,谭仁华,殷安华,陈建亚,陆梅根,程良保
1995, 13(3): 239-240.
摘要
(
)
PDF
(1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龙江省阔节裂头绦虫感染一例报告
范树奇,王光岳,孙明芳
1995, 13(3): 240-240.
摘要
(
)
PDF
(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