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12-30
    专题报道
    2013年全国疟疾疫情分析
    张丽,丰俊,夏志贵*
    2014, 32(6):  1-407-413. 
    摘要 ( )   PDF (61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2013年全国疟疾疫情特征进行分析,为消除疟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使用《疟疾防治工作调查表》(全国疾病控制调查制度2013年版“卫统32表”)收集2013年全国疟疾疫情数据资料,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和AcrGI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3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605县(市、区)报告疟疾病例4 128例,较2012年(2 718例)上升51.9%,发病率为0.030 5/万;病例主要分布在广西(30.3%,1 251/4 128)、云南(14.0%,576/4 128)、江苏(8.3%,341/4 128)、四川(5.8%,238/4 128)和浙江(5.0%,208/4 128)等5省(自治区)。临床诊断病例41例(1.0%,41/4 128),确诊病例4 087例(99.0%,4 087/4 128),其中间日疟930例(22.8%,930/4 087),恶性疟2 908例(71.2%,2 908/4 087),三日疟51例(1.2%,51/4 087),卵形疟133例(3.3%,133/4 087),混合感染65例(1.6%,65/4 087)。报告本地感染48例(1.2%,48/4 128),分布在云南(10个县)、西藏(1个县)和安徽(1个县)等3省(区)共12个县(市、区);报告的本地感染恶性疟病例,仅分布在云南省的沧源县(4例)、瑞丽市(1例)和盈江县(1例)。仅西藏自治区墨脱县报告本地感染疟疾发病率超过1/万。报告境外输入病例4 042例(97.9%,4 042/4 128),分布在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境内输入病例38例(0.9%,38/4 128),分布在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报告重症病例156例(3.8%,156/4 128),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报告死亡病例23例(0.6%,23/4 128)。疟疾病例诊断后24 h内报告率为100.0%,3日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为96.1%(3 968/4 128),7日内疫点处置率为100.0%(4 128/4 128)。  结论  全国消除疟疾工作成果显著,但境外输入病例明显增多,云南省边境地区和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仍是我国消除疟疾的重点地区,境内跨地区输入病例也是在我国的感染病例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论著
    我国消除疟疾风险评估分析
    周晓农1,张少森1,徐俊芳1,2,夏志贵1,王汝波1,钱颖骏1,周水森1,杨维中3
    2014, 32(6):  2-414-418. 
    摘要 ( )   PDF (96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明确我国消除疟疾进程中的风险区域,为有效推动全国消除疟疾进程和全面实施消除疟疾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0年全国24个疟疾流行省以县为单位的数据,包括各流行县的疟疾流行现状、潜在传播风险和机构工作能力等指标,计算疟疾传播风险评估指数和消除疟疾能力评估指数,定量分析各地疟疾传播风险和消除疟疾能力,对我国消除疟疾进程中的风险区域进行分类,并采用ArcGIS软件绘制我国消除疟疾的风险地图。  结果  收集获得2010年全国24个疟疾流行省2 147个流行县有关疟疾传播风险和消除疟疾能力的数据;统计获得各县能力总评估指数与传播风险指数,结果显示约40%的县在平均线以下;根据疟疾传播风险、疾病防治工作能力及疟疾发病率水平之间关系的三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全国2 147个流行县可分为4类,1类流行县(极高度风险县)共20个,主要分布在云南(9个)、广西(5个)和西藏(1个)等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2类流行县(高风险县)共17个,主要分布在云南(3个)、广西(2个)、贵州(2个)、陕西(2个)和西藏(1个)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类风险县(中度风险县)共170个,主要分布在云南(15个)、贵州(14个)、河北(14个)、四川(13个)、山西(10个)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4类风险县(低风险县)共1 940个,在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  结论  明确了我国消除疟疾的4类风险区域的分布。

    河南省2005-2013年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刘颖,周瑞敏,钱丹,杨成运,张红卫*
    2014, 32(6):  3-419-422. 
    摘要 ( )   PDF (43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05-2013年疟疾流行特征,为适时调整和制订该省消除疟疾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河南省2005-2013年疟疾疫情资料,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和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2005-2013年河南省共报告疟疾病例17 803例,年发病率在0.2/10万~5.2/10万,平均发病率为2.0/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商丘市(9 079)、南阳市(4 923)、信阳市(1 449)、驻马店市(653)和周口市(564)。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职业主要是农民。2005-2010年发病集中在流行季节的8、9月,2011-2013年无明显的季节高峰。2005-2010年以间日疟为主(占95.4%,16 331/17 126),2011-2013年以恶性疟为主。2005-2013年,实验室诊断病例占54.6%。患者自发病到确诊时间的中位数是4 d,不同年份疟疾病例的发病-诊断时间有统计学意义(χ2=437.2,P<0.01)。输入性病例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26例增至2011年的146例。2012和2013年,全省报告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绝大多数来自非洲国家(79.6%),其次是东南亚国家(10.0%)。  结论  河南省的疟疾疫情仍面临着很多挑战,消除疟疾的各项工作仍需加强。

    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小鼠Treg/Th17比值的初步研究
    陈光1 *,刘蕾1,毕胜2,罗兰2,王芳芳1,蔡连顺1,苏菊香1,代月1
    2014, 32(6):  4-425-429. 
    摘要 ( )   PDF (54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感染早期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值变化。  方法  20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经腹腔注射1×106个约氏疟原虫17XL感染的红细胞,其中10只小鼠分别于感染前、后1 d注射1 mg CD25单克隆抗体(7D4),建立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模型和Treg消除小鼠模型。于感染后1~7 d采小鼠尾静脉血,计数红细胞感染率,统计小鼠存活率。另取两模型组小鼠各10只,于感染前(0 d)、感染后3 d和5 d分别取3只小鼠脾组织,制备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脾细胞中Treg和Th17数量占CD4+ T细胞的百分比,计算Treg/Th17比值,分析Treg数量百分比与Th17数量百分比的相关性。  结果  约氏疟原虫17XL感染后2 d,感染组小鼠外周血中出现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感染后5 d,红细胞感染率上升至(49.8±4.7)%,小鼠存活率降至60.0%(6/10);感染后6 d,小鼠全部死亡。Treg消除组小鼠也于感染后2 d外周血中出现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至感染后5 d红细胞感染率仅为(10.0±3.5)%,于感染后7 d上升至60.0%,感染后8 d小鼠全部死亡。感染后3 d,感染组小鼠Treg和Th17数量百分比分别为(11.1±1.3)%和(16.7±3.3)%,感染后5 d增加为(26.1±4.5)%和(19.6±2.6)%,均显著高于感染前[(5.0±0.7)%和(2.4±0.3)%](P<0.01);感染后3 d和5 d 的Treg/Th17比值分别为0.7±0.1和1.3±0.4,均低于感染前(2.1±0.5)(P<0.01,P<0.05);Treg消除组小鼠Treg和Th17数量于感染后3 d和5 d分别为(2.4±1.3)%、(4.3±2.9)%和(26.1±2.2)%、(6.5±2.1)%;Treg/Th17比值分别为0.1±0.1和0.7±0.4,均低于感染前(3.6±0.4)(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reg数量百分比与Th17数量百分比呈正相关(r=0.8166,P<0.01)。  结论  约氏疟原虫17XL感染早期小鼠Tregs/Th17比值明显降低。

    刚地弓形虫自噬相关蛋白3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多抗制备
    华倩倩1,李相志2,万玉静2,陈弟3,赵徐寒晖3,蒋凯3,胡昕4,潘长旺2,谭峰2 *
    2014, 32(6):  5-432-436. 
    摘要 ( )   PDF (52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克隆、表达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自噬相关蛋白3(TgAtg3)基因,并制备能特异性识别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  方法  以弓形虫RH株cDNA为模板,构建pET28a-TgAtg3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E. coli)Rosetta感受态细胞,经自诱导培养基诱导表达,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诱导表达产物,以小鼠抗His标签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以纯化的TgAtg3蛋白作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日本大耳白兔,125 μg/(只·次),免疫4次后心脏取血,制备血清,获得特异性抗TgAtg3多克隆抗体。对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鉴定。  结果  双酶切、PCR扩增及测序结果证实目的片段序列正确,原核表达质粒pET28a-TgAtg3构建成功。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重组E. coli中可见相对分子质量(Mr)约44 000的可溶性TgAtg3蛋白的高效表达。抗体检测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弓形虫RH株的TgAtg3蛋白。IFA结果显示,该多克隆抗体可与虫体胞浆内TgAtg3结合。  结论  获得重组可溶性TgAtg3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弓形虫RH株的天然Atg3蛋白。

    弓形虫感染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动态变化
    周永华1 *,杨俊峰2,许永良1,殷钰涵2,张英1,顾晓琳2,杨静1
    2014, 32(6):  6-437-440. 
    摘要 ( )   PDF (38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弓形虫感染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动态变化。 方法 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大鼠经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2×107/ml)2 ml/鼠,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感染前、感染后2、4、8和12个月时应用CantataTM肌电图仪检测大鼠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结果  弓形虫感染后2个月,感染组和对照组大鼠SNCV和MNC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4个月,感染组大鼠SNCV和MNCV开始减慢,并随着病程延长而进行性加重,4、8和12个月时SNCV分别为(35.26±3.02)、(33.57±2.27)m/s和(32.38±2.38);MNCV分别为(25.94±3.20)、(22.75±2.31)和(22.03±2.08)m/s。SNCV和MNCV在感染后4、8和12个月时较对照组分别下降(7.47±2.11)%、(8.92±2.64)%和(12.18±1.94)%,(12.57±1.89)%、(13.72±2.65)%和(15.46±2.3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弓形虫感染4个月后大鼠下肢感觉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性减慢。

    广东省江门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郑南才1,2 *,刘鹰航1,2,梁柏年1,许坚锋1,方悦怡3,杨杨4,6,梁松5,6
    2014, 32(6):  7-441-445. 
    摘要 ( )   PDF (52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江门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方法  2011年5~12月,从江门市7个市(区)的东、南、西、北和中部各随机抽取一个镇,每个镇随机抽取4~5个村,每村随机抽取10%家庭中3岁以上人员为调查对象,共发放14 000个粪盒,收回12 661个。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华支睾吸虫卵,一粪三检,阳性样品计算每克粪便虫卵数(EPG)。  结果  本次共调查了江门市7个市(区)的35个镇140个村12 661人。江门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平均为10.39%(1 316/12 661),平均EPG为98.3。7个市(区)中以蓬江区感染率最高,为26.68%(402/1 507),台山市感染率最低,为0.93%(19/2 049);鹤山市的平均感染度最高,平均EPG为225.4,台山市的平均感染度最低,平均EPG为5.13。各镇的感染率与到主要河流的距离呈负相关(r=-0.61,P<0.01)。男性和女性的感染率分别为13.54%(822/6 073)和7.50%(494/6 588),平均EPG分别为118.9和72.5。20岁以上人群,男女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均明显上升,感染率最高的年龄组为60~69岁,为14.29%(169/1 183),感染度最高的为70岁以上年龄组,平均EPG为153.8。调查发现,99.91%(12 650/12 661)的感染者为轻度感染,仅0.09%(11/12 661)的感染者为中度感染,无重度感染者。  结论  江门市7个市(区)均不同程度存在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各地区感染率和感染度间差异较大,感染率高的镇主要沿大的河流分布。

    2011-2013年上海临床医院送检样品寄生虫检测结果分析
    陈韶红,张永年,李浩,蔡玉春,陈家旭*
    2014, 32(6):  8-446-451. 
    摘要 ( )   PDF (57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上海临床医院送检样品寄生虫检测结果,为寄生虫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方法  对上海二、三甲和涉外医院送检的血清、粪便、痰液、体液和病理切片等样品,采用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寄生虫感染情况。  结果  2011-2013年检测上海各医院送检样品共16 151份。其中,病原学检测样品5 939份,检出寄生虫感染855份共32种寄生虫,检出率为14.4%。肠道寄生虫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的检出率为8.3%(494/5 939)、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的检出率为3.1%(186/5 939);<20岁年龄组肠道原虫的检出率较高(P<0.05);男性和女性的各原虫检出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检测样品共10 212份,寄生虫特异性抗体的总阳性率为7.1%(730/10 212),抗体阳性样品中所占比例较高的依次为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23.7%(173/730)、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19.6%(143/730)、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19.0%(139/730)、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18.1%(132/730)和曼氏迭宫绦虫(Sparganum mansoni)17.5%(128/730)。原虫感染病例主要来自上海(269例)、江苏(142例)、安徽(106例)和浙江(82例),其他地区均在40例以下;蠕虫感染共89例,主要来自浙江(24例)、上海(18例)、江西(11例)。 结论  2011-2013年上海医院送检样品中,病原学检测阳性寄生虫主要为人芽囊原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等肠道寄生虫,血清学检测抗体阳性主要为猪囊尾蚴和日本血吸虫等蠕虫。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初步研究
    柯艳坤1,黄裕1,葛秀清1 *,彭梅仙1,汪清1,黄立任1,罗国强1,钟雷响1,阚式绂1,张远新1,翟建新2
    2014, 32(6):  9-452-454. 
    摘要 ( )   PDF (31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实时荧光PCR及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  方法  针对广州管圆线虫核糖体RNA基因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设计引物,应用实时荧光PCR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并通过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华支睾吸虫和棘颚口线虫DNA,分析该方法的特异性;分别检测1~10条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DNA,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性。  结果  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检测华支睾吸虫和棘颚口线虫时未出现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峰。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条幼虫。  结论  实时荧光PCR及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上海市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螺类分布及感染现状抽样调查
    郭云海,吕山,顾文彪,刘和香,吴缨,张仪*
    2014, 32(6):  10-455-458. 
    摘要 ( )   PDF (42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上海市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螺类的种类、分布和感染现状。 方法 于2012年8月-2014年10月,在上海市嘉定、青浦、普陀、宝山、杨浦、闵行、松江、金山、崇明和浦东新区等10个区县现场开展了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螺类的调查。采用肺检法和匀浆法剖检采集的螺类,计算感染率。 结果 共采集螺类标本1 074只,经形态学鉴定,隶属于8科10种,其中小管福寿螺133只、褐云玛瑙螺25只、中国圆田螺183只、铜锈环棱螺78只、尖膀胱螺349只、椭圆萝卜螺224只、同型巴蜗牛45只、中华灰巴蜗牛32只、黄蛞蝓2只和双线嗜黏液蛞蝓3只。其中褐云玛瑙螺为市场销售,野外未见分布;而小管福寿螺在青浦区金泽镇发现野外自然种群。病原学检测未发现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螺类。 结论 上海地区未发现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螺类,但对小管福寿螺应加强相应的监测工作。

    中华按蚊偏嗜血行为的实验观察
    王海防1,2,王怀位1,程鹏1,郭秀霞1,刘丽娟1,张崇星1,公茂庆1 *
    2014, 32(6):  11-459-461. 
    摘要 ( )   PDF (33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人饵或牛饵诱捕的野外中华按蚊经实验室传代后嗜血行为的变化。  方法  在山东省单县水稻种植区分别利用人饵和牛饵诱捕大量未吸血的中华按蚊雌蚊,带回实验室分别标记为人饵组和牛饵组,用小白鼠血常规饲养传代;在一大型温室内应用标记-释放-重捕法对两组蚊虫的亲代、子1代、子25代的嗜血性分别进行实验观察。  结果  3次检测的重捕率分别为39.02%(1 332/3 414)、37.97%(2 583/6 803)和30.55%(1 523/4 986)。中华按蚊野外种群人饵组和牛饵组亲代仍在人饵帐和牛饵帐被捕获的比例分别为54.07%(339/627)和58.01%(409/705)(χ2=19.42,P﹤0.01);子1代成蚊两组比例分别为51.03%(669/1 311)和55.11%(701/1 272)(χ2=9.75,P﹤0.01);子25代成蚊两组比例分别为51.98%(342/658)和52.37%(453/865)(χ2=2.82,P﹥0.05)。  结论  中华按蚊偏嗜人血或牛血的行为经实验室传25代后可能发生改变。

    信息报道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9-2012年基金论文分析
    衣凤芸,张争艳,盛慧锋*
    2014, 32(6):  12-462-464. 
    摘要 ( )   PDF (28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9-2012年所刊载的研究性论文(包括论著、实验研究、现场研究和临床研究)为分析对象,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4年共刊载研究性论文258篇,其中基金论文212篇,基金论文率为82.2%。受1、2、3、4和5项基金资助的论文分别为116、58、29、7和2篇。基金项目主要来自国家级(占61.8%,131/212)、省部级(占28.3%,60/212)、院级(占7.1%,15/212)和国际项目(占2.8%,6/212)。受基金资助的论文主要涉及5个主题,分别为血吸虫病(学)(35篇,占16.5%)、棘球蚴病(学)(29篇,占13.7%)、疟疾(学)(24篇,占11.3%)、弓形虫病(学)(22篇,占10.4%)、囊尾蚴病(学)(9篇,4.2%)。研究方向,以分子生物学(75篇,占35.4%)、免疫与诊断(53篇,占25.0%)和流行病学(29篇,占13.7%)为主。2009-2012年该刊基金论文比分别为0.70、0.67、0.74和0.65,从结果可见该刊的基金论文比保持在较高水平,在寄生虫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综述
    脊椎动物和寄生虫尿苷磷酸化酶的研究进展
    李润花1,祝建疆2,殷国荣3 *
    2014, 32(6):  13-465-468. 
    摘要 ( )   PDF (49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尿苷磷酸化酶(uridine phosphorylase,UPP)是嘧啶补救合成途径的一种关键性调节酶,可逆地催化尿嘧啶核苷、脱氧尿嘧啶核苷转变为尿嘧啶和核糖-1-磷酸,对维持和调控组织中尿嘧啶核苷的浓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物种的尿苷磷酸化酶虽然在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在理化性质、结构特点、活化位点、与底物结合位点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将尿苷磷酸化酶作为靶点,设计和开发抗菌、抗寄生虫感染药物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不同生物来源的尿苷磷酸化酶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研究进展,为研究刚地弓形虫UPP基因表达蛋白作为抗弓形虫疫苗靶点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带科绦虫主要宿主保护性抗原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
    岳龙,付宝权*
    2014, 32(6):  14-469-473. 
    摘要 ( )   PDF (56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带科绦虫是棘球蚴病、囊尾蚴病和绦虫病的病原体,可感染牛、羊等家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可感染人导致发病甚至死亡。近年来,研究者在绦虫中发现了许多具有宿主保护作用的抗原分子,以这些抗原制备的基因重组蛋白疫苗已用于防治羊绦虫、牛带绦虫、猪带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等引起的寄生虫病。本文就带科绦虫的主要宿主保护性抗原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

    疟疾无症状带虫者检测方法
    肖回回,周水森*,夏志贵,张少森
    2014, 32(6):  15-474-477. 
    摘要 ( )   PDF (46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消除疟疾阶段,无症状带虫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为重要而备受专注,然而因其没有疟疾相关临床症状,且外周血中疟原虫密度往往较低,常规显微镜检查和快速诊断试剂难以检测。本文对目前无症状带虫者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RNA干扰技术在寄生线虫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何莉,赵俊龙,胡敏*
    2014, 32(6):  16-478-482. 
    摘要 ( )   PDF (58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由双链RNA诱发而导致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技术,已广泛运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RNAi的发现及其生物学意义、发生机制、在动物寄生线虫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等方面作一综述。

    研究简报
    云南省宾川县片形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慢性病例分析
    陈凤1,杨慧1,刘榆华1*,段玉春1,杨敬1,崔玉华1,杨丽群1,杨琼1,张建国2,罗家军1
    2014, 32(6):  17-422-424. 
    摘要 ( )   PDF (31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4年2~3月在云南省宾川县州城镇2个行政村中的6个自然村,开展片形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对当地5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血清学检测,血清阳性者采用260目尼龙绢集卵沉渣镜检和Kato-Katz法检查24 h全粪中片形吸虫卵。结果显示,人群血清片形吸虫抗体总阳性率为3.0%(36/1 207),男、女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12/530)和3.6%(24/67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46,P>0.05)。州城和白庄行政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24/616)和2.0%(12/59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7,P<0.05)。血清阳性者粪检阳性率为6.5%(2/31),粪检阳性者1例为2012年巨片形吸虫病暴发时病例,发现的虫卵为变性虫卵;1例为新发病例,对新发病例进行临床诊疗观察,确定为片形吸虫病慢性期病例。

    琼脂-石蜡双包埋法用于湖北钉螺软体组织结构的观察
    谭苹*,张洁,李青,于志君
    2014, 32(6):  18-429-431. 
    摘要 ( )   PDF (35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观察和研究湖北钉螺软体的组织学结构,将固定后的湖北钉螺软体组织包埋于琼脂中,然后完成脱水、透明、浸蜡、切片和染色等步骤,得到湖北钉螺软体组织的永久玻片标本,光镜下可见清晰的软体组织结构。

    湖南省2011-2013年疟疾疫情分析
    庄世锋,何卓,李正祥,王郭清,吴文韬
    2014, 32(6):  19-483-484. 
    摘要 ( )   PDF (19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2011-2013年湖南省疟疾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2011-2013年该省共报告疟疾病例501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2510/10万、0.2486/10万和0.3223/10万,3年平均发病率为0.2740/10万。501例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长沙(44.3%,222/501)、邵阳(16.6%,83/501)、怀化(8.4%,42/501)和益阳(8.0%,40/501)。确诊病例占97.0%(486/501),临床诊断病例占3.0%(15/501)。其中,间日疟占41.3%(207/501)、恶性疟占47.9%(240/501)、三日疟占0.8%(4/501)、卵形疟占1.4%(7/501)、混合感染占6.6%(33/501)、未分型占2.0%(10/501)。40~49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最多,占40.3%(202/501)。职业以农民、工人、民工和干部职员为主。输入来源主要是非洲(47.7%,239/501)和东南亚地区(50.1%,251/501)。

    杭州市家养宠物犬与饲养者弓形虫感染的调查
    王佳*,徐卫民,王衡,杨洋,金行一,黄阳梅
    2014, 32(6):  20-485-486. 
    摘要 ( )   PDF (20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3年6~8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根据配对原则对杭州市饲养宠物犬家庭开展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犬饲养家庭弓形虫抗体总阳性率为3.3%(4/120),男性(8.6%,3/35)高于女性(1.2%,1/85)(χ2=4.207,P<0.05)。宠物犬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13.3%(8/60)。有生肉喂饲史的犬弓形虫抗体阳性率(33.3%, 4/12) 高于其它犬(4.2%,2/48)(χ2=6.123,P<0.05)。

    病例报告
    上海市输血性三日疟1例
    曹慎1,朱民2,张耀光2,黄惠敏1,王琳1,张政熙1,蔡黎2 *
    2014, 32(6):  21-458,461. 
    摘要 ( )   PDF (25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弥漫型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合并蠊缨滴虫肺部感染1例
    李子龙,林美霞,关建华,王智勇*
    2014, 32(6):  22-封二. 
    摘要 ( )   PDF (5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5年征稿启事
    2014, 32(6):  23-413. 
    摘要 ( )   PDF (1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七届北京热带医学与寄生虫学论坛通知
    2014, 32(6):  24-445. 
    摘要 ( )   PDF (1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切悼念我国寄生虫病专家刘献研究员
    2014, 32(6):  25-451. 
    摘要 ( )   PDF (1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刊2014 年第32 卷文题索引
    2014, 32(6):  26-Ⅰ-Ⅲ. 
    摘要 ( )   PDF (3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刊2014年第32 卷作者索引
    2014, 32(6):  27-Ⅳ-Ⅵ,封三. 
    摘要 ( )   PDF (1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