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2-06-30
    论著
    日本血吸虫含EF-手型结构域钙结合蛋白的克隆表达与免疫诊断分析
    卢艳1,徐斌2,鞠川2,莫筱瑾2,陈绅波2,冯正2,王小宁1,3 *,胡薇2,3
    2012, 30(3):  1-165-169. 
    摘要 ( )   PDF (3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克隆和表达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含EF-手型(EF-hand)结构域钙结合蛋白(SjEFCAB)的编码基因,纯化表达产物,鉴定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初步评价其用于日本血吸虫病诊断的价值。 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虫卵cDNA文库中免疫筛选所获阳性克隆删除环化后的pBluescript-SjEFCAB质粒为模板,扩增SjEFCAB基因,将目的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SjEFCAB,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BL21,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标签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反应原性。以SjEFCAB为包被抗原,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78份)、华支睾吸虫病(5份)、猪囊尾蚴病(10份)、卫氏并殖吸虫病(6份)和旋毛虫病(9份)患者血清,以及健康人血清(50份),评价该重组蛋白的免疫学诊断效果。 结果  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4T-1-SjEFCAB,并在E. coli BL21中高效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可溶性重组蛋白SjEFCAB。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SjEFCAB能被感染兔血清和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所识别,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8 200处出现条带。间接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敏感性为82.1%(64/78),特异性为95.0%(76/80)。与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猪囊尾蚴病患者和旋毛虫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分别为1/5、1/10和1/9, 与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无交叉反应(0/6)。 结论  日本血吸虫SjEFCAB重组抗原具有较高的免疫学诊断价值。
    刚地弓形虫缓殖子期特异抗原BSR4的重组表达与免疫特性的初步研究
    陈兴智1 *,郭凯1,陈勇1,刘丽丽2,沈继龙2,焦玉萌1,方强1,孙新1
    2012, 30(3):  2-170-173. 
    摘要 ( )   PDF (2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重组表达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Prugniaud(PRU)株缓殖子期特异抗原(BSR4)基因,并检测其免疫特性。  方法  将已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8a(+)-BSR4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 coli)BL21中,经异丙基-β?鄄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分别以慢性感染PRU株刚地弓形虫小鼠血清和健康小鼠血清为一抗,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ting)鉴定BSR4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用3H?鄄TdR掺入法检测慢性感染PRU株刚地弓形虫小鼠脾淋巴细胞对不同浓度BSR4重组蛋白的特异性增殖水平,计算刺激指数(SI)。以BSR4重组蛋白为抗原,用ELISA法检测急性(抗弓形虫IgG-IgM+)和慢性(抗弓形虫IgG+IgM)弓形虫病患者血清,以及健康人血清,各20份,评判该蛋白的免疫反应性。  结果  重组质粒pET28a(+)-BSR4经IPTG诱导后表达重组蛋白BSR4,经变性、复性和纯化后获得相对分子质量(Mr)45 000的可溶性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能被慢性弓形虫感染小鼠血清识别。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1、5和25 μg/ml重组蛋白BSR4刺激感染弓形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SI分别为1.13、0.88和1.17,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分别为0.46、0.24和0.49,均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BSR4抗原能被慢性弓形虫病患者血清(IgG+IgM)特异性识别(20/20),而不能被急性弓形虫病患者血清(IgGIgM+)识别(0/20)。  结论  重组BSR4蛋白具有特异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蓝氏贾第鞭毛虫基因快速标记载体的构建
    巨红妹,王乙惠,张霞,王云华,李雅杰*
    2012, 30(3):  3-174-178. 
    摘要 ( )   PDF (3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可快速标记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基因的重组载体。  方法  采用重叠PCR法将新霉素(Neo)基因置于gdh启动子调控下,并插入pGEM-5zf载体,获得带有Neo筛选标记的重组载体pGL gdh-Neo;并将基因合成所得3′末端带有3×HA标签的多克隆位点区克隆至重组载体pGL gdh-Neo,构建可快速标记贾第虫基因的重组载体pGL MCS-3HA-gdh-Neo。以该载体标记贾第虫H2A基因验证其可用性。PCR扩增组蛋白H2A基因序列,用EcoRⅠ和SpeⅠ双酶切后克隆至重组载体pGL MCS-3HA-gdh-Neo多克隆位点区。重组质粒线性化后转染虫体,并对G418筛选所获得的H2A贾第虫重组株进行基因组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分析。  结果  构建了带有多克隆位点区和3×HA标签的可快速标记贾第虫基因的重组载体pGL MCS-3HA-gdh-Neo,其长度为4 260 bp;H2A重组质粒稳定转染至贾第虫滋养体并正确整合至其基因组,可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为16 900的H2A(含3×HA标签)。  结论  构建了可快速标记贾第虫基因的重组载体pGL MCS-3HA-gdh-Neo。
    刚地弓形虫China 1基因型成囊株在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
    王林1,2,霍星星1,2,陈兆武1,陈鹤1,余莉1,宋晓蓉1,Faustina Halm-Lai1,3,罗庆礼1,沈继龙1*
    2012, 30(3):  4-179-183. 
    摘要 ( )   PDF (3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流行我国的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主要基因型China 1成囊株在感染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和包囊形成。 方法  采自武汉的猫源性刚地弓形虫株(TgCtwh1,基因型为China 1,即ToxoDB#9)包囊50个(约含1×104个缓殖子)经口感染SPF级CD1雌性小鼠50只,于感染后第2、4、7、10、14、21、35、50和72天,分别大体观察小鼠健康状况并测定体重;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脑组织压片观察弓形虫包囊形成时间,计算成囊率,测量包囊直径;荧光定量PCR和组织接种方法检测弓形虫在血液、心、肝、脑和淋巴结组织中的动态分布。 结果  实验小鼠感染后第7天体重减轻(3.650±0.252)g;第10天[(1.730±0.017)g]与第14天体重差值[(-0.390±0.554)g]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第21天,在脑组织中查获包囊,成囊率为80%,直径为20~40 μm;至感染后第35天,小鼠成囊率增为100%,包囊直径为50~60 μm。感染后第2天,TgCtwh1虫体即出现在血液、心、肝和淋巴结组织中,拷贝数分别为3.510±0.152、4.100±0.198、4.220±0.209和4.960±0.052,感染后第4 天见于脑组织(3.800±0.154);血液中的虫体在第7天达峰值(5.240±0.115),随后逐渐下降,至第35天消失;心和脑组织中的虫体分别于第14天和第10天达峰值后(5.640±0.214和5.790±0.060)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肝和淋巴组织中的虫体分别于第7天和第10天达峰值(5.310±0.038和6.200±0.152),此后虫体逐渐减少,至第50天转阴。 结论  流行中国的弓形虫China 1基因型成囊株在感染小鼠体内虫血症可持续至少21 d,感染后第21天首次在小鼠脑组织内检测到包囊。
    口服阿苯达唑抗小鼠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效果观察
    李润花1,裴彦江2,李起超2,霍将2,丁宇2,殷国荣3 *
    2012, 30(3):  5-184-188. 
    摘要 ( )   PDF (3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口服不同剂量阿苯达唑抗小鼠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效果。  方法  BALB/c小鼠72只,随机均分为9组,每只小鼠口饲感染旋毛虫成囊期幼虫50条。感染后第29天,分别口服阿苯达唑50、100、150、200、250、300、350和400 mg/(kg·d),每天固定时间给药1次,连续6 d。对照组不作处理。停药后第7天,脱颈处死小鼠,肌肉压片法检查小鼠膈肌、咬肌和腓肠肌中幼虫,观察成囊期幼虫存活情况,计算每克肌肉总虫数、活虫数和死虫数,以及总减虫率和活虫减少率,评价各剂量组疗效。  结果  当阿苯达唑剂量为50~250 mg/(kg·d)时,膈肌、咬肌和腓肠肌中成囊期幼虫总虫数和活虫数均随剂量升高呈下降趋势,而死虫数呈上升趋势;但当阿苯达唑剂量大于250 mg/(kg·d)时,3个部位肌肉中虫数不再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d)及以上剂量组3个部位肌肉的总虫数和活虫数均显著减少(均P<0.01),其中250 mg/(kg·d)为治疗肌肉期旋毛虫病的适宜剂量,其膈肌、咬肌和腓肠肌的总减虫率分别为50.00%、62.62%和57.48%,活虫减少率分别为79.96%、83.25%和80.56%。  结论  小鼠连续口服阿苯达唑250 mg/(kg·d)×6 d为其治疗肌肉期旋毛虫病的适宜剂量。
    不同组织源食物对大头金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学博1,吕宙1,万立华1 *,王尧1,姚岚1,王清山2
    2012, 30(3):  6-191-195. 
    摘要 ( )   PDF (2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猪的不同脏器组织来源食物对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  在25 ℃恒温条件下,分别利用猪的脑、肝、肌肉,以及肌肉与脂肪的混合物(7︰3)各200 g饲养大头金蝇幼虫,约200只/组。幼虫孵化16 h后,每12 h测量幼虫的体长和体重,并测各组蛹长和蛹重,每次取样10只。观察记录各组不同阶段的样本数量,并计算发育历期,统计各实验组幼虫及蛹的死亡率和成虫的性别比,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肝组幼虫生长缓慢,与其他3组比较达到最大体长和体重的时间延迟36 h,其2龄和3龄幼虫期及总发育历期明显大于其他3组(P<0.01)。混合食物组幼虫最大体长[(14.89±0.39) mm]显著小于脑组、肌肉组和肝组[分别为(17.81±0.54)、(16.94±0.43)和(17.14±0.27) mm](P<0.01),肝组和混合食物组幼虫最大体重[分别为(73.5±6.8)和(63.0±5.4) mg]均显著小于脑组和肌肉组[分别为(91.2±7.5)和(86.3±7.3) mg](P<0.01)。混合食物组蛹长显著小于脑组、肌肉组和肝组(P<0.01),混合食物组和肝组蛹重均显著小于脑组和肌肉组(P<0.01)。混合食物组幼虫和蛹的死亡率分别为(9.8±3.1)%和(8.9±3.1)%,显著高于脑组[(5.5±3.1)%和(4.6±1.5)%]、肌肉组[(4.7±2.2)%和(3.8±2.0)%]和肝组[(5.4±2.3)%和(4.8±1.7)%)](均P<0.01),后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成虫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取食肝组织的大头金蝇幼虫发育历期较长,取食含有30%脂肪的混合食物的幼虫及蛹的体长和体重较小,死亡率亦较高。
    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在肝泡型棘球蚴周围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杨宏强1,2,马少波1,卞志远1,李江1,邹泓3,张示杰1,2,彭心宇1,2 ,陈孝平2 *
    2012, 30(3):  7-201-205. 
    摘要 ( )   PDF (3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 在肝泡型棘球蚴周围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方法  4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 (n=20) 和假手术对照组 (n=20),实验组小鼠开腹直视下肝脏穿刺注射0.1 ml泡型棘球蚴混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感染6个月后处死小鼠,取肝组织,观察泡型棘球蚴的生长和转移情况;用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法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F-α和caspase-3在肝泡型棘球蚴和淋巴转移灶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 检测肝组织和泡型棘球蚴病灶周围单核细胞的凋亡。  结果  感染6个月后,实验组小鼠肝脏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或团块状的泡型棘球蚴组织,淋巴结转移率为45.0% (9/20)。HE染色后观察发现,实验组肝泡型棘球蚴和淋巴转移灶周围均有大量单核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TNF-α和caspase-3蛋白在肝泡型棘球蚴和淋巴转移灶周围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单核细胞阳性细胞检出率分别为100%、100%和95%、100%,与对照组肝组织中阳性细胞检出率(5%和0)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结果显示,肝泡型棘球蚴和淋巴转移灶周围单核细胞发生凋亡,单核细胞阳性细胞检出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泡型棘球蚴在感染宿主过程中,引起TNF-α蛋白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诱导肝泡型棘球蚴周围宿主单核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宿主的免疫功能。
    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和重组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免疫差异的初步观察
    刘丽华1,赵嘉庆2,蒋波3,陈长义4,王元1,王娅娜1,王洁1,王淑静1,赵巍1*
    2012, 30(3):  8-206-209. 
    摘要 ( )   PDF (2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rEgferritin)和重组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rEgmMDH)对感染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小鼠的免疫差异。  方法  3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rEgferritin免疫组、rEgmMDH免疫组和对照组)。将rEgferritin、rEgmMDH和PBS与佐剂乳化后,分别于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每次注射100 μl/只(含抗原10 μg),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2周,3组小鼠分别于腹腔注射0.1 ml原头节悬液(约1 500个)进行攻击感染,22周后剖杀,无菌取脾组织,并记录包囊数量和直径,评价免疫保护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组织中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计算两者比例。  结果  rEgferritin免疫组30%(3/10)小鼠有包囊,包囊总数为5个;rEgmMDH免疫组小鼠均有包囊,包囊总数为118个;对照组9只小鼠中7只有包囊,包囊总数为35个。rEgferritin免疫组小鼠获得了84.7%的免疫保护力,而rEgmMDH组无免疫保护力。小鼠脾淋巴细胞CD4+亚群百分比,rEgferritin免疫组[(57.50±7.02)%]显著高于对照组[(43.60±6.09)%](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CD8+亚群百分比,rEgferritin免疫组[(25.66±6.18)%]和rEgmMDH免疫组[(19.23±5.40)%]与对照组[(21.80±6.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CD4+/CD8+亚群比值,rEgferritin免疫组和rEgmMDH免疫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Egferritin能抑制细粒棘球蚴的生长,而rEgmMDH促进了细粒棘球蚴的生长。
    实验研究
    人型支原体共生与阴道毛滴虫甲硝唑耐药性的关系
    王频佳1,谢成彬2 *
    2012, 30(3):  9-210-213. 
    摘要 ( )   PDF (2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的共生与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甲硝唑耐药性的关系。  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自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出160株阴道毛滴虫,用梯度浓度1 024、512、256……4、2和1 μg/ml甲硝唑分别处理该批虫株,以死亡率≥90%的最低浓度作为甲硝唑最小致死浓度(MLC)。以160个阴道毛滴虫分离株中提取的DNA为模板,用PCR技术特异性扩增人型支原体16S rRNA基因,检测滴虫细胞内是否有人型支原体共生。对检出人型支原体DNA的分离株用32 μg/ml多西环素清除支原体,比较清除前后甲硝唑MLC的变化。  结果  160个阴道毛滴虫分离株中甲硝唑MLC为1~8 μg/ml的占61.3%(98/160),16~32 μg/ml的占26.3%(42/160),64~256 μg/ml的占12.5%(20/160)。PCR检测结果显示,有61株(38.1%)检出人型支原体DNA,其中MLC为1~8 μg/ml的分离株检出率为13.3%(13/98),16~32 μg/ml的分离株检出率为73.8%(31/42),64~256 μg/ml的分离株检出率为85.0%(17/20),不同MLC范围的分离株人型支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多西环素处理后,61株中仅有8株支原体被清除,清除前后甲硝唑MLC无明显变化。  结论  四川地区的阴道毛滴虫分离株对甲硝唑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耐药性,人型支原体的共生可能与之有关,但尚未发现直接证据。
    白纹伊蚊AGO2和Dcr-2基因片段克隆及各发育期转录水平分析
    蔡燕丽,郑学礼*
    2012, 30(3):  10-214-217. 
    摘要 ( )   PDF (2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克隆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RNA干扰通路相关AGO2和Dcr-2基因片段,并分析该蚊种不同发育阶段这2个基因片段的转录水平。 方法  根据埃及伊蚊(Ae. aegypti)AGO2和Dcr-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经RT-PCR从白纹伊蚊雌蚊总RNA中分别扩增AGO2和Dcr-2 cDNA,并与载体pMD18-T连接,转染大肠埃希菌(E. coli)后,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并做Blastx分析。根据获得的白纹伊蚊AGO2和Dcr?鄄2基因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白纹伊蚊卵、Ⅰ/Ⅱ龄幼虫、Ⅲ/Ⅳ龄幼虫、蛹、雄蚊和雌蚊中这2个基因的mRNA水平。 结果  获得的AGO2和Dcr-2 cDNA片段大小分别为326 bp和491 bp,登录号分别为JQ764670和JQ764671。Blastx分析结果显示,该2个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埃及伊蚊的AGO2和白纹伊蚊的Dcr-2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1%和98%。AGO2和Dcr-2基因在白纹伊蚊不同发育阶段中均有转录,于雌蚊中的mRNA水平最高,分别为雄蚊中mRNA的3.1倍和15.5倍,显著高于其他各阶段的mRNA水平(P<0.05)。 结论  获得了白纹伊蚊AGO2和Dcr-2基因部分cDNA片段,并发现这2个基因在雌蚊中转录水平最高。
    现场研究
    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嗜人按蚊分布与疟疾发病率影响的探讨
    潘嘉云1,郑 香1 *,钱会霖1,柳朝藩1,郭传坤2,蒋妙根3,陈怀录4,顾政诚1
    2012, 30(3):  11-218-223. 
    摘要 ( )   PDF (3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稻田使用化学农药对嗜人按蚊种群分布与疟疾发病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历史调查证实为嗜人按蚊分布的浙江(1987年,杭嘉湖地区的湖州、德清、安吉、长兴、余杭、萧山和嘉兴等7县的11个调查点)、四川(1987年,乐山的沐川、峨嵋、夹江和沙湾,及宜宾地区的兴文、长宁、筠连和高县等8个县10个村)和广西自治区(1983年,河池地区环江县川山公社的社村、何顿和白丹等3个村)的16个县共24个村作为调查点,用半通宵室内人饵诱捕和清晨全部人房蚊帐搜捕法,调查嗜人按蚊密度和种群比例。收集当地历年按蚊调查资料、疟疾发病率资料、单双季稻种植面积和稻田化学农药使用量情况,分析嗜人按蚊种群密度和疟疾发病率的变化与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关系。 结果   浙江省杭嘉湖地区调查点以种植双季稻为主,至1973年农药使用量为45 kg/hm2,是20世纪50年代的50倍;嗜人按蚊密度逐年下降,至80年代末11个调查点均未发现嗜人按蚊;疟疾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四川省乐山和宜宾地区调查点以种植单季稻为主,60年代开始稻田使用化学农药,70~80年代初期农药使用量平均为8.6 kg/hm2,嗜人按蚊密度(86.2%)与60年代初(82.2%)比较无明显变化(Χ2=0.63,P>0.05);80年代中期以后,农药使用量逐渐增加,至2000年及以后的使用量均约为18.18 kg/hm2,嗜人按蚊密度逐年下降。至2010年调查点未发现嗜人按蚊;全县无疟疾病例报告。广西环江县以双季稻为主,60、70和80年代初期稻田用农药量分别约为1.79、5.13和7.68 kg/hm2,80年代初嗜人按蚊密度为52%(1747/3 392);2000年以后平均稻田农药使用量达20.38 kg/hm2,嗜人按蚊密度明显下降。2008年后,在人房已较难捕获到嗜人按蚊,年平均发病率下降至0.14/万。 结论  农耕制度的改变和稻田高剂量使用化学农药,在一定程度上可破坏嗜人按蚊的孳生环境,使其分布范围缩小,数量减少或“消失”,削弱了其传疟作用。
    临床研究
    10例疑似曼氏裂头蚴病的病原学诊断
    曾庆仁1,贺美1,王芳1,张祖萍1 *,粟占三2,周军2,刘保安3,兰智华2,胡勉娟1,蔡力汀1
    2012, 30(3):  12-224-227,232. 
    摘要 ( )   PDF (3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10例临床疑似曼氏裂头蚴病病例进行病原学诊断。  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对4家医院送来的10例患者病理活检标本进行病原学鉴定。10个标本分别来源于腹部皮下包块4例,眼部肿块3例,脑部占位病变、肺部肿块和胸腔积液各1例。3例眼部肿块和1例腹部皮下包块中各取出1条虫体,通过肉眼和显微镜观察虫体解剖组织学特征进行鉴定。余6例标本均采用石蜡包埋、切片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于镜下观察虫体组织,并以曼氏裂头蚴免疫兔血清为一抗通过免疫组化法作进一步鉴定。  结果  自3例眼部肿块中获取的3条完整虫体具典型曼氏裂头蚴形态特征,自腹部皮下包块取出的1条残断虫体在镜下观察到的网状结构和石灰小体均与曼氏裂头蚴解剖组织学特征一致。6个病理切片经HE染色后于镜下观察发现,3个切片呈现典型裂头蚴组织学特征,即体壁有凹凸不等的皱褶,皮层致密较厚呈嗜伊红深染,部分皮层外密布微毛,体内为网状疏松实质结构,可见空泡状石灰小体,但无器官腔和空腔结构;余3个病理切片的虫体组织结构不典型。6个病理切片经免疫组化检测均呈阳性。  结论  该10例临床疑似病例均确诊为曼氏裂头蚴病。
    综述
    白细胞介素-15抗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
    李佳缘1,2,李中原1,2,王燕1,2,朱兴全1,徐民俊1 *
    2012, 30(3):  13-196-200. 
    摘要 ( )   PDF (2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细胞介素-15(IL-15)是一种可溶性细胞因子,作为多种免疫细胞的趋化因子参与并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目前,IL-15的分子结构与受体得到广泛研究,其信号转导方式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其在寄生虫学上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对近年来IL?鄄15在抗蠕虫及原虫感染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免疫增强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探索IL-15抗寄生虫免疫作用及其在寄生虫学的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弓形虫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杨培梁1,陈晓光2 *
    2012, 30(3):  14-228-232. 
    摘要 ( )   PDF (2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弓形虫复杂的生活史包含多个生命阶段、多种宿主和多种生存环境,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换,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均需要精密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弓形虫缺乏其他真核生物典型的转录因子,却存在着丰富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相关研究证明,弓形虫在转录后水平存在着以组蛋白修饰为主的大量修饰机制,如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和类泛素化等;同时发现弓形虫非编码RNA在弓形虫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弓形虫的致病机制,从而有效防治弓形虫感染提供了可靠依据。
    多房棘球绦虫信号转导体系
    倪兴维,闫鸿斌,娄忠子,贾万忠*
    2012, 30(3):  15-233-237. 
    摘要 ( )   PDF (2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号通路是细胞接收各种刺激信号的途径,从而做出相应反应,如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等。在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感染宿主后,自身细胞及宿主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将刺激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引起棘球绦虫或宿主细胞相应变化,使棘球绦虫能够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通过对信号通路的研究,研制阻断信号通路的药物,对控制泡型棘球蚴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的研究进展
    黄演婷, 卢雪梅, 金小宝, 朱家勇*
    2012, 30(3):  16-238-242. 
    摘要 ( )   PDF (2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zoite protein,CSP)是疟原虫成熟子孢子表面的锚定蛋白,约含400个氨基酸,由N端保守I区、种属特异性的中央重复区和C端保守Ⅱ区构成。CSP在疟原虫的迁移、靶细胞入侵和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显示,CSP在疟疾疫苗和靶向给药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疟原虫CSP的结构特征、功能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研究简报
    山西省1例新发内脏利什曼病病例调查
    蔡辉霞1,2,左素俊3,徐文兴4,伍卫平1 *,李俊1,徐克均5
    2012, 30(3):  17-188-190. 
    摘要 ( )   PDF (2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1年9月,山西省长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1例幼儿内脏利什曼病新发病例。围绕该病例展开了相关的临床个案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患儿,2岁,山西省长治市黄碾镇人。临床检查示患儿肝脾肿大,血常规检查示全血细胞呈持续性降低,骨髓病理涂片发现利杜体,rK39免疫诊断试条检测示强阳性,确诊为内脏利什曼病。患儿经葡萄糖酸锑钠治疗1个疗程(总剂量为150~200 mg/kg,分6 d注射,1次/d)后,症状明显好转。现场调查该病例所在地区无内脏利什曼病既往病例。居民家中犬和家养动物的数量较多。采用rK39免疫诊断试条对周围人群(17人)及部分家养动物(3只犬、1头羊和1只猫)血样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推测该地区存在内脏利什曼病潜在流行风险。
    辽宁丹东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等位基因型分析
    耿英芝1,毛玲玲1,腾聪1,安春丽2,王博1,陈静乙2,姚文清1 *
    2012, 30(3):  18-242-244. 
    摘要 ( )   PDF (2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套式PCR方法扩增辽宁丹东地区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基因ICB5-ICB6片段,经PvuⅡ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1份镜检确诊的间日疟患者血液标本经套式PCR扩增均出现大小约为470 bp(Sal-1型)或400 bp(Belem型)的特异性片段。经PvuⅡ内切酶消化后,其中5份血样(470 bp),出现120和350 bp酶切片段,为Sal-1型;其余6份血样(400 bp)中,1份出现400 bp片段,为Belem型,1份出现120和280 bp两种酶切片段,为重组Ⅲ型,4份出现120和240 bp两种酶切片段,为朝鲜型。辽宁省丹东地区的间日疟原虫PvMSP-1基因存在3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型,以Sal-1型和朝鲜型为主,但无不同等位基因型的混合感染。
    紫皮独蒜液对日本血吸虫尾蚴和钉螺的杀灭效果
    杨蓬,段红颜,王策,孙金连,李成诚,王庆丽,沈祥志,王龙,董兴齐,杨毅梅*
    2012, 30(3):  19-245-246. 
    摘要 ( )   PDF (1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剖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紫皮独蒜液(下称蒜液)杀灭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尾蚴和钉螺(Oncomelania)的效果,并记录所需时间;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皮肤已涂抹不同浓度蒜液的小鼠,计算感染率。另设去离子水对照组。结果,蒜液原液杀灭血吸虫尾蚴的平均时间为(77.33±25.01) s,浓度为0.79%~50.00%蒜液杀死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平均时间为(299.67±18.96)~(73.00±1.73) s,而对照组中尾蚴在600 s内一直有活力;蒜液原液在1 d内可全部杀灭钉螺,而对照组钉螺2 d内死亡率为0;皮肤涂抹不同浓度的蒜液的小鼠感染率均为0,对照组小鼠感染率则为100%。表明蒜液有较好的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和钉螺的效果,涂肤具有防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作用。
    江门市蓬江区华支睾吸虫病防治试点效果观察
    郑南才*,黄宝明,李凤玲,周丽丽,梁柏年,罗春红,陈小君,吴尔明,谭妍芳
    2012, 30(3):  20-247-249. 
    摘要 ( )   PDF (2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年6月~12月在江门市蓬江区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随机抽取5个村,每个村检查500人左右。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送三检)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同时对感染者进行驱虫治疗。治疗后1个月,每个村再随机选取50人,粪检华支睾吸虫卵。治疗后1年,从大林村和三丫村治疗者中再次随机各选取50人,粪检虫卵。在开展宣传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和使用情况。结果5个村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21.5%(537/2 501),感染者自愿治疗率为86.6%(465/537)。治疗后1个月,除富岗村外,其他4个村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1年,大林和三丫村华支睾吸虫阳性率与治疗后1个月相近(P>0.05)。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华支睾吸虫感染者经常食鱼生者占41.2%(170/413),明显高于未感染者4.2%(8/192)(P<0.05);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后,村民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23.1%(135/584)上升到84.5%(349/413)(P<0.05)。卫生户厕普及率93.2%(38 068/40 848),使用率100%。
    扩展莫尼茨绦虫不同体节翻译延伸因子和引发酶mRNA转录水平研究
    王正荣,薄新文*,赵文娟,康立超
    2012, 30(3):  21-250-252. 
    摘要 ( )   PDF (2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以β微管蛋白基因作为内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4个不同发育阶段,即头节、幼节、成节和孕节中的表达差异。标准曲线分析显示,翻译延伸因子、引发酶基因和β微管蛋白基因标准质粒实时定量扩增Ct值与标准质粒的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同时实验结果显示,翻译延伸因子和引发酶基因在虫体各发育阶段中的转录水平存在差异。其中,翻译延伸因子和引发酶基因在扩展莫尼茨绦虫头节和幼节的转录水平均较高,提示这2个基因可能在头节和幼节的发育中有重要作用。
    病例报告
    氯喹伍用伯氨喹治疗间日疟引起急性溶血反应1例
    孙晓东1,王剑1,魏春1,梁桂亮2,赵晓涛1
    2012, 30(3):  22-195,200. 
    摘要 ( )   PDF (1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蠊缨滴虫肺部感染1例
    王凯
    2012, 30(3):  23-封二. 
    摘要 ( )   PDF (1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输入性恶性疟1例报告
    杨光树1,祝付斌2 ,张艺2
    2012, 30(3):  24-封三. 
    摘要 ( )   PDF (1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IDP)国际杂志筹备会议在上海召开
    杨频
    2012, 30(3):  25-213. 
    摘要 ( )   PDF (1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