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青海人源两型棘球绦虫(棘球蚴)遗传多样性及分化时间研究
    毋德芳, 付永, 任宾, 张耀刚, 许晓磊, 庞明泉, 樊海宁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 (5): 610-615.   DOI: 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5.007
    摘要336)   HTML17)    PDF(pc) (3419KB)(5715)    收藏

    目的 分析青海人源细粒棘球绦虫(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绦虫(多房棘球蚴)遗传多样性、群体间遗传差异及分化时间,为青海省棘球绦虫溯源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6—2021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棘球蚴病患者肝病灶样品50份,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线粒体脱氢酶1(nad1)基因,采用Clustal X v2.0软件对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应用ArcGIS软件进行患者居住地的地理信息学构图,应用DnaSP v6软件对序列单倍型进行分析,应用Modeltest 3.7软件及PAUP*4.0B10软件运行计算最小最适核酸进化模型,用MrBayes-3.2.7软件构建贝叶斯系统进化树,通过BEAST v2.6.3软件用贝叶斯方法估算系统进化树各节点的分化时间。 结果 成功鉴定出48份棘球蚴病灶样品,获得长度为894 bp的nad1完整基因序列。其中13份样品被鉴定为细粒棘球绦虫G1基因型,35份样品被鉴定为多房棘球绦虫。所有序列均与GenBank中的序列具有大于99%的相似度。两种棘球绦虫分别鉴定出4个单倍型H1~H4:细粒棘球绦虫以H3为主导单倍型(占10/13),分布在西宁、果洛、玉树、海东、海北和黄南等地;多房棘球绦虫以H2为优势单倍型(占51.4%,18/35),分布在西宁、果洛、玉树、海东等地。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细粒棘球绦虫与G1基因型聚为一支,多房棘球绦虫与亚洲株聚为一支。分化时间分析结果显示,棘球属中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福氏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最近共同祖先存在大约5.5百万年前(millions of years ago,Mya)(95%置信区间4.5~6.5 Mya),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分化的时间大约为2.5 Mya(95%置信区间2.3~4.1 Mya)。 结论 青海省人源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细粒棘球绦虫为G1基因型,以H3为主导单倍型,多房棘球绦虫以H2为优势单倍型,二者均广泛分布于青海各地。棘球属中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的亲缘关系较近且分化时间也较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CRISPR/Cas9系统在寄生虫领域的研究进展
    付益修, 孔庆明, 陆绍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 35 (3): 299-304.  
    摘要665)   HTML7)    PDF(pc) (2227KB)(4535)    收藏

    【提要】 CRISPR/Cas9是一种有效的基因组靶向修饰系统,能够实现对基因组特定位点的基因敲除、定点插入和基因修复等遗传操作,为寄生虫的基因功能分析、药物靶点和疫苗分子筛选等研究提供了技术创新平台。本文对CRISPR/Cas9系统的原理及其在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疟原虫(Plasmodium)、锥虫(Trypanosoma)和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等重要寄生虫研究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分析讨论现阶段该系统在寄生虫研究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部分寄生虫病例误诊原因分析
    孙惠珍;常正山;邱持平;张永年;陈韶红;童小妹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4, 22 (3): 23-191.  
    摘要1059)      PDF(pc) (219KB)(431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我国人体内寄生虫的虫种概况(续)
    许隆祺;蒋则孝;姚民一;周长海;张雪强;诸宪祖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8, 16 (5): 388-393.  
    摘要2554)      PDF(pc) (347KB)(4156)    收藏
    本文上篇(本刊15311,1997)概述了我国已报告的人体内寄生的原虫和蠕虫,现将我国报告的寄生人体的软体动物、舌形动物、刺胞动物和节肢动物整理如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摄食海鱼与异尖线虫病
    黄维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8, 16 (4): 300-303.  
    摘要880)      PDF(pc) (336KB)(2411)    收藏
    异尖线虫病是误吃了海鱼体内的异尖线虫科(Anisakidae)某些种的Ⅲ期幼虫而引起的急腹症。由于虫体钻入消化道及其他组织器官造成机械性损伤,或因重复感染引起过敏性反应[1,2],患者腹痛剧烈。本病易与其他原因的急腹症相混淆。在日本,每年发生病例数百以至千余, 1989 年达2 000 余例[3 ]。至1990 年止, 日本已报道16 090 例, 其他国家和地区共559 例[4 ]。本科幼虫以多种海鱼为第二中间宿主, 分布于全球各大水域, 某些鱼种感染率高达90% - 100%; 感染度视鱼种不同, 少则十余条, 多则百余条。作者在法国曾从一条欧洲无须鳕(M erluccis m erluccius) 鱼肉内找出954 条[5 ]。因此, 80年代中期此病在欧洲曾引起一时恐慌, 使鱼市销量下降, 甚至引起进出口商业纠纷。待了解其病原及致病条件后, 才有了正确的对待。我国对此病报道较少, 缺乏防治经验。为此, 作者特将有关报道及本人所做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8)
    6. CD4~+T细胞在疟原虫红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
    肖宁;杨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0, 18 (6): 12-362.  
    摘要815)      PDF(pc) (406KB)(151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生物分类学进展与人体寄生虫分类——介绍一种新的寄生虫学分类系统
    张进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 24 (6): 15-470.  
    摘要1278)      PDF(pc) (260KB)(2010)    收藏
    随着对生物认识的深入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国际上对生物及寄生虫的分类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我国所用寄生虫的分类体系仍然是25年前确立的。本文概述了生物分类学的进展,并介绍了Cox的新的寄生虫分类体系,以期推动我国寄生虫学研究的深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8.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创刊40年发展历程
    盛慧锋, 周晓农, 余森海, 汤林华, 冯正, 李石柱, 薛纯良, 吴观陵, 余新炳, 温廷桓, 程训佳, 潘卫庆, 胡薇, 苏川, 汪天平, 吴忠道, 陈勤, 张争艳, 戴菁, 李菂, 刘雨舟, 曹建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3, 41 (1): 1-9.   DOI: 10.12140/j.issn.1000-7423.2023.01.001
    摘要359)   HTML51)    PDF(pc) (1634KB)(660)    收藏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创刊于1983年。40年来,该刊见证了我国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2015)、消除了淋巴丝虫病(2007年)和疟疾(2021),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国内外学术交流。在历届编委会的悉心指导下,该刊严守学术标准,坚守精品办刊理念,国内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创刊不久,先后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国际被Medline、Scopus收录,国内被“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CSCD,C库)”等收录,分别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预防医学与卫生学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曾被评选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一等奖”“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奖”“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优秀奖”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等。2021年的核心影响因子为1.743,再创历史新高,继续在31本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中位列首位。2006年启动网络信息化建设,2016年建立了“微信”平台,使期刊的传播、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本文总结了《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创刊40年来的办刊历程,并对未来发展提出愿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1960年来我国黑热病防治研究工作的进展
    王兆俊,吴征鉴,何凯增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83, 1 (2): 65-73.  
    摘要309)      PDF(pc) (769KB)(823)    收藏
    本文叙述了1960年以来我国黑热病的状况及防治研究工作的进展。建国后,经采取消灭传染源及媒介的综合措施,山东、江苏、安徽、河北、河南以及陕西关中等广大平原地区的黑热病在50年代后期即达到了基本消灭。此后由于继续不懈地防治,发病人数不断地下降,自1972年以来均未有新病例出现,媒介白蛉也近绝迹。近三年仅在西北的荒漠和山丘地区有少数散发病例的报告。在20多年的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中又取得了不少成就,特别对我国黑热病流行病学分型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最后,为了加速全面消灭黑热病的步伐,针对我国黑热病现存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和防治的意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
    10.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
    郑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 27 (5): 5-401.  
    摘要1419)      PDF(pc) (276KB)(1449)    收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了因地制宜的综合性防治血吸虫病策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至2008年底,全国有血吸虫病流行的12个省(市、区)中5个已阻断传播,454个流行县(市、区)中有265个已阻断传播,97个已控制传播;全国血吸虫病病例数由防治初期的1 000余万例降至41.3万例。目前,尚未控制传播的92个县(市、区)均分布在湖沼和高原山区,防治工作难度很大。由于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综合性防治策略无法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策略虽可迅速降低血吸虫病的感染率和感染度,但由于钉螺分布广泛,传染源种类众多,难以控制再感染。应改变传统的生物医学防治模式,坚持以社会措施为主导的综合防治策略,将血吸虫病防治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改变传统的生活、生产习惯,逐步减少血吸虫病感染的机会,以消除血吸虫病传播的危险因素,直至控制和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只有这样,血吸虫病防治才能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吉曼尼兹(Gimenez)染色法快速筛选阿米巴滋养体内嗜肺军团菌
    沈洁;姜庆五;李勤学;陈洪友;李子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 23 (4): 13-242.  
    摘要1520)      PDF(pc) (200KB)(2101)    收藏
    目的寻找简便、有效的染色方法,用于快速筛选阿米巴滋养体内嗜肺军团菌。方法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与多噬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polyphaga)共培养,取不同时点的共培养物制作涂片,采用革兰氏染色、吉曼尼兹(Gimenez)染色、姬姆萨(Giemsa)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等多种方法,用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鉴别阿米巴滋养体与其胞内嗜肺军团菌,并比较这些染色方法的效果。结果Gimenez染色方法效果较好。虫体呈蓝色、嗜肺军团菌呈红色,两色分明。在共培养初期即可观察到阿米巴滋养体胞内少量的杆状嗜肺军团菌。本法灵敏度高,省时、耗材少,操作简便。结论Gimenez染色对阿米巴滋养体胞内嗜肺军团菌形态学检测具有实用价值,适合于实验室检测和临床诊断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肠滴虫病253例临床分析
    张长,郑彩芹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83, 1 (2): 73-73.  
    摘要216)      PDF(pc) (77KB)(636)    收藏
    我们对1978年5月~1979年12月所见毛滴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资料较完整的253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均按下列标准:有腹泻及粪检查到人毛滴虫;粪检或培养排除阿米巴、痢疾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及沙门氏菌等肠道感染;灭滴灵治疗有显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25,693例中出现较严重副作用的调查分析
    陈名刚,符遂,华湘津,吴惠敏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83, 1 (2): 74-77.  
    摘要257)      PDF(pc) (317KB)(591)    收藏
    对用吡喹酮治疗的血吸虫病患者25,693例作了回顾性调查,治疗方法主要用总剂量60mg/kg二天疗法。调查结果认为,吡喹酮疗效佳、毒性低,优于其他抗血吸虫病药物;但也出现一些较严重的副作用,计有昏厥14例,精神失常5例,精神病复发6例,癌症发作3例,癫痫发作8例,下肢弛缓性瘫痪8例,共济失调1例,频繁早搏22例,心房纤维颤动3例,心率低于50次/分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心绞痛发作1例,黄疸2例,诱发肝昏迷2例,严重皮疹18例,延迟反应29例。发生时间大多不长,并为可逆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三苯双脒、青蒿琥酯、蒿甲醚和吡喹酮单剂、多剂或联合用药治疗大鼠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实验研究
    肖树华;薛剑;MarcelTANNER;张永年;JenniferKEISER;JürgUTZINGER;强慧琴;刘晓云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 26 (5): 1-326.  
    摘要1629)      PDF(pc) (259KB)(1629)    收藏
    目的 观察三苯双脒、青蒿琥酯、蒿甲醚、或吡喹酮单剂、多剂给药,及其伍用治疗感染华支睾吸虫大鼠的疗效。 方法 147只SD大鼠各感染50个华支睾吸虫囊蚴,于感染后42~44 d分组治疗。各药物采用灌胃给药。①60只感染大鼠随机分为11组(每组4~5只),分别为三苯双脒150 mg/kg(顿服)、75 mg/(kg·d)×2 d、50 mg/(kg·d)×3 d和25 mg/kg(tid)×2 d组;吡喹酮150 mg/kg(顿服)、75 mg/(kg·d)×2 d和25 mg/kg(tid)×2 d;青蒿琥酯或蒿甲醚75 mg/kg(顿服)和37.5 mg/(kg·d)×2 d组。②另87只感染大鼠随机分为15组(每组4~6只),用青蒿琥酯或蒿甲醚(30 mg/kg)分别与吡喹酮(150 mg/kg)、三苯双脒(50 mg/kg和75 mg/kg)伍用组;三苯双脒(50 mg/kg)与吡喹酮(150 mg/kg)伍用组;三苯双脒(75 mg/kg)与吡喹酮(187.5 mg/kg)伍用组,及各药的单用组。并设同批感染未治疗对照组。受治鼠于治疗后2周剖杀,收集胆管和肝组织内的残留华支睾吸虫,计算各组的平均虫数和减虫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Mann-Whitney秩和检验)对相应组间的平均虫数进行分析。 结果 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大鼠口服单剂三苯双脒或吡喹酮(150 mg/kg)的减虫率分别为57.2%和63.8%。三苯双脒各小剂量多次给药组的减虫率稍高,达77.1%~79.4%,而吡喹酮小剂量多次给药组的减虫率则为50.6%~54.2%。但两种药物各组间的平均虫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各单剂给药组与小剂量多次给药组的减虫率均较高,分别为90.4%~98.5%和100%。三苯双脒小剂量(50或75 mg/kg)与吡喹酮(150 mg/kg 或187.5 mg/kg)伍用治疗,减虫率为74.9%~100%,高于其各单药组的减虫率(26.9%~79.6%)。青蒿琥酯或蒿甲醚小剂量(30 mg/kg)与吡喹酮(150 mg/kg)或三苯双脒(50或75 mg/kg)伍用治疗,减虫率为74.9%~97.9%,亦高于其各药组的减虫率(24.8%~79.6%)。 结论 青蒿琥酯、蒿甲醚、吡喹酮和三苯双脒均为有效的抗华支睾吸虫药物,各药物小剂量伍用具有增效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新生儿裂头蚴病一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83, 1 (2): 77-77.  
    摘要234)      PDF(pc) (67KB)(592)    收藏
    一名初生男婴,足月顺产,发育正常,娩出时其左耳发际表皮有一隆起伤口,用镊子从中拉出一条白色扁平带状活虫,长475mm,宽2~3mm,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我国重点寄生虫病疫情形势及防控工作重点
    王强, 许静, 夏志贵, 韩帅, 张仪, 钱门宝, 李石柱,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 (1): 1-7.   DOI: 10.12140/j.issn.1000-7423.2024.01.001
    摘要179)   HTML37)    PDF(pc) (1524KB)(405)    收藏

    经过70余年有效防治,我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正向控制和消除目标迈进。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疟疾、棘球蚴病、内脏利什曼病、华支睾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的疫情形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和重点任务,为加快推进全国重点寄生虫病控制和消除进程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艾琳1, 2, 陈韶红1, 陈家旭1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 (1): 13-58-63.  
    摘要1564)      PDF(pc) (285KB)(2540)    收藏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组学的研究已从结构基因组学转向功能基因组学,对于基因功能的研究也由单一基因转向大规模、批量分析。为促进我国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本文介绍几种重要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方法,并对近几年来一些重要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18.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性IgG、IgM和IgE在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中的意义
    傅奇,杨佩珍,沈雪芳,徐肇玥,戴自英,宋惕仁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83, 1 (2): 78-82.  
    摘要281)      PDF(pc) (380KB)(555)    收藏
    本文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特异性IgG、IgM和IgE在日本血吸虫病诊断和疗效考核中的意义。发现在207例确诊的血吸虫病患者中,ELISA的阳性率为97.6%,65例非血吸虫病患者无1例呈假阳性反应。吡喹酮治疗后6~8个月随访,在117倒粪检阴转者中,ELISA-IgM的阴转率为80.3%。就这点而论,血吸虫病化疗后IgM阴性值可能意味着有效治疗。50例同时进行微量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其中48例的结果相符,可以说明微量采血法是现场试验选用的一种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对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易感性的实验研究
    何登贤,许政拱,叶奕英,龙祖培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83, 1 (2): 83-87.  
    摘要285)      PDF(pc) (353KB)(563)    收藏
    4例恶性疟患者血分别感染4批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3批感染成功,平均胃感染率分别为66.0%和65.7%;卵囊指数分别为8.8和10.3;平均腺感染率分别为49.0%和54.6%;平均阳性腺指数分别为2.31和2.46。结果表明两种按蚊对恶性疟原虫的易感性无明显差异。 以11例间日疟患者血分别感染11批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前者10批受染,平均胃感染率83.5%,腺感染率81.3%,平均阳性腺指数为3.70;后者各批都受染,平均胃感染率88.2%,腺感染率81.6%,平均阳性腺指数为2.98。表明两种按蚊对间日疟原虫均高度易感。本实验结果证明微小按歧不仅为我国南方山区恶性疟的主要传播媒介,而且也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
    20. 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931例初步临床观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83, 1 (2): 82-82.  
    摘要205)      PDF(pc) (71KB)(516)    收藏
    治疗分3组:Ⅰ组为轻度感染者663例,吡喹酮总剂量为75mg/kg;Ⅱ组为中度感染者180例,总剂量为100mg/kg;Ⅲ组为重度感染者88例,总剂量为120mg/kg。Ⅰ、Ⅱ组为一天疗法,分3次服,Ⅲ组第1、2天分服75mg与45mg/kg。三组的最大总剂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