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9年 第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9-05-31
    几种新抗疟药联合应用治疗海南省恶性疟的效果观察
    陈林,戴祖瑞,钱永乐,马志明,郭凤川,廖在环,符大东,马德光,庞学坚
    1989, 7(2):  81-84. 
    摘要 ( )   PDF (3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5~1987年6~10月连续3年在海南省三亚市和乐东县抗氯喹恶性疟流行区用喹哌750mg+硝喹25mg联合用药治疗33例恶性疟患者,其平均退热时数为39h;原虫无性体平均转阴为49h。服药后28d的复燃率在不同地区为0~47%。 用咯萘啶600mg+硝喹25mg治疗11例;咯萘啶800mg+硝喹40mg治疗43例;咯萘啶800mg+硝喹80mg治疗31例,其退热时数为31~35h,原虫无性体平均转阴为46~53h,服药后28d的复燃率在13~18%之间,与对照组单服咯萘啶1200mg治疗42例的平均退热时数33h,平均原虫无性体转阴时数48h和28d复燃率12%无显著性差别。各组服药前后曾抽样进行了血、尿常规、肝功能等检查,结果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证明联合用药是安全的。
    伯氏疟原虫感染鼠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对小鼠腹腔细胞释放活性氧的作用
    李明,李英杰
    1989, 7(2):  85-88. 
    摘要 ( )   PDF (2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2.5%聚乙二醇(PEG)沉淀伯氏疟原虫感染鼠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用化学发光(CL)技术检测疟疾CIC对小鼠腹腔渗出细胞(PEC)产生和释放活性氧的刺激作用。结果表明,疟疾CIC可激发小鼠PEC的CL反应,并可抑制酵母菌激发的CL。本文讨论了激发效应细胞释放活性氧(ROS)与CIC引起免疫病理间的关系。
    一种诊断疟疾的新方法——QBC法
    赵勇进,叶炳辉,沈士弼,朱昌亮,蔡贤铮,庞学坚,王志光,Andrew Spielman,Joseph B.Perrone
    1989, 7(2):  88-88. 
    摘要 ( )   PDF (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Quantitative buffy coat(QBC)系血沉棕黄层定量分析法,是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近年推出的,用于定量分析血液内各种成分的方法,后来用于诊断疟疾。其原理是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比正常红细胞轻,而又比粒性白细胞略重,离心后分
    诱变剂NTG致弱的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效果的进一步观察
    刘述先,宋光承,聂晋华,Lois W.Chi
    1989, 7(2):  89-93. 
    摘要 ( )   PDF (13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进一步了解诱变剂(NTG)致弱尾蚴的免疫效果,以NTG(30μg/ml)致弱15min后,经皮感染免疫小鼠两次,间隔一周,观察免疫后不同时间攻击感染(2、4、6、8和10wk)对免疫鼠存活时间,减虫率,肝、脾肿大及肝、脾虫卵肉芽肿程度的影响。同时,还对免疫鼠体内血吸虫进行虫体表面皮层的电镜扫描观察。实验结果表明:NTG致弱尾蚴初次免疫后,8wk攻击感染时减虫率最高(77%),且肝、脾肿大及虫卵肉芽肿病变程度最轻.小鼠存活时间也长。从而提示NTG致弱尾蚴免疫小鼠后,对攻击感染确产生免疫力。但免疫后不同时间所产生的免疫力不同,初次免疫后8wk可能是最适攻击感染时间。对免疫后不同时间所产生的免疫力不同的原因进行了讨论,NTG致弱尾蚴诱导保护性免疫力产生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广西部分食品从业人员弓形虫染色试验抗体的调查
    郑挺,崔君兆,吕元聪,郭宁贞
    1989, 7(2):  93-93.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于1984年10月至1985年4月对广西部分食品部门从业人员采用染色试验进行了弓形虫感染的调查。 材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系宁明、横县、邕宁、大新和
    旋毛虫感染过程中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于文杰,连建安
    1989, 7(2):  94-96. 
    摘要 ( )   PDF (2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胞浆标记法观察实验感染旋毛虫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后d_3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绝对数平行地增多,于d_(14)达高峰,d_(60)仍高于正常水平。而斑块颗粒型细胞(辅助性T细胞,T_h)和分散颗粒型细胞(抑制性T细胞,T_a)呈反向变化,前者减少,后者增多,T_h/T_a比值降低,表明旋毛虫感染过程中宿主免疫功能受抑制。
    上海查见牛带绦虫病一例
    朱道韫,常正山
    1989, 7(2):  96-96. 
    摘要 ( )   PDF (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性,36岁,教师,上海市奉贤县人。因大便发现白色节片15年、粪检发现绦虫卵,于1986年9月26日住院。15年来大便经常有节片,伴中上腹痛、便秘、肛门搔痒和消瘦。曾拟珍为蛲虫病,多次服扑蛲净、驱蛔灵无效。患者出生于奉贤县南桥
    一种耐格里属阿米巴虫株的分离鉴定
    杨晨郎所
    1989, 7(2):  97-99. 
    摘要 ( )   PDF (11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6年4月在上海吴泾热电厂锅炉冷却水中首次分离到一种能引起小鼠死亡,并从死亡小鼠脑中可重新分离出致病自由生活阿米巴——W042302株。根据培养的鞭毛体及其滋养体、包囊的基本形态,确定为耐格里属(Naegleria)阿米巴;又根据W042302株所具有的致病性特征及其细胞提取物的蛋白质和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谱的比较分析,初步推测:W042302株属于N.australiensis。
    昆明按蚊传疟作用的定量研究
    张国才,董学书,王学忠,卢勇荣
    1989, 7(2):  100-102. 
    摘要 ( )   PDF (2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腾冲县固东区,位于云南西部地区,1986年曾发生较大面积的疟疾流行,发病率达12%∞.当地按蚊相简单,仅捕获昆明按蚊、中华按蚊和多斑按蚊3种,以昆明按蚊为优势种,捕于人、牛房共14871只按蚊,其中昆明按蚊占77.6%。为弄清当地的传疟媒介及其以传播疟疾有关的生态习性,于1987年7~8月,对昆明按蚊和中华按蚊的传疟作用作了定量研究,并将两种按蚊作一比较。昆明按蚊的昆虫学接种率为0.0038,中华按蚊为0.000031,按比例推算当地居民的疟疾病例,由昆明按蚊传播占99.1%,中华按蚊为0.9%。结果证明:昆明按蚊为当地的高效媒介.它的传疟作用相当于中华按蚊的110倍。
    湖北武汉地区产妇胎盘血清抗弓形虫抗体的检测
    肖运本,陈晓林,杜春梅
    1989, 7(2):  102-102.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武汉地区产妇体内抗弓形虫抗体的水平,提供防治先天性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我们于1985年12月至1986年11月采用IHA法对武汉地区310例产妇的胎盘血清进行了抗弓形虫抗体的检测。
    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与三倍体型染色体C带带型的比较研究
    赵吉滨,黄舜毅,赵素云
    1989, 7(2):  103-104. 
    摘要 ( )   PDF (10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Sumner的BSG法,对卫氏并殖吸虫两个型的染色体C带带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型间存在着差别。三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有两套染色体,其中一套在C带带型上与二倍体型相一致,另一套染色体则具有不同的带型,此差别突出表现在2、3、5、6和7号染色体上。表明两型间染色体结构不完全相同;卫氏并殖吸虫三倍体型可能是二倍体型的异源多倍体。
    刚地弓形虫速殖子的超微结构
    徐麟鹤,王裕发,陈聚梁,徐志翔,俞永富,陶贤梅
    1989, 7(2):  105-107. 
    摘要 ( )   PDF (11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弓形虫速殖子呈半月形或香蕉形,虫体表膜分两层。前端有极环和类锥体:极环由内膜增厚形成,类锥体则是一中空的圆锥状结构,它由斜向走行而排列整齐的纤丝组成。22根膜下微管起始于极环而分布至虫体后端。棒状体从类锥体向后延伸至核前沿,其切面呈腺体样结构.棒状体可能具分泌功能.类锥体则与虫体侵入宿主细胞有关。
    班氏微丝蚴周期性的观察
    张文政
    1989, 7(2):  107-107. 
    摘要 ( )   PDF (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关于丝虫微丝蚴周期性的报道,多见于对微丝蚴血症者一次性观察结果,对同一组微丝蚴血症者在不同季节观察的报道尚不多。我县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我们于1983年5月对此作了连续17个月的现场观察,结果如下。
    布氏姜片虫的生态及其防治策略的探讨
    翁玉麟,庄总来,蒋弦平,林国荣,林矫矫
    1989, 7(2):  108-111. 
    摘要 ( )   PDF (5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布氏姜片虫的虫卵对热敏感。虫卵发育需要氧气。虫卵对低温具有较大抵抗力。水中的盐分能影响虫卵的发育并降低其孵化率。尾蚴可不附着在媒介植物上结囊,而能在水面结囊。实验观察与现场调查证实人、猪通过饮水能感染姜片虫病。鱼和螺对姜片虫病的流行能起制约作用。囊蚴对理化因素的作用敏感,水生作物如菱角经煮沸1~2min其上所附的囊蚴即死亡。囊蚴在终宿主体内约需2月左右发育成熟。本研究提出:上半年着重灭螺,下半年着重灭囊,秋后着重驱虫,全年管好粪便的防治策略。
    铁线虫感染一例报告
    高广汉,王运章
    1989, 7(2):  111-111. 
    摘要 ( )   PDF (2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儿,男,7岁。河南省获嘉县人。其母诉两年来患儿逐渐消瘦,经常脐周疼痛,近3天来未解大便,经肥皂水灌肠后,排便中有一条褐色虫体,排虫后腹痛消失。虫体细长,长19cm,最宽处0.2cm。圆柱状,形如铁丝,两端略细,前端钝圆,中部呈
    一种便于现场测定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的培养基
    刘德全,任道性,刘瑞君,邱持平,高大庆
    1989, 7(2):  112-114. 
    摘要 ( )   PDF (2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各地开展体外微量测定法调查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研制了便于现场调查使用的培养基。将连续培养恶性疟原虫用的RPMI1640完全液体培养基用安瓿封装,冰瓶贮存.可供现场50d内使用。该培养基的效果与冰冻干燥培养基相似,明显优于WHO培养基。
    江西波阳县查见并殖吸虫病一例报告
    游难先,严玉林,康昆培,朱腊生,万青
    1989, 7(2):  114-114. 
    摘要 ( )   PDF (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49岁,波阳县人。患者于1974年2月开始时有咳嗽,痰中带血丝,右侧胸痛,未作系统检查治疗。1975年7月以后,每天下午有畏寒、低热、乏力、纳差、咳嗽、咯血量比前增多。1977年2月10日,咯出铁锈色痰,带腥味。追问病史患者未
    CT脑扫描对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和定位
    毛世春,叶绪昌,刘建雄,张继伟
    1989, 7(2):  115-118. 
    摘要 ( )   PDF (13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告25例脑型血吸虫病,经CT脑扫描,脑血吸虫卵肉芽肿呈现高密度强化块影,在肉芽肿周围及附近白质水肿显示低密度影像。CT影像结合疫水接触史及临床和免疫诊断检查,能作出正确定位和定性诊断.分析了CT表现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对治疗选择进行了探讨。通过CT脑扫描追踪观察,提示脑型血吸虫病,经吡喹酮化疗,病变可逆转,脑血吸虫卵肉芽肿和脑水肿可消失。
    灭疟后期疟疾病灶点的分类和处理效果观察
    许在辉,张谷若,聂忠学,肖志祥,黄辉
    1989, 7(2):  118-118. 
    摘要 ( )   PDF (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龙里县位于贵州省中部,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平均海拔1145m,年平均气温14.8℃,5~10月为疟疾传播季节,中华按蚊是主要传疟媒介。解放初期疟疾发病率高达9.6%,以间日疟为主。1979年后发病率已降至1(?)以下。根据我县灭疟后期疟疾
    晚期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的调查
    王德威,钱燕南,刘冲英,邵静鸣
    1989, 7(2):  119-121. 
    摘要 ( )   PDF (2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查了4950例晚血,709例(14.3%)发生过上消化道出血。已切脾者有出血史的532例中,术前出血338例,268例(79.3%)术后未再出血,术后复发出血70例(20.7%)。切脾前无出血史者2781例,术后发生出血的194例(7%)。提示单纯脾切除对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有一定效果,但术前有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较术前无出血者高。对近年有出血史的50例晚血作了纤维胃镜检查,74%的患者伴有胃十二指肠病变.并对晚血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浙江省永康县输入性恶性疟的监测
    郑淑女,陈尧夫,马瞧勤,袁炳成,周志强,徐芬连
    1989, 7(2):  122-124. 
    摘要 ( )   PDF (2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告非恶性疟流行区浙江省永康县1985年8月至1987年2月,在当地外出人口中发现43例输入性恶性疟患者,这些病例都曾到云南省中缅边境等恶性疟流行区,约占本县到过这些地区流动人口的5~7‰。输入性疟疾病例多数发现于1~3月和6~8月,与该时从疟区返回的人数较多有关,而与当地传疟媒介的季节高峰无关。由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例,并进行疫点处理,故未发生继发性病例。
    新疆阿勒泰地区细粒棘球蚴病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
    叶瑛,周淑琴,古丽娜
    1989, 7(2):  124-124. 
    摘要 ( )   PDF (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用ID,IHA和ELISA试验方法对啥萨克族和汉族居民和牧民共5536人进行了本病流行情况的初步调查。
    寄生虫感染免疫调节的若干分子机理
    蒋作君,沈一平,赵慰先
    1989, 7(2):  125-127. 
    摘要 ( )   PDF (2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寄生虫感染宿主后,其抗原性物质可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这种免疫应答针对入侵寄生虫、起抗虫作用,但亦可引起宿主免疫损伤。另一方面,寄生虫在种系进化中已演化出一套免疫逃避的本领。因此,在宿主体内,免疫抗虫和免疫逃避、免
    我国人体寄生虫及病媒昆虫染色体研究概况
    刘国章,何麟
    1989, 7(2):  128-132. 
    摘要 ( )   PDF (2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1980年以来,关于人体寄生虫及其病媒昆虫染色体的研究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国内逐步开展了这项研究工作。为便于此项研究工作的深入和广泛开展,我们查阅了国内有关的期刊和文献。据不完全统计,人体寄生虫染色体研究报道涉及的期刊达35种。发表有关论文114篇。其中综述3篇,方法
    血吸虫与其中间宿主螺蛳的共进化:螺蛳宿主群体的基因操作对控制血吸虫的前景
    David S.Woodruff,何毅勋
    1989, 7(2):  133-134. 
    摘要 ( )   PDF (1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对有关宿主-寄生虫共进化理论了解的进展提出了在寄生虫控制的传统方法之外若干可供选择的途径。在血吸虫病方面,螺蛳-宿主相容性的不同以及在寡基因控制情况下的观察,导致提出在传播地区增
    关于脑囊虫病诊断、临床分型与疗效判定标准的建议
    马云祥,薛晓玲,于庆林
    1989, 7(2):  134-135. 
    摘要 ( )   PDF (1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囊虫病是我国广大农村常见病,既往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对群众身体健康危害甚大。自吡喹酮、何苯达唑问世以来,使脑囊虫病的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各家对脑囊虫病的诊断、临
    复方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治疗幼儿蛲虫病的疗效
    叶治碧,周国兴,汪少英,张丽珍,王学珍,毛道森,江梦雪
    1989, 7(2):  135-135. 
    摘要 ( )   PDF (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进一步探讨复方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对幼儿蛲虫病的治疗效果,于1985年5月至11月治疗幼儿蛲虫感染者368例。 一、方法与对象 于治前和服药后3d,用透明胶纸肛拭法,于清晨对幼儿园2~6岁儿童采样检查,凡蛲虫卵阳性者作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体外大量培养法
    樊汝恭,刘尔翔,何玉英,季秀珍
    1989, 7(2):  136-137. 
    摘要 ( )   PDF (1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疟原虫研究工作的深入,为提取疟原虫的抗原或核酸,对恶性疟原虫的需要量大增。目前国内常用的三角烧瓶蜡烛缸法,很难满足上述工作的需要。因此需要建立简便实用的大量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的方法。国外近年来使用复杂的自动换液等机械装置,国内目前尚无条件做到。为此我们建立了
    四川乐山市马来丝虫病媒介蚊虫幼丝虫自然感染的观察
    李佳钰,张富南,卢素惠,郑德福,饶患秀,魏银松,尹光禄
    1989, 7(2):  137-137. 
    摘要 ( )   PDF (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乐山市全福乡是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为当地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乐山市中区卫生防疫站1983年调查,该乡台子村、裕农村和石头村的微丝蚴率为1.6%,年底治疗微丝蚴血症者后中止了防治措施。我们1985年9月调查,微丝蚴
    四种蛔目线虫的三种同工酶和蛋白成分电泳比较分析
    黄跃进,何麟
    1989, 7(2):  138-139. 
    摘要 ( )   PDF (5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采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人蛔虫、猪蛔虫、犬弓蛔虫和鸡蛔虫等4种蛔目线虫进行了3种同工酶及蛋白成分的比较分析,以期从遗传和生化角度进一步探讨蛔目线虫内部的进化和分类关系。
    美洲钩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任海南,肖树华,戴志强
    1989, 7(2):  140-141. 
    摘要 ( )   PDF (11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往美洲钩虫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皆取材于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粪便中驱出的虫体。我们应用仓鼠体内转种45代新鲜的美洲钩虫成虫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方法 虫源 仓鼠感染60d后,用摘眼球放血处死仓
    美洲钩虫组织学的观察
    杨元清,杨惠中,任海南,成宝珠
    1989, 7(2):  141-142. 
    摘要 ( )   PDF (10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美洲钩虫的组织学及组化成分,对了解该虫的生理机能及探讨药物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由每只金色仓鼠皮下接种美洲钩虫第3期幼虫500条,感染后55d,处死动物取虫,雌、雄各25条,
    丰宫并殖吸虫的形态与宿主
    周本江,夏代光
    1989, 7(2):  142-143. 
    摘要 ( )   PDF (1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64年6月夏代光等初步报告丰宫并殖吸虫(Paragonimus proliferus)新种后,20多年来只作过一些零星的观察。本文在原有基础上,对该虫种的各期形态及宿主作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及描述。 材料与方法 溪蟹经定种后,用人工消化加解剖法按部位分
    HLA单倍型与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关联性的初步探讨
    王崇功,朱秋英,朱逸文,杭盘宇,蔡德弟
    1989, 7(2):  144-145. 
    摘要 ( )   PDF (1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日本血吸虫病与主要组织相容抗原系统的关联,我们过去已报道,本文对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家系HLA单倍型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 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择无锡市郊县血吸虫病流行区同胞中有2例以上患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巨脾或腹水型简称晚血)
    人头虱和体虱酯酶同工酶的测定
    刘素兰,黄泛舟
    1989, 7(2):  145-146. 
    摘要 ( )   PDF (1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寄生于人体的头虱和体虱除寄生部位和体色不同外,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活史和生态习性方面几乎完全相同,为进一步了解两种虱是属同一种类,还是为两种近缘种,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对两种虱的成虫进行了酯酶同工酶
    各地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的综合报道
    1989, 7(2):  146-148. 
    摘要 ( )   PDF (2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5~1986年我们曾调查江西信丰和南康两县部分居民及小学生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前者系随机抽样,后者系普查。先将粪便标本固定于5%福尔马林中,同时以直接涂片及硫酸锌漂浮法进行
    各地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的综合报道
    1989, 7(2):  148-150. 
    摘要 ( )   PDF (2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于1986年9月用加藤法对嘉兴市4所小学1602名学童进行粪检,结果蠕虫卵总阳性率为43.6%。其中蛔虫、鞭虫、蛲虫、姜片虫、华支睾吸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等6种蠕虫卵的阳性率依次为31.2、
    应用脑CT扫描诊断小脑血吸虫病
    王文辉,赵云龙,丛绍洲
    1989, 7(2):  150-150. 
    摘要 ( )   PDF (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般X线检查诊断小脑血吸虫病,难度较大CT扫描有较高诊断价值。我院于1985年4月至1987年4月两年间,共收治脑血吸虫病42例,其中18例CT扫描诊断后经病理证实。18例中有小脑血吸虫病4例,现介绍如下。
    辛酰伯喹根治间日疟的疗效
    黄伯平,谭长林,何伟,华万全,周华云,顾学庆,孙文蔚,杨志美,朱宜力,杨存性
    1989, 7(2):  151-151. 
    摘要 ( )   PDF (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辛酰伯喹[6-甲氧基-8-(4’-辛酰氨基1’-甲基)-丙氨基喹啉]系南京药学院合成,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辛酰伯喹油制剂(蓖麻油:茶油=6:4)的疗效可达3~4周.猴疟1次剂量20mg/kg肌注可达到抗复发作用,其副反应较磷酸伯喹为轻。
    云南洱海环湖钉螺分布情况的调查
    罗尧钜
    1989, 7(2):  152-153. 
    摘要 ( )   PDF (1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省的大理洱海周围是血吸虫病流行区,环湖周围钉螺分布情况以往未作系统全面调查,为加强洱海环境保护,特进行钉螺分布的调查。 一、钉螺分布的调查 以乡为单位,按地形,调查湖水线以上300m内已垦殖的地带,采取机械抽样(框距5m)与环境
    呋喃嘧酮治疗丝虫病患者3~6年后的远期随访
    任燕芬,陈宝珍
    1989, 7(2):  153-153. 
    摘要 ( )   PDF (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呋喃嘧酮系1978年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首创的抗丝虫新药。任燕芬等(1984年)报道该药已临床试用于班氏、马来、罗阿和常现丝虫病患者千余例,均有一定疗效.为了解该药的安全
    血吸虫病监测地区查螺问题的探讨
    王书元,张中,牛永生
    1989, 7(2):  154-154. 
    摘要 ( )   PDF (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市是1976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指标的。但是,近10年(1976~1985)来新发现钉螺的仍有3个乡,36个村,面积达3207883m~2,占同期查出钉螺总面积的26.4%。现将我市8年(1979~1985)的情况报道如下。
    不同光照度下中华按蚊增殖能力的初步观察
    徐大刚,陶鸿章
    1989, 7(2):  155-155. 
    摘要 ( )   PDF (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线的强弱影响按蚊成蚊的密度.活动、叮刺和产卵。为了解光照度对中华按蚊增殖能力的影响,我们于1986年10月至1987年1月,采用三种不同光照条件,进行了实验比较。 材料与方法 选用实验驯化的上海株中华按蚊为实验材料。
    四川罗索线虫对常见蚊虫的感染实验
    彭玉芳,宋锦章,田光兆
    1989, 7(2):  156-156. 
    摘要 ( )   PDF (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经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已知四川罗索线虫分布于川南、川北和川东等地,它的自然宿主除中华按蚊外.还有巨型按蚊暗缨亚种(Anophelesgigas baileyi),为了进一步了解它的宿主范围,选择了数种常见蚊虫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现将初步结
    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检测食蟹猴疟原虫抗原
    刘克义,高金桐
    1989, 7(2):  157-158. 
    摘要 ( )   PDF (1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Mackey 1980年报道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检测疟疾抗原以来.Avraham H等(1981)、Khus-mith S等(1986)和Lahiri VL等(1986)也先后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法检测疟疾抗原诊断疟疾有希望取代传统的直接镜检法。本文国内首次报道了该法用于食蟹猴疟原虫抗原的检测结果。
    缩小膜壳绦虫病六例报道
    毛协仁
    1989, 7(2):  158-158. 
    摘要 ( )   PDF (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所于1965年11月~1985年9月收治缩小膜壳绦虫病患者6例,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6例中男性1例,女性5例:年龄1.5~11岁5例,23岁1例。大便排节片4例,粪检时发现缩小膜壳绦虫卵2例。腹痛2例,腹泻4例,头晕、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