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作者指南
稿约
出版伦理规范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出版
图表要求
参考文献要求及格式
本刊常用缩略语
退修和校样须知
版面费及发票事宜
审稿指南
审稿须知
审稿指南
审稿流程
同行评议道德规范
诚邀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关于我们
出版道德规范
编辑人员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友情链接
国内外检索库
中国知网
万方
维普
PubMed
WILEY
ELSEVIER
ScienceDire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国内外相关刊物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Parasitology
Royal Soc Trop Med Hyg
Southeast A sian J TMPH
J Parasitol
Inter J Parasitol
British Med J
Parasit Immunol
J Parasitol Res
Parasitology Research
Trends Parasitol
Acta Trop
Am J Trop Med Hyg
Korean J Parasitol
Malar J
Am J Pub Hlth
相关领导机构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编辑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期刊协会
上海市期刊协会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1989年 第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9-08-31
上一期
下一期
1985~1988年全国黑热病疫情动态
熊光华
1989, 7(3): 161-162.
摘要
(
)
PDF
(1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最近各省提供的情况,1985年以来的4年间全国黑热病新发病例和个别复发患者计1069人,分布于甘肃、四川、新疆、山西、陕西、内蒙古及山东。与前4年(1981~1984)在六省(自治区)内新发病例数443例相比,有明显上升,上升较严重的省是甘肃和
误服过量氯喹引起中毒死亡一例
杨素高,覃从周
1989, 7(3): 162-162.
摘要
(
)
PDF
(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死者,女性,9岁,小学生,水族,贵州省三都县人.于1987年4月26日下午5时半,空腹服氯喹0.5g(含基质0.3g)和伯氨喹13.2mg,0.5h后又服祖母的氯喹0.5g(祖母误认氯喹糖衣片为糖果而私藏),服
海南省陵水及白沙等地区恶性疟原虫对磷酸喹哌的敏感性调查
蓝昌雄,林秀,黄在松,陈玉松,郭仁能
1989, 7(3): 163-165.
摘要
(
)
PDF
(2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6年7~12月,在海南省陵水县吊罗山、白沙县元门乡、青松乡及三亚市南滨农场,治疗恶性疟病人53例,采用磷酸喹(?)1.5g(碱基),3d分服,退热时间为36.0±20.7h,原虫转阴时间为69.7±20.9h。治疗后经14、21和28d随访者47例,发现一级抗性7例,复燃率14.9%,治疗后带配子体者35例,配子体率74.5%,较以往报告的57.1与40%为高。
滇缅边境打洛口岸入境人员疟疾的调查
李兴亮,余文祥,魏大勇
1989, 7(3): 165-165.
摘要
(
)
PDF
(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打洛位于滇西南,是昆洛公路的终点,又是中缅边境的集市贸易点,出入国境边民历来十分频繁,每年约有10余万人次边民出入打洛口岸。了解和掌握入境缅甸人疟原虫携带率和我国边民出境留宿回归后的疟疾感染发病情况,为制定此类地区疟疾防护措施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于1984~1987年在打洛进行边境疟疾防护研究期间作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细胞核内嗜酸性包涵体的观察
李祖进,宋光放,刘绍春,顾寄真,杨业翔,肖国旗
1989, 7(3): 166-169.
摘要
(
)
PDF
(7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155例晚期血吸虫病病例肝脏活检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并检测肝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核心抗原(HBcAg)。结果,88例(56.8%)乙肝抗原(HBAg)阳性;30例(19.4%)肝细胞核内存在嗜酸性包涵体,其中18例(60%)HBAg也阳性。这些包涵体可能是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肝内感染的标志。肝内HBAg或包涵体阳性患者的肝实质病变显著加重。表明合并其它病毒的肝内感染也可加重晚期血吸虫病的肝脏病变,并可能是发生门脉性肝硬化的原因之一。
郴州罗索线虫雌雄同体虫体的记述
傅廷荣,林立辉
1989, 7(3): 169-169.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于湖南郴州蚊幼虫中发现一种新的罗索线虫,命名为郴州罗索线虫(Romanomermi,chen-zhouensis Fu,1987),实验证明可寄生于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凶小库蚊、贪食库蚊等蚊幼虫。检查多批成虫时,偶见一条雌雄同体虫体,同时可
细粒棘球蚴实验感染鼠体液免疫动态的初步结果
薛海筹,裘丽姝,张永红,张超威,朱震霞,杨元清,陆健,李浩
1989, 7(3): 170-173.
摘要
(
)
PDF
(7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胶乳凝集试验(LA)、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斑试验(EIT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ELISA试验(Dot-ELISA)以及免疫荧光试验(IFA)5种免疫血清学方法,对细粒棘球蚴实验感染鼠的抗体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这5种检测方法均能检出抗体,其中以Dot-ELISA及IFA最敏感,于感染后2周即有部分鼠测到抗体。ELISA、EITB和LA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依次为4周、2月和3月。感染8月及1年的病鼠全部阳性,而对照鼠则全部阴性。
贵州省榕江县牛囊尾蚴感染的调查
杨立(木冈)
1989, 7(3): 173-173.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在五十年代已证实贵州省东南部为牛带绦虫病流行区,但流行区内中间宿主的囊尾蚴感染情况尚未见报道。我站于1983年4月~1984年3月,对市售的113头牛作了调查。每头取不同部位的肌肉或内脏4~5块,每块约重100~125g进行剖验。 113头牛囊尾蚴阳性者6头,感染率5.3%。其中黄牛72头,阳性1头(1.4%),水牛41头,阳性5头
恶性疟原虫DNA探针检测血内恶性疟原虫的初步研究
杨健良,杨仲炎,罗国湘,王祥荣,李菊林,杨存性
1989, 7(3): 174-176.
摘要
(
)
PDF
(7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培养恶性疟原虫(Fcc-1)中分离纯化基因组DNA,用~(32)P标记,作为探针,按DNA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样。结果表明:该探针可检出9个恶性疟原虫感染红细胞/10_6红细胞;在现场应用时,与13例恶性疟阳性标本镜检符合率为92%:与1例间日疟原虫病例和正常人血、白细胞之间,未发现非特异性杂交。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对疟疾流行影响的预测研究
陈怀录,曹仲华,杨玉华,康万民,戴玉茹,李坤武,程国际,熊祥忠,雷心田,杨昌文
1989, 7(3): 177-180.
摘要
(
)
PDF
(3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疟疾在三峡地区曾广为流行,经防治后,1985年发病率已下降为2.2/万,但仍有34.7%的乡发生疟疾,局部暴发点和暴发流行的潜在因素依然存在。预计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有疟疾暴发流行的危险.水库建成后的灌溉网络和低洼浸水地区,可能扩大按蚊的孳生场所,加剧疟疾流行。
幼托儿童齿龈内阿米巴感染调查
周宪民,宋杰益,严涛,马细妹,张惠群,李洪
1989, 7(3): 180-180.
摘要
(
)
PDF
(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7年5月调查南昌市257名3~7岁幼托儿童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情况. 检查方法 用牙签挑取牙龈隙或龋齿附近的牙垢或分泌物,均匀涂布于加有一滴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每例
湘西间日疟潜伏期与复发的实验观察
王子敏,何元珍,黄峥,李庆俊,唐来仪,张湘君,庞禄林,杨柏林,王文俊
1989, 7(3): 181-183.
摘要
(
)
PDF
(2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5年9月至1987年10月,对从湖南省西部慈利县自然感染者分离的间日疟原虫,连续蚊传5代的27例病例,以氯喹1.5g(基质)3d疗法治疗。治疗后,13例短潜伏期(平均17.2d)病例的复发率为100%,第2~4次的复发率依次为76.9、62.5和20.0%;14例长潜伏期(平均287.2d)的复发率66.7%,第2次的复发率为37.5%,未见第3次复发。这两类间日疟复发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于第1潜隐期,即潜伏期短者第1潜隐期长(平均243.4d),而潜伏期长者则第1潜隐期短(平均55.3d)。
蝇蛆病综合报道
1989, 7(3): 183-183.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内蒙古自治区纹皮蝇幼虫致皮肤蝇蛆病一例 包头第二医院 卞铁明 患者,男性,32岁,工人。因间歇性双下肢和腰背部皮肤出现痛性游走性红斑2月余,于1985年12月13日入院。体检:右肩胛下皮肤7×8cm红斑样改变.WBC10700,酸性49%。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1738。1986年1月4日,于左脐旁皮肤再现红斑样改变,中
湖南省慈利县春季和夏秋季间日疟现症病人复发规律的现场观察
袁怀安,朱敷忠,刘文建,李庆俊,杨柏林
1989, 7(3): 184-186.
摘要
(
)
PDF
(2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6年4月至1987年10月,在湘西北慈利县以磷酸氯喹1.5g(基质)3d疗法治疗215例间日疟现症病人,随访1~1.5年,复发58例,复发率为27.0%。其中无症状的原虫复发仅7例,占复发病例的12.1%.春季和夏秋季病例的复发率分别为36.2和23.6%,无显著性差异((P0.05)。4、5月份病例,从收治到首次复发的潜隐期全短,分别为60.8d和63.5d。8、9月份病例的全长,分别为292.4和297.5d。而6、7月份的病例,潜隐期则有长有短,其中6月份的以短(63.7d)为主,占72.7%,7月份的以长(285.4d)为主,占75.0%。并结合我国温带地区间日疟潜伏期等有关问题
血吸虫性直肠息肉恶变分析
徐家隆
1989, 7(3): 186-186.
摘要
(
)
PDF
(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3~1985年,我们对所属劳保厂职工平均每2年进行1次直肠镜普查,共发现直肠息肉2394例。对息肉直径在0.5cm以上患者随访观察3~6个月,如不消失,一律住院或门诊手术切除并伴以电灼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炎性息肉者1196例,其中有血吸虫虫卵沉着并已钙化者27例。在无血吸虫卵沉积的
贾第虫长爪沙鼠动物模型某些问题的研究
吴跃生,王正仪,卢思奇,纪爱萍,张长淮
1989, 7(3): 187-190.
摘要
(
)
PDF
(9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来自感染儿童贾第虫包囊感染长爪沙鼠的结果表明,5个包囊即可使12.5%的沙鼠受染。感染率随灌注包囊量增加而升高。10~4个包囊时,感染率可达100%。多数受染沙鼠呈间歇性排包囊。小肠中滋养体数及分布与病程有关,与粪便排虫量无对应关系。贾第虫不侵袭肠组织,但能引也小肠典型炎症改变,如绒毛上皮坏死脱落、肠腺细胞分裂相增加和绒毛长度/腺体长度比值下降。
美丽筒线虫病综合报道
1989, 7(3): 190-190.
摘要
(
)
PDF
(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山西省美丽筒线虫病一例 山西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路应连 张青云 患者,男性,16岁,学生,山西省介休县人。1987年2月12日和28日,分别从下唇粘膜下挑出1条小线虫,连同以前挑出者,共3条.根据虫体长、
ELISA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的实验研究
傅翠娥,陈彩华,蒋柏鸣,郑志国,杨旭明,杨纪顺,朱冠,范学理
1989, 7(3): 191-193.
摘要
(
)
PDF
(2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检测人工感染弓形虫家兔血清循环抗原(CAg)的累积阳性频率。在潜伏期内,重、中度感染兔CAg阳性率分别为30.8及11.1%;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早期的阳性率,中度感染兔分别为86.1及76.7%,轻度感染兔分别为43.3及32%。中、轻度感染兔的CAg阳性率在急性期逐步上升,而在亚急性、慢性早期逐步下降。健康兔、血吸虫病及球虫病兔的血清试验,均阴性。本法检测CAg的效果高于其他3种双抗体法,提示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现性,可诊断弓形虫急性或活动性感染。
红细胞感染恶性疟原虫后抗氧化体系的变化
蔺福宝,潘华珍
1989, 7(3): 194-196.
摘要
(
)
PDF
(2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体外培养的海南株恶性疟原虫感染宿主红细胞后,发现感染红细胞抗氧化体系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明显降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明显下降,过氧化氢显著增加,表明疟原虫感染可使宿主红细胞内抗氧化体系的抗氧化能力下降。
亲和素-生物素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诊断泡球蚴病的研究
张京元,孙忠贵,李明,杨玉荣,黄俭,刘家祥
1989, 7(3): 197-200.
摘要
(
)
PDF
(3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沙鼠泡球蚴抗原对泡球蚴、非泡球蚴病患者和健康者进行亲和素-生物素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以样品孔血清(S)与参考阴性血清(N)的比值S/N≥2.2为阳性标准时,该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8.1%。ABC-ELISA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ELISA的13.7倍。泡球蚴和棘球蚴病患者对该抗原反应阳性率各为98.1和67.1%,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试验的总孵育时间由2~4h减为55min。因此,ABC-ELISA更宜于检测微量抗体和低抗体水平患者。
胆囊血吸虫病与慢性胆囊炎并存一例
李海,李福祥
1989, 7(3): 200-200.
摘要
(
)
PDF
(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性,59岁。因反复右上腹痛十余年,近一周又发作,伴恶心呕吐而于1987年10月12日入院。体检: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墨菲氏症+。白细胞15400,中性88%,淋巴12%。B型超声波检查示为血吸虫性肝病、扩张性胆囊炎、多发性胆囊结石、总胆管炎。患者长期生活
阿米巴肺脓肿一例
阿学静
1989, 7(3): 200-200.
摘要
(
)
PDF
(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性,60岁,工人,朝鲜族。长住辽宁省沈阳市。因右侧胸痛、咳血性脓痰半年和发热1周就诊。1年前吃过生喇蛄及螃蟹。6个月内体重从61减至35kg。体检:右侧呼吸音减低、粗糙,偶闻干(湿)啰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胸部透视,
两种按蚊对食蟹猴疟原虫B株敏感性的比较
宋宗臣,刘连珠
1989, 7(3): 201-203.
摘要
(
)
PDF
(2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食蟹猴疟原虫B株接种恒河猴后,在最佳感染时机血餐,第7d胃感染率,大劣按蚊平均为94.9%(74/78),斯氏按蚊平均为94.6%(70/74)。第12d涎腺感染率,大劣按蚊平均为93.9%(62/66),斯氏按蚊平均为92.2%(59/64),两者的胃和涎腺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卵囊均数,大劣按蚊为124.2个,斯氏按蚊为47.6个,前者为后者的2.6倍。在欠佳感染时机血餐,大劣按蚊的胃和涎腺感染率均高于斯氏按蚊,大劣按蚊的卵囊均数为斯氏按蚊的3倍余。
吡喹酮合并阿苯达唑治疗肝细粒棘球蚴病一例
符遂,华湘津,杨元清,张超威,李文幹,华玉敏,何还珠,张国桢
1989, 7(3): 203-203.
摘要
(
)
PDF
(7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系女性,24岁。因上腹部肝区钝痛、乏力伴肿块2年就诊。体检:肝肋下7.5cm,剑突下10.5cm,质中,轻压痛。9~11岁时曾在新疆包虫病流行区居住。Casoni试验呈强阳性。B超检查结果提示肝右叶内有一115×122mm实质占位病变,有包膜;内有许多大小不等液性暗区,其间有密集回声,有些小囊内有增强光斑。CT示肝右叶内有一直径11cm
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与三倍体型精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赵吉滨,黄舜毅
1989, 7(3): 204-206.
摘要
(
)
PDF
(10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扫描及透视电镜观察两型卫氏并殖吸虫精子发生过程。结果表明,二倍体型精子发生过程正常,各阶段细胞发育良好:能形成大量形态与功能正常的精子;而三倍体型精子发生过程异常,细胞发育不良,出现空泡化和细胞间桥破裂,不能产生正常精子.
不同场所中华按蚊的经产蚊比率
吴锡进,廖秀梅,贾福港
1989, 7(3): 206-206.
摘要
(
)
PDF
(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估算疟疾媒介能量,经产蚊比率是其中一项重要参数。调查标本通常采自人房的吸血蚊,在人房按蚊密度较低时,常遇到样本不足的麻烦。为此,我们于1987年7~9月开展不同场所捕获蚊的调查。 方法 选择管前乡洋尾村的人房、牛栏、猪栏3个场
垂盆草诱螺作用的初步观察
徐国余,肖荣炜
1989, 7(3): 207-209.
摘要
(
)
PDF
(2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17种动、植物经过筛选,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有一定的诱集钉螺作用,从钉螺对垂盆草的舔食次数和饲养在垂盆草培养皿中成螺和幼螺的解剖观察可知,成螺和幼螺均喜食垂盆草。室内观察,垂盆草诱获的钉螺数多于小球藻液和青菜,差异显著(P值均0.05)。水面诱螺观察,垂盆草帘诱获的成、幼螺数是稻草帘的2.8和3.0倍,差异非常显著(P值均0.01)。
西藏地区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蓝晓辉
1989, 7(3): 209-209.
摘要
(
)
PDF
(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9年5月,在西藏曲水县腹泻病人粪检中,发现1例结肠小袋纤毛虫病人。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并将西藏以往报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患者系藏族,女性,17岁,曲水县农民。3年来有发作性腹泻,每年数次,每次十数天。有时大便腥臭含脓血,且伴有腹痛、腹胀及里急后重症状。体检:发育欠佳,营养较差。粪检发现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呈椭圆形,其长度为82μm,宽度56.7
梯度离心法与低速离心法分离疟原虫子孢子的效果比较
李全贞,王兴相,陈志强
1989, 7(3): 210-212.
摘要
(
)
PDF
(2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泛影葡胺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疟原虫子孢子,回收率可达50~75%,可显著提高子孢子悬液的纯净度。所得子孢子对大鼠和小鼠的感染力无明显降低。在4℃M199中48h后,部分子孢子仍具感染力。用这种子孢子静脉注射感染动物,可大大降低由蚊媒组织所导致的肝细胞退行性变化。
人毛滴虫致婴儿慢性腹泻一例
李建民
1989, 7(3): 212-212.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儿:男性,18个月,因间歇性腹泻8~9个月,于1987年9月20日就诊。患儿来自农村,大便稀薄,含未消化食物,无脓血,伴腹痛,曾按小儿肠炎治疗,无效。体检无异常。大便检查:脂肪球+,人
斯氏狸殖吸虫成虫体壁超微结构
彭德华,沈浩,倪永晖
1989, 7(3): 213-214.
摘要
(
)
PDF
(10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透射电镜下,正常斯氏狸殖吸虫成虫体壁包括:体被、体被细胞、肌肉层、肌细胞以及胞质通道等。
血吸虫保护性抗原研究现状
王大坤,赵慰先,吴观陵
1989, 7(3): 215-217.
摘要
(
)
PDF
(2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业已证实,人类和啮齿动物感染血吸虫后均能建立部份抗感染的抵抗力。这说明血吸虫能在宿主体内诱发保护性免疫反应,据此,人们设想建立血吸虫的疫苗。用照射减毒的尾蚴免疫易感动物,证实能诱导抗感染的保护力。于是,寻找血吸虫保护性抗原就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迄今,利用多克隆抗血清和单克隆抗体(McAb)已鉴定了多种候
应用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检测斯氏狸殖吸虫循环抗原
王昌裕,海内坤,王强,王绍坤
1989, 7(3): 217-217.
摘要
(
)
PDF
(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刘纪伯等报道应用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检测斯氏狸殖吸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为了解其在亚临床型感染病人中的诊断价值,我们于1987年3月,在重庆南桐矿区对26例病人进行了检测。 材料和方法 一、硝化纤维滤膜 Whatman牌号。 二、单克隆抗体(McAb)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咯萘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黄美芳,吴光武,程道新
1989, 7(3): 218-219.
摘要
(
)
PDF
(1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咯萘啶用于治疗恶性疟、间日疟的现症病人、抗氯喹的恶性疟病人及脑型疟病人,具有作用迅速和副作用小的优点。为探讨咯萘啶的抗疟作用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我们观察了咯萘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材料 一、动物LACA纯系20~23g的小鼠,由本校动物科学部供应。
家犬及猪吞食含血吸虫卵粪便后的排卵观察
毕绍增,邱宗林,高怀杰,郑江
1989, 7(3): 219-219.
摘要
(
)
PDF
(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1953)报告家犬及猪吞食含血吸虫卵的人粪和动物肝脏后,虫卵能随大便排出,少数虫卵能孵化为毛蚴。我们在云南省巍山县发现家犬血吸虫病孵化阳性率低于镜检阳性率,为了解是否存在犬吞食野粪而产生的通过性排卵问题而进行了下列观察。
美洲钩虫的组织化学观察
杨元清,杨惠中,任海南,成宝珠,庄兆农,陆晓艳
1989, 7(3): 220-222.
摘要
(
)
PDF
(8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较为系统而全面地观察了美洲钩虫体内的生化物质,对了解该虫在宿主体内的生理机能及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有一定意义。 材料与方法 实验用金色仓鼠.每鼠由皮下接种美洲钩虫第3期幼虫500条,感染后55d,杀死阳性动物,从小肠取虫,分别用无水酒精、冷丙酮及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虫体,制成7~10μm的石蜡连续切片。除显
波列基内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的形态观察
韩家俊
1989, 7(3): 221-221.
摘要
(
)
PDF
(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波列基内阿米巴(Entamoeba polecki)是人畜共患的寄生性阿米巴.Prowazek(1912)首先发现人体感染1例后,国内也有数例报道。最近在湖北省洪湖县医院及我校附属同济医院的门诊腹泻病人中各发现波列基内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1例,其形态观察如下。 方法 病人新鲜粪便生理盐水直接涂片中,查见阿米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抗氯喹株的分离与培养
周铭贤,童小妹
1989, 7(3): 223-224.
摘要
(
)
PDF
(1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恶性疟原虫抗氯喹株的生物学特性、生化和遗传,并为药物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从海南省一恶性疟病人血中分离出恶性疟原虫。经体外连续培养1个月的适应过程后.生长发育良好,繁殖率稳定,疟原虫感染率一般为3~10%。体外抗性测定疟原虫被抑制的氯喹浓度为32pmol,证明本研究
旋毛虫病嗜酸粒细胞和抗体消长的情况
汪光耀,彭先江,张金枝,王中岳,章湄芳
1989, 7(3): 224-224.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旋毛虫病的早期诊断,我们对旋毛虫病患者嗜酸粒细胞及旋毛虫抗体消长情况进行了观察。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60例出现发热、水肿、肌痛等症状,15d后肌肉活检确诊为旋毛虫病的患者和125例正常人 二、ELISA检测旋毛虫抗体采用湖北省卫生防疫站生产的旋毛虫幼虫可溶性抗原(白蛋白含量为5μg/ml)、北京生物制品所生产的牛血清白蛋白
上海奉贤海滨三带喙库蚊早春出现情况初报
闵继光,唐玉林,王志贤,王仁赉
1989, 7(3): 225-225.
摘要
(
)
PDF
(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纬度地区,三带喙库蚊成虫滞育后是否就地越冬,仍然是医学昆虫界尚未完全揭开的谜。近二十余年来,日本和南朝鲜已有很多越冬调查报告,但除1967年伊豆半岛废矿井中抓获60只外,其余未捕到蚊或仅发现几只,同时提出的梯田或河床石缝越冬也仅为推测.WHO媒介生态与控制研究中心(1973)提出我国东北和汉城地区存在外来入迁
阿苯达唑和噻嘧啶治疗幼儿蛲虫病828例的效果
查鉴良,柯士钫,吴德莲
1989, 7(3): 226-226.
摘要
(
)
PDF
(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6年,我们在开展儿童肠道线虫病防治研究时,观察了阿苯达唑和噻嘧啶对幼儿蛲虫病的疗效. 一、治疗对象 杭州市区公立幼儿园日托幼儿、年龄3~7岁的蛲虫病患者828例。 二、检查和考核疗效的方法 于上午幼儿入园后,取透明胶纸在其肛周粘取虫卵,进行镜检,每日一次,连查5次,5次均阴性者作阴性论。蛲虫卵阳性而无心、肝、肾、肺等
福建省莆田市姜片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翁玉麟,林景翰,陈文泉,黄国珍
1989, 7(3): 227-227.
摘要
(
)
PDF
(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布氏姜片虫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福建省早在1939年已于福州发现姜片虫病例,但直至1964年蔡鸿岐等始首次发现莆田县东蔡大队严重流行,人体感染率62.96%。据兽医部门调查,全省各地猪只普遍感染,猪场感染率高达50%左右;而人体是否感染就决定于传病的媒介植物——菱的种植以
弓形虫低温冷冻保存后超微结构观察
甘绍伯,李纪,栗绍刚,赵森林,付治峰,李云生
1989, 7(3): 228-228.
摘要
(
)
PDF
(4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弓形虫的低温冷冻保存方法已为国内外学者采用。我们将弓形虫置于液氮保存,并对保存后虫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 材料和方法 NP株弓形虫系南京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自当地猪体内分离出的虫株,在本所用小鼠传代,每4d发病传代1次。收集感染NP株弓形虫小鼠的腹水和腹腔冲洗液,充分摇匀后用消毒安瓿分装,每
阿苯达唑和复方甲苯达唑驱除钩虫效果观察
陈亚伟,张德洪,李明惠,肖宁,任敏,刘相富,钟成玉,郭亚平,刘文柱,刘自明
1989, 7(3): 229-229.
摘要
(
)
PDF
(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阿苯达唑和复方甲苯达唑的驱钩虫效果,我们于1986年10月至1987年4月在四川省内江县永安乡,采用3d疗法,对阿苯达唑和复方甲苯达唑(每片含C型甲苯达唑100mg和盐酸左旋咪唑25mg)的近期(治后2周)和远期(治后20周)疗效进行了现场观察。 234例中男性105例,女性129例,年龄15~70
粤北地区班氏微丝蚴周期性的观察
欧作炎,叶焕喜,郝继革,叶灿义,叶建洲
1989, 7(3): 230-230.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不同地理位置的班氏微丝蚴周期性有否差别,1979~1980年在东经113°03′50″、北纬25°11′30″的粤北乐昌县梅花区进行了观察。 方法 在当地蚊媒感染高峰的6月下旬,对15~66岁的男性微丝蚴血症者,每2h从耳垂采血60μl,制成厚血膜平放待干,次日染色镜检。血片经2人镜检,结果不符或微丝蚴数差别超过2条者进行复检。所得
血吸虫性肠息肉患者病原治疗后八年随访结果
王德威,邵静鸣
1989, 7(3): 231-231.
摘要
(
)
PDF
(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9年,我们对31例血吸虫性肠息肉患者进行抗血吸虫治疗,并进行了8年的随访观察。 一般情况 31例均为农民,其中男性6例,女性25例。年龄26~61岁。31例中腹泻18例,便秘7例,腹泻、便秘交替6例。左下腹痛25例,伴有压痛20例,扪及条索状块16例。上腹痛1例,脐周痛2例。31例均进行
耕牛防护带控制疟疾流行的观察
王河,莫科良,林省贤,王家庄
1989, 7(3): 232-232.
摘要
(
)
PDF
(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广西地区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中华按蚊嗜人亚种4种传疟媒介偏吸畜血的特点,我们于1984~1987年在浦北县六万山乡耕牛较多(67头)的3个自然村屯(69户,465人)进行了下列现场研究。 方法 一、耕牛防护带的建立 将牛房建在孳生地和人房之间的指定地点,两间牛房的间距为15~35m,人房与牛房的间距为10~30m,牛房圈养牛1~2头。
马来丝虫病下肢象皮肿10例活检组织病理学观察
王崇功,罗国湘,张菊芳,杭盘宇,王坚武,陈德义
1989, 7(3): 233-233.
摘要
(
)
PDF
(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对10例马来丝虫病下肢象皮肿患者病变部位采用光镜进行了观察。 材料及方法 对10例中度及重度马来丝虫病象皮肿(均为双侧下肢)患者,取小腿部表皮至皮下或至筋膜的病变组织1~2块,共17块组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作石蜡切片,苏木素和伊红染色。 结果 一、表皮多轻度增厚。角化层显示过度角化改
云南省耿马县人肉孢子虫病初步调查
王正祥,汪兴民,连自强,马俊华,周镇炳,李文泰
1989, 7(3): 234-234.
摘要
(
)
PDF
(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7年6月,在云南省临沧地区耿马县孟定区,进行了人肉孢子虫(Sarcocystis hominis)感染流行病学初步调查。 基本情况 耿马县孟定区,位于云南西南部,北纬23°34′,东经99°05′,属南汀河谷的开涧盆地(坝子),海拔470~520m,是亚热带气候区,为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地。当地农户家家养牛养猪,部分养猫养
福建省三明市基本消灭马来丝虫病后的监测
王在途,陈德仁
1989, 7(3): 235-235.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明市辖12个县(区),1985年总人口2218348。原为单纯马来丝虫病流行区,1958年平均微丝蚴阳性率13.8%(133116/968084),经3~12次查治,当地未发现班氏丝虫病人,于1975~1983年先后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指标。1976年起开始监测。 方法与结果 一、人群残存传染源 全市共监测156809人,查出微丝蚴血症(下称阳性者)564例(0.4%)。当地
江西省宁都县疟疾散发病例的分布及调查方法
谢崎,曾国荣
1989, 7(3): 236-236.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灭疟后期管理与监测工作中,我们针对疟疾散发病例的分布特点,采取以近三年病灶点为中心,按不同距离、不同对象及不同血检指标进行调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方法 一、实验区与监测网 宁都县金境4051km~2,辖26个乡(镇),4406个自然村,589032人。1980年起,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对全县378个卫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出现副作用综合报道
1989, 7(3): 237-238.
摘要
(
)
PDF
(1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吡喹酮治疗慢性早期血吸虫病出现室性并行心律一例 福建省福清县医院 林惠添 福清县妇幼保健所 魏和平 福清县虞阳医院 严文光 患者,女性,32岁,因诊断为慢性早期血吸虫病就诊,无心脏病及心悸史。体检:未发现心肺等异常。采用吡喹酮总剂量60mg/kg、分2d6次服后3d,出现头晕、心悸。4d发现早搏9次/min,6d心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