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作者指南
稿约
出版伦理规范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出版
图表要求
参考文献要求及格式
本刊常用缩略语
退修和校样须知
版面费及发票事宜
审稿指南
审稿须知
审稿指南
审稿流程
同行评议道德规范
诚邀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关于我们
出版道德规范
编辑人员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友情链接
国内外检索库
中国知网
万方
维普
PubMed
WILEY
ELSEVIER
ScienceDire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国内外相关刊物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Parasitology
Royal Soc Trop Med Hyg
Southeast A sian J TMPH
J Parasitol
Inter J Parasitol
British Med J
Parasit Immunol
J Parasitol Res
Parasitology Research
Trends Parasitol
Acta Trop
Am J Trop Med Hyg
Korean J Parasitol
Malar J
Am J Pub Hlth
相关领导机构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编辑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期刊协会
上海市期刊协会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1989年 第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9-02-28
上一期
下一期
隐孢子虫病的病原诊断
韩范,许生
1989, 7(1): 1-3.
摘要
(
)
PDF
(10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南京四所医院收集腹泻患者粪便1014人份,进行隐孢子虫感染调查。每份粪便涂片后先用金胺-酚染色法过筛检查卵囊,发现阳性或可疑标本,再用改良抗酸和沙黄-美蓝染色法检查。结果,金胺-酚染色法阳性13例,用后两种染色法都找到卵囊;可疑者5例,后两种方法卵囊均为阴性。金胺-酚和改良抗酸染色法联用时,方法简便,效果好。卵囊少时,沙黄-美蓝染色法不易发现阳性。
急性华支睾吸虫病一例
陈曦
1989, 7(1): 3-3.
摘要
(
)
PDF
(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性,38岁,天津市杨柳青镇居民。1986年10月初出现上腹胀痛、厌油腻和食欲减退。10月中旬,开始不规则畏寒、发热,体温37.4~38.7℃。对症处理无效,于10月25日入院。体检:肝肋下5cm,剑突下5cm,质中,触痛明显。5d后肝增大
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流行病学监测
崔子海,盛琦,杨宝金,蔺心敬,许金范,高长兰,刘波,谢超,孙仲孚
1989, 7(1): 4-7.
摘要
(
)
PDF
(3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省于1983年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4~1986年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在18个纵向和13个横向监测村内,微丝蚴率及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较1980年分别下降32.1和66.7%。微丝蚴血症陆续转阴率为34.2%,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阳性率34.2%,皮试阳性率38.6%,纵、横向监测均未发现新感染的病人。疑似丝虫病者1.7%。纵向观察,淡色库蚊自然感染率为0.06%,其中4只蚊含Ⅲ期幼虫5条。横向观察解剖蚊媒3875只,其中外来人员蚊帐内1只蚊含Ⅰ期幼虫1条,在当地人群住室采集的蚊虫中未发现感染蚊.结果表明,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除控制外来传染源和保留少数监测点外,不需要采取防治措施。
四株弓形虫在HeLa细胞内生长动态的观察
杨秀珍,杨树森,吴增强
1989, 7(1): 8-11.
摘要
(
)
PDF
(2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HeLa细胞系研究了自国内分离的3株弓形虫的生长动态,并与RH株进行了比较。RH株弓形虫速殖子与HeLa细胞单层接触,只需2min,虫体便可侵入;而CN株需5min,ZS_2和PP株需10min。虫体侵入HeLa细胞至开始增殖,约经6h的迟滞期。通过计算各株不同孵育期纳虫泡内虫体数以及直线回归方程处理,发现RH株增殖一代的时间是5.2h,CN株是5.98h,ZS_2株是6.78h,PP株是7.69h。3株弓形虫中,以CN株对HeLa细胞的侵入力和增殖力与RH株最接近。
人毛滴虫致痢疾样便一例
陈保柱,谈鸿钓
1989, 7(1): 11-11.
摘要
(
)
PDF
(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性,56岁,农民。因脓血便1月余,于1984年2月25日入院.患者每日排便5至10余次,伴里急后重。当地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治疗1月无效。体检:T36.8℃,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脐周及左下腹轻压痛。余未发现异常。RBC400万,Hb11.5g%,WBC28000,中性75%,淋巴19%,
霉菌寄生于溶组织内阿米巴体内的观察
曹承琪,冯义生
1989, 7(1): 12-14.
摘要
(
)
PDF
(2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铁苏木素染色的一张粪便涂片标本中,发现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被虫藻壶菌属霉菌寄生的占78%,而且成熟的四核包囊甚少。包囊内的霉菌分散或成群,多数形成孢子囊。寄生部位在细胞质内、糖原块内或拟染色体上。并查见霉菌寄生于结肠内阿米巴包囊的占18%,微小内蜒阿米巴包囊的占11%。哈门氏内阿米巴包囊16个,发现1个有霉菌寄生。
不同宿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皮肤组织反应
何毅勋,郁平,郁琪芳,胡亚青
1989, 7(1): 15-18.
摘要
(
)
PDF
(16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观察了小鼠,大鼠、仓鼠、沙鼠、豚鼠、家兔、恒河猴和鸽8种动物于初次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不同时间皮肤的组织反应。结果表明其皮肤反应的情况反映了不同宿主对日本血吸虫易感性的特点。一般说来,初次感染的哺乳动物宿主皮肤的反应较为轻微,而非易感动物鸽的皮肤反应则非常剧烈.文中对无免疫抗力宿主、具有天然免疫抗力宿主及人工获得免疫抗力宿主的皮肤反应特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学会成立暨第一次学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孙德建
1989, 7(1): 18-18.
摘要
(
)
PDF
(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学会成立暨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于11月9~12日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3个单位的137人,年龄24~78岁,其中55岁以下占66.1%,35岁以下占14.8%,显现出老中青医学寄生虫学工作者济济一堂的欣欣向荣景象。中华预防医学会王有森副秘书长主持会议开幕式。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磷酸咯萘啶普通片与肠溶片对恶性疟疗效的比较
黄在松,冯正,蒙锋,曾林海,林秀,郑燕,邢启芬,郭仁能
1989, 7(1): 19-21.
摘要
(
)
PDF
(2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及推荐的理论剂量,应用咯萘啶普通片0.8g,2天疗法(d_(1)0.5g,d_(?)0.3g)与现用方案肠溶片1.2g,2天疗法(d_(1)0.4g×2,d_(2)0.4g)治疗现症恶性疟病例各32例,其退热时间分别为27.0±14.1和30.2±13.8h(P0.05),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57.2士10.2和57.9±8.7h,前者治愈率为100%,后者有2例复燃,副反应率各为18.8和28.1%,程度均较轻,无需特殊处理。结果表明,普通片的药量降低1/3,同样可达到现用方案的疗效,同时,副反应亦轻,值得进一步探讨。
影响黄淮平原间日疟残存病例分布的因素
张晓波,邓达
1989, 7(1): 22-27.
摘要
(
)
PDF
(4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淮平原疟疾发病率均已降至0.1%以下。为了探讨影响残存病例的分布规律,乃在种植旱作物的周口地区和水旱间作的徐州市选点进行病例-对照调查,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在Apple II微机上进行分析。为适应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的要求,仅选取流行高峰季节20d(等于间日疟一个传播周期)内经血检阳性者为病例对象,另随机选取邻居、村内和村外三个健康对照进行配对。结果在31个因素中得出个人疟史、家庭(成员)疟史、1984年自然村病例数、按蚊孳生地方位、蚊帐使用及大牲畜等6个危险因素,符合当地现阶段流行病学特征。说明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在控制条件下可用于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1980~1986年福建省47个疟疾暴发点调查分析
吴金俊,郑祖杰,许龙善
1989, 7(1): 27-27.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0年以来,福建省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局部暴发点仍时有出现。本文对暴发点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其暴发原因。 一、暴发点出现的时间、地点和范围 1980~1986年共出现疟疾暴发点47个,各年依次为4、2、5、8、13、8和7个.其中闽西北的建阳和三明两地42个,占89.4%,另5个点分别位
间日疟潜伏期在蚊传过程中的可变性
李庆俊,唐来仪,庞禄林,张湘君,王子敏,何元珍,黄峥,杨柏林,王文俊
1989, 7(1): 28-31.
摘要
(
)
PDF
(3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5年9月至1987年5月在湘西北,以10只阳性蚊叮咬6例志愿受试者的潜伏期全部短,为15~19(15.8±1.9)d;而模仿自然感染,以1只阳性蚊叮咬的24例,其潜伏期短者12例,为16~19(17.3±1.2)d,另12例长,为230~357(284.7±37.7)d.因此,至少在我国温带地区,间日疟潜伏期在蚊传过程中是可变的。此外,还就自然疫区内间日疟长短两类潜伏期的比例和我国间日疟的分型进行了讨论。
颅内巨大猪囊尾蚴三例报告
曹云鹏,张文■
1989, 7(1): 31-31.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例1,男性,55岁。因皮下结节31年、抽搐2年,于1983年1月28日入院。抽搐表现为癫痫大发作,共发作十余次。无头痛、呕吐。体检:神志清,左侧口角下方有一皮下结节。眼底视神经乳头无水肿。脑CT检查:右侧顶叶见6×5.5cm低密度灶,近颅骨,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无增强效应。囊尾蚴皮内试验阳性。术后病理检查为猪囊尾蚴。最后诊断:蛛网膜下腔巨大猪囊尾蚴。
广州血管圆线虫成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许世锷,丁步兰,陆秀君,沈浩贤,张大鹏,肖永康
1989, 7(1): 32-34.
摘要
(
)
PDF
(16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扫描电镜对广州血管圆线虫的成虫进行了全面观察。该虫头部顶面有一个口腔,周围有两圈感觉乳突,每圈6个,但外圈的已退化而不很明显。在内圈侧乳突的外侧,有一对头感器开口。体壁表面有环状横纹,两横纹间有纵行皱襞。雄虫尾部两根交合刺的形态结构明显不同,根据其形态特征,我们分别称之为管状交合刺及槽状交合刺。当管状交合刺被包于槽状交合刺中时,外观似为一根:而当其从槽中脱出时,则外观为两根。此外,对雄虫的交合伞及雌虫尾部的结构也进行了描述。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出现血性腹泻50例报道
刘伯钊,张桂盛,毛勇,肖永富,王福华,王志祥,岳新波
1989, 7(1): 34-34.
摘要
(
)
PDF
(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四川山区,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出现血性腹泻50例。 吡喹酮片剂系南京制药厂生产,批号860301,采用30mg/kg每天1次×2d治疗者,血性腹泻发生率为0.8%(2/265):40mg/kg1次顿服者,发生率为2.7%(48/1791)。
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滞育反应的对比研究
王仁赉,张恩英,闵继光
1989, 7(1): 35-39.
摘要
(
)
PDF
(3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已知就地越冬的淡色库蚊和尚未明确如何越冬的三带喙库蚊的滞育反应比较中发现:两种滞育蚊的卵巢滞育指标、中肠变化和拒绝吸血均较一致。但三带喙库蚊滞育后体重和脂肪含量的增加和耐寒力均不及滞育淡色库蚊,其临界光周期日期比淡色库蚊提前20d,临界光周期前后的生殖营养分离远较淡色库蚊多见,并和淡色库蚊不同,在自然界临界光周期后极不易获得滞育蚊.尚对三带喙库蚊季节迁飞的可能性作了讨论。
安徽省安庆地区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的新趋向
王九锡
1989, 7(1): 39-39.
摘要
(
)
PDF
(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1986年,安庆地区除急性血吸虫病散发发生外,还有一个居民点陆续发生10例以上的急性血吸虫病感染6起。根据发病前2个月内有疫水接触史、有畏寒、发热、多汗、腹泻和肝肿大等症状、体征、粪检(沉、孵)阳性和白细胞、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约在20%以上)而确诊为急性血吸虫
华支睾吸虫酶类的组织化学观察
王鸣,朱师晦,肖锡昌
1989, 7(1): 40-42.
摘要
(
)
PDF
(8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组织化学方法,在华支睾吸虫的表皮、消化道、睾丸壁、子宫壁、卵巢壁及卵壳可检测到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虫体的口吸盘、咽部、腹吸盘和卵壳可检测到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三磷酸腺苷酶主要存在于虫体的口吸盘、咽部、腹吸盘、皮下肌层及卵壳处。
江湖洲滩地区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易感因素与水平的调查研究
崔新民,汪天平,张耀璧,张功华,许维嘉,周学廉,方国仁
1989, 7(1): 42-42.
摘要
(
)
PDF
(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省江湖洲滩地区有钉螺面积约2亿m~2,占全省总有螺面积的95%。其地形有湖滩、江滩、洲滩;植被有芦苇、草和柳林等。地形和植被很复杂,血吸虫病流行仍较严重。目前的江湖洲滩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对策,大多采用病原治疗加易感地带灭螺,以控制传染源,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但江湖洲滩地区易感地带的概念尚不清,需要消除的易感地
甲苯达唑药盐防治钩虫病的研究
唐钏明,黄健,甘耀成,吴钦华,李树林,姚荣芳,谢朝东,谢干光,何庆民,蒙荣斌,张德文,林珍,林丕建,梁世庭,陈寿元,王正明,梁炯明,卢耀娟
1989, 7(1): 43-46.
摘要
(
)
PDF
(2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4~1987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5401人口范围内,用甲苯达唑伴食盐(简称药盐)供全民服用。平均每人每天服甲苯达唑40mg,连服15~20d后,钩虫卵阴转率为92.3~94.4%;50、100和200mg/d×30d各剂量组的钩虫卵阴转率均达100%。试点居民服2个疗程后钩虫感染率从原来的57.9~71.1%下降到1%以下。上述一次剂量蛔虫卵阴转率高达99.1~100%;100mg/d×30d的鞭虫卵阴转率为97.6%。药盐副反应轻微,无需药物处理。
瘤拟黑螺作为日本棘隙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的发现
程由註,方彦炎
1989, 7(1): 47-48.
摘要
(
)
PDF
(1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福建云霄,诏安县采检的瘤拟黑螺体内,发现一种具棘口吸虫特征的尾蚴,人工实验感染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后3~4h,在鱼鳃内形成囊蚴。将囊蚴分别感染金黄色地鼠和鸽子后获得日本棘隙吸虫成虫。首次报告瘤拟黑螺充当日本棘隙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其尾蚴自然感染率为1.1%;同时对尾蚴形态特征作了描述。
经化学和酶处理的红细胞膜对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入侵的抑制作用
蔺福宝,潘华珍
1989, 7(1): 49-52.
摘要
(
)
PDF
(3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细胞经胰蛋白酶处理后,海南株恶性疟原虫(Fcc-1/HN)裂殖子入侵明显抑制,经神经氮酸酶和麦胚凝集素(WGA)处理后裂殖子入侵受到部分抑制,而植物凝集素(PHA)处理对裂殖子入侵没有影响。经二酰胺(Diamide)、秋水仙碱和马来酰亚胺(NEM)处理的红细胞,裂殖子的入侵均受到显著抑制,以NEM的作用最强,当其浓度为2mM时,裂殖子的入侵完全被抑制。结果表明,应用化学与酶修饰的方法改变红细胞膜表面及膜骨架蛋白的结构和性质,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对红细胞的入侵作用出现变化。
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环卵沉淀试验连续观察结果分析
陆毅,沈忠伟
1989, 7(1): 52-52.
摘要
(
)
PDF
(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索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人群中血吸虫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的规律,以其作为监测指标。我们观察了一个村的环卵沉淀试验(COP)的逐年变化。 观察方法 新荡村原为血吸虫病重流行区。历史有螺面积21836m~2;历史病人1291人,占总人口的74.0%。1972年起无螺,1970年粪检阳性率61.5%,至1978
离体培养约氏疟原虫动合子形成的扫描电镜观察
高兴政
1989, 7(1): 53-56.
摘要
(
)
PDF
(8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用扫描电镜观察约氏疟原虫动合子形成的过程。首先从合子一端伸出指状或棒状突起,突起顶端呈平截状圆锥形,随着突起伸长、变粗,合子本体逐渐皱缩变小,最终形成残余体。在新形成的动合子和合子本体的残余体之间增厚,并由此断离。在动合子形成期间虫体运动活跃.出现向前伸长和扭曲运动。成熟动合子表面光滑,呈香蕉形或腊肠形.虫体前端为顶端复合体,在前端截状圆锥体后因弯曲、收缩活动而出现多个表膜皱折。动合子本身有扭曲运动,因而虫体表面出现螺旋状皱纹。
呼吸道表现为主的旋毛虫病三例报道
王建吉
1989, 7(1): 55-55.
摘要
(
)
PDF
(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6年来,我院收治旋毛虫病30例,其中3例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报道如下。 例1,男性,53岁。因发热、咳痰、胸闷和胸痛1周于1987年1月24日入院。体检:T38℃,两肺呼吸音粗糙,右肋隔角少量积液,右下肺闻少量湿啰音。胸片:胸膜炎性反应,肺纹理增深,以右下肺明显。
马来丝虫微丝蚴和感染期幼虫的低温保存及在宿主体内发育的观察
王世海,郑惠君
1989, 7(1): 57-60.
摘要
(
)
PDF
(3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6%二甲基亚砜(DMSO)、15%小牛血清的RPMI 1640作为低温保护液。微丝蚴(mf)和感染期幼虫(L_3)经不同时间的液氮内低温保存,其存活率均为96.2%,复苏后mf可在东乡伊蚊体内继续发育到L_3。低温保存321d的L_3经腹腔接种长爪沙鼠,71d后在接种107条L_3的鼠体内检获1条活的雌性成虫。结果还表明,mf或L_3于液氮内保存的时间长短与存活率无明显相关,其形态与未经冷冻的幼虫相同。
十二指肠球后钩虫病一例
王智宏
1989, 7(1): 60-60.
摘要
(
)
PDF
(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性,35岁,农民。近五年来左上腹阵发性痛,饥饿时及夜间为甚,进食后可以缓解。近两月来渐进性头昏、心慌,活动后加剧,于:1987年5月15日入院。体检:重度贫血貌,心尖区I级收缩期杂音。血色素5.2g%,红细胞178万,大便钩虫卵+,潜血+,诊断为十二指肠钩虫病。为确诊行胃镜检查,胃镜进入十二指肠球部,见球部有(氵弥)散性出血点,大弯偏前壁可见2对钩虫合抱。后壁进入球部2cm,可见1对钩虫在吸血中,球后环状皱襞上
日本血吸虫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
周述龙
1989, 7(1): 61-63.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吸虫体外培养研究工作在曼氏血吸虫方面发展迅速,其中较突出的有Clegg(1965)从童虫培养至成虫;Basch(1981)使尾蚴人工转变童虫后继续体外培养达到童虫发育,雌雄虫合抱,雌虫产卵,但卵为异常卵。血吸虫体外培养研究除了曼氏血吸虫和本文着重介绍的日本血吸虫外,其他,如埃及血吸虫和杜氏小裂体吸虫,也曾有人作过研究。
包虫液皮试引起严重过敏反应27例报告
普雄明
1989, 7(1): 63-63.
摘要
(
)
PDF
(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师位于新疆包虫病重点流行区,在1986年曾以包虫液皮试对56706人进行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阳性率为25.2%,其中27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占皮试总人数的0.048%。 27例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11~44岁。既往有其它疾病者6例(其中风湿病1例,美尼尔氏
吡喹酮治疗不同感染度日本血吸虫病的疗效观察
刘世基,曹华年,陶波,李奇仁,程林滚,吴至省,熊太水,邓丽霞,陈乐华,左小星,宋国新,张容
1989, 7(1): 64-65.
摘要
(
)
PDF
(1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吡喹酮疗效与感染度的关系,我们于1986年12月至1987年4月,进行了比较观察。 方法 一、观察对象239例血吸虫病患者均为农民。男性188例,女性51例,年龄6~60岁。其中14岁以下儿童68例,50岁以上9例。
微小按蚊卵壳外膜超微结构
俞渊,粱家瑾,彭小妹
1989, 7(1): 65-65.
摘要
(
)
PDF
(7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微小按蚊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特征可分为两个不同类型,即微小按蚊A型和B型。本所实验室累代繁殖的微小按蚊(广义、广西品系)中,除A型和B型外,还有少数特征介于两型之间。文献报告,卵亮外膜的超微结构可用于伊蚊的分类依据。为此,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微小按蚊卵壳外膜的超微结构。
大劣按蚊感染食蟹猴疟原虫B株的实验观察
宋宗臣,刘连珠,黄复生,樊俊琴
1989, 7(1): 66-67.
摘要
(
)
PDF
(1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早已用多种按蚊建立食蟹猴疟原虫B株猴模,并研究了原产于泰国的大劣按蚊(巴拉巴按蚊)对其敏感性,但未见我国海南岛大劣按蚊的研究报告。我们于1987年1月开始,用我室建立的海南大劣按蚊自然交配种群进行感染试验。 材料和方法 食蟹猴疟原虫B株(Plasmodium cynomolgi
影响阿苯达唑治疗脑囊尾蚴病疗效因素的探讨
郑连舫,李明珪,刘德惠,章武麟,何振艳,赵明辉,赵桂华
1989, 7(1): 67-67.
摘要
(
)
PDF
(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影响阿苯达唑治疗脑囊尾蚴病疗效的因素,我们对治疗后6~36个月的118例患者进行了脑CT随访检查。 对象及治疗方法 患者来自东北、华北和西北14个省、市、自治区。按诊断标准并全部经脑CT检查确诊为脑囊尾蚴病。阿苯达唑治疗分为两组。I组56例,每天
十二指肠钩虫幼虫的冷冻保存
张文卫,夏昭华,姚善滢
1989, 7(1): 68-68.
摘要
(
)
PDF
(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迄今,尚未见国内外人体钩虫幼虫低温保存的报道。为了解低温对人体钩虫幼虫活力的影响,以提供方便的贮备来源,我们对十二指肠钩虫第三期幼虫的低温保存进行了初步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钩虫幼虫单纯十二指肠钩虫感染者的大
鄱阳湖区堵汊灭螺后20年观察
除观谷,魏新顺,段兴斌,陈水喜,欧阳农民
1989, 7(1): 69-69.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区堵汊灭螺效果已肯定,但堵汊后长期螺情动态变化报道较少。为此,将我县对44个湖汊堵汊灭螺后20年的效果报告如下。 概况 一、湖滩均冬陆夏水,受一级水位控制,年水位最高达21.71m,最低为8.62m,植被以尖苔群落分布为主。
日本血吸虫病兔肝分离卵中各期虫卵比例
闵卫平,黄文长,夏宝芬
1989, 7(1): 70-70.
摘要
(
)
PDF
(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制备血吸虫免疫诊断用的抗原,常从人工感染家兔肝脏分离的虫卵提取抗原,或直接应用分离的虫卵和肝脏虫卵切片作为抗原。血吸虫卵的抗原性与虫卵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刘绍沧曾对感染小白鼠的肝脏虫卵进行过逐日观察。而纯卵卵谱尚未见报道。我们对感染45d兔肝分离的纯卵
四川省雷氏按蚊嗜人亚种分布区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对策
刘崇义,陈怀录,康万民
1989, 7(1): 70-71.
摘要
(
)
PDF
(1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自1981年以来,疟疾发病人数逐年下降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6年全省发病75909人,年发病率7.45(?),高居全国第三位,发病率超过
广西玉林市钉螺齿舌的观察
鲍正鹰,蓝春庚
1989, 7(1): 71-71.
摘要
(
)
PDF
(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3年在我区东南部玉林地区的玉林市郊又发现新的血吸虫病流行区,有螺面积为425488.5m~2。该地也属于岩溶地区的孤峰溶蚀平原。当地河流与其他疫区的水系没有任何联系。钉螺孳生在低洼地、水沟、荒塘、荒田(地)和石芽地等处。 该地钉螺外形短胖,平均螺高6.27±0.37mm;平均螺宽2.83±0.19mm;平均螺旋为5.85±0.28。外壳呈黄褐色,有髻冠。体螺旋光滑而其他螺旋生
微孔板法胶乳凝集试验检测弓形虫抗体
裘丽妹,薛海筹,朱震霞,张永红,魏梅雄,郑思民,石恭芬,张述义
1989, 7(1): 71-71.
摘要
(
)
PDF
(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近年来国内人群弓形虫感染已有少数报告。常用的诊断方法有IFA、IHA、ELISA和染色试验等。日本东京慈惠会大学小林昭夫教授等报告用胶乳凝集试验诊断弓形虫病取得满意结果。我们以小林教授赠送的胶乳诊断试剂盒对上海市人群136例(包括肉类制品加工
云南省弥渡县特大洪水后钉螺分布的调查
张显清,沈云,毕鸿儒,周永祥,周开德
1989, 7(1): 72-72.
摘要
(
)
PDF
(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弥渡县位于云南西部,1953年证实有血吸虫病流行的有4个区,41个乡,283个自然村。经过三十多年的防治工作,历年来全县共查出43930例血吸虫病患者,除52例未治外,其余全部治愈;累计查出钉螺面积2394万m~2,除消灭钉螺地区外,尚余207个螺点,计23万m~2,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弓形虫株保存方法的研究
崔君兆,郑挺,刘选德,庄国正
1989, 7(1): 72-73.
摘要
(
)
PDF
(1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弓形虫株保存通常采用小鼠腹腔接种传代方法。本文报道含有弓形虫的小鼠腹水在普通冰箱(4℃)和液氮(-190℃)中存活时间的实验研究。 材科和方法
一种用虫胶和中性树胶封装寄生虫玻片标本的方法
韩东海
1989, 7(1): 73-73.
摘要
(
)
PDF
(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法除适于封装蠕虫卵玻片标本外,还可用作某些小型虫体或其它(如昆虫)玻片标本的封装,具有封装牢固、保存时间长和应用广泛等优点。 一、封固剂 (一)中性树胶国产,有液态成品市售。 (二)虫胶浆虫胶(漆片)5g溶于10ml无水乙醇中,其稠度似普通油漆。使用时可通过添加或
蛲虫病综合报道
1989, 7(1): 74-75.
摘要
(
)
PDF
(1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盆腔输卵管蛲虫肉芽肿一例报道 沈阳铁路局吉林中心医院戴宏伟 孙栋才 温涛 患者,女性,16岁,因无月经史和阵发性右下腹痛伴便秘20余d而就诊。体检:腹肌紧张,触及6×7cm肿块边缘规则,可移动,压痛明显。肛诊:
一例全身性未成熟猪囊尾蚴重度感染尸体解剖报告
田东萍,司履生,郑炳钧
1989, 7(1): 74-74.
摘要
(
)
PDF
(9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性,2岁4个月。因发热、头痛2d,昏迷、抽搐和呕吐7h,于1986年2月18日入院。体检:T39℃,P160次/min,R40次,min,BP90/60 mmHg。两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迟钝。心律快而不齐,偶有早搏,肺底部有细小湿啰音。肝脾不大。神经系统检查:左侧巴氏征+.夏道克氏征+,余均为阴性。白细胞19000/mm~3,中性64%,淋巴34%,单
先天性间日疟误诊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一例
邱华峰,李爱军,蒋瑞图
1989, 7(1): 75-75.
摘要
(
)
PDF
(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系出生40d的男婴,江苏省东台县籍。因进行性黄疸、不规则发热9d伴静脉穿刺点渗血,于1987年1月26日就诊。体温38.2℃,心率130次/min,体重3.5kg。皮肤巩膜黄染。颈右侧见2×2cm穿刺血肿。肝肋下2.5cm,质中,脾未及。左腹股沟穿刺点渗血。红细胞185万,网织红细胞1.2%,血红蛋白6.2g%。白细胞7200,中性63%,淋巴34%,酸性3%。血小板8万。黄疽指数65u,凡登
粪类圆线虫感染一例
许贤让
1989, 7(1): 75-76.
摘要
(
)
PDF
(1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30岁,教师。因高烧、咽喉红肿和全身关节酸痛于1986年12月入院。住院前曾因诊断喉炎和风湿热等,用抗菌素和皮质激素1年余。9月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性肉芽肿伴不全性肠梗阻一例
高银燕
1989, 7(1): 76-76.
摘要
(
)
PDF
(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性,43岁,渔民。因脓血便12年、大便变细4年和大便困难伴阵发性左下腹痛1月就诊。既往有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水密切接触史,无血吸虫病治疗史。体检:腹部微隆,偶见肠蠕动,肠鸣音亢进。肝肋下4cm,剑突下7cm,质中,无触痛。
肠道人毛滴虫病29例临床观察
赵渭璜,张孝成
1989, 7(1): 76-76.
摘要
(
)
PDF
(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毛滴虫致病,报道不多,现就我们所见29例肠道人毛滴虫病报道于下。 一般资料 29例中,男性21例,女性8例。4~68岁。干部5例,农民12例,工人4例,学生3例,学龄前儿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