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作者指南
稿约
出版伦理规范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出版
图表要求
参考文献要求及格式
本刊常用缩略语
退修和校样须知
版面费及发票事宜
审稿指南
审稿须知
审稿指南
审稿流程
同行评议道德规范
诚邀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关于我们
出版道德规范
编辑人员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友情链接
国内外检索库
中国知网
万方
维普
PubMed
WILEY
ELSEVIER
ScienceDire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国内外相关刊物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Parasitology
Royal Soc Trop Med Hyg
Southeast A sian J TMPH
J Parasitol
Inter J Parasitol
British Med J
Parasit Immunol
J Parasitol Res
Parasitology Research
Trends Parasitol
Acta Trop
Am J Trop Med Hyg
Korean J Parasitol
Malar J
Am J Pub Hlth
相关领导机构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编辑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期刊协会
上海市期刊协会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4-10-3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旋毛虫抗原基因Ts88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鉴定
雷丽萍;诸欣平;杨静;杨雅平;丁利
2004, 22(5): 1-261.
摘要
(
)
PDF
(4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原核表达旋毛虫抗原基因Ts88,并对重组蛋白的抗原性进行鉴定。 方法 免疫筛选cDNA文库得到旋毛虫抗原新基因Ts88,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c(+),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免疫血清,ELISA检测抗体滴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免疫荧光试验确定Ts88蛋白在虫体的分布。 结果 经原核表达的Ts88重组蛋白,用其免疫小鼠可得到高滴度的抗体血清。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能与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旋毛虫病猪血清、人工感染及人工免疫兔血清反应,不与其他蠕虫病患者血清发生交叉反应 ,并能识别旋毛虫虫体天然抗原成分。免疫荧光试验显示Ts88蛋白主要分布于虫体体壁。 结论 成功制备Ts88基因的重组蛋白,证明该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预测
周晓农;杨坤;洪青标;孙乐平;杨国静;梁幼生;黄轶昕
2004, 22(5): 2-265.
摘要
(
)
PDF
(6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预测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程度及范围。 方法 利用全国193个气象站1951~2000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气象数据库,分析全国日均温度变化趋势。利用已建立的钉螺和日本血吸虫有效积温(SDT)模型的结果,构建全国不同地区血吸虫病气候 传播模型,计算各地钉螺和日本血吸虫年有效积温(ET),并应用GIS等技术比较分析ET/SDT比值的时空分布。以2030年和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分别上升1.7℃和2.2℃为依据,预测未来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扩散趋势和高危地带。 结果 建立了全国血吸虫病气象GIS数据库,在以前的50年中全国平均温度略呈上升趋势,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后上升趋势明显,回归方程为T年平均=0.0198X-28.476。构建了血吸虫病气候 传播模型,钉螺和日本血吸虫的ET/SDT的比值随年代略呈上升趋势,日本血吸虫的潜在分布区域大于钉螺潜在分布区域。 2030年和2050年血吸虫病潜在传播区域预测分布图显示,血吸虫病流行区将明显北移,2050年血吸虫病潜在流行的敏感区域较2030年的明显扩大。 结论 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将随气候变暖出现北移,北移敏感区域是今后我国流行区北界线的监测工作重点
旋毛虫DNA疫苗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崔晶;王中全;韩化敏;卫海燕;张红卫;李雍龙
2004, 22(5): 3-270.
摘要
(
)
PDF
(3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编码旋毛虫相对分子质量(Mr)31000抗原的DNA疫苗(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TspE1)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的体外表达 ,并分析其表达产物的抗原性。 方法 通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重组质粒pcDNA3 TspE1转染CHO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 结果 RT PCR结果显示,pcDNA3 TspE1转染的CHO细胞在876bp处有一条带,而用空质粒pcDNA3转染的CHO细胞未出现条带,表明pcDNA3 TspE1转染细胞中有TspE1基因转录。IFAT结果显示,pcDNA3 TspE1转染的CHO细胞与重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血清反应呈现亮绿色荧光 ,而pcDNA3转染的CHO细胞及未转染细胞呈现橘黄色。Westernblotting显示在pcDNA3 TspE1转染的CHO细胞培养液中存在有一Mr约31000的蛋白带 ,且该条带能被重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血清、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免疫兔血清、感染旋毛虫的小鼠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识别。 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 TspE1可转染CHO细胞,旋毛虫TspE1基因可在转染的CHO细胞中表达,表达蛋白能分泌到细胞培养上清中且具有旋毛虫
日本血吸虫病患者γ干扰素及其受体检测意义
邵平扬;蔡卫民;丁韧烨;乌文琳;黄育英
2004, 22(5): 4-273.
摘要
(
)
PDF
(3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γ干扰素 (IFNγ)及I型γ干扰素受体(IFNγR1)在慢性血吸虫病(慢血)及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中表达水平,探讨IFNγ和IFNγR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和肝纤维化的关系。 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慢血及晚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R1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慢血及晚血患者血清IFNγ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Ⅳ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采用对比分析,观察IFNγR1、IFNγ及肝纤维化指标在慢血及晚血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 结果 慢血患者IFNγR1和IFN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晚血未切脾患者IFNγR1表达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而IFNγ增高(P<0.01);晚血切脾患者此两项指标又恢复正常;IFNγR1和IFNγ与HA、ⅣC、LN、PCⅢ之间无相关性(r分别为0.19、0.20、0.14、0.21)。结论 IFNγR1和IFNγ之间存在相互对应关系 ,IFNγR1的表达与血吸虫病的病程有关
子一代实验室钉螺细胞色素c氧化酶I、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
张仪;YamasakiHiroshi;刘和香;冯婷;冯正
2004, 22(5): 5-276.
摘要
(
)
PDF
(3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钉螺子一代(F1)实验室钉螺群(湖北钉螺湖北亚种)内的遗传变异。 方法 实验室饲养的F1钉螺,单个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细胞色素b(Cytb)基因并测序,用GENETYX MACver.9软件进行同源排序、DNA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同时与GenBank相同基因序列比较。 结果 实验室螺群内,COI基因差异为12.2%,94个氨基酸发生变化。Cytb基因差异6.4%,有25个氨基酸发生变化。湖北亚种与滇川亚种COI基因序列差异率为 13 .5 %。与GenBank中湖北钉螺滇川亚种Cytb基因序列比较 ,差异为 13 .6% ,在 2 0 3个氨基酸中 6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结论 F1实验室钉螺群内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均发生变异。
赫坎按蚊种群近缘种核糖体基因内转录第二间隔区序列分析
高琪;周华云;李菊林;李凤华;ChoeTongGyu;YomSungChan;朱国鼎;曹俊
2004, 22(5): 6-279.
摘要
(
)
PDF
(3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赫坎按蚊种群内4个近缘种核糖体基因内转录第二间隔区(rDNAITS2)特征。 方法 采用特异性ITS2引物对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江苏实验株、辽宁省沈阳市和朝鲜开城现场捕获的嗜人按蚊、八代按蚊和雷氏按蚊rDNAITS2进行PCR扩增、基因测序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图谱分析。 结果与结论 赫坎按蚊种群近缘种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八代按蚊和雷氏按蚊rDNAITS2分别为472、452、456和456bp,各基因序列存在明显差异并存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
感染大链壶菌后蚊幼虫脂肪、酯酶和脂肪酶的变化
牟荣;包怀恩;李建华
2004, 22(5): 7-282.
摘要
(
)
PDF
(3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蚊虫生理生化代谢角度探讨大链壶菌(Lagenidiumgiganteum)灭蚊机制。 方法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致倦库蚊 (Culexquinquefasciatus)和白纹伊蚊 (Aedesalbopicus)幼虫于感染大链壶菌后不同时间两种蚊幼虫体内的脂肪含量、酯酶和脂肪酶活性,进行显微摄影和定量图像分析。 结果 感染后24h,致倦库蚊幼虫体内的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而酯酶和脂肪酶活性高于对照组;感染后48h和72h,两种蚊幼虫体内的脂肪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酯酶和脂肪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大链壶菌感染引起蚊幼虫体内脂肪含量减少,而与脂肪水解相关的酯酶和脂肪酶活性升高,导致体内脂肪代谢紊乱,是蚊幼虫致死的重要原因
转染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1编码基因的小鼠巨噬细胞生物学特性
彭碧文;林建银;章涛;蒋明森
2004, 22(5): 8-286.
摘要
(
)
PDF
(3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转染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1编码基因(P24)前后巨噬细胞生物学性状的改变。 方法 将构建的重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转染到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抗生素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鉴定并比较不同细胞株P24的表达。光学显微镜观察形态学改变并绘制生长曲线。 结果 CytoP24 RAW264.7、NucP24 RAW264.7及MitoP24 RAW264.7三株细胞的P24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ERP24RAW264.7明显高于前三者。而转染空载体的4株细胞未见P24mRNA的表达。ERP24 RAW264.7较未转染的细胞贴壁速度快、生长能力强。 结论 P24的表达产物导致了巨噬细胞转染生长增殖能力的增强
徐州不同人群尘螨过敏调查
邢道荣;温廷桓
2004, 22(5): 9-289.
摘要
(
)
PDF
(2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徐州市人群包括健康人群和临床上过敏患者对尘螨的反应性。 方法 用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并以组胺当量标准检测健康人群及临床门诊有关各科过敏患者的尘螨反应率和反应强度。 结果 健康人群在托幼儿和在校学生222人,弱阳性(+)34人(15.3%),各年龄段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女性18.6%(22/118),高于男性11.5(12/104,P<0.05),尤以女幼儿和小学女生的SPT反应率高于中学和大学生。检测临床儿科、耳鼻喉科、呼吸内科、皮肤科过敏患者515例,阳性424例(82.3%)。患者各年龄段及男女性别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尘螨SPT强阳性者 (≥ + + + )依次为儿科68.6%,耳鼻喉科63.5%,呼吸内科41.9%,皮肤科25.7%(P<0.01)。强阳性(+ + + )在不同年龄段变化不大 ,特强应答 (+ + + + )在10岁以下低年龄段最高,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下降。 结论 徐州地区健康人群尘螨SPT阳性反应率为15.3%,呈弱阳性,过敏患者为82.3%,其中47.9%为强阳性和特强阳性
阴道毛滴虫Rac1蛋白的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英文)
傅玉才;章家新;郑晓虹;刘红
2004, 22(5): 10-293.
摘要
(
)
PDF
(4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获得阴道毛滴虫Rac1蛋白的cDNA克隆,研究其在细胞周期中的调解作用。 方法 提取阴道毛滴虫总RNA,构建cDNA表达文库,随机分离cDNA克隆并测序。用在线生物分析软件NCBIBLAST、ClustalW以及Treeview等程序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获得一株有714bp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表明,该克隆开放阅读框具600bp,推测肽链具200个氨基酸。该肽链与Rho家族中Rac1鸟苷三磷酸(GTP)酶同源性最高(>60 %),并具多种RhoGTP酶的保守基序,如GTP结合部位、GTP酶激活蛋白作用基序、GTP分离抑制因子作用基序、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作用基序等。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克隆属于Rac亚家族GTP酶,与原虫Rac1蛋白最接近。 结论 该克隆属RhoGTP酶的Rac亚家族,很可能是阴道毛滴虫的Rac1蛋白。
山丘疫区杜氏利什曼原虫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田玉;陈建平;胡孝素
2004, 22(5): 11-296.
摘要
(
)
PDF
(2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我国山丘疫区杜氏利什曼原虫分离株前鞭体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片段克隆,并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方法 提取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rDNAITS片段克隆入pMD18 Tvector上,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 结果 扩增出约 1000bp的rDNAITS片段。测序结果表明山丘疫区的2株利什曼原虫L.d.SC10和L.d.6分别为1027bp和1028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L.d.SC10和L.d .6有一定差异。 结论 获得了我国山丘疫区杜氏利什曼原虫分离株L.d.SC10和L.d.6的前鞭体rDNAITS序列。
α-三噻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作用
任晓燕;张玲敏;朱佩娴;熊钟谨;吴春云
2004, 22(5): 12-299.
摘要
(
)
PDF
(3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α三噻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杀灭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对白纹伊蚊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 在实验室特定近紫外光 (UVA)下,计数不同药物浓度、不同黑暗处理时间的α三噻吩作用后蚊幼虫的死亡数、化蛹数及蛹的羽化数;在户外自然光下,观测不同药物浓度、不同施药时间的α三噻吩作用后蚊幼虫的死亡数。 结果 实验室特定UVA下,α 三噻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半数致死量为2.37μg/L;药物与幼虫在黑暗中作用3h后再施以UVA照射能发挥其最大毒杀作用;α三噻吩能够显著抑制白纹伊蚊幼虫的发育和蛹的羽化。户外自然光下,高浓度α 三噻吩在强烈阳光辐射下可以快速杀灭白纹伊蚊幼虫,上午5时施药后24h的毒杀作用显著优于上午10时和下午1时。 结论α三噻吩是一种高效、实用、并能够抑制蚊幼虫生长发育的杀虫剂。
实验报道
日本血吸虫线粒体DNA两个分子的遗传变异
郭凯文;牛安欧
2004, 22(5): 13-302.
摘要
(
)
PDF
(2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线粒体DNA的2个分子,探讨我国日本血吸虫的遗传变异。 方法 试剂盒抽提基因组总DNA后,以特异性引物对线粒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1(ND1)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分别测序,并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加以比较,构建系统进化树。 结果 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与中国台湾株之间差异较大,在树状图中可归为2类;中国大陆山区型地域株,即云南洱源和四川天全在树状图中归为1类;中国大陆湖沼洲滩型地域株,即湖南岳阳、江西新建和安徽贵池3个地域株在树状图中处于并列位置;湖北省境内不同地域株在树状图中归为1类。 结论 我国各地日本血吸虫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各地域株间亲缘关系密切,存在共同的起源
猪囊尾蚴一种蛋白抗原基因的分子克隆
刘殿武;李文玲;张丽梅
2004, 22(5): 14-305.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猪囊尾蚴cDNA文库中筛选出编码某种蛋白抗原的基因。 方法 提取猪囊尾蚴mRNA,经反转录合成cDNA,构建cDNA文库。以兔抗猪囊尾蚴多克隆抗体筛选cDNA文库,得到阳性克隆后,将其亚克隆到pBlue scriptSK质粒中,以载体臂上的通用引物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插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GENETYX软件分析核苷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检索。 结果与结论 经过3次筛选,从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个长度为1320bp的基因片段。此克隆的开放阅读框为1260bp,编码420个氨基酸,含有两个糖基结合位点。与GenBank中的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其部分核苷酸序列与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红细胞膜内蛋白和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红细胞表面抗原高度同源
华支睾吸虫3-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的扩增、克隆及表达
吴德;余新炳;徐劲;吴忠道;陈守义;何东苟
2004, 22(5): 15-308.
摘要
(
)
PDF
(2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编码华支睾吸虫3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 方法 用Trizol法从华支睾吸虫 3成虫体内提取总RNA,并将其反转录成cDNA。根据华支睾吸虫磷酸甘油酸激酶的已知基因,利用DNAclub和PCRdesign软件设计合成一对特异引物 ,从合成的cDNA中,用PCR技术扩增出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和原核表达载体同时双酶切后连接,重组体转入JM109大肠埃希菌,用双酶切、PCR和测序筛选阳性克隆。挑选1个阳性菌落,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 结果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出1条1248bp大小的片段,PCR产物测序鉴定正确;转化后得到10个克隆,双酶切、PCR扩增鉴定,其中6个为阳性克隆;表达产物用SDS PAGE鉴定,在相对分子质量70000处有1条与理论预测的融合蛋白大小相一致的特异条带。 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PGK,所表达的蛋白为含有谷胱甘肽的融合蛋白
综述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在弓形虫研究中的应用
谭红岩;李勤;王媛媛;钱旻
2004, 22(5): 16-311.
摘要
(
)
PDF
(3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苯双脒——一种新的广谱抗肠道蠕虫新药
肖树华;吴惠敏;王翀
2004, 22(5): 17-315.
摘要
(
)
PDF
(5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活动期脑型并殖吸虫病的头颅CT及磁共振比较
张光运;曹玉红;张劲松;吴中亮;万琪
2004, 22(5): 18-317.
摘要
(
)
PDF
(1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黑龙江省珍宝岛蚋科昆虫调查报告
蔡茹;李朝品;安继尧
2004, 22(5): 19-261.
摘要
(
)
PDF
(1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阳市人体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杨增茹;王革新;王大强
2004, 22(5): 20-305.
摘要
(
)
PDF
(1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标本的复染
陈桂凤;苏水莲;谢瑞莲;胡雅琼
2004, 22(5): 21-317.
摘要
(
)
PDF
(1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沂市消除丝虫病防治技术研究
张纪霖;刘庆文;张永建
2004, 22(5): 22-318.
摘要
(
)
PDF
(2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347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白带常规检验分析
王秀云;邱方城;周罗晶;陈娟;熊雅玲
2004, 22(5): 23-319.
摘要
(
)
PDF
(1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126例肝细粒棘球蚴病外科治疗
梁东;傅振超;张永恒;俞天生;李桂萍;张元利
2004, 22(5): 24-320.
摘要
(
)
PDF
(1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念珠舌形虫病一例报告
邱持平;常正山;童小妹;张永年
2004, 22(5): 25-273.
摘要
(
)
PDF
(1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腔蝇蛆病一例报告
孔保庆;莫颂轶;雷菠;黄秉清;王凤永
2004, 22(5): 26-302.
摘要
(
)
PDF
(1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片吸虫病一例报告
张洁;戴敏方;赵英;王波;沈永安
2004, 22(5): 27-311.
摘要
(
)
PDF
(1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