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6年 第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6-08-31
    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传疟作用的定量研究
    柳朝藩,钱会霖,顾政诚,潘嘉云,郑香,彭泽忠
    1986, 4(3):  161-164. 
    摘要 ( )   PDF (2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4年7~9月,在四川省筠连县沐爱乡通过昆虫学和寄生虫学定量调查,比较了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与中华按蚊的传疟作用.观察期60天内当地居民发病率为8.51%(全部为间日疟).雷氏按蚊嗜人亚种和中华按蚊的昆虫接种率分别为0.003367和0.000185,按此比例推算当地疟疾病例中,由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传播的占94.3%,中华按蚊传播的占5.7%。结果证明,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为高效媒介,它的传疟作用相当于中华按蚊的20倍。
    低疟区血检监测疟疾病例
    李振豪
    1986, 4(3):  164-164. 
    摘要 ( )   PDF (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县属于疟疾低发地区,年发病率已降至5/万以下。为了巩固灭疟成果,1983年及1984年6~10月,我们全面开展以发热病人血检为主的病例监测工作。 一、血检对象:(一)本地未外出的四热病人(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感冒及原因不明的发热者);(二)外出归来的本地人员,不限时间,一律采血送检;(三)重点疟村的居民,在疟疾流行高峰季
    小鼠感染约氏疟原虫过程中脾细胞ADCC的变化
    王若冰,赵子鹏,赖福春
    1986, 4(3):  165-168. 
    摘要 ( )   PDF (2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51Cr释放法对小鼠感染约氏疟原虫过程中的脾细胞ADCC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急性非致死性感染小鼠的脾细胞ADCC,早期显著增强,中晚期被抑制。感染早期ADCC活性的改变与原虫接种量有关,若接种大量原虫引起小鼠半致死性感染时,ADCC早期即出现抑制。非致死性感染早期血清对正常脾细胞ADCC有诱导作用,而中晚期血清对正常脾细胞ADCC有抑制作用.提示在感染的不同时期,小鼠血清中存在着对ADCC活性不同影响的因素。
    胸腔蛔虫继发脓胸一例
    张福和
    1986, 4(3):  168-168. 
    摘要 ( )   PDF (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2岁。因高热不退47天,于1983年2月22日入院。患儿50天前服驱虫药后出现阵发性腹痛和哭闹,并口吐蛔虫。2天后发热,体温为38℃~39℃,无腹痛、呕吐和咳嗽,曾经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检:体温39℃,呼吸38次/分。贫血貌,巩膜、皮肤无黄染,心率160次/分,右肺呼吸音减低。腹平软,肝肋下3cm,剑突下4cm,质中,无压痛,脾未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g,红细胞291万,
    新疆阿克苏地区不同景观地带的白蛉及其传播黑热病的研究
    管立人,许永湘,毛衣丁,王伟
    1986, 4(3):  169-172. 
    摘要 ( )   PDF (2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不同景观地带有不同类型的土壤和蛉种组成。在地带性土壤为棕钙土的山地和灌淤土区的古老绿洲,中华白蛉长管亚种分别占91.1%和92.5%,棕漠土区的山麓砾质戈壁,亚历山大白蛉为优势种,占91.5%,而在林灌草甸土区的荒漠,则以硕大白蛉吴氏亚种为多,占60.9%.本文结合以往新疆的蛉种调查资料分析,认为土壤类型是影响白蛉分布的重要因素。白蛉人工感染实验和自然感染调查的结果表明,上述三种白蛉都是阿克苏地区黑热病的媒介,其传病作用则随景观地带的不同而异。
    服用乙胺嘧啶、伯氨喹啉出现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
    张成翠,刘长宣,吕佳美
    1986, 4(3):  172-172. 
    摘要 ( )   PDF (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性,18岁,学生,山东省曹县人。于1984年9月13日,因预防疟疾,服乙胺嘧啶50mg,连服2日,伯氨喹啉30mg,连服3天。第一日首次服药后两小时,觉头痛、无力。次晨发现鼻内有血痂,头痛头晕加重,下午卧床不起,傍晚内服扑热息痛0.5g。第三日鼻腔出血和发热,乃于9月18日入院。体检:体温38.3℃,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余正常。血象:血红蛋白9克,白细胞1000/mm~3,中性14%,淋巴83%,单核3%,血小板8万,网织红细胞0.3%。骨髓象:有核细胞增
    恶性疟人群免疫血清对靶抗原的分析
    周增桓,赵雨田,李英杰,李亨枝,杜世玲,吴承声,殷学伦
    1986, 4(3):  173-176. 
    摘要 ( )   PDF (6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乳过氧化物酶催化的~(125)I放射标记法,标记裂殖体及裂殖子为主的恶性疟原虫表面抗原。将标记原虫制成Triton x-100提取物,与流行区的11份病人血清和非流行区正常人血清进行免疫沉淀.通过SDS-PAGE和放射自显影分析恶性疟患者血清抗体的靶抗原.结果表明,上述恶性疟原虫的提取物中存在20多种表面抗原。分子量270、240、200、183、160、137、104、98、74和63KD的多肽系免疫沉淀中的主要靶抗原,其中137,104、98和63KD的多肽主要出现于三次感染以上的人群免疫血清中,表明上述多肽与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力似有一定关系.
    纤维胃镜检查诊断十二指肠钩虫病三例
    张善身,洪守书,荣云龙
    1986, 4(3):  176-176. 
    摘要 ( )   PDF (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告3例经纤维胃镜检查始作出诊断的十二指肠钩虫病例,且就其作为诊断依据的形态特征和寄生特性加以描述. 例1 女性,35岁.主诉:上腹隐痛数月。胃镜所见:十二指肠球部见1条红色线样虫体,其口囊叮咬在十二指肠肠粘膜上,即以普通的胃镜活检钳将虫体取出。经鉴定为雌性十二指肠钩虫。
    胶乳凝集试验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抗体的实验观察
    裘丽妹,薛海筹,张永红,朱震霞,陶义训,吕绳凯,郭骏,Victor C.W.Tsang,Kathy Hancook
    1986, 4(3):  177-180. 
    摘要 ( )   PDF (2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检测血吸虫病抗体的胶乳凝集试验重新进行了评价,证明共价结合的日本血吸虫卵胶乳抗原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43例慢性及32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89.5%及93.8%;92份北京地区献血员及142份美国献血员血清未发现假阳性反应;100份上海居民血清假阳性率3%。曼氏血吸虫病和埃及血吸虫病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40.5%(17/42)及45.5%(5/11);与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及肺吸虫病间有7.7~10%的交叉反应,但强度明显低于同种反应。本法抗原稳定、操作简便、快速,适合现场应用。
    浓集湿血片染色法检查间日疟原虫的效果
    李朝品
    1986, 4(3):  180-180. 
    摘要 ( )   PDF (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疟疾防治工作中,正确、快速地诊断疟疾感染极为重要。目前在我国,检查疟原虫的常规方法仍然主要为厚、薄血片检查。为了提高诊断速度和检出率,我们于1981年,用鼠疟进行离心、浓集湿血片染色法(简称浓湿法)检验疟原虫,取得了较好效果。以后,又对间日疟原虫进行了实验观察,并与常规方法作了比较.
    近海鱼类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的初步调查
    孙世正,张亚莉,潘桂芳,沈谧
    1986, 4(3):  181-185. 
    摘要 ( )   PDF (8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我国东海和黄海近海海域所捕获的33种食用海鱼和2种软体动物,作了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其中检出幼虫者计有鱼类23种207尾(合计检出率达84%)和乌贼2只,总计检出幼虫数为5864。从不同宿主检出虫体中取61条,分别测量了体长、体宽、尾长和食道及其肌性、腺性部长度。幼虫的形态学特征符合异尖线虫I型第3期幼虫.
    1985年全国疟疾疫情分析讨论会简讯
    钱会霖
    1986, 4(3):  185-185.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于1986年4月11日至13日在四川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防疫站或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及所属的寄生虫病研究所等单位代表,以及全国疟疾专题委员会流行病学专题组成员共46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汇报了1985年疟疾疫情和1983~1985年疟疾防治规划执行情况,讨论了当前疟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卫生部制订疟疾防治工作“七五”规划提出了建议。
    全国寄生虫病防治座谈会在杭州召开
    蒋则孝
    1986, 4(3):  185-185.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寄生虫病防治座谈会于1986年5月5日至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各省、市、区代表共88人参加,除台湾省外,新疆、西藏、内蒙、青海等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也都有代表参加,盛况空前。这次会议是在卫生部组成地方病防治局后短期内即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寄生虫病防治座谈会。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张义芳局长主持会议,并指出今后全面开
    醋酸纤维膜对流免疫电泳鉴定蚊胃血血源的研究
    黄文洲,罗曼珍
    1986, 4(3):  186-188. 
    摘要 ( )   PDF (2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醋酸纤维膜作对流免疫电泳,试用于鉴定蚊胃血,经试验选择的工作浓度:抗血清为1:8,抗原1:500,与常用的环状沉淀试验法同时对比鉴定离体刺吸人血或猪血的中华按蚊胃血标本,吸血后4、12及24小时制作的标本,于4℃冰箱贮存6、16及29个月的标本以及现场采集的蚊胃血标本,两法鉴定结果一致,反应特异性相似,初步证明此法可试用于蚊胃血的鉴定。
    药物驱虫控制钩虫病的现场观察
    董刘福
    1986, 4(3):  188-188. 
    摘要 ( )   PDF (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3~1984年,在浙江省江山县一自然村,采用药物驱虫以控制钩虫病。观察方法为:在一岁以上的居民中,用口径2.2cm,高4cm的平底塑料杯以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钩虫卵,对钩虫卵阳性病人的粪便用自制克粪铜勺进行虫卵计数,部分阳性者用试管滤纸培养法培养钩虫幼虫,并鉴定虫种。同时还询问皮炎史,测定血红蛋白和用5%盐水(50℃)桃花
    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大鼠吡喹酮治疗前后的抗体反应动态
    章子豪,史志明,张耀娟,蔡士椿,沈一平
    1986, 4(3):  189-191. 
    摘要 ( )   PDF (2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间接血凝试验观察到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大鼠经吡喹酮治疗后,抗囊蚴抗原和抗成虫抗原的抗体滴度均升高,前者抗体滴度高于后者,两种抗体滴度最高峰均在治疗后第10天,以后逐步下降,分别于治疗后第120天和第90天降至低滴度。囊蚴抗体高滴度的时间长于成虫抗体,进一步证实卫氏并殖吸虫宿主体内的抗体反应具有期特异性。
    肠蛔虫病反复出现过敏性休克一例
    张晓明
    1986, 4(3):  191-191. 
    摘要 ( )   PDF (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23岁,未婚.因突发脐周腹痛、胸闷、呼吸困难,随即发生昏厥、全身皮肤出现风团而于1983年6月25日急诊入院。患者一年多来反复类似发作5次,每次数秒至数分钟后即出现昏厥,其中3次血压测不出,一次有哮喘症状,病因一直未明,均经抗过敏等措施抢救后于短期内好转.体检:神志清晰,有时烦躁,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大小不等鲜红色风团。呼吸22次/分,血压40/0mm汞柱。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10次/分,
    马来微丝蚴注射感染四种蚊虫的实验观察
    许锦江,赵美銮,罗幸福,耿荣根,牛玲玲
    1986, 4(3):  192-195.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采用Rosen与Gubler的蚊虫注射装置,将取自长爪沙鼠腹腔的马来微丝蚴注射入中华按蚊、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东乡伊蚊和淡色库蚊体内。结果马来微丝蚴在两种按蚊体内发育良好,在淡色库蚊和东乡伊蚊体内也能发育成熟,但需要较长时间。文内对蚊虫注射器的装配和使用方法作了介绍.
    应用判别分析鉴别卫氏并殖吸虫的两种类型
    袁建华,赫炎
    1986, 4(3):  196-198. 
    摘要 ( )   PDF (2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东北地区卫氏并殖吸虫的两种类型(二倍体型和三倍体型)的囊蚴、虫卵和成虫的判别作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鉴别卫氏并殖吸虫两种类型囊蚴和虫卵的两个判别函数及临界值。对东北五个地区及江西、安徽的独立样本考核结果提示其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
    抗杜氏利什曼原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瞿靖琦,包意芳
    1986, 4(3):  199-202. 
    摘要 ( )   PDF (7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七株分泌抗新疆杜氏利什曼原虫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这些McAb是属于小鼠IgM,IgG_1亚类。从免疫荧光的交叉反应中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有四株McAb与其他三种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砂鼠利什曼,蜥蜴利什曼)以及锥虫均不起作用。另外,用活前鞭毛期加McAb作间接荧光试验,可观察到细胞膜表面的荧光反应.
    晚期血吸虫病323例的随访观察
    蓝振华
    1986, 4(3):  202-202.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于1984年11~12月对1979年诊断为肝脾肿大型121例及历年来已进行切脾的巨脾型202例进行了随访。 一、未切脾的肝脾肿大型137例中死亡16例,随访及121例存活者中男性99例,女性22例,年龄21~72岁,45岁以上者77例,占63.6%,90%为农民。其中67例在5年内接受过病原治疗,服用吡喹酮60mg/kg,,分二日治疗55例,服用硝硫氰胺7mg/kg三日疗法12例。治前腹胀24例,粘血便21例、
    浙江绍兴卫氏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王芃芃,雷昌球,宋昌存
    1986, 4(3):  203-205. 
    摘要 ( )   PDF (5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绍兴兰亭卫氏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型(2n=22,n=11),成虫受精囊内存在精子,属于卫氏并殖吸虫的两性生殖型。结合绍兴兰亭肺吸虫病防治研究的有关资料分析,认为二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可使人体出现典型肺吸虫病症状.
    寄生于人体鞭虫的雌雄虫比值
    孙汝
    1986, 4(3):  205-205. 
    摘要 ( )   PDF (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1年在海安,如皋两县,对每克粪便鞭虫卵200个以上的感染者进行驱虫治疗。治疗分5组,分别服不同剂量的酚嘧啶、酚嘧啶合并噻嘧啶及甲苯咪唑;从服药次日开始,每组选10例感染较重者,每天留全粪淘取鞭虫成虫,辨别雌雄并计数连续6
    人蛔虫和猪蛔虫染色体核型研究初报
    何麟,闵秀婷,刘国章,许派波,李文盛
    1986, 4(3):  206-208. 
    摘要 ( )   PDF (6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人蛔虫成虫的睾丸和猪蛔虫成虫的睾丸和卵巢为材料,研究其染色体的核型.结果表明,两种虫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n=10.人蛔虫较大的中型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中型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较小型的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较小型端部或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各为2、5、1和2个;猪蛔虫则各为1、6、1和2个。根据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粒位置可将蛔虫的染色体分为四组.Ⅰ组:人蛔虫为1~2号染色体;猪蛔虫为1号染色体;Ⅱ组:人蛔虫为3~7号染色体;猪蛔虫为2~7号染色体;Ⅲ组:人蛔虫与猪蛔虫均为8号染色体;Ⅳ组:人蛔虫与猪蛔虫均为9~10号染色体.
    甲苯咪唑和中药消包丸治疗57例包虫病的初步临床观察
    蒋次鹏
    1986, 4(3):  209-211. 
    摘要 ( )   PDF (2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甲苯咪唑和中医药共治疗57例包虫病,其中囊型47例,泡型10例。分三组治疗,单服甲苯咪唑组20例,单服中药消包丸组23例,联合用药组14例。45例随访0.5~2.5年(平均1.2年),治愈率11.1%,好转率33.3%,稳定率24.4%,恶化率31.1%。
    吡喹酮治疗夹杂风心慢性血吸虫病出现阿─斯综合症一例
    刘振维
    1986, 4(3):  211-211. 
    摘要 ( )   PDF (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42岁,已婚。1982年3月19日因慢性血吸虫病入院。患者9年来劳动后心悸、气急,一年来胸闷。体检:体温36.8℃,呼吸18,血压120/70mm,唇轻度紫绀,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55/分,律齐。二尖瓣区可闻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各为(?)~(?)级。P_2A_2。肺有散在干啰音。肝肋下2指,剑突下3指,无压痛,脾脏未及。化验:血红蛋白11g、红细胞410万;白细胞9100,
    日本血吸虫尾蚴在体外转变为童虫的观察
    王薇 ,李瑛 ,周述龙
    1986, 4(3):  212-214. 
    摘要 ( )   PDF (8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观察了日本血吸虫尾蚴经机械法和血清孵育法转变为童虫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尾蚴在血清中转变为童虫与补体有关。转变后的童虫具有前钻腺排空,不能耐受水和无尾蚴膜反应等变化,并具有糖膜消失、外质膜转变为七层的超微结构变化,与宿主体内童虫的变化基本相似.因此,日本血吸虫尾蚴在体外人工转变的童虫可供血吸虫童虫免疫学和预防药物等方面研究采用。
    人蛲虫卵卵壳的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
    戴世忠,刘振兴,李贵生,吴祖明
    1986, 4(3):  215-217. 
    摘要 ( )   PDF (8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蜡纸垫圈玻片法取自然产出的人蛲虫卵混入1:3蛋白液中制成玻片标本进行光镜观察,结果表明人蛲虫卵的立体外形为椭球体,在卵壳较凸出一侧的外表有一对纵行并列的背脊,并经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证实.在扫描电镜下可见卵壳表面布满间距不等的微孔,在卵小端两背脊末稍处有一粗糙小区,是幼虫的孵出口。分析了同一虫卵在镜下呈现不对称形状多于对称形状的原因。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出现便血13例
    钟读敏,毕迟华,张名嵩,刘玉娥
    1986, 4(3):  217-217. 
    摘要 ( )   PDF (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自1981年以来,观察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1297例,发现便血13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13例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3~43岁.均为血吸虫病重疫区患者,其中急性血吸虫病1例,慢性血吸虫病12例。8例有治疗史,曾服吡喹酮者1例,首次未见便血。治前有腹痛、腹泻、脓血便及肝肿大者7例。粪检均查到虫卵或毛蚴;11例用Kato改良法计数,每克含虫卵30~1120只,其中100只以上63.2%(7/11),几何均数
    两种人体钩虫感染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调查
    蒋华,强慧琴,郑江
    1986, 4(3):  218-219. 
    摘要 ( )   PDF (1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人体钩虫感染情况早在本世纪20年代已有调查报告。但调查范围和受检人数均不够广泛。1949年以来虽经几次规模较大的查治,却未对全国钩虫感染情况加以全面整理。此外,当时大部分调查仅作粪便虫卵检查,虫种的调查都用淘虫法。1972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用幼虫培养法证实了Kendrick(1929)两种钩虫对药物存有敏感性差异后,于1974年开始将幼虫培养法应用于两种钩虫的分布调查,至1985年先后对苏、皖、闽、桂、赣、鄂、鲁、陕等8个省(区)作了抽样调查.
    浙江长兴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调查
    宋春山
    1986, 4(3):  219-219. 
    摘要 ( )   PDF (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3年8~9月对长兴县野山山群的和平乡周坞山、滩龙桥、方家庄、施村4个村,调查12条涧溪708只溪蟹,其中9条溪涧的187只溪蟹有肺吸虫囊蚴感染,平均感染率为26.4%(4.2~68.6%)。共检获肺吸虫囊蚴891个,平均每只溪蟹含囊蚴1.26个,最多一只溪蟹含囊蚴48个,最少为1个.囊蚴形态符合卫氏并殖吸虫囊蚴特征.雄性溪蟹的感染率高于雌性,
    上海青浦人群弓形虫感染的初步调查
    陈叔贤,姚福康,连尚德,王守箴
    1986, 4(3):  219-219. 
    摘要 ( )   PDF (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我县于夏秋季时有因不明高热而死亡的猪只,这是继1977年上海市猪弓形虫病暴发流行后持续至今的散在发病。为了解我县人群中有否弓形虫感染,我们于1984年9~12月,对密切接触生猪的易感人群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为本县21个乡镇食品站的屠宰工人122例、肠衣加工工人46例及近年来猪弓形虫病发病率较高的猪饲养场的饲养员64例,共计232例。
    杭州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及噻嘧啶、酚嘧啶复合片的治疗效果
    柯士钫,许庆毅,沈慧英,王芃芃,吴德莲
    1986, 4(3):  220-220. 
    摘要 ( )   PDF (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于1983~1984年对杭州市区及郊区10所幼儿园的儿童进行了蛲虫病普查,并对患者分别用噻嘧啶、酚嘧啶复合片(下简称噻酚复合片)和噻嘧啶片作疗效比较,结果如下: 查治方法 一、蛲虫感染率调查:检查了10所幼儿园,其中市区6所,郊区4所,均系日托儿童,年龄3~7足岁,共1774人,其中男性886人,女性888人。检查方法采用1~2次肛周透明胶纸拭擦法,于儿童上午入托时进行。
    吡喹酮对体外培养华支睾吸虫的作用
    沈佩琳,钱燮铭,许俭曼,张燕萍
    1986, 4(3):  221-221. 
    摘要 ( )   PDF (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外培养寄生虫是进行实验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寄生虫学的研究。为寻求简易的华支睾吸虫体外培养方法,我们进行了本实验,同时观察了吡喹酮的杀虫作用. 材料与方法 一、从江苏邳县购得的麦穗鱼体内分离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家兔,两个月后从肝胆管中取成虫,
    武汉地区密切接触家畜人群的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肖运本,陈晓林,蔡建中,蒋合平,吴莉莉,刘友芝
    1986, 4(3):  222-222. 
    摘要 ( )   PDF (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了解武汉地区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为开展弓形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我们于1984年11月至1985年3月,对武汉地区密切接触家畜的人群及部分非密切接触家畜的人群进行了弓形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调查对象 密切接触人群系武汉市郊东西湖区牛奶公司某牛奶场职工及武汉市郊东西湖区养殖场牲猪饲养人员共309人,非密切接触人群系武汉市城
    野粪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意义
    万振国
    1986, 4(3):  223-224. 
    摘要 ( )   PDF (1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人畜来往频繁、水位尚未控制、钉螺密布的洲滩地区,野粪的污染是造成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用定量方法调查分析野粪的污染情况,提供制订防制对策参考,是当前有待解决的课题。现将应城县王台大队各种宿主粪虫卵计数和洲滩野粪调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湖南澧水洪道蒿子港段水上活动人群血吸虫病的调查
    杨启儒
    1986, 4(3):  224-224.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水上活动人群——渔民和船民的血吸虫感染情况,我站在澧水洪道蒿子港段作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澧水洪道是洞庭湖区的主要航道之一,两侧芦苇杂草丛生,到处有钉螺,是我县目前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疫源地。澧水洪道流经蒿子港乡的一段长约2500m,大堤临洪道一侧有宽约50~100m的防浪林滩,系冬陆夏水。林滩外侧为主航道,宽约300~
    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引起过敏反应二例
    曹红旗,徐观谷
    1986, 4(3):  225-225. 
    摘要 ( )   PDF (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例1 男性,30岁,教师。1982年2月28日采用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制备的血吸虫成虫抗原(批号8202210),于左前臂屈面皮内注射0.03ml,15分钟后,局部出现伴红晕的丘疹,直径达2cm;并觉头昏、恶心、心慌、出汗、脸色苍白和不能站立.脉搏微细,立即卧床,进行针刺人中等处理,历经2小时,症状缓解。
    血吸虫病接近消灭地区病人清查方法的探讨
    王开田
    1986, 4(3):  225-225. 
    摘要 ( )   PDF (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北省黄冈地区1970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经过综合性查病和应检人群九粪九检清查,已很难发现病人.为探索新的查病方法,我们对黄冈、广济、黄梅和新洲县原疫区的应检人群包括粪检阳性病人、遗留未治病人、粪检阴性已治病人和原无血吸虫病史者(下称粪阳病人、遗留病人、粪阴病人和无史人群)同时作体格检查、间接血凝试验(IHA)和环卵沉淀反应(COP),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湖北嘉鱼长江大堤石护坡钉螺扩散的实验观察
    曾凡银,耿良琛,王茂匡,胡以观,饶尚武
    1986, 4(3):  226-226. 
    摘要 ( )   PDF (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嘉鱼县近年来调查发现长江大堤石驳岸护坡有钉螺分布,并随着护坡的扩大修建,钉螺面积不断增多.为了弄清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于1984年长江汛期前投放漆色螺,并在汛期前、中、后进行了大堤防浪林、堤套和石驳岸护坡间钉螺是否互相扩散的实验观察.
    江西宁都灭疟后期监测方法的探讨
    谢崎,曾国荣
    1986, 4(3):  227-227.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县原是间日疟为主、有休止期的高疟区,1980年起发病率均在万分之一以下,在总结1983年、1984年灭疟后期管理与监测的基础上,对今后如何做好这一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管理原则与措施主要抓了五个为主和五项措施。 五个为主是: 疟疾管理以乡村为主;各类疟区以内源性疟区为主:疟疾根治以八天疗法为主;搜
    广东海丰灭疟后期一次间日疟暴发流行
    张致新
    1986, 4(3):  228-228. 
    摘要 ( )   PDF (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省海丰县历史上是高疟区,1953年开始抗疟,1966~1974年连续9年发病率在1‰以下,1975~1976年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已连续11年控制疟疾;但于1977~1978年发生间日疟暴发流行.现报告如下. 暴发流行过程 1977年1~6月,全县仅有散发的疟疾病例。7月,县北部山林地区的朝面山水利工地疟疾病例数开始增加,10月中旬病例大量出现,11月达高峰,
    斯氏狸殖吸虫感染家犬的肝脏获虫率及某些影响因素
    陈培霞,张景栓,吴镜楚,王丽琴,马树华,吴灿理,王润辰,李霖
    1986, 4(3):  229-230. 
    摘要 ( )   PDF (1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斯氏狸殖吸虫病以童虫移行引起组织损害和全身过敏反应为临床特征,患者肝脏受累颇为常见.我们曾以该虫囊蚴腹腔注射感染家犬90天后,从肝脏检获成虫数较文献报道的口喂法为高。为进一步了解90天虫龄斯氏狸殖吸虫在家犬肝脏内的寄生情况和感染途径、感染剂量对肝脏获虫率的影响,乃进行本实验.
    疟疾病人HbA_2含量的探讨
    王传文,房奕祥,袁玉美
    1986, 4(3):  230-230. 
    摘要 ( )   PDF (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南岛五指山区是疟疾高发地区,同时又是地中海贫血多发区.近年来,国外曾报道除地中海贫血有HbA_2增高外,疟疾病人的HbA_2亦可增高.鉴于疟疾病人的HbA_2增高与否对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因此,我们在1983年7~10月疟疾流行高峰季节,对51例疟疾病人进行了HbA_2与抗碱Hb测定.
    中华按蚊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特性
    潘李珍,石梦辉,张漪,张志敏
    1986, 4(3):  231-231. 
    摘要 ( )   PDF (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按蚊是我国疟疾、丝虫、乙型脑炎等病的重要媒介。建立中华按蚊细胞系不仅为上述疾病病原研究(如疟原虫蚊期培养)提供实验条件,同时对于中华按蚊的生理、生化以及细胞遗传工程理论研究亦是良好的实验材料。目前国际上已经建立的不同种类按蚊细胞系有6株,但尚无中华按蚊细胞系的报告。 我们于1984年6月从中华按蚊初孵幼虫组织碎片培养中,建立了一株中华按蚊细胞系,命名为AHS-684,现已传54代,历时一年三个月。
    艾氏同杆线虫感染一例
    冯坚,藏秀明,郑秀娥,韩飞宇
    1986, 4(3):  231-231. 
    摘要 ( )   PDF (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性,54岁,因纳差、腹胀15年,近来症状加重于1983年7月1日入院。体检:慢性病容,腹部有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5g,白细胞3500,血小板5万.CO_2CP30.5~40.8vol%,非蛋白氮54~72.4mg%,肌酐4.7mg%.肝功能:TTT18u,ZTT15u;总蛋白5.1g%,白蛋白2.6g%,球蛋白2.5g%.HBsAg阳性。粪潜血
    河南商丘贾第虫感染调查及临床治疗
    李申吾,孙富华,王学曾,张家模,芦家林,吴华
    1986, 4(3):  232-232. 
    摘要 ( )   PDF (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贾第虫病的流行情况尚不清楚,以往报道,感染率为0.48~20.3%(黄美玉等.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3;1:13).我们于1984年,对商邱县平台乡农村居民和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感染病例进行了治疗. 流行情况调查 一、调查方法:
    广西兴安肺吸虫病的初步调查
    刘德广,农子军
    1986, 4(3):  233-234. 
    摘要 ( )   PDF (1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第一作者等于广西省兴安县发现人体肺吸虫感染,以后到患者住地进行调查,发现当地溪蟹和小豆螺体内分别有肺吸虫囊蚴和尾蚴的自然感染。以囊蚴、脱囊后尾蚴人工感染家犬和家猫,对所获的成虫、虫卵以及从小豆螺体内分离所得的短尾尾蚴分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
    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95例
    刘德才
    1986, 4(3):  234-234. 
    摘要 ( )   PDF (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4年8~10月,我们采用吡喹酮治疗95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结果如下: 临床资料95例中,男性82例,女性13例,年龄5~40岁,青少年约占60%。发病前1~2月均有疫水接触史,病程7天~2月。体温39~40℃者43例,其余在38.5℃左右,均为间歇热。其中轻型47例,占49.5%,中型39例,占41.1%,重型9例,占9.5%。肝剑突下4cm以上者38例:治前查肝功能82例,SGPT增高23例,最高90u;HBsAg阳性7例。心电图检查36例,有早搏1例。白细胞总数
    南京幼儿和大中小学生感染齿龈内阿米巴的调查
    吴之芳,林仲民
    1986, 4(3):  235-235. 
    摘要 ( )   PDF (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3年10月至1985年9月调查南京市古楼区一个幼儿园幼儿57人、一所小学学生44人、一所中学学生90人及本院大学生97人的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 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用探针从牙龈隙或牙周袋中钩取牙垢、渗出物或脓液,龋洞中则剔除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炭凝试验诊断肺吸虫病的评价
    孙越南,王伯云,苏民军,郑新祥,吴士定,毛珠仙,鲍垒新
    1986, 4(3):  235-235. 
    摘要 ( )   PDF (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县从四明山区家犬中查获的肺吸虫,根据形态观察属卫氏肺吸虫.对于卫氏肺吸虫病痰检阴性的病例,确诊仍有一定困难。近年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和间接炭凝集试验(炭凝)已试用于肺吸虫病,为了探讨酶标和炭凝的应用价值,1982年8月,我们在非血吸虫流行区浙江省嵊县东坑乡,对肺吸虫普查中皮试阳性103例和正常人110例进行酶标和炭凝检测。
    直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发生迟发大出血一例
    徐荣奎,刘裕兴
    1986, 4(3):  236-236. 
    摘要 ( )   PDF (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性,30岁,农民.因血吸虫皮内试验阳性,于1982年11月23日进行直肠活检,查血吸虫虫卵,在距肛门10cm 3点处取组织一块,直径约0.4cm,按常规止血,无出血后取出肠镜.29日起连续4次血便,鲜红色,又住院,入院后又两次便血。既往无肝病、内痔、出血紫癜史.体检无特殊.血红蛋白8g,血小板13万/mm~3,出凝血时间各为1分30秒和1分.直肠镜检见原取组织创口有渗血.局
    小剂量吡喹酮治疗姜片虫病
    刘冲英,钱燕喃,张新,陈锦苏,笪又珍,魏宝茹,童跃宽,王学东,杨勇,周煜清,赵家慧
    1986, 4(3):  236-236. 
    摘要 ( )   PDF (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献报道,吡喹酮治疗姜片虫病获得满意的疗效。我们采用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384例姜片虫感染者,以探讨其最小有效剂量。 384例姜片虫感染者,均经粪检证实.其中大部分为中小学生,少数为农民。在比较甘油纸透明法与氢氧化钠消化法后,选择后者对221例作定量计数虫卵.吡喹酮剂量分4组:9mg/kg 37例,6mg/kg40例,3mg/kg 239例和2mg/kg40例。各组
    25例胃血吸虫病合并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卢慎
    1986, 4(3):  237-237. 
    摘要 ( )   PDF (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胃血吸虫病与胃癌的关系,将我科于1980~1983年送检标本中的25例胃血吸虫合并胃癌病例,着重从病理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资料分析 一、临床资料:25例中男性19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为3.1:1。年龄为48~73岁,其中50~59岁15例,占60%.25例均自幼生长于血吸虫病流行区,有血吸虫病史及治疗史。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疼痛16例、反酸嗳气13例、腹胀12例、食欲不振
    人毛滴虫活体染色观察
    连惟能,黄美玉,王才中
    1986, 4(3):  238-238.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便于临床检验确诊和教学示教,试用活体染色剂进行人毛滴虫的染色及其活动情况观察。 人毛滴虫系于1982年5月底,从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的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获得,用洛克氏液-鸡蛋-血清(IES)培养基在36±1℃温箱中培养传代至今.选取甲苯胺蓝和中性红两种活体染色剂,分别以洛克氏液稀释配成不同浓度的染色液.取培养48小时的人毛滴虫培养物滴于若干载玻片上,每
    中华旋滴虫所致肠炎二例
    高超,高奉浔
    1986, 4(3):  238-238.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旋(内)漓虫所致的肠炎,国内外报道较少.最近我们发现二例,报告如下: 例一男性,29岁,四川籍。一年来腹痛腹泻,大便带暗红色血和脓,每日3~10次.曾诊断为慢性菌痢,治疗无效。纤维肠镜检查见盲肠粘膜有0.3~1.0cm溃疡四个,直肠4~10cm处广泛糜烂,两处活检的组织洗液中均有大量滴虫.镜检见盲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