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雅芳, 陈彬, 芦新焱, 李光华, 杜春红, 姜丹丹, 杨兴. 云南微小扇头蜱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5): 677-681. |
[2] |
符沙沙, 韩昌育, 王心晓, 曾慈梅, 王小强, 欧宗兴. 肺部粪类圆线虫合并嗜肺军团菌感染1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5): 686-688. |
[3] |
仲顺虎, 孙玥, 郭小腊, 郑亚东, 陈轶霞. 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中差异表达miRNA的鉴定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3): 288-294. |
[4] |
石天琪, 陈军虎. 间日疟原虫入侵网织红细胞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3): 396-401. |
[5] |
葛洁云, 刘蕾, 孙毅凡, 程洋. 疟原虫纳虫空泡膜功能及其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3): 402-410. |
[6] |
蒋永茂, 高涵, 王四宝. 疟疾防控新策略:利用按蚊肠道共生菌阻断疟原虫传播[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2): 140-145. |
[7] |
江莉, 张耀光, 刘红霞, 王真瑜, 朱民, 吴寰宇. 疟疾蚊媒监测多重PCR方法的建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2): 159-167. |
[8] |
田斌, 廖瑜, 文岚, 肖芳, 张兵, 申晓君. 长沙市122例输入性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1拷贝数变异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1): 127-131. |
[9] |
荆雯雯, 程训佳. 多学科交叉新型检测技术在寄生虫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和展望[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1): 20-27. |
[10] |
陈穗林, 高源利, 郭帅, 范永铃, 刘太平, 徐文岳. 高剂量氯磷酸脂质体处理对小鼠体内约氏疟原虫生长的影响及机制初探[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1): 28-35. |
[11] |
石明丽, 肖波, 江陆斌. 恶性疟原虫var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6): 719-724. |
[12] |
于嘉利, 刘蕾, 杨博, 楚瑞林, 孙毅凡, 刘耀宝, 程洋. 重组卵形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 N端的抗原性及免疫原性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6): 746-752. |
[13] |
鲁飞, 卓洵辉, 陆绍红. 顶复门原虫感染与宿主细胞自噬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6): 826-831. |
[14] |
宋秀梅, 王敬文. 营养代谢对按蚊传播疟原虫能力的影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5): 617-620. |
[15] |
蔡子涵, 曹颖, 朱逢龙, 李倩, 和艳红, 杨毅梅. 纳米金棒标记技术应用于旋毛虫感染诊断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5): 652-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