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2年 第1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2-08-31
    一九九一年全国疟疾形势
    钱会霖
    1992, 10(3):  161-165. 
    摘要 ( )   PDF (3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1年6、7月间,我国有10多个省遭受不同程度的水灾,并在有些地区疟防经费缩减、基层卫生组织不健全、流动人口继续增多、抗疟药供应困难等不利于疟防工作的情况下,各省卫生行政部门和广大疟防专业人员以及基层卫生人员,在各级政府领导和支持下,克服各种困难,疟防工作仍取得较好成绩,大部分地区疟疾发病率下降,未发生大范围的暴发流行。
    四川省万县地区输入性恶性疟的调查
    向家伦,欧阳次璋,黄支均,唐贤伟
    1992, 10(3):  165-165. 
    摘要 ( )   PDF (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万县地区包括九县一市,人口760余万。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境内多为丘陵、山区。五十年代以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全地区年均气温17.6℃,年均降雨量1209.2mm,相对湿度80%,适于媒介按蚊的生长繁殖和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1950~1959年曾发生疟疾暴发流行,患者约35万余人,年均发病率为67.71/万,1951年忠县发病率高达10.56%,病死率为7.12%,恶性疟占50%以上。1985年后为单一间日疟流行,发病率降至1/万
    肺孢子虫包囊的分离及纯化
    梅芹,王其南,李崇智,陈雅棠,刘约翰
    1992, 10(3):  166-170. 
    摘要 ( )   PDF (11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只纯系Wistar大鼠经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25m/次,每wk2次,用药7wk后即可诱发大鼠肺孢子虫肺炎。经相差显微镜直接检查、姬姆萨染色、亚甲胺蓝染色及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在肺组织内检出肺孢子虫包囊。分离纯化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 肺组织匀浆的制备及过滤;2 采用0.2%胶原酶消化;3 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包囊及滋养体密度为1.033g/ml,肺组织碎片密度达1.040g/ml,从而分离。经上述过程处理后可获得较为纯净的肺孢子虫包囊,可用于ELISA。
    用多聚酶链反应诊断弓形虫病
    夏爱娣 ,王克敏 ,董泰忠 ,张惠民 ,吴兆平 ,陈诗书 ,杨惠珍,徐克继,钱宗立
    1992, 10(3):  171-175. 
    摘要 ( )   PDF (7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本实验室筛选出的弓形虫(ZS_2株)特异DNA克隆片段的部分顺序分析的数据,设计并合成特异的寡核苷酸引物对,建立多聚酶链反应诊断弓形虫病的方法。不同来源的弓形虫株和7例畸形胎儿DNA经体外基因扩增,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均出现特异的扩增条带。对42例肝炎综合症的婴儿和33例不良生育史的孕妇的外周血白细胞DNA检测,分别为6例和4例阳性。50例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DNA检测均为阴性。对扩增产物进行Southern印迹分析,以~(32)P标记克隆的弓形虫特异DNA片段为探针,能与阳性病例特异的扩增条带杂交,而不与阴性样品的扩增产物杂交。本法并与其它检测方法的结果相比较,具高度特异、敏感且快速的优点
    子孢子接种量与间日疟潜伏期关系的初步研究
    杨柏林,李庄俊,袁怀安,张湘君,朱敷忠,刘文连,王文俊,许学年,冠晓明
    1992, 10(3):  175-175. 
    摘要 ( )   PDF (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5—1986年的实验结果表明,以初发和复发的间日疟病例为传染源,将病原体蚊传给子代,其潜伏期在蚊传过程中时长时短[见本刊7(1):28~31,1989],未能分离出潜伏期稳定长或稳定短的虫株,从而得出我国温带地区间日疟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进入宿主子孢子量的结论。但是以阳性蚊涎腺内子孢子的感染度和叮咬志愿者的阳性蚊数判断进入人体的子孢子量,不一定十分精确可靠。所以,在实验室内反复摸索了多种分离子孢子的方法,终
    建立疟疾近期复发动物模型的研究 Ⅰ.食蟹猴疟原虫红外期裂殖体发育成熟的非同步性
    张家埙,林宝英,潘王蓉,郑浩,唐为忠,陈颖丹,徐斌
    1992, 10(3):  176-178. 
    摘要 ( )   PDF (11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引自越南的食蟹猴疟原虫子孢子感染恒河猴,第8d出现原虫血症,原虫密度为17/100白细胞,隔22h后,从肝活体组织中可检查到大量红外期裂殖体,其平均密度为3.74±0.66个/mm~3肝组织,它们绝大多数尚未发育至完全成熟,其分化程度参差不齐,平均直径为34.23±7.28μm,有的甚至近似于发育至第6d的红外期裂殖体,平均直径仅为15.75±2.47μm。结果说明红外期裂殖体发育成熟并非同步。
    1991年全国疟疾疫情分析讨论会在福建省召开
    钱会霖
    1992, 10(3):  178-178.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受卫生部卫生防疫司委托,1992年3月31日至4月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了1991年全国疟疾疫情分析讨论会,同时召开了该委员会疟疾专业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卫生部卫生防疫司、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防疫站或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部分省卫生厅或地办、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等单位的负责同志或代表,以及该委员会疟疾专业组委员共计44位代表。
    伊维菌素对海群生治疗后微丝蚴血症复现者的疗效 Ⅰ.临床和寄生虫学观察
    郑惠君,WillyF.Piessens,陶增厚,程文芳,王世海,程式之,叶阳明,罗来凤,陈晓芮,高根宝
    1992, 10(3):  179-183. 
    摘要 ( )   PDF (3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60例经过3—4个疗程海群生(DEC)治疗后微丝蚴血症复现者用单剂量伊维菌素和标准疗程DEC的疗效比较。用随机抽样,双盲法进行实验。两种治疗组病人均出现完全而短暂的清除微丝蚴血症的作用。一年后,采用伊维菌素治疗组中7例复现微丝蚴血症,DEC组为5例,疗前微丝蚴密度高的患者,疗后一年微丝蚴血症复现也多。两治疗组的副作用均轻微,伊维菌素组常出现发热反应,DEC组则常出现淋巴丝虫病的局部反应。 我们认为伊维菌素是一种有效而实用、可替代DEC治疗班氏丝虫病微丝蚴血症复现者的药物。
    用单克隆抗体鉴定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
    蒋春雷,管惟滨,孔宪涛,王笑利,颜永碧
    1992, 10(3):  184-186. 
    摘要 ( )   PDF (5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海南省恶性疟原虫Fcc7801/HN作为抗原,制备的抗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C6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体外恶性疟原虫生长的作用,并且与恶性疟原虫Fcc-1/HN,Fcc7802/HN,Fcc8703/JS和伯氏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有较广泛的交叉免疫荧光反应。用免疫电镜观察,此株单克隆抗体能识别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用免疫印迹法测得该抗原分子量为71kDa,此抗原有可能成为疟疾疫苗的候选抗原。
    巨噬细胞加工与呈递日本血吸虫抗原的作用
    方锡华,容瓘
    1992, 10(3):  187-189. 
    摘要 ( )   PDF (7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免疫印迹技术探讨Mφ对日本血吸虫UEA(卵尿素溶性抗原)的加工情况。检测对象为UEA体外激活的Mφ匀浆及Mφ培养上清。所用结合物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经亲和层析提纯的小鼠抗UEA抗体。结果可见抗原经Mφ作用后,大分子量UEA形成小分子多肽。它们与UEA及胰酶酶解的UEA有明显差异;培养上清与细胞匀浆条带较相似,仅见某些量的不同。根据以上结果而推论:(1)UEA可被Mφ加工为小分子片段,加工方式为裂解;(2)加工后的抗原多肽可释出Mφ外。
    日本血吸虫24-26kDa抗原和重组Sj26抗原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比较研究
    刘述先,宋光承,丁丽韻,徐裕信,吴公责
    1992, 10(3):  190-193. 
    摘要 ( )   PDF (6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告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抽提的24—26kDa抗原与源于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的重组Sj26抗原之间在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上所进行的一系列比较研究。ELISA、IFA和Westernblotting等方法观察结果均表明,24—26kDa和rSj26抗原免疫后所诱导的特异性抗体与其对应的抗原之间具有明显的抗原交叉反应,而与其它血吸虫抗原如可溶性虫卵抗原也有交叉反应。若以两种抗原加福氏佐剂分别免疫小鼠,以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尾蚴攻击感染,减虫率相似(26~32%),表明两种抗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保护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发rSj26抗原,或是根据已知Sj26 cDNA核苷酸序列制备DNA探针,从已构建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尿17-酮类固醇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排量观察
    金国梁,赵芷音
    1992, 10(3):  193-193. 
    摘要 ( )   PDF (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献报道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往往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本文观察了48例男性晚血患者的尿17-酮类固醇(简称17-酮)和17-羟皮质类固醇(简称17-羟)的排量情况。
    洞庭湖和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人畜传染源的作用
    吴昭武,刘志德,卜开明,胡广汉,周诗云,卓尚炯,张绍基,袁鸿昌
    1992, 10(3):  194-197. 
    摘要 ( )   PDF (3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最主要的传染源为耕牛,其次是牲猪和外来水上流动人群。但不同类型疫区其不同传染源的作用不尽相同。洲岛型疫区血吸虫病传染源以本地人畜为主,其实际污染能量占总污染能量的70.7%;汊滩型疫区以耕牛为主,其实际污染能量占该类疫区总污染能量的75.5%,其中外来耕牛占53.9%:其次为外来水上流动人群。洲垸型疫区则以耕牛和外来水上流动人群为主要传染源,分别占该类疫区全部传染源污染能量的69.8%和21.4%。枯水季节耕牛为主要传染源,外来水上流动人群为涨水季节的主要传染源。
    云南南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咯萘啶、青蒿琥酯、哌喹敏感性的体外测定
    杨恒林,杨品芳,刘德全,刘瑞君,董莹,张春勇,高大庆,何慧
    1992, 10(3):  198-200. 
    摘要 ( )   PDF (2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8及1990年在滇南恶性疟流行区用体外微量法测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咯萘啶、青蒿琥酯及哌喹的抗性率分别为98.7%(75/76)、27.6%(16/58)、13.8%(9/65)及97.7%(43/44);半数抑制量(ID_(50))分别为125.0、19.0、4.7及243.3nmol/L,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有明显的交叉抗性;对咯萘啶及青蒿琥酯则未见明显的交叉抗性。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以上3种药均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抗性。抗咯萘啶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无交叉抗性,而对氯喹及哌喹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抗性。
    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品系的研究 X.成虫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薛海筹,何毅勋,诸陈文,张永红,裘丽姝
    1992, 10(3):  201-203. 
    摘要 ( )   PDF (5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中国大陆的安徽、湖北、广西、四川和云南5地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质组分进行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和比较,结果表明各地虫体蛋白质电泳图谱基本相似,但作银染分析时,广西地区两性虫体的蛋白条带则呈现某些差别。
    粤、桂、琼三省、自治区流动人口疟疾联合管理工作会议在海口市召开
    史有忠
    1992, 10(3):  203-203. 
    摘要 ( )   PDF (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广东、广西、海南三省(自治区)的流动人口剧增,给疟疾防治工作带来严重威胁。为加强和协调流动人口疟疾管理,防止疟疾的扩散和暴发流行,1991年下半年成立了由三省(区)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卫生厅防保处和寄生虫病(或热带病)防治研究所负责人组成的《粤桂琼流动人口疟疾联合管理领导小组》,并制订了联合管理方案。
    青蒿琥酯钠对约氏疟原虫作用的流式细胞分析
    韩文素,周文琴,王伯霞,李泽民,左连富,郭建文
    1992, 10(3):  204-207. 
    摘要 ( )   PDF (3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了青蒿琥酯钠对鼠约氏疟原虫的作用。结果表明实验组鼠的疟原虫DNA含量随着给药后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24h后,约氏疟原虫DNA的荧光分布几乎消失,提示青蒿琥酯钠能够抑制约氏疟原虫DNA的合成。
    驱蚊涂料对蚊虫的驱避效果观察
    姜志宽,赵学忠,刘大鹏,麻毅
    1992, 10(3):  208-210. 
    摘要 ( )   PDF (2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首次报告驱蚊涂料的驱蚊效果。将Deet等化合物与缓释剂相结合,研制的驱蚊涂料,经实验室处理1—720d,埃及伊蚊有效保护率达88.9—95.3%;经现场使用1—77d,RPI值白天为0—8.9,晚间为0.74—17.15,对常见蚊种有显著驱避效果。
    苏芸金杆菌微胶囊剂型与标准菌粉灭蚊幼效果比较
    章子豪,Supaporn Ratanatham,Elier Zomer,Andrew Spielman,叶炳辉,陆志刚,张耀娟,史志明
    1992, 10(3):  211-214. 
    摘要 ( )   PDF (3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按美国哈佛大学专利技术制备的苏芸金杆菌微胶囊剂型(EBTI)与标准菌粉剂(SBTI)灭蚊幼效果比较。结果表明:1 在BTI为0.007~0.002ppm低浓度时,EBTI灭蚊幼持效显著高于SBTI(P0.01),在施用后第4wk仍保持100%的蚊幼死亡率;而相同浓度的SBTI组在施用第2wk后,蚊幼死亡率逐周下降,显著低于EBTI组(P0.01),至第4wk灭蚊幼效力消失。表明EBTI比相同浓度SBTI持效长、毒效高。2 趋势性假设检验结果示SBTI在BTI浓度≤0.025ppm时,蚊幼死亡率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X~2=8.17~24.08,P0.01);而EBTI组在BTI浓
    弓形虫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张明珩,杨惠珍
    1992, 10(3):  215-218. 
    摘要 ( )   PDF (9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了弓形虫性视网膜脉络膜炎16例,其中1例属多灶性与Coats病相似;余为局灶性,多与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炎相似。血清抗体IHA均1:80,并阐述了此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出对可疑者应作特异血清抗体检查,以便确诊与及时治疗。
    弓形虫伴发巨细胞病毒感染32例孕妇妊娠结局的分析
    潘长旺,林风姑,张泽莹,刘启真
    1992, 10(3):  219-221. 
    摘要 ( )   PDF (2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弓形虫伴发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的严重危害,我们对孕妇进行了血清学ELISA方法筛选检测了上述两种病原体的血清抗体及弓形虫的循环抗原(CAg),发现两种检测方法呈阳性反应的32例孕妇均引起妊娠不良结局。因此,对引产胎儿进行了剖尸病理检查,32例中就有21例找到弓形虫,并发现绝大多数胎儿有脑积水,无脑畸形、胸水、腹水及其他先天性畸形等。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骨髓中发现微丝蚴一例
    郭晓霞
    1992, 10(3):  221-221. 
    摘要 ( )   PDF (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性,42岁,已婚,农民,灌云县人,住院号57402,因头痛、腰痛、发热5d,尿少2d就诊。5d前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头痛,体温40℃并渐出现腰痛、眼眶痛,近2d乏力、尿少,每昼夜小便在300~400ml,频繁呃逆,无腹痛、腹泻及尿频、尿急、尿痛,既往健康。20年前体检时查血发现微丝蚴,随即进行治疗。2年后复查,血中未查到微丝蚴。
    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的透射电镜观察
    陈国荣,朱金昌
    1992, 10(3):  222-224. 
    摘要 ( )   PDF (11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透射电镜首次观察了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的超微结构。虫体由体被、实质组织、肠腔及排泄囊所构成。体被由皮层、肌层、皮层细胞组成。皮层为一合体层,包括外质膜、皮层细胞质和基质膜。皮层表面见许多指状突起,突起有多级分枝。皮层基质内有皮棘,其根部位于基质膜,顶端突出于皮层表面但被外质膜覆盖,横切面上可见网格样结晶,基质内遍布球形、杆状两型分泌小体。皮层细胞位于肌层深部,细胞核位于其内,浆内可见两型特征性分泌小体,皮层细胞发生多条胞质小管穿过肌层及基底膜与皮层相连。结果提示皮层是后尾蚴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皮脂蠕形螨的扫描电镜观察
    丁晓昆,李芳,王彦平
    1992, 10(3):  225-226. 
    摘要 ( )   PDF (10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首次报道应用扫描电镜对皮脂蠕形螨某些形态结构进行的观察和描述。发现下列形态结构在两种人体蠕形螨的鉴别上意义较大:除颚体和足体的特异形态外,还包括背基刺、口下板、口孔、足体背面和背足体毛、须跗节上的爪、足爪和末体尾端的皮纹等。根据足节粗壮发达,推测其运动能力较强,足节上的利爪对周围组织可造成一定的损伤。本次观察还描述了雌虫背足体毛,根据背足体毛的形态结构的特点,推测可能是某种化学感受器。
    广州血管圆线虫成虫冰冻切片免疫酶染色法检测血清抗体的实验研究
    梁浩昆,王梅英,冯祖梅,晋雪香,潘松涛,苏寿泜
    1992, 10(3):  227-228. 
    摘要 ( )   PDF (1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告用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冰冻切片免疫酶染色法检测感染该虫的大鼠血清抗体的结果发现感染后2wk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0%(28/35),感染后4wk为93.3%(5/9),对照健康鼠血清为阴性。
    爱滋病人的寄生虫病诊断和处理(续)
    KennethE.Mott,杨静姝
    1992, 10(3):  229-231. 
    摘要 ( )   PDF (2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4 微孢子虫目 4.4.1.诊断 微孢子虫目中有700种为专性细胞内原虫,寄生宿主从单细胞生物至哺乳动物。这些原虫唯一的特征是能通过极管插进核和孢子原浆进入邻近细胞的细胞浆引起细胞感染。哺乳动物可能经粪/尿—口途径受感染。它在人体内的生活史不详,可能开始于胃肠道。
    日本血吸虫性肠道病变与大肠癌关系的病理观察
    杨浩俊
    1992, 10(3):  232-233. 
    摘要 ( )   PDF (4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积极防治血吸虫病的措施下,血吸虫性肠道病变本身以及它与大肠癌的关系有无变化,本文试图从形态学角度,结合文献报道,进行观察比较。 材料与方法 1983年11月至1984年5月期间,将临床送验的6例大肠癌伴日本血吸虫病的外科切除标本,按常规处理,HE染色,光镜观察。
    各地儿童蛲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赵普干, 盛云杰, 高振江, 王宜军, 胡正家, 刘纯成, 庄国洁, 项丙怀, 耿立方, 凌福民, 马义邦, 叶培科, 王家庄, 凌能立, 李健昌
    1992, 10(3):  233-233. 
    摘要 ( )   PDF (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济南市儿童蛲虫感染情况的调查(济南军区军医学校 赵普干 盛云杰 高振江 王宜军) 用透明胶纸肛拭法,于1989年5—7月,检查济南市9所幼儿园2—7岁儿童1420名。结果查出蛲虫卵阳性者390名,感染率为27.5%。男、女儿童感染率分别为26%(206/791)和29.3%(184/629),无显著性差异。2、3、4、5、6和7岁各年龄组的感染率分别为14.7%(5/34)、21.1%(47/223)、23.7%(84/355)、30.1%(110/366)、34.1%(107/314)和
    脑囊虫病及肺癌脑转移一例报告
    漆松涛,张光霁,朱诚
    1992, 10(3):  234-234. 
    摘要 ( )   PDF (1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陈××、男、61岁,浙江舟山市人。因双手抖动、走路不稳并语言含混不清1个月于91年9月30日入院,住院号206406。体检:步态蹒跚、Romberg sign阳性,指鼻试验阳性、以右手为甚。胸部体格检查视、触、叩、听均未发现异常。血常规:白细胞数8×10~9/L、中性粒细胞68%、淋巴细胞28%、嗜酸性粒细胞4%。头颅磁共振(MRI)检查示:右侧额叶多发直径为1cm左右小囊;左顶叶
    化学发光免疫试验诊断华支睾吸虫病
    王敏,邓其杰
    1992, 10(3):  235-235. 
    摘要 ( )   PDF (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学发光免疫试验是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诊断技术。此法在内分泌、肿瘤、病毒及细菌性疾病的检验方面已有不少报道并得到较高的评价。以下报告我们应用此试验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结果。
    PVC薄膜快速酶标法诊断血吸虫病的观察
    王正直,王运珍
    1992, 10(3):  236-236. 
    摘要 ( )   PDF (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VC薄膜快速酶标法(PVC—ELISA)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建立的一种改良酶标法,我们在初步实验后又于1989年6月至10月在血吸虫病普查中与常规ELISA、COPT进行了对比观察。
    驱蛔净涂肤驱治蛲虫感染的观察
    韩连桂,李富仁,李薇,刘敬敏,孙丽君,霍青竹,龙大力,刘淑芹,徐淑华
    1992, 10(3):  237-237. 
    摘要 ( )   PDF (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蛲虫病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口服驱虫药物多有报道,外敷肛周软膏止痒杀成虫,亦有报道,但涂肤驱虫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90年用驱蛔净涂肤对449例蛲虫感染儿童进行了治疗。
    南瓜子和槟榔治疗牛带绦虫病的效果观察
    甘耀成,赖彦宇,秦秋生,黄海青,陈世新
    1992, 10(3):  238-238. 
    摘要 ( )   PDF (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南瓜子或槟榔进行驱绦,早有报道。但两药分别单独使用疗效较差,而联合使用,无论对猪带或牛带绦虫,均获得满意疗效。作者等曾于1989~1990年在广西鹿寨县,使用南瓜子与槟榔先后服用治疗牛带绦虫病,获得了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