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作者指南
稿约
出版伦理规范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出版
图表要求
参考文献要求及格式
本刊常用缩略语
退修和校样须知
版面费及发票事宜
审稿指南
审稿须知
审稿指南
审稿流程
同行评议道德规范
诚邀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关于我们
出版道德规范
编辑人员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友情链接
国内外检索库
中国知网
万方
维普
PubMed
WILEY
ELSEVIER
ScienceDire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国内外相关刊物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Parasitology
Royal Soc Trop Med Hyg
Southeast A sian J TMPH
J Parasitol
Inter J Parasitol
British Med J
Parasit Immunol
J Parasitol Res
Parasitology Research
Trends Parasitol
Acta Trop
Am J Trop Med Hyg
Korean J Parasitol
Malar J
Am J Pub Hlth
相关领导机构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编辑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期刊协会
上海市期刊协会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1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9-04-3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血吸虫肠相关循环抗原组分CAA和CCA的纯化与特异检测
钱宗立王兆军陆萍G.J.VanDamA.M.Deelder
1999, 17(2): 1-69.
摘要
(
)
PDF
(2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血吸虫肠相关循环抗原CAA与CCA诊断靶微粒特异性的差别,并试探获取其纯化制品用于定量检测的标准系列。方法:对两组分进行了亲和层析及阴离子交换剂高效液相纯化分离,并应用单抗检测系统进行同相和异相交互测试。结果:Mono-Q-HPLC(高效液相层析)梯度洗脱分离AWAj-TCA可溶组分,可获得一个带阳离子活性的非结合CCA-1洗脱峰及3个大小不等的、带阳离子活性的CCA-2、CCA-3及CCA-4非结合洗脱峰,以及一个带阴离子活性CAA-1洗脱峰。CAA活性峰在峰谱上与CCA-3有部分重叠。与单抗亲和层析纯品的活性对比测定显示CCA-1与CCA-2为该组分的主要构成,但CCA-2及CAA-1在本实验条件下均有微量的相互杂染。同相和异相双位点ELISA的4种组合交互检测,展示CCA只能在捕获与检测抗体同为抗CCA单抗的一种组合中被检出,而另3种组合只能测出CAA组分。结论:血吸虫肠相关CCA组分为一兼含两性电荷的分子混合体;而CAA分子上具有一个可被抗CCA单抗识别的活性表位位点,从而可能影响纯化分离和特异检测。
日本血吸虫Sj32DNA疫苗免疫效果的观察
李传明;石佑恩
1999, 17(2): 2-73.
摘要
(
)
PDF
(2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血吸虫Sj32DNA疫苗抗血吸虫感染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PCR技术,人工合成引物,以重组DNApSj32为模板,扩增出编码32kDa天冬酰胺肽链酶,即Sj32全长cDNA和引入了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的部分cDNA片段,将其分别克隆到pKB-CMV,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BK-Sj32-1和pBK-Sj32-2。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将两种重组DNA导入NIH3T3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证实Sj32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小批量制备纯化DNA,进行动物免疫试验。将两种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直接im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攻击感染后6wk剖杀小鼠。收集血清,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并计数成虫负荷及肝组织虫卵数。结果:pBK-Sj32-1组与pBK-Sj32-2组免疫小鼠后的减虫率分别为38.6%和30.9%,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55.7%和55.2%,与对照组比较,其间差别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各DNA疫苗免疫组能诱导一定水平的抗血吸虫抗体。结论:Sj32DNA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性免疫力,有可能作为血吸虫疫苗候选抗原分子。
日本血吸虫重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诱生的保护性免疫应答特征的研究
周生华;刘述先;宋光承;徐裕信
1999, 17(2): 3-77.
摘要
(
)
PDF
(2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重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reSjc26GST)在不同品系小鼠(BALB/c小鼠及C57BL/6小鼠)诱生免疫应答的差异。方法:将reSjc26GST(弗氏佐剂)经皮下免疫BALB/c小鼠及C57BL/6小鼠,收集免疫前和免疫后血清及取小鼠脾脏,分析reSjc26GST免疫小鼠诱生的特异性抗体、脾脏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能力及细胞因子种类等。结果:reSjc26GST免疫C57BL/6小鼠所诱生的抗体总IgG及IgG亚类均较明显高于免疫BALB/c小鼠。抗体IgG亚类分析显示,reSjc26GST在C57BL/6小鼠诱生较高滴度的IgG1和IgG2a及IgG2b(血清按1∶400稀释,A492nm值分别为>3.0、1.127、>3.0),而在BALB/c小鼠主要诱生较低滴度的IgG1和IgG2a及IgG2b(血清按1∶400稀释,A492nm值分别为1.189、0.39、0.625);reSjc26GST免疫能够诱导小鼠Th细胞激活。细胞因子分析显示reSjc26GST免疫C57BL/6小鼠既能诱生较高水平的IL-2及IFN-γ,又能诱生IL-5。而reSjc26GST免疫BALB/c小鼠仅
18kDa抗原诊断泡型包虫病的评价
江莉;温浩;李雄;伊斯拉因·乌斯满
1999, 17(2): 4-80.
摘要
(
)
PDF
(2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18kDa抗原在泡型包虫病(A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印渍法检测33例泡型包虫病、69例囊型包虫病(CE)、30例囊虫病和82例健康人血清对泡型棘球蚴(Em)和囊型棘球蚴(Eg)原头节18kDa抗原的抗体反应。同时用羊包囊液抗原常规ELISA法检测上述血清。结果:ELISA试验,AE血清阳性率为93.9%、CE为85.5%、囊虫病为50%、健康人为6.1%。显示3种患者血清存在较强的交叉反应。免疫印渍试验,两种原头节的18kDa抗原对AE血清阳性反应均为90.9%、CE分别为10.1%和13%、囊虫病患者为13.3%和16.7%。与健康人血清不发生反应。结论:18kDa抗原可以有效的鉴别两型包虫病。
美洲钩虫及十二指肠钩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1基因测序
李铁华;詹斌;JohnMHawdon;龚昕;肖树华;单强;冯正PeterJHotez
1999, 17(2): 5-83.
摘要
(
)
PDF
(2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美洲钩虫及十二指肠钩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1(CO1)基因序列,确定两种钩虫间CO1基因差异。方法:现场采集钩虫成虫样本,蛋白酶K消化抽提线粒体基因组DNA,PCR方法扩增CO1基因,DNA测序及分析。结果:PCR扩增获得约700bp美洲钩虫及十二指肠钩虫CO1基因片段,其序列比较显示两种钩虫CO1基因同源性达89.7%,存在特定的核苷酸差异。结论:CO1基因可作为鉴别两种人体钩虫虫种标记性基因。
γ拟钉螺等位基因的研究
曾肖;陈翠娥;丁建祖
1999, 17(2): 6-86.
摘要
(
)
PDF
(2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γ拟钉螺分类演化的遗传学基础。方法:用微量平面淀粉胶电泳法,检测浙江省开化及淳安县6个螺群宋氏γ拟钉螺和1个螺群中国γ拟钉螺的24种等位基因酶谱。结果:共测得29个位点,宋氏γ拟钉螺多态位点所占比例为6.9%-13.8%;中国γ拟钉螺全部为单态位点。宋氏γ拟钉螺的种内Nei氏遗传距离(Nei'sD)小于0.12;但宋氏γ拟钉螺与中国γ拟钉螺两者种间Nei'sD为0.73。结论:在等位基因水平显示γ拟钉螺种内变异不明显,种间差异显著。
瑞香素的抗溶血和抗膜脂质过氧化作用
倪奕昌;徐月琴;王鸣杰;刘云光
1999, 17(2): 7-89.
摘要
(
)
PDF
(2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瑞香素的抗溶血与抗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用常规的溶血毒性体外检测法及高效液相层析定量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法,检测不同浓度瑞香素对伯氨喹(PQ)溶血毒代谢产物5,6-二羟基8-氨基喹啉(AQD)诱发溶血与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结果:10至80μmol/L瑞香素对AQD溶血毒性与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分别为33.0%-69.2%和11.9%-58.2%,且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瑞香素具有抗溶血与抗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
重组丝虫壳质酶及SXP-1抗原用作抗微丝蚴疫苗的研究
王世海;郑惠君;陶增厚;WillyF.Piessens
1999, 17(2): 8-94.
摘要
(
)
PDF
(3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测定重组马来丝虫壳质酶(r-chitinase)及其片段和SXP-1抗原免疫接种沙鼠后是否具有抗马来丝虫微丝蚴(mf)血症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试验动物分别用壳质酶及其片段(F7R2,F8R2)和SXP-1免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免疫印渍试验测定抗体水平及特异性抗体蛋白分子。用寄生虫学方法检测mf及成虫。结果:用重组马来丝虫壳质酶及其片段抗原免疫沙鼠,再以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L3)攻击,可诱导其免疫系统产生抗mf的部分保护性免疫,但对成虫无作用。L3攻击后的沙鼠处于mf显性前期或显性期时,用重组抗原免疫则抗mf血症的保护性作用差或无作用。用SXP-1抗原免疫沙鼠也能降低mf血症水平,并可减少成虫负荷。结论:重组丝虫壳质酶及其片段和SXP-1抗原具有抗马来丝虫mf血症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亚洲无钩绦虫感染者在云南省首次发现
张莉莉;陶洪;张炳翔;王会珍;王云济;李增荣;杨继昆;杨炳新;李彦忠;庞颜坤;张皓明;李瑛;武樱
1999, 17(2): 9-96.
摘要
(
)
PDF
(2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云南兰坪防治绦虫病试点进行病原学调查,查明流行虫种与流行环节。方法:对该地2例患者作驱绦虫治疗,获取成虫,洗净,取孕节直接灌喂本地圈养的健康断乳猪5头,并设健康断乳猪2头作对照,分别隔离饲养观察。2-3个月后,解剖观察各组织器官,查找囊尾蚴。另对该地放养的自然感染疫猪1头同法解剖观察。结果:驱出成虫4条,取头节和孕节观察,形态特征与牛带绦虫相似。取其孕节人工感染猪,于2头猪的肝脏、大网膜及肠系膜查见囊尾蚴23个。自然感染猪1头,经解剖仅在肝脏及大网膜查见囊尾蚴3个。取囊尾蚴直接压片、染色、镜检,见成熟囊尾蚴原头节均有钩,具顶突及4个吸盘,与猪囊尾蚴相似。根据形态特征及囊尾蚴寄生部位鉴定为亚洲无钩绦虫。结论:亚洲无钩绦虫感染者在云南省首次发现。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和产毒大肠杆菌纤毛抗原基因的联合表达
张威;张景六;刘述先
1999, 17(2): 10-100.
摘要
(
)
PDF
(4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编码日本血吸虫26kDaGST和产毒大肠杆菌纤毛抗原K99基因的联合表达。方法:PCR扩增的K99基因克隆入pUC18载体,再将限制性酶切获得的GST基因克隆入pUC18-K99重组质粒。限制性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选择连接方向正确的重组质粒用于重组蛋白的表达。共表达产物采用SDS-PAGE、Westernblotting、反向IHA、ELISA和透视电镜观察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50kDa,存在于宿主菌体表面的纤毛中,GST抗血清和K99抗血清均可识别共表达产物,提示共表达产物既有GST表位,又有K99抗原表位。结论:日本血吸虫26kDaGST和产毒大肠杆菌K99基因共表达获得成功。
抗微小隐孢子虫单克隆抗体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宗海红;李为明;张雪;俞树荣;白班俊
1999, 17(2): 11-105.
摘要
(
)
PDF
(5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抗隐孢子虫单克隆抗体(McAb)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在细胞培养的基础上进行体外中和试验,筛选具有保护作用的McAb,并通过大鼠及MDCK细胞接种隐孢子虫子孢子(CPS)进行动物实验和受染MDCK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证实。结果:Z3D2可显著降低CPS在大鼠肠粘膜表面定植的隐孢子虫虫体及卵囊数。可使隐孢子虫各发育期的虫体减少,使MDCK细胞的超微结构受损减轻。结论∶McAbZ3D2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IL-6对弓形虫增殖的影响
方艳秋;谭岩;张永生;李敬
1999, 17(2): 12-108.
摘要
(
)
PDF
(2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对弓形虫增殖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靶细胞,采用3H-尿嘧啶(3H-U)特异性标记的弓形虫在MΦ内的增殖实验。结果:单独应用IL-6处理MΦ,可以促进弓形虫在MΦ内的增殖,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不明显;而在IL-6逆转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MΦ抗弓形虫效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抗TNFα抗体可增加IL-6对IFNγ诱导MΦ抗弓形虫效应的逆转作用。结论:体外应用IL-6可促进弓形虫在小鼠腹腔MΦ内的增殖作用,并能部分逆转IFNγ的抗弓形虫效应。
实验研究
疟疾复合PCR检测系统的建立
孙明林;薛采芳
1999, 17(2): 13-112.
摘要
(
)
PDF
(2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简易、快速的复合PCR系统,用于检测间日疟、恶性疟及混合感染。方法:以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为靶片段,设计疟原虫属特异性上游引物S1和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种特异性下游引物S2和S3,建立双温度点复合PCR扩增系统并用于临床血样的检测。结果:从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705bp和575bp特定扩增带,而食蟹猴疟原虫、诺氏疟原虫及健康人血样均未见扩增带。检测原虫水平达2-10虫/μl全血。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证实扩增产物为目的片段。检测104份镜检确诊疟疾患者血样,其中81份与镜检结果相符,并查出镜检未发现的17份混合感染和2份虫种鉴别失误的恶性疟。结论:本系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可在一次扩增中同时检出间日疟和恶性疟两种原虫。
微小隐孢子虫DNA探针的制备
郭步平;张建斌;连德润
1999, 17(2): 14-114.
摘要
(
)
PDF
(2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制备一种高度特异敏感的隐孢子虫检测探针。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微小隐孢子虫的一段核苷酸片段,扩增产物452bpDNA用半抗原地高辛标记制备成探针。结果:经敏感性试验,该探针可检测2pg水平的隐孢子虫DNA。用该探针与隐孢子虫DNA和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大肠杆菌及痢疾杆菌等相关生物的DNA和隐孢子虫宿主的DNA进行斑点杂交试验,该探针只与隐孢子虫DNA杂交。结论:该探针具有高度特异性和较高敏感性。
微波辐射ELISA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初步研究
顾启章;张宏莹;朱善济;徐文娟
1999, 17(2): 15-116.
摘要
(
)
PDF
(2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索高效快速的血吸虫病诊断方法。方法:用微波辐射ELISA和快速ELISA同步检测各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118份,健康人血清61份,并殖吸虫病犬血清12份。结果:两种方法的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1%(104/118)和91.5%(108/118),无显著性差异。健康人血清抗体假阳性分别为2份(3.3%)和1份(1.6%),亦无显著性差异;交叉反应均无假阳性。结论:微波辐射ELISA具有与快速ELISA类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前者具有快速获得检测结果的优点。
弓形虫感染鼠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的检测
金武官;李云珠;俞善昌;杨惠珍;钱宗立
1999, 17(2): 16-118.
摘要
(
)
PDF
(2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索弓形虫感染早期诊断方法。方法:用快速ELISA检测弓形虫感染鼠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结果:在轻、中、重3个感染组,分别于感染后d4、d4及d3检测到弓形虫循环抗原。结论:感染虫体数量越多则弓形虫循环抗原测出时间越早,OD值亦越高。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综述
抗隐孢子虫超免疫牛初乳研究进展
王建平综述徐臻荣付德润审校
1999, 17(2): 17-122.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湖北省庙河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易感性的研究
石朝辉夏明仪邱持平朱雪花冯正GeorgeM.Davis
1999, 17(2): 17-123.
摘要
(
)
PDF
(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健康教育控制湖区小学生血吸虫感染的远期效果
胡广汉张绍基林丹丹杭春琴康增华吕尚标张晶张矩邱凌施乔发
1999, 17(2): 19-124.
摘要
(
)
PDF
(2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乳杆菌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
赵宇民杨哲
1999, 17(2): 20-69.
摘要
(
)
PDF
(1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囊虫病1 0 0 例临床分析
田建立;王俊丽
1999, 17(2): 21-77.
摘要
(
)
PDF
(1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河滩为中心的牛群化疗加机耕控制感染性钉螺的观察
曾凡雄;丁长青;彭革华
1999, 17(2): 22-94.
摘要
(
)
PDF
(1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露醇导泻对南瓜子和槟榔驱牛带绦虫的效果观察
孔凡布;张丹;李里
1999, 17(2): 23-105.
摘要
(
)
PDF
(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滩野粪管理控制钉螺感染的研究
黄友阶
1999, 17(2): 24-112.
摘要
(
)
PDF
(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农业开发控制湖沼地区血吸虫病传播
王文梁;田祖洪;杨发良;柴光新;潘达中;蔡宗大;施昌夫;戴裕海
1999, 17(2): 25-126.
摘要
(
)
PDF
(2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济南乡村儿童蛲虫感染调查
张西岩;朱福林;孙启燕;李继成;李自强;杨林;李文;赵小东;杨惠
1999, 17(2): 26-127.
摘要
(
)
PDF
(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博落回杀灭蝇蛆效果的实验观察
袁涛忠;张华生
1999, 17(2): 27-128.
摘要
(
)
PDF
(1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重度华支睾吸虫感染并发胆结石一例
边红放;张利永;向军;李玲芬;许亚辉;李勇;王敏华
1999, 17(2): 28-80.
摘要
(
)
PDF
(1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包包虫病一例
艾尔肯;田文庆;王冬霞
1999, 17(2): 29-89.
摘要
(
)
PDF
(1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例小儿旋毛虫病误诊原因分析
张岩
1999, 17(2): 30-122.
摘要
(
)
PDF
(1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脑囊虫病的诊断
窦桂林
1999, 17(2): 31-125.
摘要
(
)
PDF
(1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