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作者指南
稿约
出版伦理规范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出版
图表要求
参考文献要求及格式
本刊常用缩略语
退修和校样须知
版面费及发票事宜
审稿指南
审稿须知
审稿指南
审稿流程
同行评议道德规范
诚邀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关于我们
出版道德规范
编辑人员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友情链接
国内外检索库
中国知网
万方
维普
PubMed
WILEY
ELSEVIER
ScienceDire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国内外相关刊物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Parasitology
Royal Soc Trop Med Hyg
Southeast A sian J TMPH
J Parasitol
Inter J Parasitol
British Med J
Parasit Immunol
J Parasitol Res
Parasitology Research
Trends Parasitol
Acta Trop
Am J Trop Med Hyg
Korean J Parasitol
Malar J
Am J Pub Hlth
相关领导机构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编辑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期刊协会
上海市期刊协会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0-06-30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一九九九年全国疟疾形势
钱会霖;尚乐园
2000, 18(3): 1-131.
摘要
(
)
PDF
(2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特异抗原诱导IFN-γ的应答特征
沈蕾;吴海玮;张兆松;RosemaryE.Weir;谢彰武;胡林生;陈淑贞;MartinG.Taylor;吴观陵
2000, 18(3): 2-134.
摘要
(
)
PDF
(2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血吸虫抗原 IFN- γ的应答特征。 [方法 ]选择江西省鄱阳湖中的南山岛上三个毗邻的自然村作为观察试区 ,根据粪检结果对 14~ 41岁人群按年龄组随机抽样 ,选取粪检结果阴性的 6 5人、粪检阳性的 6 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血培养法 ,检测培养上清中血吸虫抗原特异性的 IFN- γ水平 ,并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 [结果 ]化疗后 ,人群 IFN-γ诱生水平较化疗前显著升高 ;未再感染组 SEA特异的 IFN-γ水平显著高于再感染组 ;SEA特异的 IFN -γ水平与抗 SEA的 Ig G4抗体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 IFN-γ水平与对再感染的抗力有关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38kDa分子的纯化及诊断价值的初步评估
周晓红;陈晓光;冯明钊;戴泗维;李华;沈树满;徐莉;刘国章
2000, 18(3): 3-137.
摘要
(
)
PDF
(2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 (SEA) 38k Da分子诊断血吸虫病的应用价值。 [方法 ]用 SDS-PAGE配合电渗洗脱技术分离纯化了诊断靶抗原 SEA38k Da,并经 SDS- PAGE和 Western blot鉴定 ;将 SEA38k Da分子和 SEA用于 EL ISA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 ,急性期 31例、慢性期 31例 ,正常人 6 0例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 30例 ,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 30例。 [结果 ]SEA38k Da分子抗原和 SEA所测得的阳性率分别为90 .3%、90 .3%、1.7%、0、0和 90 .3%、83.9%、3.3%、0、0。将 SEA 38k Da分子和 SEA在 EL ISA中的 P/N比值进行比较 ,经 t检验 ,发现在检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时 ,两者间的 P/N比值在 3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值均 <0 .0 0 1) ;SEA 38k Da分子在检测患者血清时的 P/N比值显著高于 SEA,而检测正常人血清时的 P/N比值显著低于 SEA。 [结论 ]纯化 SEA38k Da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具有诊断潜能
TNF-α和ICAM-1在脑型疟发病中的作用
车里穆;牛宇欣;李慧珠;陈小宁
2000, 18(3): 4-140.
摘要
(
)
PDF
(2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 TNF- α、ICAM- 1与脑型疟 (cerebral malaria,CM)的关系 ,并通过体内注射外源性 TNF- α来观察 ICAM- 1的表达情况及其对 CM发生的影响。 [方法 ]通过建立 CM小鼠模型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 ISA)检测感染小鼠血清 TNF-α浓度。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感染小鼠脑微血管的 ICAM- 1表达 ,结果用真彩色图象分析仪半定量分析。 [结果 ]发生 CM小鼠的血清 TNF- α明显高于其它小鼠 ,只有发生 CM的小鼠脑微血管有 ICAM- 1表达 ,体内注射 r TNF-α能促进 CM的发生 ,并显著增加脑微血管的 ICAM- 1的表达。 [结论 ]大量的 TNF- α在 CM的发病中可能有直接致病作用 ,但主要可能通过调节脑微血管的 ICAM- 1表达发挥作用
基于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序列的蓝氏贾第鞭毛虫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
李继红;卢思奇;张亚平;王凤芸;文建凡
2000, 18(3): 5-145.
摘要
(
)
PDF
(2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蓝氏贾第鞭毛虫种内系统发育及遗传多样性。 [方法 ]对不同来源虫株的磷酸丙糖异构酶(tim)基因进行 PCR扩增、序列测定后 ,用简约法和 NJ法构建分子系统树进行系统学分析。 [结果 ]在所测序列中共有 12 4个位点存在变异 (2 3% ) ,且大多数为发生在第三密码子的同义突变 ,两种构树方法所得两树的分枝结构相似 ,均将受试的 16株蓝氏贾第鞭毛虫分为明显的两组。 [结论 ]tim基因可作为研究蓝氏贾第鞭毛虫群体遗传结构一个有效的遗传标记
大山区家畜交易与血吸虫病传播的关系(英文)
郑江;郭家钢;王险峰;祝红庆
2000, 18(3): 6-148.
摘要
(
)
PDF
(1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探讨家畜交易与血吸虫病传播的关系 ,并为大山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和分析云南省巍山县近 10年 (1980~ 1991)每年的人畜血吸虫病感染情况、家畜 (牛、马、驴、骡及猪等 )数量、家畜交易情况 ,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居民感染率同家畜数量呈正相关 (R=0 .915 1P<0 .0 1)。 1980年至 1989年间 ,随着家畜数量的增加。居民的感染率逐渐上升。尤其是 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后 ,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血吸虫病的流行 ;1984年后 ,人、畜感染率呈显著相关 (R=0 .845 8P<0 .0 5 ) ,表明巍山县 1990~ 1992年卖出家畜黄牛、水牛、马、骡和猪血吸虫阳性率分别为9.5 4%、 2 9.39%、16 .38%、14.47%、2 5 .73%和 11.11%。 [结论 ]人与家畜血吸虫的感染呈平行发展 ,由于家畜交易的频繁 ,造成了血吸虫病传染源的严重扩散 ,病人与病畜互为传染源 ,从而加剧了血吸虫病的流行
湖北省疟疾高发区媒介按蚊对杀虫剂敏感性的监测
余品红张华勋张绍清徐博钊
2000, 18(3): 7-151.
摘要
(
)
PDF
(2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唾液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王兆军;薛纯良;吴维铎;张湘燕;娄文娴;沈光金
2000, 18(3): 8-154.
摘要
(
)
PDF
(2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唾液中抗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 EL ISA检测血吸虫病患者及正常人唾液中的抗血吸虫抗体并与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比较。[结果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唾液 32份 ,阳性 2 9份 (90 .6 % ) ,血清 32份 ,阳性 32份 (10 0 % ) ,经χ2 检验两者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正常人唾液140份 ,阳性 8份 (5 .75 % ) ,正常人血清 15 6份 ,阳性 6份 (3.8% ) ,两者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结论 ]检测唾液中的特异性抗体可以作为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或筛查的一种无创伤性方法
用重组 rK39抗原试纸条快速诊断内脏利什曼病(英文)
瞿靖琦;管立人;依马木苏里单;左新平;柴君杰;陈生邦;ShinichiroKawazu;KenKatakura;YoshigeruMatsumoto;S.G.Reed;K.-P.Chang
2000, 18(3): 9-158.
摘要
(
)
PDF
(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以恰氏利氏曼原虫类 kinesin基因中编码 39个氨基酸的基因片段 (r K39)为重组抗原 ,用于血清学诊断内脏利什曼病的价值。 [方法 ]在新疆喀什地区对 13例经脾检和骨髓穿刺阳性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 ,取一滴病人全血或血清滴在 r K39抗原试纸条底部的吸收垫上 ,血清中蛋白随缓冲液向试纸条上部移动 ,其中相应特异抗体可与 r K39抗原带结合 ,而产生阳性条带。同时 ,本文亦用相同阳性血清作了关于 r K 39抗原的 Western印迹分析对照。 [结果 ]EL ISA分析显示病人血清抗体滴度在 10 - 2~ 10 - 4 ,与所见到的 r K39试纸条上的反应强度符合。Western印迹分析亦显示阳性血清可识别 r K39蛋白条带。[结论 ]与传统诊断内脏利什曼病方法相比较 ,r K39试纸条更快速 ,特异 ,灵敏和低损伤性 ,可用于低发病率流行区的内脏利什曼病的诊断和筛选
复方蒿甲醚片和苯芴醇两种剂型治疗恶性疟临床对比试验
孙志伟;单承启;李国福;丁德本;刘光裕;王京燕;焦岫卿
2000, 18(3): 10-161.
摘要
(
)
PDF
(2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复方蒿甲醚及其组分之一苯芴醇两种剂型对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共收治 15 0例恶性疟患者 ,采用双盲 (复方蒿甲醚片组和苯芴醇片组 )、随机、对比方法 ,其中复方蒿甲醚组 (A) 5 1例、苯芴醇片剂组 (B) 5 0例、苯芴醇胶丸组 (C) 4 9例。病人住院后观察 2 8d。 [结果 ]A、B、C3组的平均退热时数分别为 (17.1±8.6 ) h、(34.0± 2 3.2 )和 (2 9.4± 2 4.9) h;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 (2 9.7± 8.9) h、(5 1.6± 14.1) h和 (5 4.7± 17.4) h;3组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 ;观察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化验检查亦无明显改变。 [结论 ]复方蒿甲醚和苯芴醇两种剂型对恶性疟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复方蒿甲醚在杀虫速度和控制症状方面明显优于苯芴醇单药
篙甲醚对日本血吸虫糖代谢酶的影响’
翟自立张仪刘和香冯婷肖树华
2000, 18(3): 11-164.
摘要
(
)
PDF
(2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篙甲醚(Art)对日本血吸虫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坳4-5wk后;1 次灌服Art3 00mg/kg,于治疗后24h ,48h 或72h 剖杀收集雌虫和雄虫,制备虫匀浆上清液,然后进行平板淀粉凝胶电泳,以对9种糖代谢酶活性作定性观察。〔结果〕经Art作用24^48h 后,雌虫的己糖激酶、苹果酸脱氢酶、苹果酸酶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活性均有所下降;72h 后,上述4种酶以及醛缩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和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的活性均明显降低,甚至完全被抑制。在上述观察时间内,雄虫的醛缩酶、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和6-磷酸葡萄塘脱氢酶活性受一定的影响。【结论」Art对日本血吸虫雌虫的糖代谢具有广泛的影响
ELISA检测妇科肿瘤患者伴发弓形虫感染的调查
黄鹤;阎福华;李川江;赵美毅;汤俊文;李向荣
2000, 18(3): 12-166.
摘要
(
)
PDF
(1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妇科宫颈癌患者伴发弓形虫感染的情况。[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弓形虫 Ig G、Ig M抗体和循环抗原。 [结果 ]宫颈癌、妇科良性肿瘤、其它疾患妇女 3组人群的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 :44 .0 % (2 2 / 5 0 )、2 5 .4% (15 / 5 9)和 2 0 .3% (2 8/ 138)。 3组人群 Ig G阳性率分别为 2 0 .0 0 %、11.86 %和 10 .87% ,Ig M阳性率分别为2 0 .0 0 %、13.5 6 %和 8.70 % ,循环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14.0 0 %、5 .0 9%和 1.45 %。 [结论 ]宫颈癌患者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人群 ,以循环抗原和 Ig M阳性尤为明显
防治经验
残存中等密度和较高密度班氏微丝蚴血症持续时间及传播作用的观察
段绩辉;李正祥;张开仁;罗亨桥;曾祥卫;张德仁
2000, 18(3): 13-169.
摘要
(
)
PDF
(2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残存中等密度和较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持续时间及传播丝虫病的作用。 [方法 ]应用常规厚血膜法对残存微丝蚴血症进行追踪观察和定期对全民进行普查 ,在流行季节解剖致倦库蚊观察幼丝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 ,以及应用 IFAT进行人群抗丝虫抗体水平测定。 [结果 ]2例中等密度和较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持续时间长达 12年以上。致倦库蚊幼丝虫自然感染率及感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于第 16年的人群血检中发现 1例丝虫新感染者。 [结论 ]残存中等密度和较高密度班氏微丝蚴血症持续时间可超过 12年。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个别残存中等密度和较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仍具有传播丝虫病的作用
湖北省黑热病流行态势的评估
桂爱芳;左胜利;吴锦华;桂希恩;胡乐群;杨连第;张绍清
2000, 18(3): 14-172.
摘要
(
)
PDF
(2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复查湖北省自 1989年起陆续报告的 14例“黑热病”,及评估我省黑热病的流行现况。 [方法 ]复查“黑热病”患者的骨髓片、免疫学检查 (L DT、IFAT)、接种动物及真菌培养、媒介 (白蛉 )和保虫宿主 (犬 )的调查。[结果 ]除 1例输入的和 1例残存的皮肤型黑热病外 ,其余 12例为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1997~ 1999年在 9个地市的 2 3个县 (市 )的 2 5个乡镇进行了免疫学监测 ,对 13 890人采用利什曼素皮内试验 (L DT) ,阳性率 0 .0 0 7% ,40岁以下的人群无阳性。其中 175 6人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T) ,结果均为阴性。在调查区内未发现中华白蛉。查犬 30 2只 ,未发现病犬。 [结论 ]湖北省已消灭黑热病 ,且防治成果巩固
实验研究
日本血吸虫感染对小鼠雄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英文)
贺宏斌;NobuoOhta;HitoshiKawaguchi
2000, 18(3): 15-175.
摘要
(
)
PDF
(1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对 C5 7BL/ 6小鼠雄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实验感染日本血吸虫动物血清中雄性激素睾酮的水平。 [结果 ]感染日本血吸虫 45 d小鼠血清中睾酮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可导致小鼠宿主雄性激素睾酮水平显著降低。
流行病学调查
温州市一起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流行的调查
薛大燕;阮云洲;林宝楚;郑荣远;方金泉;赵群歆;李梅福;潘长旺
2000, 18(3): 16-178.
摘要
(
)
PDF
(2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 1997年 10月至 11月间温州市暴发流行的嗜酸细胞性脑脊髓膜神经根炎的病因和传播因素。[方法 ]对市区某饭店聚餐的 182人进行回顾性病史调查及血清抗体检测 ,并对福寿螺及鼠类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 ]聚餐人员中 ,有半生食福寿螺 (Ampullaria gigas,又称大瓶螺 ,苹果蜗螺 )螺肉的 10 5人 ,发病 47例 ,罹患率为 44 .8% ;未食这种螺肉的 77人 ,无 1人发病 ,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0 1)。吃螺肉 4块以上者罹患率为86 .2 % (2 5 /2 9) ,少于 4块者罹患率为 2 8.9% (2 2 /76 ) ,两者差异非常显著 (χ2 =2 7.83,P<0 .0 0 1,RR=2 .98)。在同一来源地的福寿螺中找到广州管圆线虫第三期幼虫 ,在当地鼠类中找到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病人血清抗广州管圆线虫抗体阳性率为 84.0 %。 [结论 ]根据临床、流行病学、病原学和血清免疫学研究结果 ,证实为一起由半生吃福寿螺引起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流行。此在我国大陆尚属首次
综述
我国棘球蜘病防治研究进展
叶尔江·苏里唐仁莉综述架君杰审校
2000, 18(3): 17-181.
摘要
(
)
PDF
(2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钩虫流行现状及疫苗研制进展
詹斌;肖树华;李铁华;薄梅花
2000, 18(3): 18-185.
摘要
(
)
PDF
(3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左旋咪唑的毒副反应
闻礼永;宋昌存
2000, 18(3): 19-187.
摘要
(
)
PDF
(1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抗阿苯达唑粪类圆线虫感染一例报告
林金祥;陈宝建;张榕燕;李友松;林陈鑫;程由注;许贤让
2000, 18(3): 20-188.
摘要
(
)
PDF
(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40年来抗疟措施效果的评价
尚乐园;薛长贵;苏寿汦
2000, 18(3): 21-189.
摘要
(
)
PDF
(2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省丝虫病重点监测结果的分析
张昆照;李志宏;严雨富
2000, 18(3): 22-190.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传入性并殖吸虫病暴发流行的调查
康艳;宫志军;尹长春
2000, 18(3): 23-175.
摘要
(
)
PDF
(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区薄膜覆盖灭螺法现场试验
周云;夏登华;曾光兴;甘承新
2000, 18(3): 24-191.
摘要
(
)
PDF
(1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省邹城市基本消灭丝虫病的监测报告
张贻庆李光爱马柯
2000, 18(3): 25-192.
摘要
(
)
PDF
(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绵阳市黑热病一例报告
冯培蓉;吴晓季
2000, 18(3): 26-151.
摘要
(
)
PDF
(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州管圆线虫病八例报道
李小龙;郑荣远;陶洪群;林晓梅
2000, 18(3): 27-154.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粪类圆线虫病一例
郑志雄;吴锡信
2000, 18(3): 28-164.
摘要
(
)
PDF
(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尿中检出曼氏血吸虫虫卵一例
何津春
2000, 18(3): 29-178.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总管细粒棘球蚴病11例
吕生芳;李纪忠
2000, 18(3): 30-185.
摘要
(
)
PDF
(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来稿摘登
毒隐翅虫致人皮炎的报告
胡志原;秦国真;张凤玲
2000, 18(3): 31-161.
摘要
(
)
PDF
(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