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作者指南
稿约
出版伦理规范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出版
图表要求
参考文献要求及格式
本刊常用缩略语
退修和校样须知
版面费及发票事宜
审稿指南
审稿须知
审稿指南
审稿流程
同行评议道德规范
诚邀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关于我们
出版道德规范
编辑人员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友情链接
国内外检索库
中国知网
万方
维普
PubMed
WILEY
ELSEVIER
ScienceDire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国内外相关刊物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Parasitology
Royal Soc Trop Med Hyg
Southeast A sian J TMPH
J Parasitol
Inter J Parasitol
British Med J
Parasit Immunol
J Parasitol Res
Parasitology Research
Trends Parasitol
Acta Trop
Am J Trop Med Hyg
Korean J Parasitol
Malar J
Am J Pub Hlth
相关领导机构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编辑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期刊协会
上海市期刊协会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0-08-3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用四环素调控启动子调控表达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全合成基因
钱锋;潘卫庆
2000, 18(4): 1-196.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用含四环素调控启动子 (PLtetO 1 启动子 )的pZE11质粒表达恶性疟原虫MSP1全合成基因及其C末端 42kDa片段。 [方法 ]将MSP1全合成基因和MSP1C末端 42kDa片段基因分别克隆入受四环素诱导调控的质粒pZE11上 ,转化大肠杆菌DH5αZ1,质粒经酶切、SDS 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反应鉴定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重组质粒在DH5αZ1中的表达。 [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重组pZE11 MSP1质粒和pZE11 MSP1 42质粒 ,SDS 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 (Westernblotting)反应证明两个重组质粒在DH5αZ1中表达了 190和 42kDa蛋白。 [结论 ]含PLtetO 1 启动子的新型表达载体成功地表达了恶性疟原虫MSP1蛋白 ,降低表达产物对宿主细胞的毒性 ,并可为构建受四环素诱导的疟疾———伤寒口服疫苗株提供依据。
抗蚊中肠抗体对斯氏按蚊体内约氏疟原虫卵囊发育的影响
魏秋芬;高兴政
2000, 18(4): 2-199.
摘要
(
)
PDF
(2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抗斯氏按蚊中肠抗体对约氏疟原虫蚊期的抑制作用。 [方法 ]在感染血中加入抗蚊中肠抗体 ,羊膜饲蚊 ,在蚊虫血餐后 14h、9和 12d ,分别检查蚊虫中肠动合子、卵囊及唾液腺中子孢子 ;并观察抗体浓度和蚊虫血餐抗体次数对卵囊的抑制作用。 [结果 ]抗蚊中肠抗体可降低蚊体内卵囊的感染率和子孢子的进腺率 ,尚可降低动合子的感染度和卵囊指数 (P <0 0 5 ) :且抗体浓度越高、蚊虫血餐抗体次数越多 ,卵囊数量越少。 [结论 ]抗蚊中肠抗体对疟原虫的动合子、卵囊发育有抑制作用 ,但对卵囊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抗体的浓度高和维持时间长 ,抑制作用越明显。
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体外抗疟作用初步研究
余新炳;方建民;罗树红
2000, 18(4): 3-203.
摘要
(
)
PDF
(3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s,ODN)对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 (histidine richprotein ,HRP)Ⅱ和HRPⅢ基因表达的阻断作用 ,探讨抗疟新途径。 [方法 ]设计合成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翻译起始区的反义ODN、正义ODN和无义ODN ,研究其对红内期培养恶性疟原虫增殖和成熟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当ODN浓度较高时 (高于 1μmol L) ,反义ODN、正义ODN和无义ODN均能抑制恶性疟原虫的增殖和成熟 ,即ODN对疟原虫呈非特异性抑制。当ODN浓度在 0 0 1~ 0 5 μmol L时 ,与无义ODN对照组相比 ,反义ODN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的增殖和裂殖体成熟 (P <0 0 1) ;且ODN浓度越高 ,抑制作用也就越强。正义ODN对虫体的抑制作用 ,与无义ODN相比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HRPⅡ和HRPⅢ基因反义ODN可通过阻断基因的表达 ,抑制恶性疟原虫增殖和成熟的作用。
瑞香素杀疟原虫裂殖体的作用(英文)
王琴美;倪奕昌;徐月琴;哈淑华;蔡王月
2000, 18(4): 4-206.
摘要
(
)
PDF
(2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中药瑞香素在体外和体内的杀裂殖体作用。 [方法 ]在恶性疟原虫FCCl株常规体外培养中测试瑞香素杀裂殖体活性 ,并按“四天抑制性试验”在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小鼠中测定不同剂量瑞香素的体内抗疟活性。 [结果 ]体外试验中瑞香素在 1~ 10 μmol L剂量范围内有明显杀灭裂殖体作用 ,而体内试验中按D4减虫率与感染鼠在 30d内的平均生存天数评价 ,5 0或 10 0mg kg .d- 1 × 4d瑞香素灌胃以及 10 ,5 0或 10 0mg kg.d- 1 × 4d瑞香素腹腔注射给药在伯氏鼠疟原虫ANKA株感染鼠中的抗疟作用与 10mg kg .d- 1 × 4d氯喹 (CQ)灌胃的疗效相似。 [结论 ]瑞香素在体外和体内均有一定的杀裂殖体作用。
CD8~+ T细胞在CD4~+ T细胞耗竭小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致病作用(英文)
安春丽;苏晓平;A.G.Harmsen
2000, 18(4): 5-212.
摘要
(
)
PDF
(4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验证参与卡氏肺孢子虫致病过程中 ,宿主炎性反应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小鼠CD4+ T细胞耗竭或将小鼠CD4+ 和CD8+ T细胞都耗竭后 ,经气管接种卡氏肺孢子虫。观察在CD8+ T细胞缺如或存在的情况下 ,小鼠呼吸机能的改变和肺炎的程度。 [结果 ]耗竭CD4+ 和CD8+ T细胞后 ,小鼠虽发生PCP ,但呼吸频率无明显加快 ,肺组织损伤程度也较轻。相反 ,仅耗竭CD4+ T细胞保留CD8+ T细胞的小鼠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 ,肺内炎性细胞反应和肺组织损伤程度均较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CD8+ T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 [结论 ]PCP的致病过程中 ,宿主的炎性细胞反应对肺功能有直接损伤作用 ,其中CD8+ T细胞似起主要作用。
一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虫卵DNA序列分析鉴定(英文)
常正山;吴波;DavidBlair;张永年;胡玲;陈韶红;陈名刚;GeorgeM.Davis;冯正
2000, 18(4): 6-215.
摘要
(
)
PDF
(2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虫卵基因序列鉴定并殖吸虫病类型。 [方法 ]先从并殖吸虫病患者痰中分离出虫卵 ,然后PCR扩增出虫卵中完整的核糖体DNA第二间隔区基因 (ITS2 ) ,并直接用于测序从而获得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时 ,亦用同法分别从动物宿主粪便中分离出的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虫卵中获得ITS2基因序列作为DNA参照分析。此外 ,本文也对从患者痰中分离出的虫卵进行详细的形态学特征描述分析。 [结果 ]来自患者的虫卵ITS2基因序列与参照的卫氏并殖吸虫虫卵的基因序列 10 0 %一致 ,而与来自斯氏狸殖吸虫虫卵的基因序列只有 92 %核苷酸相同。此外 ,从形态学上讲 ,来自患者的虫卵形态特征更与卫氏并殖吸虫虫卵相似。 [结论 ]通过基因序列分析 ,可确诊患者所患的是卫氏并殖吸虫病。
旋毛虫部分抗原表位的识别与分析
詹艳爱;严自助;王文;吕再婴;朱振勤
2000, 18(4): 7-219.
摘要
(
)
PDF
(2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筛选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中具有免疫显性的表位。 [方法 ]采用杂交瘤技术 ,获得 15株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随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部分免疫显性抗原进行分析。 [结果 ]Westernblotting试验显示 ,6株单抗与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反应显示有特异条带 ,分子量为 40~ 70kDa ;而多抗血清则可识别 2 0~ 2 0 0kDa之间 10条条带。IFA可观察到 ,6株单抗中有 4株单抗的靶抗原定位在旋毛虫肌幼虫表皮层上 ,另 2株定位于杆状体 (stichosome)及表皮层。 [结论 ]识别与分析部分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中具有免疫显性的表位 ,为纯化旋毛虫的抗原及疫苗靶抗原的研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基因克隆及特性鉴定
胡雪梅;吴海玮;张兆松;苏川;赵巍;沈蕾;王荣芝;马磊;周吉礼;陈淑贞;吴观陵
2000, 18(4): 8-223.
摘要
(
)
PDF
(3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研制血吸虫病疫苗的新路径 ,对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进行基因克隆及特性鉴定。[方法 ]分析本室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获得的 1个cDNA片段 (Sj338 2 4)的开读框序列 ,在其上下游分别设计引物A和B ,并以该cDNA片段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后 ,将该片段重组于pGEM T中并进行DNA测序鉴定及检索。再经酶切后将该基因片段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 6P 1,并进行蛋白表达、纯化及抗原性鉴定。 [结果 ]该目的基因PCR产物全长共 487bp ,其开读框由 45 9bp组成 ,编码 15 3个氨基酸经残基组成的多肽。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Sj338克隆基因与人及褐鼠的线粒体外膜蛋白的部分编码基因较高度同源。重组质粒pPEX 6P 1 Sj338能高效融合表达 ,理论蛋白的分子量为 17kDa。SDS 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 ,重组蛋白rSj338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结论 ]Sj338可能为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基因 ,重组蛋白有望成为新的疫苗候选分子。
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弓形虫抗体的调查
王宝林;潘孝彰;尹有宽;翁心华
2000, 18(4): 9-226.
摘要
(
)
PDF
(2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弓形虫IgG抗体的阳性率。 [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临床多种免疫缺陷性疾病 ,包括实体性恶性肿瘤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未化疗组、实体性恶性肿瘤未化疗组及实体性恶性肿瘤化疗组 )、慢性肝病、接受免疫抑制剂者 (皮肌炎、银屑病、天疱疮、肾移植术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它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淋巴瘤及白血病 )患者血清标本共 371份 ,同时以 10 0例健康人血清为对照。 [结果与结论 ]实体性恶性肿瘤接受化疗者、接受肾移植者、慢性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白血病患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19 0 %、 33 3%、 16 5 %、 45 5 %及 2 0 0 % ,与对照组相比较 ,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以上疾病的患者有继发弓形虫病的高度危险。
两种ELISA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循环抗原的比较
裘丽姝;张永红;李浩;薛海筹
2000, 18(4): 10-228.
摘要
(
)
PDF
(1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两种ELISA方法检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的循环抗原的效果。 [方法 ]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斑点 ELISA和夹心 ELISA。 [结果和结论 ]斑点 ELISA与夹心 ELIS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48 0 %~ 98 8%和 12 0 %~ 93 8%。两法的特异性依次为 95 4%~ 10 0 %及 90 %。
肝毛细线虫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杨发柱;黄晓红;屠昭平;张莹珍
2000, 18(4): 11-231.
摘要
(
)
PDF
(2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肝毛细线虫的动物模型。 [方法 ]将肝毛细线虫的孕胚卵经口注入大鼠和家猫。 [结果 ]受感染的 16只大鼠中 ,2只未检出肝毛细线虫 ,其余 14只均检出肝毛细线虫 ,并有部分大鼠因肝毛细线虫病而死亡。传代实验中 ,2只大鼠也感染肝毛细线虫。 2只家猫未感染。 [结论 ]可用大鼠建立肝毛细线虫的动物模型 ,并可在实验室中传代。
防治经验
云南省鼠类感染日本血吸虫的调查
杨光荣;吴兴;熊孟韬;范崇正;吴鹤松;陶开会
2000, 18(4): 12-235.
摘要
(
)
PDF
(3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鼠类在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传播作用。 [方法 ]用Kato Katz法对鼠类、人群及家畜进行同步调查。 [结果 ]鼠类感染率为 0 .9% (32 / 3 411) ,人群为 15 .6 % (4 6 1/ 2 96 4) ,家畜为 9.6 % (2 39/ 2 482 ) ;感染度EPG( X)鼠类为 5 .77,人群为 1.72 ,家畜为 0 .0 32 ;日粪虫卵数EPD共 3 16 2 40 6个 ;各种宿主所占比重RIT中人群占6 3 .10 % ,家畜占 2 8.32 % ,鼠类占 8.5 8% ;潜在污染指数IPC ,人群 344 .0 7,鼠类 71.83。[结论 ]鼠类在我省部份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播中的作用居于次要地位 ;在高原平坝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播中的作用居于再次要地位。
综述
疟原虫基因转染的研究进展
王宪锋;缪军;薛采芳
2000, 18(4): 13-238.
摘要
(
)
PDF
(3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弓形虫速殖子和缓殖子相互转换机制的研究进展
杨培梁;彭鸿娟;陈晓光
2000, 18(4): 14-243.
摘要
(
)
PDF
(3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组血吸虫诊断抗原研究进展
舒新华;易新元
2000, 18(4): 15-246.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卡氏肺孢子虫在大鼠肺内的发育及其引起的病理变化
郭俭;杨元清;吴嘉彤;施晓华
2000, 18(4): 16-248.
摘要
(
)
PDF
(1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源细粒棘球蚴染色体G-和C-带初步分析
陆家海;冯德元;郭中敏;李德昌;郭固
2000, 18(4): 17-249.
摘要
(
)
PDF
(1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猪囊尾蚴蛋白水解酶的初步研究
刘殿武;张莉;丁月新;张孟余;闫会敏;郭丽莉;刘树贤
2000, 18(4): 18-250.
摘要
(
)
PDF
(1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溶血所保存的陈旧微丝蚴血片染色的研究
王唯唯;朱家勇;戴世忠
2000, 18(4): 19-251.
摘要
(
)
PDF
(1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ipstick法诊断黑热病患者28例
马莹;胡孝素;K.P.Chang
2000, 18(4): 20-252.
摘要
(
)
PDF
(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吉林市61例带绦虫患者感染方式的分析
王焕仁;李振祥;王英伦
2000, 18(4): 21-215.
摘要
(
)
PDF
(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图像分析研究
彭善友;黎辉;王则胜
2000, 18(4): 22-231.
摘要
(
)
PDF
(1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与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用于海南省南桥疟区流行病学的调查
柳坚;蒙锋;华德
2000, 18(4): 23-253.
摘要
(
)
PDF
(1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市青浦区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病原追踪调查
徐海燕
2000, 18(4): 24-254.
摘要
(
)
PDF
(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方案防治血吸虫病的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王文梁;朱晓红
2000, 18(4): 25-255.
摘要
(
)
PDF
(1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的脱囊及感染途径
姚曙光
2000, 18(4): 26-封三.
摘要
(
)
PDF
(1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腹水中发现十二指肠钩虫幼虫一例报告
张潞渝;朱朝君;张静
2000, 18(4): 27-203.
摘要
(
)
PDF
(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与蛔虫感染有关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哮喘41例临床分析
李长玉;李芳;邱洪流;谢琴
2000, 18(4): 28-223.
摘要
(
)
PDF
(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见解
对云南省为非丝虫病流行区的见解
黎天德
2000, 18(4): 29-196.
摘要
(
)
PDF
(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