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作者指南
稿约
出版伦理规范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出版
图表要求
参考文献要求及格式
本刊常用缩略语
退修和校样须知
版面费及发票事宜
审稿指南
审稿须知
审稿指南
审稿流程
同行评议道德规范
诚邀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关于我们
出版道德规范
编辑人员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友情链接
国内外检索库
中国知网
万方
维普
PubMed
WILEY
ELSEVIER
ScienceDire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国内外相关刊物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Parasitology
Royal Soc Trop Med Hyg
Southeast A sian J TMPH
J Parasitol
Inter J Parasitol
British Med J
Parasit Immunol
J Parasitol Res
Parasitology Research
Trends Parasitol
Acta Trop
Am J Trop Med Hyg
Korean J Parasitol
Malar J
Am J Pub Hlth
相关领导机构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编辑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期刊协会
上海市期刊协会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5-06-3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GRA8截短型片段在原核中的表达
袁仕善;吴少庭;张仁利;高世同;黄达娜;余新炳
2005, 23(3): 1-134.
摘要
(
)
PDF
(3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弓形虫GRA8原核重组表达质粒,分析其表达状况。 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GRA8及其截短型片段的基因序列,经克隆后,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GRA8及其截短型片段的重组表达质粒,分析GRA8的表达;将各重组菌进行诱导,将裂解上清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合层析法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纯化目的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纯化蛋白的活性。 结果 GRA8基因被正确插入原核表达质粒中,原核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埃希菌JM109中表达GRA8的水平低,几乎无完整GRA8的表达,截短型GRA8经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合层析法和SDS-PAGE获得纯化。纯化的截短型GRA8能被弓形虫感染兔血清识别。 结论 GRA8的原核重组表达质粒表达GRA8的水平低,纯化的截短型GRA8具一定的抗原反应性。
海南恶性疟原虫分离株Pfcrt和Pfmdr1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官亚宜;汤林华;胡铃;冯晓平;刘德全
2005, 23(3): 2-139.
摘要
(
)
PDF
(2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氯喹抗性转运蛋白编码基因(
Pfcrt
)及其P-糖蛋白同系物1(Pgh1)编码基因(
Pfmdr1
)的点突变特征, 为探讨抗性分子标记用于氯喹抗性监测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巢式PCR(nested-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 检测
Pfcrt
基因编码第7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和
Pfmdr1
基因编码第86、124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发生点突变情况。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 结果 检测的36份血样中, 28份成功扩增
Pfcrt
基因, 导致第76位氨基酸由赖氨酸(K)变为苏氨酸(T)的突变型占64.3%, 混合型占14.3%, 野生型占21.4%; 29份成功扩增
Pfmdr1
基因, 导致第86位氨基酸由天冬酰胺(N)变为酪氨酸(Y)的突变型占3.4%, 混合型占6.9%, 野生型占89.7%。未发现编码第124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发生点突变。体外氯喹敏感试验结果显示, 72.2%(26/36)分离株存在抗性。 治疗前恶性疟原虫Pfcrt 76T突变发生率在体外微量测定法显示的氯喹抗性与敏感株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而
Pfmdr1
点突变发生率在氯喹抗性与敏感株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恶性疟原虫
Pfcrt
基因76T可以作为监测氯喹抗性的一个分子标记。
标签引物-套式/多重PCR检测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研究
黄天谊;王世海;黎学铭;郭传坤;徐建军;唐丽娜;卢丽丹
2005, 23(3): 3-142.
摘要
(
)
PDF
(2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简便、灵敏、低本底、可同时检测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套式/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系统。 方法 应用标签引物扩增技术、Primer Premier 5.0软件、美国生物信息中心(NCBI-BLAST)网络资源和矩阵试验法优化套式/多重PCR,检测疟疾患者滤纸血样并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新建立的标签引物套式/多重PCR,检测模拟现场滤纸血样的敏感性为恶性疟原虫1~2个虫/μl血,间日疟原虫5~10个虫/μl血。检测71份现场采集的镜检疟原虫阳性滤纸血样(恶性疟24份和间日疟47份)的结果与镜检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7.5%和100%。 结论 通过标签引物扩增技术优化的套式/多重PCR系统,适用于检测现场采集的滤纸血样,其检出低原虫血症的敏感性和鉴定虫种的准确性均优于镜检法,是很有潜力的疟疾诊断技术。
以重组蛋白为抗原的ELISA法检测旋毛虫抗体
牛廷献;潘菲菲;刘明远;卢强;付宝权;PascalBoireau
2005, 23(3): 4-145.
摘要
(
)
PDF
(2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寻求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旋毛虫病诊断抗原。 方法 以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T668基因在
E.coli
高效表达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分别以兔、猪和健康者血清及旋毛虫病阳性血清为一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山羊抗兔IgG、山羊抗猪IgG和山羊抗人IgG为二抗,建立检测旋毛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以旋毛虫肌幼虫排泄?鄄分泌(ES)抗原作为检测对照。 结果 以T668重组蛋白为抗原,对兔、猪和人旋毛虫病血清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00 %,且敏感性高(0.016 μg / 孔),与ES抗原检测结果完全一致。 结论 T668重组抗原有望替代ES抗原检测旋毛虫抗体。
云南微小按蚊A和C栖性的比较研究
郑彬;汤林华;马雅军;施文琦;周水森;王学忠
2005, 23(3): 5-149.
摘要
(
)
PDF
(2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我国云南地区微小按蚊A、C栖息习性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 在云南省勐腊县和元江县各选取一个自然村的人房和牛房,采用紫外灯通宵悬挂诱捕法采集蚊虫样本,将经形态学鉴定的微小按蚊的样本,分别取单蚊蚊腿,经多重PCR方法鉴别为微小按蚊A或C,统计其在人房和牛房的分布差异。对疑为微小按蚊A/C杂合子的,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PCR产物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测定D3序列进行鉴定。 结果 在人房中,微小按蚊A所占比例为21.4%,微小按蚊C为78.6%;牛房中,微小按蚊A所占比例为18.5%,微小按蚊C为81.5%,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4157,
P
>0.05)。疑为微小按蚊A/C杂合子的样本,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PCR-ASA)、PCR产物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ASA)结果同时出现微小按蚊A、C的特征条带(PCR-ASA: 376、294和112 bp, PCR-RFLP: 108、268和376 bp),其D3序列在微小按蚊A与C的所有5个变异位点均出现杂合峰信号,即同时具有微小按蚊A和C相应碱基的峰信号。 结论 尚未发现我国云南微小按蚊A、C在人房和牛房的栖息比例存在差异。在我国云南勐腊县首次发现微小按蚊A/C杂合子。
白细胞介素-12在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力中的佐剂作用
朱晓华;石佑恩;宁长修;朱红刚
2005, 23(3): 6-154.
摘要
(
)
PDF
(2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2(IL-12)对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Sj14FABP)DNA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方法 分别构建pVIVO2-Sj14FABP 和pVIVO2-IL12-Sj14FABP疫苗,鉴定构建成功后免疫小鼠。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等4组, 分别用0.9% NaCl(对照组)、pVIVO2、pVIVO2-Sj14FABP和pVIVO2-IL12-Sj14FABP肌注免疫1次(100 μg/只)。免疫后30 d各组小鼠感染40±2条尾蚴, 感染后45 d剖杀, 计数成虫及肝内虫卵;同时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经伴刀豆球蛋白A(Con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刺激后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 结果 经PCR和酶切鉴定,成功构建pVIVO2-Sj14FABP和pVIVO2-IL12-Sj14FABP重组质粒;C、D组免疫后分别获得24.1%和39.4%的减虫率、27.2%和32.8%的减卵率;细胞因子检测结果,D组经ConA和SEA诱生的IL-2和IFN-γ水平显著增高(
P
< 0.01),而IL-4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免疫后30 d小鼠血清IgG水平无明显升高,各实验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Sj14FABP DNA疫苗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部分抗血吸虫感染保护作用, 细胞因子IL-12能够诱导机体免疫反应向Th1型优势分化,并增强血吸虫病DNA疫苗免疫保护性效果。
日本血吸虫虫卵中毛蚴抗原的融合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柳建发;余传信;朱荫昌;殷旭仁;许永良
2005, 23(3): 7-158.
摘要
(
)
PDF
(2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重组表达制备日本血吸虫虫卵中毛蚴抗原(SjMP10)。 方法 根据日本血吸虫虫卵中毛蚴抗原SjMP10分子的读框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扩增SjMP10 DNA片段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3中。转化BL21(DE3)后,诱导表达谷胱甘肽转移酶-虫卵中毛蚴抗原10(GST-SjMP10)融合蛋白。采用洗脱法制备GST-SjMP10融合蛋白,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进行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分析。 结果 SjMP10基因克隆到表达质粒pGEX-4T-3后,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能表达出Mr 39 000的GST-SjMP10融合蛋白,经电洗脱法纯化的上述重组融合蛋白可被血吸虫感染兔血清所识别,并能刺激血吸虫感染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结论 日本血吸虫虫卵中毛蚴抗原SjMP10融合表达获得成功。
小鼠口服弓形虫DNA混合疫苗的免疫保护反应
丛华;古钦民;周怀瑜;郭岚;杨婷婷;何深一;李瑛;赵群力
2005, 23(3): 8-162.
摘要
(
)
PDF
(2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携带弓形虫表面抗原复合基因重组沙门氏菌经口免疫BALB/c小鼠所诱导的免疫反应。 方法 构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SAG1、SAG2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将其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BRD509 (BRD509/pSAG1/SAG2),经口服免疫BALB/c小鼠,以携带空载体质粒的减毒沙门氏菌BRD509及生理盐水(NS)组为对照,分别于每次免疫前和免疫后断尾取血,并于末次免疫后第4周取小鼠脾脏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ELISA法测定IgG抗体及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与末次免疫后4周,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1 ml(10
5
)弓形虫RH株速殖子攻击,观察小鼠存活时间。 结果 免疫组小鼠的IgG抗体水平明显提高,滴度为1∶100;NK细胞杀伤活性和T细胞增殖活性也明显增强,其中NK细胞杀伤活性为85%±7%,T细胞增殖指数为2.8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免疫鼠攻击感染后平均存活时间比对照组长5 d。 结论 弓形虫口服DNA混合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保护性免疫。
慢性血吸虫病对乙型肝炎疫苗保护性免疫的影响
宋文剑;程喻力;刘腊珍;孔争;胡松;刘凯;林丽;刘存喜
2005, 23(3): 9-165.
摘要
(
)
PDF
(2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对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保护性免疫的影响。 方法 随机筛选无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实验组)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26例。分别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接种乙肝疫苗前后血清,用ELISA法检测两组接种前后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 结果 接种乙肝疫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抗-HBs平均吸光度(A值)分别为0.134和0.150。接种后,实验组血清抗-Hbs 平均A值为0.217, 转阳率为17%,与接种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对照组抗-Hbs平均A值为1.210, 转阳率为92%,与接种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 0.01)。 实验组接种乙肝疫苗前血清IL-2和TNF-α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接种后两组血清IL-2和TNF-α平均水平均升高,但与接种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低下。
洞庭湖渔民血吸虫病感染程度与免疫状态关系的研究
侯建伟;曾庆仁;何永康;罗新松;司马衍祥;黄志辉;张顺科
2005, 23(3): 10-170.
摘要
(
)
PDF
(2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洞庭湖频繁接触疫水渔民的免疫状态及其与感染度和肝病变程度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询检、粪检、肝B超、流式细胞术(FCM)、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检测血吸虫感染度、肝脾病变程度和血中CD4+和CD8+T细胞百分率及抗体水平等指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结果 与非疫区人群比较,疫区渔民人群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显著降低,而且粪检阳性患者均随血吸虫感染度增高和肝脾病变加重而更为突出。相反,疫区渔民血清总IgM抗体和特异性IgG水平增高,并随感染度增加或肝脾病变加重而更为明显。血清总IgA水平在肝脾病变严重的人群中有显著增高。总IgG水平仅粪检阳性者有增高现象。 结论 长期作业于洞庭湖的血吸虫感染渔民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而体液免疫亢进,这种免疫失调程度与其感染度和肝脾损害程度相关。
实验报道
猪带绦虫六钩蚴表膜结合蛋白45WB2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王谨;骆学农;岳城;胡志敏;才学鹏
2005, 23(3): 11-174.
摘要
(
)
PDF
(3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猪带绦虫六钩蚴总RNA中扩增45WB2基因,并在甲醇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9K中获得高效表达。 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从孵化激活的六钩蚴克隆获得459 bp的基因, 亚克隆至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9K中, 经测序验证读码框正确后, 重组质粒电转化毕赤酵母SMD1168菌株。用PCR方法检测结果表明, 目的基因整合进毕赤酵母染色体DNA中。 重组菌株用1%甲醇诱导, 分别取诱导 72和96 h的上清和沉淀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 结果 重组菌株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蛋白分子量为Mr 16 000, 表达产物占上清总蛋白量的32.8%, 且能被猪囊尾蚴病患者血清识别。 结论 基因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 表达产物有望作为免疫原用于猪囊尾蚴病的免疫预防。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隐孢子虫卵囊形态学参数的测定
邴玉艳;李岩;安春丽
2005, 23(3): 12-177.
摘要
(
)
PDF
(2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并分析小鼠隐孢子虫卵囊的形态学参数, 明确小鼠隐孢子虫卵囊的形态学变化特点。 方法 昆明株小鼠经地塞米松免疫抑制10 d后, 取粪便涂片、 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小鼠隐孢子虫卵囊。 应用摄像系统采集1 190个小鼠隐孢子虫卵囊的图像, 利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卵囊的长径(L)、 横径(W)、 周长、 面积和等效直径。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V11.0)分析测定各组数据, 计算其卵形指数。 结果 1 190个小鼠隐孢子虫卵囊长径均值为5.93 μm, 95%可信区间为3.31~8.51 μm; 卵囊横径的均值为4.96 μm, 95%可信区间为3.26~6.66 μm; 周长均值为18.03 μm; 面积的均值为16.08 μm2; 卵形指数(L/W)为1.19。 结论 利用计算机显微图像处理系统所获得的小鼠隐孢子虫卵囊形态学参数数据客观、 精确, 为量化及评价小鼠隐孢子虫卵囊的形态奠定了基础。
综述
球虫卵囊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李凯;周本江综述;杨照青审校
2005, 23(3): 13-181.
摘要
(
)
PDF
(2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郭俭综述;郭家钢审校
2005, 23(3): 14-184.
摘要
(
)
PDF
(3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人眼结膜吸吮线虫虫卵及幼虫形态观察
尹克霞;刘玉冰
2005, 23(3): 15-145.
摘要
(
)
PDF
(1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
向志伟;居海尔·安尼瓦尔;康金凤;迪丽拜尔·马合木提;王昕;德里夏提·依米提
2005, 23(3): 16-149.
摘要
(
)
PDF
(1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肠镜检查确诊盲肠钩虫病10例
张鸣青;王爱民;张荔群;杨青平
2005, 23(3): 17-158.
摘要
(
)
PDF
(1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与血清白蛋白的检测
胡国才;何亮才;彭长华
2005, 23(3): 18-170.
摘要
(
)
PDF
(1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06例儿童并殖吸虫幼虫移行症的诊治分析
雷后兴;戴丽珍;方国美
2005, 23(3): 19-185.
摘要
(
)
PDF
(1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旋毛虫培养液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李继红;崔茜;李小丹;伍杨;林平;刘锦红;熊茂来
2005, 23(3): 20-186.
摘要
(
)
PDF
(2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脑囊尾蚴病32例临床分析
郭春燕;杨慧敏;马国瑞
2005, 23(3): 21-187.
摘要
(
)
PDF
(1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吗啡对丝光绿蝇幼期发育的影响
赵文爱;胡圣爱;冯晓勇;王伯霞
2005, 23(3): 22-188.
摘要
(
)
PDF
(1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dipstick诊断方法的建立
陈文碧;王光西;张锡林;张跃辉;杨兴友;佘俊萍;毛樱逾
2005, 23(3): 23-189.
摘要
(
)
PDF
(1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夏农村居民重要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夏清;肖保平;李丽;闫立民;白学礼;付大仁;孟宁
2005, 23(3): 24-191.
摘要
(
)
PDF
(2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省松溪等六县人群并殖吸虫感染调查
林陈鑫;李友松;张榕燕;程由注;李莉莎
2005, 23(3): 25-191.
摘要
(
)
PDF
(1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某校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12年调查
王玉红;黄贺梅
2005, 23(3): 26-192.
摘要
(
)
PDF
(1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皮肤蝇蛆病一例报告
李英
2005, 23(3): 27-134.
摘要
(
)
PDF
(1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夫妻耻阴虱寄生一例报告
刘润芳;赵荣坡;王新彩
2005, 23(3): 28-174.
摘要
(
)
PDF
(1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