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2019, Vol. 37 ›› Issue (1): 12-17.doi: 10.12140/j.issn.1000-7423.2019.01.003
朱慧慧(), 黄继磊, 诸廷俊, 段磊, 周长海, 钱门宝, 陈颖丹*(
)
Hui-hui ZHU(), Ji-lei HUANG, Ting-jun ZHU, Lei DUAN, Chang-hai ZHOU, Men-bao QIAN, Ying-dan CHEN*(
)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对策、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91个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监测点(县)开展监测工作。各监测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开展监测,每个行政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200人,每个监测点共计调查1 000人。收集被调查者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进行一粪两检。计算感染率等指标,感染率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另外,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5户,每户采集1份田地或菜园的土样(≥ 400 g),其中350 g用于钩蚴检测,50 g用于人蛔虫卵检测。采用45 ℃、5%的盐水进行土壤中钩蚴镜检鉴定;采用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土壤中人蛔虫卵。结果 2017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291个监测点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78%(5 293/297 078),其中感染率最高的为云南(11.83%,1 345/11 372),其次为海南(10.91%,220/2 017)和重庆(9.68%,355/4 091);男性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62%(2 348/145 307),低于女性的1.94%(2 945/151 771)(P < 0.01);≥ 60岁年龄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为2.78%(1 986/71 314),其次为7~14岁组(1.71%)和45~59岁组(1.69%),各年龄组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00%(2 974/297 078)、0.50%(1 473/297 078)和0.41%(1 224/297 078),其中钩虫、蛔虫和鞭虫重度感染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82%(84/2 794)、0.61%(9/1 473)、0.25%(3/1 224),中度感染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33%(99/2 794)、16.50%(243/1 473)、9.56%(117/1 224),轻度感染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3.85%(2791/2 794)、82.89%(1 221/1 473)、90.20%(1 104/1 224)。24个省(市、区)监测点进行了土壤中人蛔虫卵监测工作,土壤蛔虫卵检出率为5.59%(114/2 040),钩蚴检出率为3.18%(64/2 040)。结论 2017年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土源性线虫整体感染水平较低,为1.78%,但仍有高感染省份,传播风险依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监测工作。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