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章孝成, 沈玉娟, 胡媛, 姜岩岩, 刘华, 曹建平. 肠道原虫实验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5, 43(1): 135-139. |
[2] |
付永, 张海宁, 陈旺开, 师正合, 张学勇, 郭志宏, 朵红, 沈秀英, 孟茹, 李志. 青海地区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遗传分化特征[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3): 309-315. |
[3] |
达哇卓玛, 刘川川, 樊海宁. 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棘球蚴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2): 259-266. |
[4] |
张少华, 刘婷丽, 骆学农, 王帅, 郭爱疆, 白雪, 陈国梁, 才学鹏. 豆状囊尾蚴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及其分泌产物的分离鉴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4): 500-506. |
[5] |
仲顺虎, 孙玥, 郭小腊, 郑亚东, 陈轶霞. 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中差异表达miRNA的鉴定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3): 288-294. |
[6] |
卓怡呈, 杨海成, 刘程豪, 张宝财, 多小勇, 张示杰. 骨桥蛋白表达水平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3): 299-304. |
[7] |
史琦琪, 刘丛珊, 霍乐乐, 魏玉芬, 姜斌, 殷梦, 薛剑, 陶奕, 张皓冰. 氨基醇类化合物HT24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微管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4): 437-443. |
[8] |
郭宝平, 郭刚, 张莉, 向晶晶, 王小平, 任远, 齐文静, 张慧, 李军, 张文宝, 汪海燕. 新疆察布查尔县小型啮齿类动物多房棘球蚴感染情况调查[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3): 327-332. |
[9] |
徐凯, 王海久, 张丽, 张耀刚, 樊海宁, 任利, 任宾, 王志鑫. 多房棘球蚴对宿主肝细胞损害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2): 256-259. |
[10] |
尚婧晔, 张光葭, 喻文杰, 何伟, 廖沙, 李汭芮, 黄燕, 刘阳, 钟波. 多房棘球绦虫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5): 637-641. |
[11] |
周鸿让, 茅光耀, 王晓玲, 陈木新, 余晴, 王莹, 艾琳, 肖宁. 重组酶介导的多重核酸等温扩增法鉴别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技术的建立与应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3): 310-316. |
[12] |
陈贺捷, 姜慧娇, 梁倩, 武杰, 桂显伟, 邹海亮, 邢稚坤, 王二强, 陈雪玲, 吴向未. 不同肝癌细胞上清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培养活性的影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3): 317-323. |
[13] |
牛子文, 常艳凯, 王克, 张龙现. 隐孢子虫体外培养模型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3): 394-399. |
[14] |
苏梦1,2,郭小腊2,杨静2,邵忠伟2,丁军涛3,项海涛1,骆学农2,4,郑亚东2,4,孙晓林1*. 多房棘球绦虫apomucin基因qPCR引物的筛选及潜在应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4(5): 2-394-398. |
[15] |
任宾,樊海宁*,邓勇,王海久,任利. 泡球蚴囊液对大鼠肝星状细胞MAPK信号通路5个相关基因的影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5, 33(2): 8-114-117,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