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2022, Vol. 40 ›› Issue (6): 737-741.doi: 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6.007
张静宵(), 史可梅, 刘玉芳, 赵存哲, 詹培珍, 王威, 刘佳, 刘娜, 雷雯, 张青, 张雄英, 马霄, 蔡辉霞, 马俊英(
)
ZHANG Jing-xiao(), SHI Ke-mei, LIU Yu-fang, ZHAO Cun-zhe, ZHAN Pei-zhen, WANG Wei, LIU Jia, LIU Na, LEI Wen, ZHANG Qing, ZHANG Xiong-ying, MA Xiao, CAI Hui-xia, MA Jun-ying(
)
摘要: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青海省土源性线虫国家级监测点人群,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2016—2020年在全省29个县(市、区)设立国家级监测点,每年固定监测点2个,流动监测点5~6个。各监测点按地理位置划分为东、西、南、北、中等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200人为调查对象。采集调查对象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一粪二检)检测土源性线虫虫卵;对3~9岁儿童同时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计算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感染度,分析感染人群的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地区的分布情况。组间感染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2016—2020年共调查37 724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0.86%(323/37 724)。感染虫种以蛔虫为主,感染率为0.85%(322/37 724),占总感染人数的99.69%(322/323),轻度感染占87.89%(283/322),中度感染占12.11%(39/322)。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为0.02%(1/4 069)。男、女性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0.80%(148/18 550)、0.91%(175/19 174),二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611,P > 0.05);3~10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为1.42%(90/6 351),不同年龄组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3.516,P < 0.01);汉族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为1.66%(276/16 622),不同民族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42.302,P < 0.01);民工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为2.82%(5/177),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8.710,P < 0.01)。2016—2020年,固定监测点中,平安区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21%(24/1 086)、3.37%(39/1 157)、1.70%(17/1 000)、1.19%(13/1 091)和0.80%(8/1 003),不同年度之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5.239,P < 0.01);互助县的感染率分别为1.81%(18/994)、2.47%(24/971)、2.28%(23/1 007)、3.01%(30/998)和2.37%(24/1 012),不同年度之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3.132,P > 0.05)。2016—2020年,27个流动监测点共检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103例,99例(占96.12%)分布于祁连山地-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未检出感染者,不同地区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78.856,P < 0.01)。 结论 青海省监测人群的土源性线虫感染较低,以蛔虫感染为主;3~10岁儿童、民工为今后防控的重点人群。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