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0-12-30
    论著
    我国内脏利什曼病山丘疫区与平原疫区利什曼原虫SSUrDNA多变区序列分析
    卜玲毅;胡孝素;敬保迁;易桃林
    2000, 18(6):  1-324. 
    摘要 ( )   PDF (2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我国内脏利什曼病 (VL)山丘疫区与平原疫区利什曼原虫 (L .d )分离株小亚基核糖体DNA (SSUrDNA)多变区的序列差异。 [方法 ]nDNA进行PCR扩增 ,将扩增出的SSUrDNA基因的特异片段克隆于 pGEMR TEasyVector上 ,采用通用引物M 13进行PCR扩增 ,全自动测序仪测序。 [结果 ]序列分析显示 ,扩增的 5株利什曼原虫SSUrDNA序列大小均为 392bp ;序列差异均发生在两个独特序列区 (UQ Ⅰ和UQ Ⅱ ) ;山丘疫区L .d甘肃分离株和四川分离株均在UQ Ⅱ区上有 2个相同的碱基突变 ,L .d甘肃分离株UQ Ⅰ区上有 1个碱基突变 ;无移码突变。 [结论 ]山丘疫区分离株与平原疫区分离株之间的碱基序列有差异 ,平原疫区L .d山东分离株与婴儿利什曼原虫 (L .infantum)的碱基序列相同
    我国雷氏按蚊和嗜人按蚊的分子鉴别和分类地位的探讨
    马雅军;瞿逢伊;曹毓存;杨宝金
    2000, 18(6):  2-328. 
    摘要 ( )   PDF (5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论证我国雷氏按蚊与嗜人按蚊的分类地位。 [方法 ]采用分子鉴别法 (鉴别PCR和rDNA ITS2序列 )检测辽宁及山东两省现场按蚊标本 ,并依据ITS2区序列建立分子系统树。 [结果 ]分子鉴别显示 ,辽宁和山东两省均存在雷氏按蚊和嗜人按蚊。我国雷氏按蚊 (辽宁和山东省 ,n =6 )和嗜人按蚊 (辽宁、云南、河南和四川省 ,n =10 )ITS2序列长度和GC含量分别为 45 1bp、 46 2 % ,44 8bp、 46 0 % ;各地雷氏按蚊和嗜人按蚊序列均无差异 ,但各地嗜人按蚊与对照组江苏的嗜人按蚊相比 ,种内序列差异为 0 88% ;雷氏按蚊与嗜人按蚊种间序列差异为 2 5 7%。分子系统树显示雷氏按蚊与中华按蚊、嗜人按蚊与凉山按蚊亲缘关系较近。 [结论 ]根据分子鉴别 ,确认我国雷氏按蚊与嗜人按蚊为同域分布的 2个独立种
    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2基因诱导的免疫应答研究
    缪军;李珣;薛采芳;刘忠湘;王宪锋;甄荣芬
    2000, 18(6):  3-332. 
    摘要 ( )   PDF (3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编码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 2 (HRP Ⅱ )C端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诱导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效果。 [方法 ]将起始码和终止码引入HRP ⅡC端基因片段两端 ,经测序鉴定读框 ,将包含起始码和终止码的HRP Ⅱ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1( )中 ,进行酶切鉴定。用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1( ) /HRP Ⅱ 经肌肉免疫小鼠 3次 ,每次间隔 3wk。第 3次免疫后 2wk ,取小鼠血清和脾细胞 ,分别用ELISA测定HRP Ⅱ抗体水平和用脾细胞增殖实验测定细胞免疫反应。 [结果 ]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HRP ⅡC端基因片段被准确地引入起始码和终止码 ;酶切鉴定表明包含起始码和终止码的HRP ⅡC端基因片段成功地克隆入pcDNA3 1( ) ,形成pcDNA3 1( ) /HRP Ⅱ 。在pcDNA3 1( ) /HRP Ⅱ 免疫鼠血清中可检测出高水平的HRP Ⅱ抗体 ,用原核表达的HRP Ⅱ蛋白刺激免疫脾细胞 ,可检测出明显的细胞增殖反应。 [结论 ]编码HRP Ⅱ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可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其有可能作为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复合DNA疫苗的候选基因
    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鉴定
    吴英松;董文其;李明;高洋;毕惠祥;李英杰
    2000, 18(6):  4-335. 
    摘要 ( )   PDF (2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制备抗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 (LDHp)单克隆抗体 (McAb) ,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方法 ]用纯化的LDHp重组抗原免疫BALB/c小鼠 ,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 ,筛选分泌高滴度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 ,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效价 ,ELISA、Westernblot试验分析其特异性。 [结果 ]筛选出 2A5和1H10两株能稳定分泌抗LDHp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 ,两株单抗均为IgG2b,2A5和 1H10培养上清的ELISA效价分别为 1∶5 12和 1∶2 5 6 ,腹水效价分别为 1∶2 5 6 0 0和 1∶12 80 0 ,两株单抗与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弓形虫、日本血吸虫等抗原均不发生交叉反应 ,能识别恶性疟原虫 33kDa的虫源蛋白。 [结论 ]制备的抗LDHp杂交瘤细胞株能分泌高滴度和高特异性的单抗
    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磷酸葡萄糖变位酶、醛缩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和烯醇化酶的影响
    翟自立;尤纪青;郭惠芳;焦佩英;梅静艳;肖树华
    2000, 18(6):  5-338. 
    摘要 ( )   PDF (2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蒿甲醚 (Art)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GPM )、醛缩酶 (ALD)、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PGM)和烯醇化酶 (ENO)的影响。 [方法 ]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 4~ 5wk后 ,1次灌服Art10 0mg/kg或 30 0mg/kg ,并于 2 4~ 48h后剖杀 ,收集日本血吸虫雌虫和雄虫 ,按NADPH的生成量或NADH的耗用量测定虫体的上述 4种酶活力。 [结果 ]经Art 10 0mg/kg作用 2 4h后 ,雌虫的GPM、ALD、PGM和ENO活力分别较对照组下降 15 %、 19%、 5 0 %和 46 % ,其间差别均具有显著意义 ,而雄虫仅PGM和ENO活力分别下降 2 2 %和 32 % ;48h后 ,雄虫的GPM和ALD活力亦分别下降 2 1%和 18% ,雌虫的GPM、ALD、PGM和ENO及雄虫的PGM和ENO活力则进一步下降。经Art 30 0mg/kg作用后 2 4~ 48h ,雌虫和雄虫的上述 4种酶活力均明显下降 ,且呈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 [结论 ]Art对日本血吸虫尤其是雌虫的上述 4种酶有抑制作用。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RES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李学荣;余新炳;单志新;马长玲
    2000, 18(6):  6-342. 
    摘要 ( )   PDF (2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恶性疟原虫海南株 (FCC1/HN)环状体感染红细胞表面抗原 (RESA)基因 3′端部分基因序列 ,比较FCC1/HN与国外分离株RESA序列的差异。 [方法 ]应用PCR技术扩增RESA基因 3′端部分序列 ,将其克隆入pMD18 T载体。阳性重组克隆经酶切及PCR鉴定后 ,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基因序列测定 ,并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基因结构和同源性分析。 [结果 ]用PCR成功扩增出约 846bp的RESA基因特定片段 ,阳性克隆经酶切及PCR扩增确定。基因序列分析表明 ,我国恶性疟原虫FCC1/HN株与国外FC2 7,PaloAlto ,NF7株RESA基因序列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结论 ]确定了恶性疟原虫FCC1/HN株RESA基因 3′端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 ,FCC1/HN株RESA序列与其他分离株存在一定差异
    恶性疟原虫己糖转运体编码基因的体外扩增、克隆及表达
    魏泉德;余新炳;叶苓;徐劲
    2000, 18(6):  7-346. 
    摘要 ( )   PDF (2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体外扩增、克隆和表达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的己糖转运体 (PfHT1)基因 ,为研究其保护性免疫创造条件。 [方法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的体外培养 ;碱裂解法提取基因组DNA ;PfHT1基因的PCR扩增、克隆 ;脂质体介导法转染HEPG2细胞株及真核表达。 [结果 ]从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特异性的编码PfHT1的基因序列 ,片段大小为 15 16bp ;成功构建 pN3 HT1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在肝癌细胞HEPG2中稳定表达。 [结论 ]体外成功扩增、克隆恶性疟原虫PfHT1编码序列 ;重组质粒转染成功并获稳定表达融合蛋白的 pN3 HT1/HEPG2细胞株
    实验报道
    弓形虫感染鼠肝脾脑微量元素的测定
    耿志辉;石毅;方艳秋;李淑红;刘利
    2000, 18(6):  8-349. 
    摘要 ( )   PDF (2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感染弓形虫对大鼠肝、脾及脑组织 5种微量元素 (Fe2 +、Cu2 +、Zn2 +、Ca2 +、Mg2 +)的影响。 [方法 ]2 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和感染组。每只大鼠经腹腔注入 2ml含 1 5× 10 6弓形虫速殖子的生理盐水悬液 ,6 4d后将 2组大鼠处死 ,取肝、脾、及脑组织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微量元素的变化。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 ,感染组肝组织Fe2 +含量明显增加 (P <0 0 1) ,Cu2 +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5 ) ,而Zn2 +、Ca2 +、Mg2 +的含量变化均无显著差异 ;感染组脾组织Fe2 +、Cu2 +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1) ,Mg2 +增加 (P <0 0 1) ,Zn2 +、Ca2 +无显著差异 ;感染组脑组织Fe2 +、Cu2 +、Mg2 +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1) ,Ca2 +增加 (P <0 0 2 ) ,Zn2 +无明显变化。 [结论 ]弓形虫感染能引起大鼠肝、脾及脑组织微量元素的改变
    防治经验
    肠道线虫病防治效果纵向观察
    闻礼永;夏昭华;姚善滢;杨纪顺;程国强;苏应龙;宋昌存
    2000, 18(6):  9-353. 
    摘要 ( )   PDF (2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短期内有效控制钩虫、蛔虫及鞭虫等肠道线虫病流行和长期巩固其防治效果的措施。[方法 ]1986~ 1988年全民普查 ,对钩虫、蛔虫和鞭虫卵阳性者予以治疗。 1989~ 1992年重点人群治疗。 1993~2 0 0 0年不采取任何主动干预措施。[结果 ]阿苯达唑每年治疗两次 ,连续 3年 ,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降至 3 2 %、 37 3 %和 3 5 % ,达到短期内基本控制其流行的目的。采取重点人群治疗 ,钩虫感染率降至 0 5 %。1993~ 2 0 0 0年不采取任何主动干预措施 ,钩虫感染率降至 1%以下 ,感染度降至 10 /LPG以下 ,且持续 8年无回升 ,土壤中分离不到钩蚴。 [结论 ]钩虫、蛔虫及鞭虫等肠道线虫病的传播已达到有效控制
    广西消灭丝虫病后重点监测结果
    谢祖英;潘士贤;吕先纲;麦富珍;廖宁;何为涛;杨小春;杨益超
    2000, 18(6):  10-355. 
    摘要 ( )   PDF (1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达到消灭丝虫病后继续监测的措施。 [方法 ]1996~ 1998年选择可能存在薄弱环节的 6个不同类型地区进行重点监测。病原学采取整群单耳双片法检查微丝蚴 ,昆虫学以个体解剖方法检测蚊媒感染幼丝虫情况 ,血清学应用成虫冰冻切片IFAT检测流行区人群抗丝虫抗体水平。 [结果 ]血检 2 7938人 ,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 ;解剖蚊媒 44 5 4只 ,未检出幼丝虫感染蚊 ;IFAT检测 3 6 0 6人 ,人群抗体检测平均阳性率为1 35 % (0 39%~ 4 97% )。 [结论 ]我区消灭丝虫病后成果巩固 ,未出现丝虫感染再现迹象
    临床研究
    阿米巴肝脓肿36例临床分析
    秦树林;王爱霞;盛瑞媛;刘正印
    2000, 18(6):  11-358. 
    摘要 ( )   PDF (1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阿米巴肝脓肿的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和内外科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分析 1982年 9月~ 1997年 3月在我院确诊的 36例阿米巴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和转归情况。 [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 (86 1% )、发热 (86 1% )、肝肿大伴触痛 (83 3% )和右肋间压痛(5 8 3 %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6 1 1% )及血沉增快 (88 5 % )等。 92 6 %的患者血阿米巴抗体阳性。B超声检查 ,单个脓肿及右叶肝脓肿均为 75 %。全部病例均用甲硝唑治疗 ,其中 ,2 7例患者同时行肝脓肿穿刺抽脓。治疗后 ,痊愈 10例 ,显效 2 5例 ,总有效率为 97 2 %。 1例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 [结论 ]单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对于小肝脓肿疗效好 ,如肝脓肿较大应同时行肝脓肿穿刺引流
    综述
    CD4~+T细胞在疟原虫红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
    肖宁;杨文
    2000, 18(6):  12-362. 
    摘要 ( )   PDF (4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争鸣
    从氯喹抗性产生看疟原虫的诱导变异
    严继舟;宋关鸿;李明
    2000, 18(6):  13-365. 
    摘要 ( )   PDF (2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上信息
    疟疾网络资源在疟原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林澄涛;王恒
    2000, 18(6):  14-371. 
    摘要 ( )   PDF (5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1062例脑囊尾蚴病的临床与CT分析
    张恩东
    2000, 18(6):  15-372. 
    摘要 ( )   PDF (1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舟山市防治丝虫病的措施与系统监测结果
    王建跃;张均和;程徐遂
    2000, 18(6):  16-374. 
    摘要 ( )   PDF (1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省20年来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吴金俊;许龙善;李莉莎;欧阳榕
    2000, 18(6):  17-375.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捕获再捕获法对上报疟疾发病数进行校正
    王伟明;高琪;何宏政
    2000, 18(6):  18-376. 
    摘要 ( )   PDF (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山区急性血吸虫病防治对策的探讨
    陈德基
    2000, 18(6):  19-377. 
    摘要 ( )   PDF (1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猪囊尾蚴病70例临床分析
    张芝晔;杨承亮;李会开;刘家广
    2000, 18(6):  20-332. 
    摘要 ( )   PDF (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江市疟疾防治措施与发病数的相关性分析
    童学娅;林永祥
    2000, 18(6):  21-346. 
    摘要 ( )   PDF (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草药治疗小鼠肠道寄生虫及螨的效果观察
    俞发荣;陶杰;张瑞君
    2000, 18(6):  22-353. 
    摘要 ( )   PDF (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丰市农村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顾晓萍;朱卫标
    2000, 18(6):  23-365.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灌溉沟渠改造灭螺结合人畜化疗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观察
    张玉其;张娟;孙维山;章伟;杨晖
    2000, 18(6):  24-371. 
    摘要 ( )   PDF (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庆市嗜人按蚊的分布调查
    蒋诗国;肖邦忠;唐成田;王卫国;李心术;肖鹏;晏维
    2000, 18(6):  25-379. 
    摘要 ( )   PDF (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曼氏裂头蚴病1例报告
    欧阳录明;杨群英
    2000, 18(6):  26-335. 
    摘要 ( )   PDF (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