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0-10-30
    论著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宋晓彤;冯振卿;仇镇宁;李芸茜;俞小淙;熊英;尹长城;黄华梁;管晓虹
    2000, 18(5):  1-259. 
    摘要 ( )   PDF (2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离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轻链可变区 (VL)基因并测定其序列。 [方法 ]根据鼠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变区基因FR1和FR4序列的保守性 ,化学合成用于体外扩增Ig轻链可变区基因的数对引物。以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的杂交瘤细胞株基因组DNA为模板 ,扩增VL 基因 ,将其克隆入 pUC19载体 ,重组子用Sanger的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序列 ,将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抗体序列比较。 [结果 ]VL 基因全长 318bp ,属鼠免疫球蛋白κ轻链第IV亚类 ,由种系基因V与Jκ4 重排而来。该VL 基因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 (accessionNo AF2 0 6 72 0 )。 [结论 ]该VL 基因为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轻链可变区基因。
    新疆皮肤利什曼病病原体SSUrRNA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郑学礼;胡孝素;杨文天;章涛;敬保迁
    2000, 18(5):  2-262. 
    摘要 ( )   PDF (2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新疆皮肤利什曼病病原体SSUrRNA基因序列 ,为该病原体种株鉴定分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利什曼原虫特异引物R2 2 2及R333,PCR扩增SSUrRNA基因多变区的片段 ,克隆于T Easyvector,并以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序列测定 ,用DNASIS软件和GenBank微机联网检索分析所测XJCLP、L infantum及L tropicaSSUrRNA基因序列。[结果 ]XJCLP、L infantum及L tropicaSSUrRNA基因插入片段长度均为 394bp。XJCLP与L tropicaSSUrRNA基因 394bp序列存在 3个点突变 ,两者有 391个碱基相同 ,相似性为 99 2 %。XJCLP与L infantumSSUrRNA基因序列存在 3个点突变及 1个移码突变 ,两者有 390个碱基相同 ,类似性为99 0 %。L infantum与L tropica的SSUrRNA基因序列存在 1个移码突变 ,相似性为 99 7%。XJCLP、L infantum及L tropicaSSUrRNA基因序列一级结构与RNA二级结构均不同。经用GenBank检索本次所测XJCLP、L infantum及L tropicaSSUrRNA基因序列 ,该GenBank内尚无同类 394bp的SSUrRNA基因序列。[结论 ]XJCLP、L infantum及L tropica的SSUrRNA基因 394bp序列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存在差异。
    淡色库蚊细胞色素P450抗性相关基因克隆与初步鉴定
    朱昌亮;李建民;田海生;马磊;李秀兰;吴观陵
    2000, 18(5):  3-268. 
    摘要 ( )   PDF (3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淡色库蚊细胞色素P45 0与溴氰菊酯抗药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一对昆虫细胞色素P45 0简并引物 ,以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从淡色库蚊扩增特异片段 ,T/A直接克隆法筛选阳性克隆 ,对新序列进行cDNA芯片和逆Northern分析。 [结果 ]从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获得 112个阳性克隆 ,其中 2 4个阳性克隆测序后显示为细胞色素P45 0新序列 ,由GenBank登录上网 ;经国际细胞色素P45 0命名委员会鉴定分别属CYP4家族CYP4C、CYP4D、CYP4H和CYP4J等 4个亚家族 ;2 4个CYP4cDNA片段中 ,来自敏感品系的 2个片段(NYDS3和NYDS5 )和来自抗性品系的 4个片段 (NYDR6、NYDR9、NYDR15和NYDR17)在两品系间存在差别 ,cDNA芯片信号亮度值均是抗性品系大于敏感品系 ,倍数在 3 .1~ 9.7范围内 ;NYDR17仅与抗性探针杂交 ;逆Northern再鉴定 ,获得了与cDNA芯片一致的结果。 [结论 ]淡色库蚊CYP4与溴氰菊酯抗性相关 ;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机理中 ,可能存在P45 0基因点突变而导致的特异表达。
    日本血吸虫细胞凋亡及其诱导的研究
    王文实;李雍龙
    2000, 18(5):  4-271. 
    摘要 ( )   PDF (2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的细胞凋亡现象及诱导日本血吸虫细胞凋亡的可能性。 [方法 ]分离、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混合细胞和虫卵。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别检测正常培养条件下和诱导因素存在时细胞凋亡发生情况。 [结果 ]未经诱导的成虫细胞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未见凋亡所特有的“梯形”条带 ,成虫细胞核可见少量明显的凋亡所特有阳性着色。经诱导的成虫细胞和卵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均呈凋亡所特有的“梯形”条带 ,诱导组的成虫细胞核可见明显的凋亡所特有的阳性着色和凋亡小体。 [结论 ]首次观察到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存在凋亡现象 ,且外源性因素可诱发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和卵细胞凋亡。
    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的鉴别研究
    黄天谊;王小力;黎学铭;黄亚铭;曾风秀;车莹;张思淼;付伟忠;张再兴;张国森;蔡贤铮;王善青;王光泽
    2000, 18(5):  5-276. 
    摘要 ( )   PDF (5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CSP)基因分型法用于地理株的鉴定。[方法 ]Chelex 10 0离子交换法提取滤纸血样中的微量DNA ;套式PCR和等位特异PCR技术、琼脂糖电泳分析法、斑点印迹和Southern印迹 探针杂交技术分别用于判别性片段的扩增、分析和鉴定。[结果 ]用本文描述的套式 等位 特异PCR分型法 ,从一小片滤纸血样提取的微量DNA中 ,扩增出不同长度范围的 3种判别性片段 :6 5 0~ 770bp(间日疟种特异 ) ,15 0~2 30bp(温带族特异 ) ,5 88~ 6 15bp(PV 2型特异 )。用本法检测参考虫株出现的带型和长度与设计的靶序列完全吻合。检测 5 9份国内感染血样 ,42份鉴定为温带族虫株 ,15份为热带族虫株 ,2份为PV 2型虫株。 4份境外感染血样中 ,2个巴基斯坦分离株均为温带族 ,缅甸和老挝各 1株均为热带族虫株。 [结论 ]①本法能同时区分PV 1型 ,PV 2型以及温带族与热带族虫株 ,且较现有 (PCR 探针杂交 )法更为简便、快捷 ;②现场血样初步检测结果显示 :我国存在PV 1型 (温带族与热带族 )虫株和PV 2型虫株 ,也可能存在温带族东南亚组虫株。
    斯氏狸殖吸虫抗原分析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研究
    张锡林;段建华;王英;况明书;黄复生
    2000, 18(5):  6-281. 
    摘要 ( )   PDF (5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童虫和成虫各期抗原和建立特异性抗原的斯氏狸殖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 [方法 ]用SDS PAGE分离斯氏狸殖吸虫的各虫期抗原 ,经免疫印迹识别成虫期特异性诊断抗原。采用电洗脱技术分离 10~ 30kDa蛋白组分 ,建立纯化抗原的dot ELISA血清学诊断斯氏狸殖吸虫病。 [结果 ]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与成虫抗原的 10~ 30kDa显示较多免疫识别带 ,主带为 2 2、2 4和 2 6kDa。与血吸虫病和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带出现于 6 0~ 90kDa。斯氏狸殖吸虫成虫 10~ 30kDa抗原的dot ELISA与成虫粗抗原的ELISA检测 2 8例疑诊病人血清 ,两法阳性率间差异无显著性。而检测 38例感染其它吸虫和肺部疾病患者血清 ,粗抗原的ELISA交叉反应率为 13 2 % (5 /38)。 [结论 ]斯氏狸殖吸虫成虫 10~ 30kDa抗原的dot ELISA为斯氏狸殖吸虫病高度特异和敏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感染小鼠的氯喹代谢动力学研究
    施炯;宋关鸿;倪奕昌;王鸣杰
    2000, 18(5):  7-285. 
    摘要 ( )   PDF (3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氯喹在正常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药物敏感 (N)株和氯喹抗药性 (RC)株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差异。 [方法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正常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N株和RC株小鼠血浆中的氯喹浓度 ,采用 3P87药物动力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获得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 [结果 ]感染RC鼠的t1/2 β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感染N株鼠与正常鼠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氯喹在感染了伯氏疟原虫RC株鼠体内的消除速度显著快于正常鼠及感染N株鼠。
    巴西日圆线虫诱导小鼠T辅助细胞的变化对伯氏疟原虫感染的影响
    肖宁;古田隆久;菊地たかね;小岛庄明
    2000, 18(5):  8-290. 
    摘要 ( )   PDF (4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预感染巴西日圆线虫后 ,小鼠抵御伯氏疟原虫攻击感染的能力 ,并着重探讨T辅助细胞亚型在感染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宿主免疫力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皮下注射巴西日圆线虫感染C5 7BL/ 6小鼠 ,建立线虫预感染模型 ,于 3wk后腹腔注射伯氏疟原虫ANKA株攻击感染小鼠。观察每天原虫血症变化情况 ,并于疟原虫感染后 0、3和 9d取脾 ,提取RNA ,用RT PCR扩增法定性观察细胞因子IFN γ和IL 4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感染疟原虫后 ,原虫血症的峰值出现时间明显延长 ,小鼠对疟原虫感染的耐受程度以及小鼠生存时间显著提高。实验组Th2型细胞合成IL 4的量在疟原虫感染 0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在 3与 9d时两组均异常升高。Th1型细胞合成IFN γ的量在疟原虫感染后 3d时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但在 9d时实验组IFN γ有所下降。 [结论 ]预感染巴西日圆线虫的小鼠具有较高的抗感染能力。但在攻击感染疟原虫后Th2型细胞被提前激活而抑制了Th1型细胞的正常功能 ,最终仍导致小鼠死亡。
    血吸虫病患者治疗前后特异性IgG4抗体的观察
    冯正;裘丽姝;张永红;李浩
    2000, 18(5):  9-292. 
    摘要 ( )   PDF (1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血吸虫病患者治疗前后特异性IgG4抗体的变化。[方法 ]ELISA法。 [结果 ]2 7例血吸虫病患者治疗前SEA IgG4和AWA IgG4阳性率分别为 96 3%和 10 0 % ,平均OD值分别为 1 6 2和 0 72。治疗后 6月复查 18例 ,阳性率分别为 94 4%和 10 0 % ,平均OD值分别为 1 0 6和 0 5 6。治疗后 12月复查 2 7例 ,阳性率分别为 96 3%和 92 6 % ,平均OD值分别为 0 99和 0 5 8。 [结论 ]2 7例血吸虫病患者SEA IgG4和AWA IgG4治疗前后阳性率无明显变化 ,但抗体水平有所下降。
    环孢素A体外抗曼氏血吸虫合胞体超微结构的变化
    柳建发;L.H.Chappell
    2000, 18(5):  10-295. 
    摘要 ( )   PDF (3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环孢素A体外抗曼氏血吸虫超微病理改变。 [方法 ]MF1小鼠实验感染曼氏血吸虫 6wk后 ,经主动脉和门静脉灌注收集虫体。将虫体放入含有 2 0 μg/ml环孢素A的M199培养液中体外培养。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药物所致的虫体损害。 [结果 ]药物作用后 ,大多数雄虫皮层肿胀、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的结节、皮层外膜破溃、皮棘脱落、合胞体极度破坏 ;个别雄虫皮层出现空泡 ;雌虫皮层极度空泡变及合胞体受损。 [结论 ]环孢素A具有直接抗曼氏血吸虫的作用 ,合胞体受损是药物作用的主要机制。
    泡囊狸殖吸虫在福建省的发现
    李友松;程由註;林陈鑫;卢程江;叶晓平;吴金有;林金祥
    2000, 18(5):  11-300. 
    摘要 ( )   PDF (4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证实福建省为泡囊狸殖吸虫的又一疫源地 ,补充该虫种的成虫、囊蚴形态研究。 [方法 ]分离蟹体内囊蚴 ,观测其形态并感染动物检获成虫观察。 [结果 ]在建瓯市发现泡囊狸殖吸虫 ,检查与溪蟹同一孳生地溪坑中的放逸短沟蜷 1873个 ,无阳性发现 ;福建拟钉螺和建瓯洱海螺的阳性率分别为 0 .10 % (1/6 95 )和 0 .2 5 % (5 /2 0 38) ,但因与斯氏狸殖吸虫混合感染 ,难以分辨有否泡囊狸殖吸虫尾蚴。第二中间宿主有 4种淡水蟹类 ,以福建华溪蟹为主。发现有斯氏狸殖吸虫单独感染或与泡囊狸殖吸虫两种囊蚴混合感染 ,感染率分别为 36 .8% (4 3/117)和 2 0 .5 % (2 4/117) ,检出囊蚴数分别为 80 6和 40个。将 12个及 4个泡囊狸殖吸虫囊蚴分别感染猫与大鼠 ,5 6d后在猫粪便中检及虫卵 ,6 8d后剖杀 ,检获成虫 6条 ,感染回收率 5 0 % (6 /12 )。 [结论 ]福建为泡囊狸殖吸虫又一疫源地 ,猫为适宜宿主 ,成虫形态特征与斯氏狸殖吸虫相似 ,定种以囊蚴的特征为根据。

    实验研究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实验诊断
    邓新国;李家臣;祝磊
    2000, 18(5):  12-304. 
    摘要 ( )   PDF (3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寻找棘阿米巴角膜炎快速诊断和棘阿米巴快速鉴定的方法。 [方法 ]10 %氢氧化钾 (KOH)湿封片镜检、棘阿米巴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H .E .染色和SPA染色检查。 [结果 ]角膜刮片及手术切除的角膜材料 ,经 10 %氢氧化钾湿封片镜检 ,前者检出 7例棘阿米巴角膜炎病例 ,后者确诊 5例 ;手术切除的角膜材料经培养 ,分离出 6株棘阿米巴 ;应用倒置显微镜直接观察 ,检出棘阿米巴的包囊、滋养体和棘刺。 [结论 ]应用 10 %KOH湿封片镜检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作出快速诊断 ;通过倒置显微镜直接观察也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在 2 0h内作出诊断 ;倒置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和鉴定棘阿米巴 ,方法简便、无污染、快速及实用。
    专家点评
    棘阿米巴角膜炎及其诊断、治疗和预防
    薛纯良
    2000, 18(5):  13-307. 
    摘要 ( )   PDF (3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报道
    大链壶菌对致倦库蚊幼虫三种酶活性的影响
    吴家红;包怀恩
    2000, 18(5):  14-311. 
    摘要 ( )   PDF (4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生化代谢角度探讨大链壶菌灭蚊机制。 [方法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正常蚊幼与不同程度感染大链壶菌的蚊幼体内碱性磷酸酶 (AKP)、酸性磷酸酶 (ACP)及酯酶 (EST)活性 ,用显微摄影及定量图像法进行观察。其中 ,用钙 钴法检测AKP ,硝酸铅法检测ACP ,α 醋酸萘酚法检测EST活性。 [结果 ]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 10~ 15个标本的单位面积平均黑度值 ,发现大链壶菌潜在感染蚊幼AKP和ACP活性降低 ,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蚊幼酶活性降低明显 ;而EST活性在不同感染程度蚊幼的各种组织中均呈显著升高趋势。 [结论 ]大链壶菌感染引起蚊幼 3种酶活性变化 ,导致体内新陈代谢障碍 ,可能是其致死蚊幼的原因之一。
    研究快报
    日本血吸虫模拟虫卵抗原的初步研究
    钱旻;白艳军;章平;吴自荣;严自助
    2000, 18(5):  15-313. 
    摘要 ( )   PDF (2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
    陈颖;薛海筹
    2000, 18(5):  16-317. 
    摘要 ( )   PDF (5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挤粘结合法检查蠕形螨
    马素琴;陶雅君;于洁;温冬青;郑福申
    2000, 18(5):  17-319. 
    摘要 ( )   PDF (2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敏感性的监测
    杨恒林;高白荷;黄开国
    2000, 18(5):  18-320. 
    摘要 ( )   PDF (2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诊断恶性疟
    范波;张再兴;温润生;马恒清;张文祥;马信文
    2000, 18(5):  19-281. 
    摘要 ( )   PDF (1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洛阳市郊区小学生头虱感染情况调查
    王新彩;刘润芳
    2000, 18(5):  20-290. 
    摘要 ( )   PDF (1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省晴隆县1992~1998年疟疾疫情分析
    袁勇
    2000, 18(5):  21-304. 
    摘要 ( )   PDF (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监测班氏丝虫病防治远期效果
    屠兴国;姚立农;陈华良;朱文明
    2000, 18(5):  22-317. 
    摘要 ( )   PDF (1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结膜吸吮线虫感染一例
    谭善之;谭耀东
    2000, 18(5):  23-259. 
    摘要 ( )   PDF (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牛皮蝇幼虫所致蝇蛆病一例
    胡群;王焱
    2000, 18(5):  24-268.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蛔虫病两例报告
    武道福;黄伟
    2000, 18(5):  25-300. 
    摘要 ( )   PDF (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性疟合并黑尿热一例
    王晓峰;李永刚;虞爱华;张云辉;王冶
    2000, 18(5):  26-313. 
    摘要 ( )   PDF (1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圆孢子球虫感染一例
    张炳翔
    2000, 18(5):  27-319. 
    摘要 ( )   PDF (1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