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作者指南
稿约
出版伦理规范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出版
图表要求
参考文献要求及格式
本刊常用缩略语
退修和校样须知
版面费及发票事宜
审稿指南
审稿须知
审稿指南
审稿流程
同行评议道德规范
诚邀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关于我们
出版道德规范
编辑人员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友情链接
国内外检索库
中国知网
万方
维普
PubMed
WILEY
ELSEVIER
ScienceDire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国内外相关刊物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Parasitology
Royal Soc Trop Med Hyg
Southeast A sian J TMPH
J Parasitol
Inter J Parasitol
British Med J
Parasit Immunol
J Parasitol Res
Parasitology Research
Trends Parasitol
Acta Trop
Am J Trop Med Hyg
Korean J Parasitol
Malar J
Am J Pub Hlth
相关领导机构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编辑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期刊协会
上海市期刊协会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1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1-12-3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日本血吸虫三个新跨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周东明;易新元;曾宪芳;曾庆仁;周金春;王敏;张顺科;黄复深
2001, 19(6): 1-324.
摘要
(
)
PDF
(2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克隆并分析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新的抗原基因 ,为血吸虫病防治提供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方法 以旋毛虫感染鼠血清为探针 ,筛选Sj成虫cDNA文库 ,对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及测序。通过互联网对测序获得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 ,并预测新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结果 共筛选出 9个阳性克隆 ,其插入SjcDNA片段大小在 0 .6~ 2 .1kb之间。测序分析获 5个新基因 ,其中Sj Ts1,Sj Ts3及Sj Ts5 (登录号为AY0 0 5 816 ,AF2 990 80 ,AY0 2 4 35 2 )分别编码 83,83,2 33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蛋白。Sj Ts1蛋白含 1个潜在的跨膜区 ,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和 1个N 肉豆蔻酸化位点。Sj Ts3蛋白含两个跨膜区 ,1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Sj Ts5蛋白为具有 5个跨膜区的跨膜蛋白 ,含 1个N 糖基化位点、2个cAMP与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4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和 1个N 肉豆蔻酸化位点。结论 Sj Ts1、Sj Ts3与Sj Ts5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均为受磷酸化激活控制的跨膜蛋白 ,可能为潜在的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
蚊媒感染疟原虫后应答性表达增高基因的富集和筛选
徐晓春;瞿逢伊;宋关鸿;徐建农
2001, 19(6): 2-329.
摘要
(
)
PDF
(3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离和识别蚊媒疟原虫感染相关基因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以斯氏按蚊 约氏疟原虫为实验模型 ,分别将刺叮约氏疟原虫感染鼠血和正常鼠血后 2 4h的饱血斯氏按蚊作为T组和D组 ,经抑制性差减杂交和选择性PCR扩增 ,建立一个T组表达特异增高基因的差减cDNA库。将此差减库分别与T组和D组的cDNAs混合探针作斑点杂交 ,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 ,测定其序列并做基因库BLAST搜索。结果 T组相对于D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得到有效富集 ,5 8个重组克隆中有 2 4个表达增高 ,阳性率为 4 1.4 %。所代表的 2 3个基因搜索结果显示 ,12个与功能已知的基因同源 ,4个与功能未知的基因同源 ,7个为新发现的基因 ;其中 9个与LPS诱导的冈比亚按蚊免疫反应性细胞系EST同源 ,占 39.1% (9/ 2 3)。结论 建立了蚊媒感染疟原虫早期 (2 4h)直接导致的全基因组应答性表达增高cDNA库 ,筛选结果显示蚊虫对疟原虫感染的反应涉及多种生化途径及机制 ,尤其与天然免疫系统和能量代谢关系密切
感染大链壶菌后致倦库蚊幼虫血淋巴细胞的观察
莫非;包怀恩
2001, 19(6): 3-332.
摘要
(
)
PDF
(2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致倦库蚊幼虫被大链壶菌感染后可能的免疫防御反应。方法 采用蚊血淋巴涂片 ,姬氏染色光镜检查法结合相差显微镜技术 ,对致倦库蚊幼虫的血淋巴细胞进行观察计数和显微摄影分析。结果 ①大链壶菌感染后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蚊幼单位体积血淋巴细胞数出现“增加、急剧增加、然后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②在感染后 4 8和 72h浆血胞和粒血胞比例明显增加 ,原血胞比例下降 ;在感染后 96及 12 0h ,原血胞比例相对增加 ,珠血胞和类绛血胞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浆血胞与粒血胞比例相对减少。③感染大链壶菌后 ,浆血胞发生空泡、细胞变形等变化。结论 感染大链壶菌后致倦库蚊幼虫出现血淋巴细胞数量、分类及形态的变化 ,显示大链壶菌在蚊体内诱发了一定程度的免疫防御反应 ,其原因可能是大链壶菌释放某些抗原物质或毒性物质所致
反义核酸抑制抗敌百虫淡色库蚊扩增酯酶mRNA体外翻译的研究
朱淮民;邹亚丁
2001, 19(6): 4-335.
摘要
(
)
PDF
(1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用反义核酸抑制抗敌百虫淡色库蚊扩增酯酶mRNA体外翻译。 方法 人工合成互补于抗性库蚊酯酶mRNA翻译起始点 18碱基 ,与淡色库蚊mRNA退火后加入无细胞翻译体系 ,进行体外翻译 ,翻译产物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分析。 结果 6 μmol/LODNs可抑制 5 0 %特异性酯酶翻译量 ,2 0 μmol/LODNs抑制 80 %特异性酯酶翻译量。电泳结果显示条带浓度接近敏感蚊虫所表达的酯酶量。 结论 针对抗敌百虫淡色库蚊扩增酯酶mRNA翻译起始点的反义核酸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其mRNA的翻译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3 kDa膜蛋白DNA疫苗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任建功;朱荫昌;D.A.Harn;余传信;殷旭仁;司进;何伟;徐明;华万全;许永良
2001, 19(6): 5-339.
摘要
(
)
PDF
(2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 2 3kDa膜蛋白 (SjC2 3)DNA疫苗诱导C5 7BL/6小鼠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将全长的SjC2 3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DNA疫苗 pcDNA3.1 SjC2 3。制备SjC2 3及IL 12的两个亚单位 p35、p4 0的DNA疫苗和对照 pcDNA3.1。 4 8只C5 7BL/6小鼠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小鼠肌注 10 0 μgpcDNA3.1;B组注射 10 0 μg pcDNA3.1 SjC2 3;C组肌注 pcDNA3.1 SjC2 3、pcDNA3.1 p35及pcDNA3.1 p4 0各 10 0 μg的混合物。每隔 2周各免疫 1次 ,共 3次。第 8周每鼠感染 4 5± 2条 /只尾蚴 ,4 5d后剖杀 ,计数成虫及肝内虫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jC2 3及 p35、p4 0在小鼠局部组织内的表达 ;用脾细胞培养法检测经rSjC2 3 HD刺激后 ,攻击前、后小鼠脾细胞IL 2、IL 4、IL 10和IFN γ的水平。用Westernblotting检测血清中抗SjC2 3抗体。结果 SjC2 3以及p35、p4 0在免疫小鼠股四头肌细胞膜和细胞浆均获得表达。IL 2和IFN γ的水平攻击前、后在B组和C组均明显升高。Westernblotting检测抗SjC2 3抗体结果表明 ,免疫后两周 ,B组 8/10份血清为阳性 ,C组 9/10份血清阳性。B组和C组分别获得 2 6 .9%和 35 .4 %的减虫率 ,C组显著高于B组 (P <0 .0 5 ) ;减卵率分别为 2 2 .2 %和 2 8.4 %。结论 SjC
湖北省嗜人按蚊分布区的环境调查
黄光全;李汉帆;张华勋;刘井元;张吉斌;陈国英;余品红;明桂珍
2001, 19(6): 6-343.
摘要
(
)
PDF
(2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湖北省嗜人按蚊分布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方法 在嗜人按蚊分布区按不同地形随机抽查 5 %的村组进行调查。结果 嗜人按蚊分布区植被为树林、灌木、草皮、农作物等 ,河流、沟渠、池塘密布 ,水 pH为 6 .1~ 7.7。土质为黄、黄棕、灰、黑土 4种 ,土壤有机物 2 .72 %。农业种植单、双季稻。 5种杀虫剂用量0 .82 8kg/亩。年均气温 16 .9℃、年均湿度 76 .9%。嗜人按蚊繁殖期为 6~ 9月份 ,其高峰在单季稻区 1个 ,双季稻区 2个。它栖息人房、牛栏、猪栏内各占场所构成比依次为 80 .9%、12 .2 %和 6 .0 %。结论 嗜人按蚊在低山、丘陵岗地、浅丘平畈区呈点、片、带状分布 ,分布区植被及水源丰富 ,农作水稻以单季稻为主 ,土质为黄土和黄棕壤土。该蚊主要栖息在人房
一氧化氮供体对弓形虫速殖子DNA含量的影响
彭碧文;胡建石;赵蓉;蒋明森;林建银
2001, 19(6): 7-347.
摘要
(
)
PDF
(2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亚硝基铁氰化钠 (SNP)对弓形虫速殖子DNA含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SNP与影响胞内 /胞外钙离子浓度的试剂作用于RH株刚地弓形虫 (Toxoplasmagondii)速殖子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DNA含量的变化。 结果 ①SNP导致弓形虫速殖子DNA的损伤 ,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② 2mmol/L胞外钙离子螯合剂EGTA ,2 5 μmol/L胞内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及 5 0 μmol/L钙离子拮抗剂verapamil单独处理弓形虫速殖子 ,其DN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 ;③ 2mmol/LEGTA ,2 5 μmol/LBAPTA/AM及 5 0 μmol/Lverapamil明显减少 2mmol/LSNP所致的速殖子亚二倍体峰的比例。 结论 SNP通过改变弓形虫速殖子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 ,诱导其亚二倍体峰的出现 ,造成虫体的损伤
氯硝柳胺配伍剂抑制钉螺上爬作用的研究
朱丹;谢法仙;鲍子平;朱达培;倪传华
2001, 19(6): 8-350.
摘要
(
)
PDF
(2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氯硝柳胺与杀虫丁配伍的杀螺效果及抑制钉螺上爬作用。方法 采用实验室喷洒及浸杀方法观察氯硝柳胺和杀虫丁配伍的杀螺效果和抑制钉螺上爬作用。结果 氯硝柳胺 0 .2mg/L配伍杀虫丁0 .1mg/L浸杀钉螺效果较好 ,其LC90 为 0 .198mg/L ,抑制钉螺上爬达 92 .6 7% ,与氯硝柳胺单剂杀螺效果 (LC90 为0 .2 0 7mg/L)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筛选出的氯硝柳胺与杀虫丁配伍剂能有效抑制钉螺上爬 ,提高杀螺效果 ,降低灭螺成本
丙烯硫脲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响
何立;蒋明森;蔡国斌;杨孟祥;易新元;曾宪芳
2001, 19(6): 9-353.
摘要
(
)
PDF
(2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丙烯硫脲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响。方法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2 2d后 ,隔日一次按 30 0mg/kg腹腔注射酚酶抑制剂丙烯硫脲 ,至感染后 4 2d剖杀动物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感染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小鼠肝脏表现为散在分布的炎性细胞浸润灶 ,中心未见虫卵 ,仅见一些颗粒状物质。其平均直径和面积均较感染对照组的典型虫卵肉芽肿显著减小 (P <0 .0 1)。结论 感染小鼠腹腔注射丙烯硫脲后肝脏内未见虫卵肉芽肿的形成。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在检测囊虫抗体中的应用
刘志平;李浩;朱兰芸;刘森;薛海筹
2001, 19(6): 10-356.
摘要
(
)
PDF
(1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将斑点金免疫渗滤法用于检测囊虫抗体 ,以制备囊虫病诊断试剂盒。方法 经透析的猪囊尾蚴囊液作为检验抗原 ,对 71份囊虫病患者、90份正常人和 2 0份其他病患者血清进行了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比较。结果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的敏感性为 90 .1% (6 4 / 71) ,特异性为 95 .6 % (86 / 90 ) ,其他病患者血清反应中仅 1例脑肿瘤患者血清阳性 ,其余为阴性。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符合率为94 .4 % (15 2 / 16 1)。结论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有较好的应用于临床检测囊虫病的潜力
弓形虫病大鼠T淋巴细胞和脾微量元素的测定
耿志辉;方艳秋;刘利;石毅;李淑红
2001, 19(6): 11-359.
摘要
(
)
PDF
(1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感染弓形虫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以及脾组织中 5种微量元素 (Fe2 + 、Cu2 + 、Zn2 + 、Ca2 + 、Mg2 + )含量的变化。方法 2 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鼠经腹腔注入 2ml含 1.5× 10 6弓形虫速殖子的生理盐水悬液 ,对照组每鼠腹腔注射 2ml生理盐水。 6 4d后将 2组大鼠处死 ,取外周血及脾组织。用细胞内α 醋酸萘酯酶标记T淋巴细胞的方法观察弓形虫病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 (TL)及其亚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 (Ts)的变化 ,同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其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外周血TL和Th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P <0 .0 1) ,两组间Th/Ts比值差异显著 (P <0 .0 1) ;实验组脾Fe2 + 、Cu2 + 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1,P <0 .0 1) ,而Mg2 + 含量明显增加 (P <0 .0 1)。结论 弓形虫感染能引起大鼠外周血TL、Th和Ts改变及脾内微量元素的变化
从感染小鼠获得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方法的改进
黄克和;杨世广;唐建霞
2001, 19(6): 12-362.
摘要
(
)
PDF
(2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从感染C5 7BL/ 6N小鼠获得大量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的方法。方法 在饮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对人工感染小鼠进行免疫抑制 ,探讨获得最多卵囊数的药物添加量 ;比较不同纯化方法得到的卵囊回收率和纯度 ;探讨来自不同动物、不同纯化方法的卵囊在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培养系统的感染情况。结果 地塞米松加入量为 2 0 μg/ml的第 3组获得的卵囊量高达 4 .16× 10 9/ 30个小鼠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与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得到的卵囊具有相同的回收率和纯度 ;从感染小鼠与犊牛中获得的卵囊在感染性上差异不显著。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从感染小鼠获得大量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的方法 ,具有简单、方便、快速等优点 ,并且不影响活力。
综述
疟原虫食物泡:抗疟药的靶点
翟自立;伍卫平
2001, 19(6): 13-366.
摘要
(
)
PDF
(3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树突状细胞与原虫感染
刘明媛;徐盛明
2001, 19(6): 14-370.
摘要
(
)
PDF
(3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云南省不同地区恶性疟原虫MSA-1、MSA-2和Pf60.1基因多态性研究
张国森;杨亚明;刘慧;张再兴;沈旭
2001, 19(6): 15-372.
摘要
(
)
PDF
(1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硕大利什曼原虫激活蛋白激酶C受体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成军;夏小兵;王刚;刘妍;钟彦伟;王琳;杨继珍
2001, 19(6): 16-374.
摘要
(
)
PDF
(1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在BCG中的表达
郑春福;吴少庭;陈雅棠;高世同;林敏;梁驹卿
2001, 19(6): 17-375.
摘要
(
)
PDF
(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exp-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单志新;余新炳;马长玲;陆家海
2001, 19(6): 18-376.
摘要
(
)
PDF
(1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黑龙江省寄生虫病调查
段淑梅;高威;刘艳平
2001, 19(6): 19-356.
摘要
(
)
PDF
(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封市小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王国英;都景芳;孙伟力
2001, 19(6): 20-372.
摘要
(
)
PDF
(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宁市消灭丝虫病后监测结果及分析
李少凡;潘利花
2001, 19(6): 21-377.
摘要
(
)
PDF
(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洪雅县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调查
黄涛;杨睿瑶
2001, 19(6): 22-378.
摘要
(
)
PDF
(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脾动脉内取出蛔虫一例
熊培康;徐东寿;熊衍珉;徐鸿钗
2001, 19(6): 23-324.
摘要
(
)
PDF
(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耻阴虱寄生眼睫毛一例
陈绮龄;钟烈红;梁剑虹
2001, 19(6): 24-343.
摘要
(
)
PDF
(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支睾吸虫感染并发胆结石一例
边红放;张利永;向军;李玲芬;许亚辉;李勇;王敏华
2001, 19(6): 25-353.
摘要
(
)
PDF
(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脑囊虫病20例临床报告
赵艳茹;孙丽君;崔其福
2001, 19(6): 26-359.
摘要
(
)
PDF
(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2例肝包虫囊肿的外科治疗
梁东;李桂萍;傅振超;俞天生;王学德
2001, 19(6): 27-374.
摘要
(
)
PDF
(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