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7年 第1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97-10-30
    论著
    我国首次发现乡土旋毛虫的研究报告
    许汴利;崔兆麟;张玉林;蔺西萌;夏胜利
    1997, 15(5):  257-262. 
    摘要 ( )   PDF (3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我国两株旋毛虫进行虫种归属鉴定。方法 :通过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 :单对虫体杂交试验 ,表明河南猪株与黑龙江犬株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冷冻耐力试验 ,在 - 15℃下 ,前者 9d即死亡 ,后者可存活 1年以上 ;在 4℃ ,前者肌肉期幼虫呈圆盘状卷曲 ,后者呈螺旋状卷曲 ;生殖力指数 ( RCI)在小鼠试验分别为 195.7和 6.2 ( P<0 .0 1) ,在大鼠分别为 191.3和 14.4 ( P<0 .0 1) ;前者对家猪易感 ,后者不易感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指纹分析其扩增后产物的 DNA片段电泳带型 ,河南猪株旋毛虫与 T.spiralis基本相同 ,黑龙江犬株旋毛虫与 T.nativa一致。结论 :我国至少存在上述两种旋毛虫 ,即 :河南猪株旋毛虫系 T.spiralis,黑龙江犬株旋毛虫系 T.nativa。
    简报
    西安市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及治疗
    赵亚娥;仵春云
    1997, 15(5):  262-262. 
    摘要 ( )   PDF (1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三氯苯达唑治疗家犬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实验观察
    高劲松;刘约翰;王小根;余登高;舒群
    1997, 15(5):  263-265. 
    摘要 ( )   PDF (1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三氯苯达唑治疗家犬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疗效。方法 :腹腔内注射感染囊蚴10 0个 /犬, 共 6只。感染后 170 d,治疗组 3犬口服三氯苯达唑 10 0 mg/ kg· d× 2 d。治后逐日粪检以 Stoll法计数虫卵。治后 38d解剖观察犬肺部虫囊和虫体情况 ,并作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感染后60 d6只犬粪便中均发现卫氏并殖吸虫虫卵。治疗后 7— 14d,治疗组犬粪便中并殖吸虫卵阴转。对照组犬双肺虫囊数分别为 18、24 和 2 4个 ,检获并殖吸虫成虫分别为 38、51和 4 2个 ;治疗组犬双肺虫囊数分别为 10、7和 4个 ,仅在 1犬中发现 2条较小的成虫 ,其余 2犬未检获并殖吸虫 ,减虫率平均为 98.5%。结论 :三氯苯达唑对卫氏并殖吸虫
    有良好杀虫作用。
    约氏疟原虫53kDa抗原对小鼠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王春莉;薛采芳;张荣庆;甄荣芬
    1997, 15(5):  266-268. 
    摘要 ( )   PDF (2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2 ( IL- 2 )与约氏疟原虫 ( P.y)纯化抗原 53k Da抗原的免疫作用。方法 :用 53k Da抗原加福氏完全佐剂 ( FCA)腹腔注射免疫 BALB/ c小鼠 3次 ,每鼠再用 P.y非致死株 10 5感染红细胞攻击。观察免疫过程中和原虫攻击后第 6、12、18d脾细胞的刀豆球蛋白( Con A)或抗原体外诱生的IL - 2水平变化及其与血中原虫率的关系。结果 :用 53k Da抗原免疫鼠 ,免疫结束时的 IL- 2诱生水平明显高于未免疫对照组 ,原虫攻击感染后免疫组的原虫率峰值为1.9% ,明显低于佐剂对照组的 2 5.4 %和未免疫组的 2 6.1%。结论 :P.y 53k Da抗原可产生明显的保护性免疫。
    用rDNA研究海南省大劣按蚊的种型分类地位
    徐建农;瞿逢伊
    1997, 15(5):  269-272. 
    摘要 ( )   PDF (1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了进一步确定海南省大劣按蚊的种型分类地位。方法 :以采自海南省的大劣按蚊实验室品系、野外现场捕蚊及采自泰国的大劣按蚊 A种 ( AFRIMS实验室品系 )为材料 ,用 PCR扩增比较海南省与泰国大劣按蚊的 r 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 ( ITS2 )序列。结果 :测出序列 84 1bp,包括 ITS2及两侧的 5.8S和 28S编码基因的一小部分序列 ,ITS2长 716bp,海南省与泰国大劣按蚊序列相同 ,未发现种内或种群内变异。结论 :证实海南省存在大劣按蚊 A种 ,与以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蚊卵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一致。
    简报
    湘西北山羊蠕形螨感染调查
    杜礼义;罗源宏;何明德;程双玉
    1997, 15(5):  272-272. 
    摘要 ( )   PDF (1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苯胺和伯氨喹对大鼠高铁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生成的影响
    施晓华;哈淑华;湛崇清;邵葆若
    1997, 15(5):  273-275. 
    摘要 ( )   PDF (1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伯氨喹 (伯喹 )对大鼠高铁血红蛋白 ( MHb)生成和网织红细胞 ( ret)增生的影响 ,并与苯胺所致的大鼠急性溶血反应进行比较。方法 :SD大鼠经腹腔 ( ip) 1次注射 3%苯胺花生油溶液 1ml/ kg,于给药前和给药后 2 h、2 4 h、4 8h和 72 h分别取血测定 MHb和 ret;另 1组大鼠灌胃 ( ig)伯喹 4 0 mg/kg· d× 7d,于给药前及首剂给药的次日起 ,逐日取血检测 MHb和 ret直至停药后第 5d,以后隔日血检至停药后 15d。以上 2个给药组均设相应的溶剂对照。另对 37只大鼠进行了 G6PD活力测定。结果 :苯胺组给药后 2h,MHb即显著升高 ,2 4 h恢复正常 ;ret自给药后 2 4 h开始上升 ,至 72 h仍持续升高 ,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反应。伯喹组给药期间及停药后MHb未见明显变化 ;ret于给药的 d5起持续低于对照组 ,至停药后的 d3— d5反应性增高 ,以后逐渐恢复正常。大鼠的 G6PD活力为 4 2 .3± 11.1%。结论 :伯喹对大鼠血液系统的影响表现为抑制网织红细胞的增生 ,但不引起类似苯胺所致的急性溶血反应。
    苏北农村人群钩虫感染的流行病学和种群动力学研究
    章涛;沈一平;杨维平;邵靖鸥;董恺;许聚岭
    1997, 15(5):  276-280. 
    摘要 ( )   PDF (3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钩虫种群传播动力学特征及化疗对其种群传播的影响。方法 :运用数学模型模拟两组人群钩虫感染的种群传播动力学。结果 :显示两组人群钩虫感染的年龄 -感染率和年龄 -感染度总趋势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钩虫种群在人群中呈负二项分布 ( Ka=0 .2 89,Kb=0 .2 0 6) ;虫荷与产卵量呈非线性关系 ,存在密度依赖限制作用 ( Za=0 .919,Zb=0 .899) ,基本繁殖率分别为 Ra=2 .153和 Rb=1.872 ;一次化疗 A组和 B组人群阴转率分别为 75.3%和 97.7% ,EPG分别下降92 .7%和 98.6% ,两组人群分别存在再感染。结论 :R值超过传播阈值 ( R0 =1) ,表明当地钩虫感染呈地方性稳定流行 ,在 R值高的流行区化疗遇到的难度较 R值低的流行区大 ,由于再感染 ,一次化疗的效果在长期内得不到巩固 ,在疗效考核中 ,感染度较感染率为更准确合理的指标。
    三例喉兽比翼线虫病
    李道宁;李桂云;詹希美
    1997, 15(5):  281-284. 
    摘要 ( )   PDF (2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 3例患者因吃未熟透的龟血及内脏而感染何种寄生虫。方法 :采用涂片法及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 ,采用涂片和沉淀法检查 2 4 h痰液 ,采用支气管纤维镜 (支纤镜 )检查气管和支气管。对虫体及虫卵活体和用洋红染色制成玻片标本进行测量和鉴定。结果 :粪涂片及漂浮法均阴性 ,2 4 h痰中查见虫卵和虫体 ,支纤镜及服药后均获虫体。结论 :鉴定为喉兽比翼线虫。
    简报
    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脑囊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的临床探讨
    赵晓和;郑雅文;朱雨岚;芮德源;黄小力;王旭
    1997, 15(5):  284-284. 
    摘要 ( )   PDF (1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在患者脑脊液中同时查见广州管圆线虫第V期幼虫与发育期雌性成虫
    常正山;蒋则孝;倪秀君;张永年;唐孟光;赵艳梅
    1997, 15(5):  285-287. 
    摘要 ( )   PDF (2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诊治广州管圆线虫病寻找可靠的虫种鉴定依据。方法 :镜检脑脊液 ,鉴定虫种、测量虫体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首次在患者脑脊液中同时查见 2条不同发育期的广州管圆线虫。结论 :为临床确诊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经验 ,并为该病的早期诊治提供可靠的病原学依据。
    感染亚洲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小鼠的肝虫卵肉芽肿大小
    何毅勋;郁琪芳;胡亚青;裘丽姝
    1997, 15(5):  288-291. 
    摘要 ( )   PDF (1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亚洲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对宿主的致病性。方法 :应用相同宿主 C57BL小鼠在同等条件下感染亚洲 7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后 ,观察和比较其肝虫卵肉芽肿体积大小。结果 :虽然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对小鼠肝组织所致的虫卵肉芽肿体积大小有异 ,但以亲动物的中国台湾品系所致的单个卵的增生期虫卵肉芽肿平均体积为最小。它与亲人体的中国云南、中国广西、中国四川、中国皖鄂、日本、菲律宾 6地品系所致的增生期虫卵肉芽肿平均体积具有显著性的差别。结论 :中国台湾品系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宿主后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可能具有某些独特性 ,或存在免疫应答程度上的差异。
    病例报告
    儿童尿道蝇蛆病一例报告
    陈文华
    1997, 15(5):  291-291. 
    摘要 ( )   PDF (1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与氯喹敏感性的体外测定
    杨恒林;刘德全;黄开国;董莹;杨品芳;杨亚明;廖明铮;张春勇;刘瑞君
    1997, 15(5):  292-296. 
    摘要 ( )   PDF (2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与氯喹等抗疟药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检测。结果 :滇东南、滇南、老挝、滇西及缅甸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率为79%— 96% ,半数抑制量 ( ID50 )为 12 2— 2 4 0 nmol/L;对咯萘啶的抗性率为 2 0 %— 35% ,ID50 为16— 32 nmol/L ;来自老挝感染的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 (青蒿琥酯 ,还原青蒿素、蒿乙醚、蒿甲醚 )均敏感 ,其他各地抗性率为5%— 16%。结论 :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普遍存在抗性 ,大部分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敏感 ,但也有部分原虫产生了低度抗性。
    简报
    四川省肝泡球蚴病六例病理观察结果
    泽朗;陈增雄
    1997, 15(5):  296-296. 
    摘要 ( )   PDF (1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甲硝唑对阴道毛滴虫作用的流式细胞分析
    韩文素;左连富;周文琴;王伯霞;李泽民;冯晓勇
    1997, 15(5):  297-300. 
    摘要 ( )   PDF (1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甲硝唑对阴道毛滴虫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 ( FCM)检测阴道毛滴虫的细胞周期和甲硝唑对该虫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中 ,阴道毛滴虫细胞周期的时相分布为 G0 /G1期 70 .3%,S期 13.6% ,G2 M期 13.5%和自然死亡率为 2 .8%左右。各用药组虫体的细胞周期时相因药物浓度和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尤其给药 9h后 ( 2 0 μg/ml) ,虫体死亡率为4 6.6%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G0 /G1期和 G2 M期虫体明显减少 ,S期出现积累。结论 :甲硝唑对阴道毛滴虫 G2 M期有抑制作用。
    简报
    湖北省潜江市1980-1995年急性血吸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文梁;田祖洪;刘凤春;蔡宗大;方天起;苏卓娃;柴光新;杨发良
    1997, 15(5):  300-300. 
    摘要 ( )   PDF (1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防治经验
    成年妇女健康教育在湖沼型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中的作用
    胡广汉;刘建翔;林丹丹;康增华;熊玉龙;陈泰辉;陈国君;苏丽华;胡飞;张绍基
    1997, 15(5):  301-304. 
    摘要 ( )   PDF (2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血吸虫病流行区成年妇女防治血吸虫感染所起的作用。方法 :在鄱阳湖流行区 ,应用视听教育和技能培训对 16岁— 60岁妇女进行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在教育干预后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及格率和对预防及化疗态度正确率分别由 55.3%和 68.0 %提高到 84 .8%和 91.9% ,比对照组分别提高 32 .5%和 2 1.8% ;疫水接触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9.5%和 19.4 %下降到 6.7%和 7.1% ,比对照组分别减少 4 2 .0 %和 66.1% ;对子女进行血吸虫病预防教育的人数百分率由 4 8.4 %提高到 96.9% ,比对照组提高 35.0 % ;携子女接触疫水率和 3岁- 5岁儿童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 54.8%和 17.6%下降到 6.3%和 2.7% ,比对照组同龄组儿童分别减少 87.9%和 86.0 %。对照组在同期内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控制湖区成年妇女及其儿童的血吸虫感染。
    病例报告
    上海肺细粒棘球蚴病两例报告
    韩保惠;廖美琳;赵家美;朱道韫;熊丽文
    1997, 15(5):  304-304. 
    摘要 ( )   PDF (1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防治经验
    苏州市家蝇对杀虫剂抗性的研究与对策
    潘恺友;陈志龙;徐树人;黄永定;马桢红
    1997, 15(5):  305-307. 
    摘要 ( )   PDF (1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制订有效的家蝇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延缓抗药性的发展速度 ,延长杀虫剂的使用时间。方法 :用微量点滴法测定家蝇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抗性程度。结果 :经测定证明 ,苏州市区及所辖 3个县级市对敌敌畏产生高度抗性 (高抗 ) ;对氯氰菊酯产生了中度抗性 (中抗 ) ;苏州市区及吴江市对二氯苯醚菊酯产生了高度抗性 ;太仓、昆山市对二氯苯醚菊酯产生中度抗性。结论 :苏州地区家蝇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已产生不同程度抗性水平 ,建议在该地区暂停使用上述杀虫剂。
    新视野
    差示RT-PCR克隆寄生虫差异表达基因的新策略
    戴建新;孙树汉
    1997, 15(5):  308-310. 
    摘要 ( )   PDF (1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寄生虫有别于其它病原体的主要之处就在于其生活史比较复杂, 随着它在生活史中所处的阶段不同, 其形态、宿主、免疫原性、致病性及抗药性也随之不同, 而这一切均是在其生长分化过程中, 不同基因差异表达的结果。克隆这些在不同阶段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对深入了解寄生虫生长分化的分子机制及寄生虫病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分离克隆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主要手段是差异筛选和递减杂交。但这些方法不但费时、费力, 而且只能克隆表达丰度很高的mRNA 对应的基因, 而对于那些低丰度的基因, 其实验的可重复性就较差。差别显示反转录PCR(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PCR ,DDRT 2PCR ) 的发明[1 ] ,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十分敏感的克隆差异表达新基因的有效武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向广大寄生虫学工作者介绍该策略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及其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综述
    我国人体寄生虫的虫种概况
    许隆祺;蒋则孝;姚民一;周长海;张雪强;诸宪祖
    1997, 15(5):  311-313. 
    摘要 ( )   PDF (1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白细胞介素-2伍用氯喹对伯氏疟原虫的作用
    戴晓煌;韩旭英;马元英
    1997, 15(5):  314-315. 
    摘要 ( )   PDF (2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种血清学方法监测丝虫病效果的比较
    霍细香;张绍清;王莉莉
    1997, 15(5):  316-317. 
    摘要 ( )   PDF (2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冬季全民服用阿苯达唑和复方甲苯达唑控制钩虫感染回升的效果观察
    陈绩彰;黄定良;曾文;何敦淦
    1997, 15(5):  318-318. 
    摘要 ( )   PDF (1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省盐城市疟疾控制后的流行特点
    夏秒英;张继铭;曾玉林;陆志明
    1997, 15(5):  319-319. 
    摘要 ( )   PDF (1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第四脑室内猪囊尾蚴葡萄状囊超微结构的观察
    纪洪石;项明慧;王恩荣;张文萃
    1997, 15(5):  320-320. 
    摘要 ( )   PDF (2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