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作者指南
稿约
出版伦理规范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出版
图表要求
参考文献要求及格式
本刊常用缩略语
退修和校样须知
版面费及发票事宜
审稿指南
审稿须知
审稿指南
审稿流程
同行评议道德规范
诚邀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关于我们
出版道德规范
编辑人员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友情链接
国内外检索库
中国知网
万方
维普
PubMed
WILEY
ELSEVIER
ScienceDire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国内外相关刊物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Parasitology
Royal Soc Trop Med Hyg
Southeast A sian J TMPH
J Parasitol
Inter J Parasitol
British Med J
Parasit Immunol
J Parasitol Res
Parasitology Research
Trends Parasitol
Acta Trop
Am J Trop Med Hyg
Korean J Parasitol
Malar J
Am J Pub Hlth
相关领导机构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编辑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期刊协会
上海市期刊协会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1994年 第1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4-11-30
上一期
下一期
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的报告Ⅰ.虫种的地区分布
余森海,许隆祺,蒋则孝,徐淑惠,韩家俊,朱育光,常江,林金祥,徐伏牛,赵贵苏,王馨,李远璧,李同喜,张斌,许景田,张东昌,康庆德,黄德生,杭盘宇,雷昌球,汪维周,吴炽煦,张湘君,陈锡骐,甘耀成,徐凤 ,陈兆义,杨家伦,曾宪荣,韩兆祥,张守义,郭再宣,马成?
1994, 12(4): 241-247.
摘要
(
)
PDF
(4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8一1992年在卫生部领导下开展了全国(未包括台湾省)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全国共抽样726个县,2848个点,并按统一的标准、检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进行调查。全国共调查1477742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2.632%。其中17个省(区)感染率在50%以上,海南、广西、四川、福建、浙江和贵州超过80%,尤以海南为最(94.735%)。共查出56种寄生虫,其中1种(台湾棘带吸虫)为国内人体感染首次报告,2种(藐小棘隙吸虫和狭睾棘口吸虫)为国内外人体感染首次报告,1种(福建棘隙吸虫)为新种。呈全国性分布的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蛔虫、鞭虫和挠虫;非全国性分布而分布于较多数省者有囊虫(27个省、区、市)、带绦虫(27)、钩虫(26)、结肠小袋纤毛虫(22)、华支睾吸虫(22)、并殖吸虫(21)、缩小膜壳绦虫(21)、细粒棘球绦虫(18)、微小膜壳绦虫(17)、姜片虫(16)、旋毛虫(12)等。提出了棘球蚴病、猪带绦虫病、囊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病、蛔虫病、鞭虫病和蛲虫病应列为我国优先防治的病种。
旋毛虫病的免疫学诊断
朱名胜,宋明华
1994, 12(4): 247-247.
摘要
(
)
PDF
(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旋毛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十堰442000朱名胜,宋明华旋毛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确诊主要依靠肌肉活体组织检查,漏诊较多。本文以玻片法环蚴沉淀试验(Slide)、间接血凝试验(IHA)和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法代替...
842例胸部包虫囊肿的治疗
钱中希
1994, 12(4): 248-251.
摘要
(
)
PDF
(2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42例胸部包虫囊肿病人分别采用囊摘除术(79%)、肺切除术(12%)、引流及其它外科手术(9%)治疗,死亡率为0.6%;内囊摘除术后复发率为4.2%。323随访3一20年,无1例死于胸包虫囊肿。术前用2种剂量吡喹酮治疗22例,术时囊液内的原头蚴,死亡率分别为43.1±9.6% 64.2±3.5%较未服药对照组9.2±2.0%为高。作者认为内囊摘除术仍为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手术以前服用吡喹酮,可能对防止病人包虫囊肿复发有益。
广西防城港经济开发区疟疾流行状况的初步调查
谭勇
1994, 12(4): 251-251.
摘要
(
)
PDF
(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防城港经济开发区疟疾流行状况的初步调查防城卫生检疫所广西535700谭勇防城港原为无疟区,1984年成立经济开发区,流动人口增加,1986年发现输入性疟疾患者,1988年开始出现当地疟疾病例。防城港经济开发区概况广西防城县渔岛面积15km2,位于...
兔重复感染血吸虫尾蚴的蒿甲醚和吡喹酮早期治疗
肖树华,尤纪青,梅静艳,焦佩英,郭惠芳,冯建军,王诗芳,谢蓉蓉
1994, 12(4): 252-256.
摘要
(
)
PDF
(2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8-52条,每wk1次,共6次,并于第1次感染后d7ig1次蒿甲醚(Art)10mg.kg-1,然后每1或2wk重复ig1次相同剂量的Art,连给8或4次时,减♀虫率各为97.8%和88.9%;上述兔于第1次感染后d21inl次吡喹酮(Pra)40mg.kg-1,然后每1或2wk重复ig1次相同剂量的Pra,连给7或4次的♀虫率减少率均为100%。兔每隔1d感染1次血吸虫尾锄48-52条,共5次,并于第1次感染后d7ig1次Art10mg.kg-1,然后每wk重复给药1次,连给5次的减♀虫率为95.1%,但受治的4只兔仍残留♀虫,而每2wk重复给药1次,连给3次的减♀虫率为78.2%。将每次ig的Art剂量增至15mg.kg-1,则每wk给药组的6兔中,4兔无♀虫,减♀虫率为98.4%,每2wk给药1次的5兔中,2兔无♀虫,减丰虫率为97.6%。上述兔于第1次感染后d21ig1次Pra40mg·kg-1,然后每1或2wk重复ig1次相同剂量的Pra,连给3或2次的减♀虫率各为99.1%和98.2%。在各组受治的5兔中,各有4及1兔无♀虫。将每次igPra的剂量减至30mg.kg-1,则
克拉玛依地区的利什曼病XIV.硕大白蛉吴氏亚种自然感染前鞭毛体的鉴定
管立人,杨元清,许永湘,瞿靖琦,左新平,王革,吕洪刚,钟力
1994, 12(4): 257-261.
摘要
(
)
PDF
(3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硕大白蛉吴氏亚种是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主要蛉种之一,具有强的亲人性,在野外和居民点内常能查见该蛉有前鞭毛体的自然感染。本文结果表明,白蛉自然感染的前鞭毛体能使仓鼠及BALB/c小鼠发生内脏利什曼病;在感染仓鼠内脏涂片上的无鞭毛体,由蛉体而来的明显较由大沙鼠而来的都兰利什曼原虫为小;白蛉自然感染的前鞭毛体在NNN培养基内生长不良;用 ̄(32)P标记的gp ̄(63)基因为探针,与婴儿利什曼原虫、都兰利什曼原虫及白蛉自然感染的前鞭毛体的DNA进行杂交,证实蚌体自然感染的原虫与婴儿利什曼原虫同源。克拉玛依无内脏利什曼病人,但人群中有皮肤利什曼病流行。关于硕大白蛉吴氏亚种自然感染的来源以及当地的皮肤利什曼
脑垂体血吸虫病一例
龚红,李雍龙,周游,张昌干
1994, 12(4): 261-261.
摘要
(
)
PDF
(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垂体血吸虫病一例同济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武汉430030龚红,李雍龙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武汉430040周游,张昌干患者女性,42岁,工人,武汉市人。因多饮多尿4个月,伴头痛和继发性闭经5个月,于1992年9月14日入院。体检:神志清...
日本血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分离与纯化
王琴美,王鸣杰,常惠玲
1994, 12(4): 262-264.
摘要
(
)
PDF
(1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一种分离与纯化日本血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的简易方法。通过超速离心、硫酸铰沉淀、DEAE-纤维素(DE-52)柱与SDS-PAGE分离、纯化,获得了电泳纯的日本血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日本血吸虫具有丰富的GAPDH,SDS-PAGE显示其分子量为37kDa,纯化的日本血吸虫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可用于研制日本血吸虫候选疫苗的研究。
中华按蚊为唯一传疟媒介地区疟疾传播潜势的初步估算
钱会霖,汤林华,程义亮,杨宝金
1994, 12(4): 265-267.
摘要
(
)
PDF
(1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郊区1975、1980-1984年中华按蚊媒介能量,试用Macdonald(1957)的公式计算基本繁殖率,估算疟疾传播频率。结果与当地相应年份的疟疾发病率趋势基本一致。1982年后,基本繁殖率已降至1以下。
急性华支睾吸虫病一例报告
蔡美秋,黄若密
1994, 12(4): 267-267.
摘要
(
)
PDF
(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华支睾吸虫病一例报告广西中医学院南宁530001蔡美秋广西医科大学南宁530027黄若密患者男性,40岁,南宁市人。因恶寒、发热伴腹痛半个月,于1992年12月26日就诊。半月来,患者出现不规则恶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4℃,伴右上腹胀痛,并牵...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阿米巴病的效果
吴国宏,苏水莲,陈桂凤,曾纪华,许秀红,丁圆秀,郑仕文,林仁逻,何显龙
1994, 12(4): 268-270.
摘要
(
)
PDF
(2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生长在LAS双相培养基上48h的贴壁溶组织内阿米巴作抗原和略加修改的等(1971)方法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结果54例阿米巴肝脓肿病人血清或滤纸干血滴全部阳性,且滴度都较高(1:80-1:2560)。23例阿米巴痢疾患者中,19例阳性,阳性率为82.6%;42例非阿米巴病和40例正常人血清或滤纸干血滴均阴性。
钉螺3种酶的酶谱分析
王晓勤
1994, 12(4): 271-274.
摘要
(
)
PDF
(2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用淀粉凝胶同工酶电泳法比较了安徽及云南两省的钉螺的酸性磷酸酶(AcP,EC3.1.3.2)、过氧化物酶(Po,EC1.11.1.7)及酯酶(Est,EC3.1.1.1)的电泳带型。AcP及Po的同工酶中AcP1、AcP2及Po1、Po2由单态位点编码。Est的同工酶由4个位点编码,其中Est3在安徽的钉螺中为1条电泳快带,相对迁移率(Rf)为0.362±0.027;在云南的钉螺中为1条电泳慢带,Rf为0.340±0.036。
无锡县蠕形螨的调查
童栽光,季平,胡锦
1994, 12(4): 274-274.
摘要
(
)
PDF
(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锡县蠕形螨的调查江苏省无锡县人民医院无锡214001童栽光,季平,胡锦本文对无锡县卫生学校男、女学生156人,进行了蠕形螨及其致病性的调查材料和方法使用红狮牌透明胶带纸1.2x5.0cm和甘油-生理盐水混合液。方法:将透明胶带纸在学生入睡前分贴于1...
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糖原、蛋白质、硷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尤纪青,郭惠芳,梅静艳,焦佩英,冯建军,姚民一,肖树华
1994, 12(4): 275-278.
摘要
(
)
PDF
(2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2-35d的小鼠1次ig蒿甲醚(Art)300mg·kg-1后24h,其体内♀、血吸虫的糖原含量较对照组减少约50%,72h后则分别减少64.1%和77.9%。给药后72h,♀、虫的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减少68.1%和49.3%。给药24h,♀、虫的硷性磷酸酶(AKP)活力的抑制率约为25%,72h后,♀虫的AKP进一步被抑制,抑制率达61.6%。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受抑制亦以♀虫较为明显,给药72h♀、虫抑制率分别为75.7%和47.6%。
微小膜壳绦虫病一例
许郑林,党玉琴
1994, 12(4): 278-278.
摘要
(
)
PDF
(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小膜壳绦虫病一例河北省沦州卫校沦州061001许郑林,党玉琴患者,男,17岁,河北省献县张村乡人。主诉经常腹痛4年余,以脐部下方疼痛较明显。大便偶而有脓血。应用粪便直接涂片法作粪检,镜下检出微小膜壳绦虫虫卵。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出虫卵数为10个左右...
肝泡球蚴病一例报告
李兰英,孙宏夫
1994, 12(4): 278-278.
摘要
(
)
PDF
(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泡球蚴病一例报告青海省人民医院病理科西宁市810007李兰英,孙宏夫患者男性,47岁。主诉1年前左上腹隐痛不适,有时伴纳差,恶心。曾按胃溃疡治疗,B超提示“肝左叶肝癌”而入院。体检:肝肋下5指,剑突下可触及15x12cm肿块,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
亚洲和美洲的并殖吸虫的螺类宿主
陈翠娥,康在彬,刘月英
1994, 12(4): 279-284.
摘要
(
)
PDF
(4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评述涉及全球(非洲除外)的并殖吸虫螺类宿主。58种螺的名录中有67%螺报道于中国。多属圆口螺科(pomatiopsidae)的圆口螺亚科(Pomatiopsinae)的洱海螺族(Erhaiini)或拟钉螺亚科(Triculinae)。文中对一些名称和概念上的问题作了澄清。
经皮穿刺引流与吸刮治疗肝及腹腔包虫囊肿的临床应用
王校智,李永寿,冯胜利
1994, 12(4): 285-287.
摘要
(
)
PDF
(2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包虫病经皮穿刺无论作为治疗或其它目的被看作禁忌。1986年始我们用经皮穿刺引流,吸刮囊腔,结合局部和全身用药对302例(361个囊肿)患者进行了治疗,仅1例出现明显过敏反应。对218例进行了随访,最长者已达5年。穿刺后6月,B超显示囊肿缩小停止生长者97.2%(212/218)。1年后随访,B超显示84.4%(130/154)囊肿已消失。5年后随访18例,14例囊肿消失。除2例因脱管导致复发外,均恢复顺利。随访未见异位复发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
临沂地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
张纪霖,平凡,刘智宝,康希平,李强民,陈洪山
1994, 12(4): 287-287.
摘要
(
)
PDF
(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沂地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山东省临沂地区卫生防疫站临沂276004张纪霖,平凡,刘智宝,康希平,李强民,陈洪山临沂地区原是山东省单纯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经防治,到1983年微丝蚴率已降至0.16%,经部级考核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我们于1984...
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埃及血吸虫病1627例的临床观察
吴文仙
1994, 12(4): 288-290.
摘要
(
)
PDF
(2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在马里共和国某医院工作期间,采用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1627例埃及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甲组1187例,给以40mg/k,顿服;乙组321例,给以10mg/kg,日服3次,连服2d;丙组119例,给以50mg/kg,顿服。治疗后3个月,镜检尿内虫卵,3组比较,以乙组疗法的疗效为最佳,虫卵阴转率达96.6%,表明吡喹酮分次给药的方案较单次顿服为佳,且无药物副作用。
湖北省首次报道曲旋沼螺为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
陆业新,杨连娣,胡明,桂爱芳,左胜利
1994, 12(4): 290-290.
摘要
(
)
PDF
(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北省首次报道曲旋沼螺为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湖北省仙桃市卫生防疫站仙桃433000陆业新湖北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武昌430070杨连娣,胡明,桂爱芳,左胜利1983年7月,李秉正等在吉林省海龙县李炉公社池塘中首次发现并报道曲旋沼螺作为华支睾吸...
福建省钩虫病的流行现状
阵谘,杨发柱,郑国斌,林爱琴
1994, 12(4): 291-293.
摘要
(
)
PDF
(2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福建省是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的两种钩虫混合流行区。1980年以前,感染率在50%左右,1980年以后,用全民服药的方法防治钩虫病,大部分地区的钩虫病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主要的感染场所亦由原来的甘薯地转为香蕉、芦笋等经济作物种植区。
用间接荧光抗体方法筛选抗间日疟原虫子孢子单克隆抗体
余蕾,余文祥,李菊异,李崇珍
1994, 12(4): 293-293.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间接荧光抗体方法筛选抗间日疟原虫子孢子单克隆抗体云南省疟疾病防治研究所思茅665000余蕾,余文祥,李菊异,李崇珍IFA是检测抗体的较敏感而特异的方法。我们用此法筛选抗间日疟原虫(P.v)子孢子单克隆抗体,获得较满意结果。材料与方法1抗原与试剂子孢...
广东省三水市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研究
邹惠宁,彭业恒,蔡文安,陆世祺
1994, 12(4): 294-296.
摘要
(
)
PDF
(2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6-1988年和1990-1992年分别在本市董永区和官元区,以反复查治病原方法防治华支睾吸虫病,并对中间宿主及保虫宿主进行调查。经两次查治后,人群华支睾感染率董永区从43.6%降为13.2%,官元区从78.5%降为36.3%。当地第一中间宿主是长角涵螺,第二中间宿主是鲸鱼和鳊鱼。在猫粪便中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在狗和猪胆管内均发现华支睾吸虫卵及成虫。
复方磷酸哌喹治疗恶性疟效果的观察
李兴亮,陈运,杨景,张愠川
1994, 12(4): 296-296.
摘要
(
)
PDF
(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方磷酸哌喹治疗恶性疟效果的观察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思茅665000李兴亮勐海县卫生防疫站励海666200陈运打洛镇医院打洛666200杨景,张愠川60年代起,我省开始用以哌喹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哌喹片(即防疟片3号以下简称复方哌喹)进行恶性疟的预防和治...
猪囊尾蚴病的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杨晓明,许华,曹自文,王薇
1994, 12(4): 297-299.
摘要
(
)
PDF
(2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猪带绦虫病患者,用南瓜子、槟榔和50%硫酸镁驱虫。成虫漂洗后取成熟孕节分离虫卵。虫卵于培养瓶内,加入人胃液、猪胆汁、胰酶等,置于37℃温箱孵化,再将孵出的六钩蚴注入昆明种小鼠尾静脉内,感染2个月后解剖,在其肌肉和肺脏检出活猪囊尾蚴。将囊尾蚴置于胃液和胆汁中,于37℃孵化2h,其头节可自动翻出。
刺猬感染曼氏裂头蚴
赵红刚
1994, 12(4): 299-299.
摘要
(
)
PDF
(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刺猬感染曼氏裂头蚴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咸宁437100赵红刚孟氏裂头蚴的宿主主要是蛙类和蛇类。1959年,贵州省曾发现刺猬也有裂头蚴寄生[1]。我省尚未见报道。作者在咸宁市场购买1只从山林捕捉的刺猬,解剖后发现,其外套下有40余条白色带状虫体。该虫平均...
溴氰菊酯药浴阳性鼠阻断内脏利什曼病传播的实验研究
金长发,熊光华,洪玉梅,苏忠伟
1994, 12(4): 300-302.
摘要
(
)
PDF
(2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中华白蛉分别饲吸两组染有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背纹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一组系经澳氰菊酯药浴后9-45d的仓鼠,另一组系未经药浴的仓鼠。实验结果表明饲吸药浴鼠的白岭在24h内全部中毒致死,饲吸未经药浴鼠的白蛉存活率很高。在剖检的吸血白蛉中,有69.1%的白蛉,在其消化道内发现有前鞭毛体的感染,这些前鞭毛体不仅在白蛉消化道内发育良好,且随饲吸时间的推移,前鞭毛体侵入食道、咽和喙部。背纹仓鼠是杜氏利什曼原虫理想的保虫宿主,经药浴的仓鼠进行人工感染,已失去感染能力。
人毛滴虫致长期间歇性腹泻三例报告
于和平,曹济民,胡兴明,冯剑琴
1994, 12(4): 302-302.
摘要
(
)
PDF
(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毛滴虫致长期间歇性腹泻三例报告山西省雁北地区人民医院大同037006山西省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038008于和平,曹济民,胡兴明,冯剑琴例1女,63岁。间歇性腹泻史6年。泻前有阵发性小腹痛。严重时大便呈果酱色。近1年来频繁发作,全身浮肿。1985年...
钩虫感染的免疫
张仁刚,冯瑞元
1994, 12(4): 303-306.
摘要
(
)
PDF
(3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钩虫感染的免疫张仁刚川北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南充637007冯瑞元华西医科大院寄生虫教研室成都610041钩虫感染引起的贫血是一些非洲和亚洲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1991年调查南方各省区农村人体钩虫感染仍高达24.3-77....
吉林省首次发现结膜吸吮线虫
刘汉基,崔宁,李富仁,宋文华
1994, 12(4): 306-306.
摘要
(
)
PDF
(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首次发现结膜吸吮线虫吉林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吉林132001刘双基,崔宁,李富仁吉林省永吉县医院五官科永吉132000宋文华结膜吸吮线虫分布于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1],迄今吉林省未发现[2],我们于1990年8月在吉林省永吉县一患者眼内发...
抗细粒棘球蚴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胡庆和,王仙琴,刘英姿,吴若芬,赵晨,董进文
1994, 12(4): 306-306.
摘要
(
)
PDF
(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细粒棘球蚴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宁夏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银川750004宁夏医学科学研究所银川750004胡庆和,王仙琴,刘英姿,吴若芬,赵晨,董进文用SP2/0骨髓瘤细胞与取自宁夏南部山区患者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进...
胃纤维镜检查在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的应用
伏云芳,黄令霞,刘胜姣,陈爱平
1994, 12(4): 307-308.
摘要
(
)
PDF
(1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纤维镜检查在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的应用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附属医院岳阳414000伏云芳,黄令霞,刘胜姣,陈爱平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含的胃部病变尚未见胃纤维镜检查的详细报道。我院1990-1992年对109例慢性血吸虫病(简称慢血)和109...
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向杨,胡盛清,李毅,何永康,李岳生,余冬保
1994, 12(4): 309-309.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岳阳414000向杨,胡盛清,李毅,何永康,李岳生,余冬保血清前白蛋白(简称PA)是人体内一种快速转运蛋白,是甲状腺素结合蛋白和维生素A运输蛋白的总称[1,2]。该蛋白由肝脏合成,分子量约...
温度对钉螺年螺口增殖影响的实验观察
蒋守富,沈莲萍,夏静,马晓缰
1994, 12(4): 310-310.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度对钉螺年螺口增殖影响的实验观察上海市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上海200335蒋守富,沈莲萍,夏静,马晓缰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入巩固监测的地区,每年仍有残存钉螺发现。为了估计残存钉螺的螺口消长,本文观察了1对钉螺在1年内的累代繁殖和生长,和温度对年螺口增...
恶性疟原虫RNA组分的分离
兰风华,林来兴妹,赵雨田,毕惠祥,彭一兵,李英杰
1994, 12(4): 311-311.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性疟原虫RNA组分的分离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检验中心第一军医大学疟疾免疫研究室福州350001兰风华,林来兴妹,赵雨田,毕惠祥,彭一兵,李英杰为了研究恶性疟原虫的RNA,综合文献报道的多种方法,建立了从同批虫体中分离多个不同RNA组分的方法,效果良好...
长白山吸血蠓的垂直分布
叶青山,李民飞
1994, 12(4): 312-312.
摘要
(
)
PDF
(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白山吸血蠓的垂直分布空军医学专科学校吉林132011叶青山,李民飞在不同的地形地带,吸血蠓的组成不同[1]。长白山吸血蠓曾有记述[2],但吸血蠓的垂直分布尚不了解。为此,作者于1988年7-8月选择5个采集点作了调查。调查地区概况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