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2019, Vol. 37 ›› Issue (6): 703-708.doi: 10.12140/j.issn.1000-7423.2019.06.016
周理源1(), 吕超2, 祝红庆2, 许静2, 幸小英1, 陈锐1, 张智勇1, 周庆圣1, 柯国荣3, 吕尚标4,*(
), 林丹丹4
Li-yuan ZHOU1(), Chao LV2, Hong-qing ZHU2, Jing XU2, Xiao-ying XING1, Rui CHEN1, Zhi-yong ZHANG1, Qing-sheng ZHOU1, Guo-rong KE3, Shang-biao LV4,*(
), Dan-dan LIN4
摘要:
收集2012-2018年瑞昌市“大会战”开展的乡村、参与单位、各单位参与人员、投入资金和螺情等数据,以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及活螺平均密度等3个主要指标对“大会战”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2-2018年瑞昌市市长挂帅参与“大会战”,7年累计动员333个(次)单位,技术人员187人次,累计投入资金291.38万元,投放悬浮剂药物58.46 t、粉剂12.96 t。累计完成药物灭螺4 986.67 hm2,2012-2015年灭螺面积超过当年查出的有螺面积,2016-2018年灭螺面积均未超过当年查出的有螺面积,其中2016年差距最大。2012-2018年,在开展“大会战”灭螺区域,有螺环境数逐年下降,2017年最低。累计查螺面积21 218.00 hm2,查出有螺面积4 611.41 hm2,2012-2015查出有螺面积逐年下降,2015年达到最低(561.62 hm2),与2012年(572.74 h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016年水灾后钉螺面积显著增加,为78.72 hm2,与2012年和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017年达到峰值(789.31 hm2),2016-2018年3年有螺面积相差较小。2012-2015年有螺框出现率从16.66%下降至11.59%,各年间有螺框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016年洪水过后有螺框出现率回升,2017年增至最高30.30%,与2015(11.59%)、2016年(13.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018年有螺框出现率较2017年略有下降,为28.96%。2012-2015年,活螺平均密度从0.26只/0.1 m2下降至0.17只/0.1 m2,水灾过后活螺平均密度逐渐上升,2016年为0.19只/0.1 m2。2017年最高,为0.61只/0.1 m2。2018年略有下降,为0.53只/0.1 m2。较2017年下降幅度不大。开展“大会战”在一定程度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部门的积极参与,但连续多年开展后,容易造成部门积极性以及完成任务量和质量的下降。单纯依靠“大会战”能降低钉螺密度和控制病情,但压缩有螺面积的效果不显著,水灾等自然灾害容易造成钉螺扩散和有螺面积的反弹,造成前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等灭螺资源的浪费。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