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2019, Vol. 37 ›› Issue (6): 648-651.doi: 10.12140/j.issn.1000-7423.2019.06.005
朱泽林1(), 张瑕2, 余章科3, 郝瑜婉1, 田添1, 王强1, 段李平1, 李石柱1,*(
)
Ze-lin ZHU1(), Xia ZHANG2, Zhang-ke YU3, Yu-wan HAO1, Tian TIAN1, Qiang WANG1, Li-ping DUAN1, Shi-zhu LI1,*(
)
摘要:
目的 评价吡螺脲硫酸盐可湿性粉剂(WPPS)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灭螺效果及其对鱼类的毒性,为该药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鄱阳湖洲滩选取6块区域进行除障,计算钉螺自然死亡率。兑配25%WPPS溶于水中使最终浓度分别为1、2、4、8 g/m3,兑配杀螺胺乙醇胺盐(WPNES)溶于水中使最终浓度为1 g/m3,均匀喷洒施药,空白对照组施用清水,于施药后1、3、7 d,系统抽样法进行钉螺调查,压碎法鉴别钉螺死活,并记录处理螺数、死螺数。将湖北省垸内环境筑坝分隔成6段试验区,每段投放鲫鱼30条,并适应性饲养1 d。其中4段药物试验组施用2.5、5.0、7.5 g/m3 WPPS,药物对照组施用2 g/m3 WPNES,空白对照组施用清水,分别于施药后的1、2、3 d记录鲫鱼存活率。 结果 喷洒灭螺药物后1 d和3 d,5个施药组钉螺校正死亡率均超过85%以上,1 g/m3 WPPS和2 g/m3 WPPS处理下,3 d的死亡率(93.1%和95.0%)高于1 d的死亡率(88.2%和90.9%)。现场灭螺7 d后,1、2、4、8 g/m3 WPPS处理下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4%、90.0%、90.3%、89.8%,均高于1 g/m3 WPNES处理后的钉螺校正死亡率(76.0%)(P ﹤ 0.05)。2 g/m3 WPPS处理1、3、7 d后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均高于90%,于第3天达到最大值(94.7%)。鱼毒性试验结果显示,2.5和5.0 g/m3 WPPS施药后1、2、3 d的鲫鱼死亡率接近空白对照组(0、3.3%和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7.5 g/m3 WPPS施药后2 d和3 d的死亡率均为50.0%。2.5、5.0、7.5 g/m3 WPPS处理下的鲫鱼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WPPS可有效杀灭钉螺且对鱼类生物安全性较高,可应用于洲滩以及鱼塘、虾塘等垸内环境。该药对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灭螺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