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红芸, 董莹, 徐艳春, 邓艳, 刘言, 吴静, 陈梦妮, 张苍林. 云南省输入性间日疟原虫多药抗性蛋白1基因突变多态性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3, 41(4): 404-411. |
[2] |
石天琪, 陈军虎. 间日疟原虫入侵网织红细胞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3): 396-401. |
[3] |
薛婷, 杜伟勤. 耶氏肺孢子菌基因分型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6): 842-847. |
[4] |
金行一, 张玲玲, 朱素娟, 徐卫民, 陈珺芳, 阮卫, 姚立农, 陈华良. 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和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多态性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3): 323-331. |
[5] |
徐艳春, 董莹, 邓艳, 毛祥华, 陈梦妮, 张苍林, 江陆斌. 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多态和种群结构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1): 67-73. |
[6] |
程芳洲, 高春花, 杨玥涛, 汪俊云. 我国不同利什曼病流行区利什曼原虫分离株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1的多态性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 37(2): 196-201. |
[7] |
徐宁, 尹建海, 沈玉娟, 刘华, 曹建平. 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6): 661-666. |
[8] |
董莹, 邓艳, 陈梦妮, 徐艳春, 毛祥华, 王剑, 孙艾明, 薛靖波. 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抗叶酸类药物相关基因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2): 103-111. |
[9] |
张馨心, 楚瑞林, 玄英花, 程洋. 间日疟原虫入侵红细胞的相关蛋白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2): 161-165. |
[10] |
贾西帅, 周水茂, 杨燕, 徐明星, 吴凯. 武汉市输入性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2基因分型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 35(5): 434-439. |
[11] |
董莹, 孙艾明, 陈梦妮, 徐艳春, 毛祥华, 邓艳. 云南省输入性及本地感染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基因5区序列的多态性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 35(1): 1-7. |
[12] |
张苍林,周红宁,聂仁华,刘慧,王剑,李春富,杨亚明*. 云南省边境地区疟原虫18S rRNA基因种类鉴定与序列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4(3): 7-220-226. |
[13] |
王加志1,尹雪梅1,李希尚1,尹授钦1,丰俊2*. 一个红细胞内同时寄生不同期间日疟原虫输入性病例1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4(3): 20-290-292. |
[14] |
刘颖,钱丹,陈伟奇,周瑞敏,杨成运,赵玉玲,许汴利,张红卫*. 环子孢子蛋白基因检测法对1例间日疟病例的溯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5, 33(2): 19-156-178. |
[15] |
沈茜1,王林2,方强3,沈继龙1,张林杰1 *. 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的抗体检测及虫株基因型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 32(5): 9-366-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