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核型分析探讨中国利什曼原虫分离株遗传变异情况。方法:应用脉冲电泳技术对16株中国利什曼原虫分离株基因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被测分离株分有14条-26条染色体(低于2200kb)被区分,核型差异大多集中于225kb-850kb染色体区域,较大染色体相对保守。其中14株属于杜氏利什曼原虫复合体的分离株存在明显的种内核型差异,但来自同一流行区的分离株核型显示差异较小。所有杜氏利什曼原虫复合体的分离株均含有11条相似染色体带:320kb,350kb,380kb,870kb,910kb,1070kb, 200 kb, 1 250 kb, 1 350 kb, 1 600 kb 和1 900 kb。其中, 从白蛉体内分离出的771 分离株核型显示较为独特, 共分离出26 条染色体带。另两株从大沙鼠体内分离的、先前已分被命名为沙鼠利什曼原虫和都兰利什曼原虫的R12 和R20 分离株显示相近核型。结论: 中国杜氏利什曼原虫复合体内存在明显种内遗传变异, 但亲缘关系越近的分离株核型也越相近。地理环境与媒介白蛉均对杜氏利什曼原虫复合体内遗传变异起一定作用。R12 和R 20 分离株倾向于属于同一个种或两个亲缘关系极近的种。同时, 可见寄生的哺乳动物宿主不同可能与利什曼原虫遗传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