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3-06-30
    论著
    7种抗疟药抑制疟色素形成及其体外、体内抗日本血吸虫作用的比较观察
    薛剑1,姜斌1,刘丛珊1,孙军2,肖树华1*
    2013, 31(3):  1-161-169. 
    摘要 ( )   PDF (11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观察7种抗疟药抑制疟色素(hemozoin)的形成,与其体外和体内抗血吸虫的作用。  方法  抑制疟色素形成是通过观察25 μmol/L磷酸氯喹、盐酸奎宁、奎尼丁、盐酸甲氟喹、磷酸咯萘啶和苯芴醇,以及100 μmol/L蒿甲醚在pH 4.0~5.0的乙酸钠-高铁血红素(hematin)溶液中对β-hematin形成的抑制作用。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测定上述7种抗疟药的半数和95%致死浓度(LC50和LC95)。观察奎宁、氯喹和咯萘啶伍用氯化血红素对体外培养血吸虫的致死作用,以及7种抗疟药口服或腹腔注射对感染日本血吸虫成虫小鼠的疗效。  结果  25 μmol/L咯萘啶对pH 4.4~5.0的乙酸钠溶液中的hematin具有明显抑制β-hematin形成的作用,抑制率为81.3%~97.0%。在pH为4.6的乙酸钠-hematin溶液中,25 μmol/L甲氟喹、氯喹或奎宁对β-hematin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79.7%、72.8%和65.8%;在pH为4.8~5.0的乙酸钠-hematin溶液中,上述3种药物明显抑制β-hematin的形成,抑制率分别为83.1%~90.6%、41.9%~49.0%和53.2%~62.0%。25 μmol/L本芴醇在pH为4.6、4.8和5.0的乙酸钠-hematin溶液中分别有74.3%和40.4%~40.5%的β-hematin形成抑制率。在相同浓度下,奎尼丁在pH为4.8和5.0的乙酸钠-hematin溶液中对β-hematin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53.4%和50.9%,而100 μmol/L蒿甲醚对pH 4.4~4.8的乙酸钠-hematin溶液中的β-hematin形成仅有轻度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6.6%~25.0%。甲氟喹、咯萘啶、奎宁和奎尼丁对体外培养血吸虫的LC50和LC95分别为4.93和6.123 μg/ml,37.278和75.703 μg/ml,93.688和134.578 μg/ml,101.534和129.957 μg/ml;而血吸虫在含100或120 μg/ml氯喹、本芴醇和蒿甲醚的培养液中培养3 d,无或仅少数虫体死亡。用对血吸虫无效的奎宁50 μmol/L(20 μg/ml)和氯喹50 μmol/L(26 μg/ml)与氯化血红素153.4 μmol/L(100 μg/ml)伍用培养血吸虫,前者在培养的1~3 d内全部虫体死亡,而氯喹与氯化血红素伍用组仅18.8%(3/16)的虫体死亡。相反,对血吸虫具有杀灭作用的咯萘啶50 μmol/L (46 μg/ml) 与氯化血红素153.4 μmol/L (100 μg/ml)伍用示拮抗作用,无虫体死亡。感染血吸虫成虫的小鼠每天口服氯喹、咯萘啶和本芴醇400 mg/kg,连服3 d,或前两者每天腹腔注射100 mg/kg,连续2~3 d,均无效。顿服蒿甲醚、奎宁和奎尼丁400 mg/kg或甲氟喹200 mg/kg均有明显疗效,减虫率为61.1%~98.1%。  结论  7种抗疟药抑制疟色素形成的作用与体外和体内抗血吸虫作用无明确的相关性。奎宁与氯化血红素伍用可明显增强其体外抗血吸虫的作用,而咯萘啶与氯化血红素伍用则示拮抗作用。
    日本血吸虫虫卵SjE16、SjPPIase和SjRobl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
    陈清,吴琛耘,冯艳,吴健桦,姚馨萦,徐大刚,王兆军*
    2013, 31(3):  2-170-175. 
    摘要 ( )   PDF (12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真核表达日本血吸虫虫卵蛋白,并评价其在血吸虫病免疫学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提取日本血吸虫虫卵RNA,逆转录后获得cDNA。PCR扩增日本血吸虫虫卵特异性或高表达基因SJCHGC01695(SjE16)、SJCHGC00856(SjIMA8)、SJCHGC06249(SjTOR)、SJCHGC06324(SjP40)、SJEFTD02(SjSLP)、SJCHGC06679(SjPPIase)和SJCHGC06529(SjRobl),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PIC9K。重组质粒电转至毕赤酵母GS115菌株后,甲醇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镍-次氮基三乙酸(Ni-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取重组蛋白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对其进行分析鉴定。以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重组蛋白SjE16、SjPPIase和SjRobl单用,3个重组蛋白两两伍用,及全部伍用作为包被抗原,ELISA法检测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急性血吸虫病和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反应性。  结果  PCR扩增获得7个日本血吸虫虫卵高表达基因,经酵母重组表达和Ni-NTA亲和层析纯化后成功获得3个重组蛋白SjE16、SjPPIase和SjRobl。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所获得的重组蛋白为目的蛋白。ELISA检测结果显示,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和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均可检测出被SjE16、SjPPIase和SjRobl识别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在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中上述3种抗原IgM的检出率分别为80%、60%和80%,IgG检出率分别为40%、80%和70%。伍用组中,SjE16和SjRobl伍用抗原,检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IgM抗体的敏感性为100%,高于其单独为抗原的敏感性。  结论  获得的3个日本血吸虫虫卵蛋白(SjE16、SjPPIase和SjRobl)均具有血吸虫病诊断的潜能,其中SjE16和SjRobl伍用抗原可提高急性血吸虫病诊断敏感性。
    慢性弓形虫感染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炎症因子的表达
    张义华1,王璐2,汪学龙1 *,沈继龙1,张倩1,孔兰婷1,王为为1,陈鹤1
    2013, 31(3):  3-176-179. 
    摘要 ( )   PDF (13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慢性弓形虫感染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炎症因子的表达。  方法  将3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慢性弓形虫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15只,感染组小鼠每只经口服感染弓形虫TgCtwh6株包囊30个,对照组喂饮等量生理盐水0.3 ml。感染后60 d,分离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逆转录PCR(RT-PCR)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鄄1β(IL-1β)、IL-6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免疫荧光标记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的皮层区和海马区的离子钙接头分子(Iba-1)阳性细胞数(即小胶质细胞)(16.5±0.8和17.9±1.1)显著高于对照组(8.4±0.2和10.3±0.8)(P<0.05),且细胞呈明显活化状态,胞体增大,分支增多。RT-PCR结果显示,弓形虫感染组IL-1β、IL-6和TNF-α mRNA转录水平(0.862±0.169、0.407±0.158和0.305±0.07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49±0.030、0.037±0.008和0.001±0.001)(P<0.05)。慢性弓形虫感染小鼠的脑组织中iNOS蛋白表达水平(0.252±0.164)显著高于对照组(0.043±0.004)(P<0.05)。免疫荧光标记结果显示,iNOS蛋白均由小胶质细胞表达。  结论  慢性弓形虫感染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显著活化,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和iNOS水平升高。
    IMS-qPCR检测水源性微小隐孢子虫方法的建立
    高姗姗1,2,吴绍强3,罗静1,王承民1,张敏1,赵宝华2,何宏轩1 *
    2013, 31(3):  4-180-184. 
    摘要 ( )   PDF (12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将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S)和荧光探针定量PCR(qPCR)相结合,建立水源性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的检测方法。  方法  以抗微小隐孢子虫卵囊表面抗原Cp23单克隆抗体包被链霉素磁珠,制备特异免疫磁珠,根据卵囊回收率优化分离和富集卵囊条件。根据微小隐孢子虫核糖体DNA小亚基(18S rDNA)基因(登录号AB513881.1)序列设计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以分离纯化后的微小隐孢子虫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easy-T1载体。经筛选鉴定后,将重组质粒倍比稀释至104~108 copy/μl,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并绘制标准曲线。用荧光探针定量PCR分别检测微小隐孢子虫、贝氏隐孢子虫、刚地弓形虫、犬隐孢子虫和大肠埃希菌基因组DNA,判断该方法的特异性;检测100~108 copy/μl重组质粒,判断该方法的敏感性。对采自河北某奶牛养殖场的50份污水样品,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IFA)和IMS-qPCR检测,并比较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  磁珠与Cp23单克隆抗体的最佳孵育浓度为20 ng/ml,最佳孵育时间为30 min,最佳捕获时间为30 min,卵囊的回收率>95%。PCR扩增产物长度为272 bp,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荧光探针定量PCR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拷贝数与Ct值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6 1。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仅微小隐孢子虫有扩增条带,最低10 copy/μl微小隐孢子虫卵囊18S rDNA重组质粒可被检测到。以IF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50份水样的检测结果显示,IMS-qPCR的特异性为100%(18/18),敏感性为93.8%(30/32)。  结论  IMS-qPCR可用于检测水源性微小隐孢子虫卵囊。
    青海省称多县藏狐和犬棘球绦虫感染分离株的虫种鉴定
    冯凯1,2,黄福强1,2,朵红2,付永2,沈秀英2,彭毛2,李伟2 *
    2013, 31(3):  5-185-187. 
    摘要 ( )   PDF (10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藏狐和犬体内的棘球绦虫(Echinococcus)进行虫种鉴定。 方法  搜集称多县意外死亡的藏狐(Vulpes ferrilata)6只、驱虫犬5只和未驱虫无主犬1只,剖检小肠,肉眼观察小肠内棘球绦虫感染情况,沉淀法搜集棘球绦虫成虫,虫体经硼砂洋红染色后于镜下观察,初步鉴定虫种后,计算感染度。选取8条多房棘球绦虫和2条石渠棘球绦虫,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线粒体DNA(mt-DNA)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第1亚基 (COⅠ)基因,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镜下观察,共发现2种棘球绦虫,分别为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6只藏狐中,2只感染多房棘球绦虫,感染度分别为1 640条和839条,1只感染石渠棘球绦虫,感染度为833条。6只藏区犬中,2只感染多房棘球绦虫,感染度分别为10 195条和78条。PCR结果显示,8条多房棘球绦虫和2条石渠棘球绦虫的扩增产物约为450 bp。8条多房棘球绦虫的COⅠ基因序列一致,与四川省藏狐体内发现的多房棘球绦虫COⅠ基因(登录号为AB461417)序列一致性为100%。2条石渠棘球绦虫的COⅠ基因(登录号为JQ317998)序列一致,与四川省石渠县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体内发现的石渠棘球绦虫幼虫COⅠ基因(登录号为AB159136)序列一致性为99.2%。 结论  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藏狐和犬有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感染。
    不同棘球蚴抗原诱导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 2,3-双加氧酶的实验研究
    单骄宇1,2,李海涛1,3,李春燕2,肖晋2,李亮1,张雪1,林仁勇1,温浩1,3 *
    2013, 31(3):  6-188-192. 
    摘要 ( )   PDF (10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不同的棘球蚴抗原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DCs)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情况。  方法  从C57BL/6小鼠股骨中分离出骨髓细胞,用小鼠重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诱导后,获得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分别用重组抗原B(rAgB,15 μg/ml)、小鼠细粒棘球蚴囊液(MHF,5 mg/ml)、γ干扰素(IFN-γ,1 000 U/ml,为阳性对照)和RPMI 1640完全培养液(阴性对照)刺激DCs,于18、24和48 h后收集细胞和细胞上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s的表面标志物CD40、CD80、CD86和I-A/I-E的阳性表达情况,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RT-PCR)检测各组的IDO mRNA相对转录水平。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的色氨酸(Try)浓度。  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DCs受rAgB和MHF刺激后,其表面标志物CD40、CD80、CD86和I-A/I-E的阳性表达率均降低。刺激24 h后,rAgB组的CD40、CD86和I-A/I-E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60±2.69)%、(35.50±4.38)%和(57.30±4.38)%,与MHF组[(38.00±3.54)%、(53.00±3.39)%和(77.10±1.70)%]和阴性对照 [(37.95±3.61)%、(19.55±1.06)%和(85.45±1.6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T-PCR结果显示,刺激18、24和48 h后,rAgB组的IDO mRNA水平[(9.20±0.01)、(29.44±0.02)和(16.48±0.04)]和MHF组的[(9.67±0.02)、(17.52±0.01)和(16.81±0.01)]均高于阴性对照组[(2.46±0.01)、(7.77±0.01)和(10.56±0.01)](P<0.01),rAgB组和MHF组IDO mRNA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LC结果显示,刺激18、24和48 h后,rAgB组DCs上清中的色氨酸浓度[(23.65±0.64)、(13.95±1.06)和(19.05±0.64)μmol/L]均较其他3组低,刺激24 h后的色氨酸浓度与阴性对照组(22.90±0.14)和MHF组(20.65±0.3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体外实验条件下,rAgB、MHF均可上调DCs表面IDO的表达,作用24 h后,rAgB上调IDO的能力强于MHF。
    小鼠长期服用阿苯达唑对肝脏的影响
    郑琪,刘丛珊,姜斌,徐莉莉,张皓冰*
    2013, 31(3):  7-193-197. 
    摘要 ( )   PDF (12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服用阿苯达唑1~16周对小鼠血清中7项肝功能指标和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180只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均分为给药组和阴性对照组。给药组小鼠灌服阿苯达唑136.3 mg/(kg·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2、4、6、8、10、12、14和16周时,两组各时段随机取10鼠,眼内眦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肝功能指标,即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等7项指标;10鼠中5鼠取肝组织,固定染色后透射电镜观察,进行病理评分,将两组比较后有统计学意义的肝功能指标作为自变量,病理评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在给药各时间段,给药组的DBL、IBIL、ALB和GLB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2周组ALT(55.2±23.7)、AST(176.4±49.2)和ALP(141.1±19.4)等3项指标值均高于其余给药组,且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35.5±8.6、108.2±21.9和84.0±24.8)(均P<0.05)。给药2、8、10、12和14周组,肝组织病理评分为11.8±4.8、10.6±4.8、13.6±3.5、29.8±10.7和5.6±2.5,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0.8±0.4、1.2±0.8、2.4±2.0、1.2±0.4和1.4±1.1)(均P<0.05)。以ALT、AST和ALP为自变量、病理评分为因变量的3组单因素线性回归方程中,AST所属方程线性回归拟合度最佳,回归方程为Y=-17.616+0.188X。  结论  小鼠长期服用棘球蚴病治疗剂量的阿苯达唑可致ALT、AST、ALP等3项肝酶指标明显升高,并引起轻度的肝组织病理改变。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3种重组抗原的双向电泳定位分析
    朱明星1,2,3,李君良1,2,巨艳1,2,高鹏1,2,赵巍1,2 *
    2013, 31(3):  8-198-200,205. 
    摘要 ( )   PDF (2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已有的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原头节3种重组抗原rEgZW-5、rEg14-3-3和rEgP-29获得特异性抗体,以识别双向电泳图谱中相应的蛋白位点。  方法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初步分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蛋白,预判断蛋白分布情况。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原头节蛋白,PDquest软件分析原头节的蛋白质数量、相对分子质量(Mr)和等电点(IP)。用原头节的3种重组蛋白rEgZW-5、rEg14-3-3和rEgP-29分别免疫新西兰家兔,制备血清,纯化抗体。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鉴定特异性抗体对原头节双向电泳图谱中相应蛋白的识别。 结果  SDS-PAGE结果显示,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蛋白主要分布于Mr 18 000~90 000区域。双向电泳分离出240个蛋白位点,为Mr 15 790~117 050,IP为4.0~9.5,其中85.8%(206/240)蛋白等电点为5~9。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Eg14-3-3特异性抗体可识别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双向电泳图谱中约为Mr 33 000、IP为4.86的14-3-3蛋白位点,rEgZW-5特异性抗体可识别约为Mr 23 000、IP为4.98的ZW-5蛋白位点,rEgP-29特异性抗体可识别约为Mr 29 000、IP为5.65的P-29蛋白位点。  结论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3种重组抗原rEgZW-5、rEg14-3-3和rEgP-29的抗体可识别双向电泳图谱中相应的蛋白位点。
    现场研究
    山东潍坊地区医学贝类种类及分布调查研究
    郭云海1,李娜2,胡玲1,张仪1,周晓农1 *
    2013, 31(3):  9-201-205. 
    摘要 ( )   PDF (11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山东潍坊地区医学贝类种类及分布。  方法  选择山东潍坊地区的潍坊市区、寿光、安丘和昌邑等地,现场采集医学贝类标本,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类定种。  结果  共获得标本1 791个,经形态学鉴定,隶属于2纲9科14种,包括重要医学贝类的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383个、长角涵螺(Alocinma longicornis)34个、小土蜗(Galba pervia)63个、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137个、耳萝卜螺(R. auricularia)95个、尖膀胱螺(Physa acuta)677个和尖口圆扁螺(Hippeutis cantori)22个。其中纹沼螺和尖膀胱螺为优势物种。  结论  山东潍坊地区可传播寄生虫的医学贝类种类较多。
    “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防治血吸虫病的效果评价
    柳伟1,曹淳力1 *,陈朝2,李石柱1,唐丽3,肖瑛3,张华明4,杨志强5,王易6,苏尚洋7,王立英2,王强1,徐俊芳1,鲍子平1,黄希宝3,周晓农1
    2013, 31(3):  10-206-211. 
    摘要 ( )   PDF (10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对血吸虫病的防治效果。  方法  2011年在湖北省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选取6个已实施“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的行政村(即荆州区的李埠镇杨井村和太湖管理区岳台村、监利县的新沟镇顺丰村和程集镇张马村、江陵县的马家寨乡金旗村和资市镇玉古村)为干预组,2个未实施该措施的行政村(即石首市的小河口镇老洲岭村和大垸镇中岭子村)为对照组进行效果评估。内容包括,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人群感染情况,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粪便,每个村调查人数不少于300人;调查全部耕牛感染情况,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查粪便。采用系统抽样法调查钉螺感染情况,并在钉螺调查环境中调查野粪的感染情况(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1粪3检)。分别对2007年(基线情况)、2009年(干预前)和2011年(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干预组,人群的血吸虫感染率由实施“以机代牛”等综合治理措施前(2007年、2009年)的3.6%(135/3 772)和2.0% (63/3 116)降至2011年的0.9%(21/2 396)(χ2=43.411,χ2=11.840,P<0.05);至2011年已无存栏耕牛;2010-2011年人群和耕牛的血吸虫感染率下降幅度分别为52.6%和100%。对照组,2007、2009和2011年的人群感染率分别为4.5%(64/1 410)、2.6%(34/1 294)和1.8%(24/1 320),2007和2011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78,P<0.05),但2009和2011年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2009和2011年耕牛感染率分别为5.1%(8/158)、1.6%(3/187)和1.6%(3/189)(χ2=3.387,P>0.05);2010-2011年人群和耕牛感染率的下降幅度分别为25.0%和5.9%。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9,P<0.05);两组调查点均未查到感染性钉螺;干预组未查到阳性野粪,对照组野粪阳性率为7.5%(3/40)。  结论  实施“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人群、耕牛血吸虫感染率明显降低。
    移动百分位数法在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疫情监测预警中的初步应用
    付青1,2,李石柱1,2,侯岩岩3,张松3,李军建1,汤林华1 *
    2013, 31(3):  11-214-217. 
    摘要 ( )   PDF (10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初步探索移动百分位数法在新疆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疫情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  方法  以喀什地区12个县(市)内脏利什曼病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对网报数据进行逐月探测,分别计算第50百分位数(P50)、第70百分位数(P70)和第90百分位数(P90),并绘制预警控制图,将P70作为判定疫情出现的预警阈值,当月发病数大于历史基线数据的P70时,产生预警信号。计算该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并评价预警效果。  结果  喀什地区2008年和2009年的内脏利什曼病病例为61.0%(539/884),9~12月约占总发病数的发病高峰,病例数为51.9%(459/884),主要危及0~3岁的婴幼儿,占62.7%(554/884)。移动百分位数法累计进行58次探测,17次探测的当月发病数超过历史基线发病数的P70,其中有9次探测的当月发病数超过历史基线发病数的P90。根据研究期间疫情的实际发生情况,以P70为预警阈值,移动百分位数法对11次疫情中的10次发出了预警信号,预警灵敏度为90.9%(10/11);对不存在疫情的47次中的7次进行了错误预警,预警特异度为85.1%(40/47);累计发出的17次预警信号中有10次被证实出现疫情,阳性预测值为58.8%(10/17)。  结论  移动百分位数法能够对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的疫情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
    临床研究
    25例裂头蚴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莫志硕,李新华,雷姿颖,谢冬英*
    2013, 31(3):  12-218-220. 
    摘要 ( )   PDF (9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裂头蚴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2年8月-2011年5月确诊的25例裂头蚴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治情况。 结果  25例患者中,23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其中22例为食源性感染,1例为接触性感染;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型14例、皮肤型7例、内脏型3例、眼裂头蚴病1例。25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3例内脏型患者的嗜酸粒细胞均升高,其他22例患者中仅1例嗜酸粒细胞升高;23例行寄生虫抗体全套检查,其中22例患者裂头蚴抗体阳性;14例中枢型患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可见病灶;11例患者行病灶手术切除或活检术,其中8例可见虫体。该病首诊误诊率80%。经治疗后18例治愈,7例症状缓解。 结论  食源性感染成为裂头蚴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中枢型为主;嗜酸粒细胞检测正常不能排除该病,血清学检查有重要诊断意义。
    浙江省5例输入性疟疾误诊病例的病原学诊断分析
    姚立农*,张玲玲,阮卫,陈华良,陆巧绎,杨婷婷
    2013, 31(3):  13-221-223,234. 
    摘要 ( )   PDF (12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浙江省5例输入性疟疾误诊病例进行病原学诊断和鉴定。  方法  收集浙江省5例前期误诊为输入性间日疟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血样,进行镜检、快速疟疾诊断试纸条检测和巢氏PCR检测(采用疟原虫属特异性引物和种特异性引物),并将PCR扩增片段测序后,与GenBank中已有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  结果  5例患者均为自非洲的归国人员,其中3例归国前有疟疾发病史。镜检结果显示,4份血样为卵形疟原虫感染,1份(病例1)为卵形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快速疟疾诊断试纸条检测结果均为疟原虫阴性。巢氏PCR检测结果显示,5份血样的全血DNA均扩增出卵形疟原虫特异性条带(800 bp),其中1份血样(病例1)同时还扩增出间日疟原虫特异性条带(120 bp)。测序序列经Blast比对,5份血样的扩增片段序列与卵形疟原虫SSU RNA部分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9%,其中1份血样(病例1)的另一扩增片段序列与间日疟原虫SV5 18S rRNA部分序列的同源性为99%。  结论  5例输入性疟疾病例,4例为卵形疟原虫感染,1例为卵形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
    疾病监测
    2006-2011年四川省甘孜州棘球蚴病疫情分析
    许光荣1,张丽杰2,曾光2 *
    2013, 31(3):  14-224-228. 
    摘要 ( )   PDF (10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四川省甘孜州棘球蚴病流行病学特点,为改进棘球蚴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使用SPSS19.0和Epi info3.5软件,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6-2011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疫情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6-2011年累计报告病例8 939例,累计患病率818.7/10万,其中牧民占88.9%(7 949/8 939);全州18个县均有病例报告,病例分布乡镇占总乡镇的66.8%(217/325),以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为主,石渠、色达2个牧业县报告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4.3%(7 535/8 939);最小年龄1岁,最大99岁,平均年龄41岁,20-60年龄组占84.3%(7 534/8 939);男女性别比为1 ∶ 1.19,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2011年儿童血清学阳性率3.0%(126/4 231)及牲畜内脏棘球蚴病阳性率11.1%(496/4 465)较2007年4.2%(395/9 413)、13.9%(906/6 496)均有所下降(P<0.01),2011年犬粪抗原阳性率21.9%(3 532/16 099)与2007年阳性率21.8%(826/3 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四川省甘孜州的棘球蚴病流行依然严重,须进一步加大综合防控力度,以减轻和遏制棘球蚴病的危害。
    综述
    片形吸虫病研究进展
    刘倩,程娜,周岩,许学年*
    2013, 31(3):  15-229-234. 
    摘要 ( )   PDF (10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片形吸虫病(fascioliasis)是由片形吸虫(Fasciola spp.)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可导致感染者肝、胆病理损伤;牲畜感染引起产奶、产肉量降低,造成经济损失,是影响中国公共卫生和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其症状与其他肝胆疾病类似,常被误诊。片形吸虫对三氯苯达唑耐药性的出现成为片形吸虫病防治的重大隐患,寻找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和有效的药物、疫苗成为片形吸虫病防治的重点。本文综述了片形吸虫病流行概况、诊断、药物治疗与耐药性、疫苗以及组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田鼠巴贝虫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孙嘉慧1,韩建平2,冯正1,胡薇1,3 *
    2013, 31(3):  16-235-237,241. 
    摘要 ( )   PDF (2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田鼠巴贝虫病是一种与疟疾相似的人兽共患血液寄生虫病, 主要分布于美国、欧洲和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田鼠巴贝虫病的诊断方法种类繁多, 但目前大多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本文对现有的人感染田鼠巴贝虫病的主要诊断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寄生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研究进展
    杨庆利1,2 *,申继清3
    2013, 31(3):  17-238-241. 
    摘要 ( )   PDF (10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对传统病原微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认识的深入,发现寄生虫PAMPs存在的线索。寄生虫PAMPs在分子结构、与受体的结合方式、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和诱导效应等方面与传统PAMPs均有所差异。本文从上述方面综述了寄生虫PAMPs的研究进展。
    研究简报
    钉螺血淋巴细胞提取及其形态观察
    许勇1,黄春兰2,周书林2,刘辉3 *
    2013, 31(3):  18-211-213. 
    摘要 ( )   PDF (1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软体组织破碎过滤法提取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血淋巴细胞,加入柠檬酸葡萄糖溶液作为抗凝剂,经吉氏染色和美兰染色后,用Motic B5计算机成像系统观察其形态。提取单只钉螺的血淋巴细胞,统计细胞数。结果共观察54个血淋巴细胞,可见3种形态:圆形有颗粒大细胞,直径(21.59~31.97)μm,细胞核呈卵圆形,有颗粒,核质比0.38±0.08,约占细胞总数35.95%(19/54);圆形无颗粒小细胞,直径(13.24~20.77)μm,细胞核呈卵圆形,无颗粒,核质比0.38±0.90,约占细胞总数51.63% (28/54);梭形细胞,大小(17.60~25.47)μm×(27.19~30.25)μm,细胞核呈长椭圆形,无颗粒,核质比0.44±0.20,约占细胞总数12.42% (7/54)。用过滤法提取单只钉螺血淋巴细胞均数约为19.46万个。该法是提取钉螺血淋巴细胞的一种有效方法。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蛔虫感染16例报告
    王璞1,李荣智2,黄志寅1,唐承薇1 *
    2013, 31(3):  19-242-243. 
    摘要 ( )   PDF (10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共16例经胶囊内镜确诊的成人小肠蛔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胶囊内镜图像。16例粪检均未查见虫卵,其中消化道出血15例,贫血15例(重度3例、中度10例和轻度2例),低白蛋白血症2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1例,粪隐血阳性16例。经胶囊内镜检查均为蛔虫感染,其中14例虫体位于上段小肠,2例位于下段小肠。3例观察到虫体周围小肠黏膜充血红斑和糜烂灶,7例观察到小肠腔内有活动性渗血或陈旧性出血。
    转座酶对piggyBac转座子在弓形虫内转座活性的影响
    宋鑫帅1,魏峰1 *,张莹光1,曹莉莉2,刘全2
    2013, 31(3):  20-244-封三. 
    摘要 ( )   PDF (10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转座酶(PBase)对转座子piggyBac在弓形虫细胞内转座效率的影响,将转座酶质粒Toxo-PBase和带红色荧光蛋白(RFP)的转座子质粒PB-Toxo-RFP共同电转染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的弓形虫红色荧光蛋白的转座效率。结果显示,PB-Toxo-RFP和Toxo-PBase共转染组转座效率为73%,PB-Toxo-RFP转染组转座效率为43%,前组显著高于后组(P<0.01),表明转座酶能够提高piggyBac转座子在弓形虫细胞内的转座效率。
    病例报告
    眼结膜囊内吸吮线虫病1例
    陈艳虹1 *,谢忱1,姚立农2
    2013, 31(3):  21-封二. 
    摘要 ( )   PDF (8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