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3卷 第增刊期    刊出日期:2005-10-30
    庆祝词
    为保障人民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我所促进全国寄生虫病科学防治的55年
    汤林华
    2005, 23(增刊):  1-322. 
    摘要 ( )   PDF (1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我国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吴观陵
    2005, 23(增刊):  2-328. 
    摘要 ( )   PDF (3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诊断在血吸虫病防治活动中始终处于中心位置,为防治活动的计划、实施和防治效果评价等各环节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科学依据,可具体用于在个体或群体水平上确定化疗对象、评价化疗、预防和传播控制的效果以及传播控制或阻断后监测。迄今为止,寄生虫学检查,即从流行区人的粪便中查见虫卵,仍是血吸虫病唯一的确定诊断途径和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当三价锑化合物作为抗血吸虫主要化疗药物时,因其较高的毒性,通过寄生虫学检查获得确定诊断是决定个体化疗的必需前提和依据。自20世纪80年代初,新型抗血吸虫药物吡喹酮引入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以来,因其安全、有效,降低了在确定化疗对象时对确定诊断的苛求,加之,年复一年的大规模化疗,导致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感染的流行率和感染度大幅下降,寄生虫学检查的敏感性受到质疑,因而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因其快捷、简便、依从性高等诸多优点,愈来愈受到重视并获得快速发展。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已逐渐整合到我国防治规划和防治活动中来,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取得的血吸虫病防治进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除了简要回顾我国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技术发展轨迹外,着重对当前血吸虫病免疫诊断途径在防治活动中应用的若干问题加以讨论,并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我国消除淋巴丝虫病的全球意义
    孙德建
    2005, 23(增刊):  3-331. 
    摘要 ( )   PDF (2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报道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办公室
    2005, 23(增刊):  4-339. 
    摘要 ( )   PDF (3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了解和分析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评估近十年来的防治效果,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卫生部于2001年6月~2004年底在全国(除台湾、 香港、 澳门外)进行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方法 按照对总体率进行估计的随机抽样样本量计算公式,确定全国调查的样本量及各省(区、市)调查的样本量,然后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这两个特征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三步抽样,分别到县(市)、 乡(镇)和点。在已知有华支睾吸虫流行的27省(区)同时另行抽样作“流行区调查”,样本量为217 829。土源性线虫、带绦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等采用病原学检查,棘球蚴病、囊尾蚴病(囊虫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以血清学检查为主。 结果 以病原学检查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共检查356 629人,查出感染蠕虫26种,其中福建发现的东方次睾吸虫和埃及棘口吸虫为国内外人体感染首次报告,广西发现的扇棘单睾吸虫为国内人体感染首次报告。蠕虫总感染率为21.74%,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包括钩虫6.12%、蛔虫12.72%、鞭虫4.63%),推算全国感染土源性线虫人数约为1.29亿(钩虫、蛔虫、鞭虫感染人数分别约为3 930万、8 593万、2 909万);带绦虫感染率为0.28%,推算全国感染带绦虫人数约为55万;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0.58%;流行区(27省、 区、 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40%,推算感染华支睾吸虫人数约为1 249万。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0.28%。棘球蚴病、囊尾蚴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2.04%(4 796/39 826)、 0.58%(553/96 008)、 1.71%(1 163/68 209)、 3.38%(3 149/93 239)和7.88%(3 737/47 444)。 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与1990年全国性调查的相比,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下降60.72%、71.29%和73.60%,感染人数显著减少。广东、广西、吉林等3省(区)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明显上升,分别为182%、164%和630%。四川、西藏两省(区)的带绦虫感染率上升幅度最为明显,分别为98%和97%。棘球蚴病在西部地区流行仍较严重。许多寄生虫病仍在农村和牧区广为流行,农、牧民的寄生虫感染率、患病率较高,并导致一定的病死率,尤其对女性和儿童。
    综述
    广州管圆线虫病爆发给我们的启示
    林金祥;揭鸿英;李莉莎
    2005, 23(增刊):  5-343. 
    摘要 ( )   PDF (2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Chen,1935)Dougherty, 1946]是陈心陶1933年首先在广州鼠肺内发现[1],1935年确定为新属、新种,并命名为广州肺线虫Pulmonema contonensis Chen[2]。1937年Mat?鄄sumoto在台湾野鼠肺动脉内亦发现一种线虫,同年Yoko?鄄gawa将其命名为鼠血圆线虫Haemostrongylus ratti[3]。1945年Dougherty认为鼠血圆线虫应是广州肺线虫的同种异名,故改名为广州管圆线虫。广州管圆线虫隶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圆线虫目,后圆线虫科,后圆线虫亚科,管圆线虫属。1945年Nomura和Lin[4]首次报道台湾省1例15岁的男孩脑脊液中检获该虫幼虫。1946年后东南亚各国和太平洋、印度洋各岛屿,陆续发现该病病例。分布地区跨越北纬23°至南纬23°的热带和亚热带[5]。全球已报告确诊和疑似病例达3 000余例,其中我国台湾省占300余例。过去,该病在我国大陆极为罕见,直至1996年才报道4例确诊病例[6]。近8年来,我国大陆沿海地区,不断出现现症病例和疑似病例,且在部分地区引起爆发,由于医务人员对该病不熟悉,故易造成误诊。随着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福寿螺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不断扩散蔓延,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病将会成为我国南方地区最具潜在危险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旋毛虫病的流行趋势及防治对策
    崔晶;王中全
    2005, 23(增刊):  6-348. 
    摘要 ( )   PDF (3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因食生或半生含有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及肉制品所致。自发现本病150多年来,人们一直努力试图将其控制或消灭,但在近20年内世界许多地区又出现了本病的发生,现已被列入再度肆虐的疾病(re-emerging disease)。据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 100 万人体感染者,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richinel-losis,ICT)1995~1997年报道1万余例, 国际兽医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1998年报道1万头生猪感染[1,2]。我国自1964年在西藏自治区首次发现人体旋毛虫病以来,先后在云南、广西、四川、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南和湖北等省(区)出现了多起爆发。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因食生或半生动物(如食草动物、野生动物等)肉类而引起本病的爆发逐渐增多。此外,由于国际贸易的全球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及流动人口的增多也增加了旋毛虫病传播的机会。
    寄生虫学发展特点与趋势
    周晓农;林矫矫;胡薇;黄兵;曹建平
    2005, 23(增刊):  7-354. 
    摘要 ( )   PDF (3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寄生虫病是传染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1],其病原寄生虫种类繁多,跨越了动物界和原生生物界。仅在我国有记载的人及家畜家禽寄生虫种类共计2 500种左右,其中与畜禽关系密切的原虫201种、蠕虫943种、节肢动物1 025种,共计2 169种,隶属于8门、12纲、32目、126科、424属。其中导致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有91种[2,3]。由于寄生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既不同于普通的经济动物,又不归属于微生物,并由于寄生虫病对人类的危害严重,寄生虫学在19世纪后期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据记载,世界上能感染人体的蠕虫有300余种,原虫70余种,许多是偶然寄生于人体的寄生虫,但小部分的寄生虫却能导致严重的世界性人类疾病,危害极大[4]。因此,了解和掌握寄生虫学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研究寄生虫的生物学特征、掌握寄生虫病流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了解寄生虫病历史发展特点对当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推进具有现实意义。
    疟原虫的抗药性与抗疟药的合理应用
    刘德全
    2005, 23(增刊):  8-361. 
    摘要 ( )   PDF (2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疟原虫的抗药性是指在患者对药物能忍受的情况下,给患者推荐剂量或高于推荐剂量的抗疟药,并证明药物已被吸收,血药浓度已达到可治愈的水平,疟原虫仍具存活或繁殖的能力[1]。在人体4种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对抗疟药均易产生抗性,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尚无抗性报道。其中恶性疟原虫的抗性尤为重要,不仅表现为抗性率及抗性程度高、地理分布广,而且还可导致高死亡率。
    寄生虫病疫苗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刘述先;曹建平
    2005, 23(增刊):  9-368. 
    摘要 ( )   PDF (2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疫苗是控制乃至消灭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寄生虫疫苗研究始于1903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在低毒活疫苗、致弱活疫苗、灭活或死病原疫苗、亚单位疫苗(包括抽提物或代谢产物)、合成的和重组抗原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和DNA疫苗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有的进行了现场验证。虽有证据表明几乎全部寄生虫感染后宿主存在获得性免疫或对再感染的抵抗力,但寄生虫抗原免疫所诱导的大多为部分保护性免疫力(一般为30%~70%),很难像病毒和细菌抗原那样诱导出99%或99.9%的保护性免疫力。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方面有关:多数寄生虫为复细胞生物,或生活史较复杂;抗原成分不仅存在种特异性,又有发育各阶段的特异性或差异性;抗原所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机制尚不清楚;寄生虫存在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的现象,其机制尚待阐明;寄生虫一般引起宿主慢性长期感染。成功的寄生虫疫苗可能由多个特异性抗原(或表位)组成,所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力需要针对生活史中一个以上的感染阶段[1]
    医学寄生虫学面临新的挑战:新现和再现疾病
    朱淮民
    2005, 23(增刊):  10-373. 
    摘要 ( )   PDF (2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以往不认识的新现疾病。其中有些疾病至今未被认知,将来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使人们对病原体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群体不断增加,一些新的机会性致病病原体被发现。控制新现或再现感染性疾病(emerging or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应当重视相关的研究和人员培训,发展检测和监测新技术,并监测导致这些疾病的影响因素,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疾病的流行。
    螨非特异性侵染
    温廷桓
    2005, 23(增刊):  11-378. 
    摘要 ( )   PDF (3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关于自由生活的螨引起人体内外的侵染时有发生,螨非特异性侵染受到多方的关注[1]。螨类(Acari)包括蜱, 属于蜘蛛纲(Arachnida), 具有八足,与六足纲(Hexapoda)亦即昆虫纲(Insecta)都属于节肢动物门。螨的种数极多,已有名的3万多种,包括1 000余种蜱,某些螨类学家测算,地球上应有螨50余万种,是种数仅次六足纲的一大类动物。由于大多数螨体微小,一般体长200~800 μm,肉眼刚能分辨,少受人们注意。对于螨类的经济意义与人畜健康的关系研究相对较慢,到20世纪下半叶才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螨类学(Acarology)。
    机会性致病原虫感染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朱翔;张兆松
    2005, 23(增刊):  12-封三. 
    摘要 ( )   PDF (2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会性感染是指一些侵袭力较弱,致病力也较低,在免疫功能正常人体不会造成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但当人体免疫功能受损时,如发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肿瘤化疗患者等,这类病原体可以乘虚而入,其繁殖能力和致病力增强,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发现,造成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约有数十种,包括细菌(鸟型胞内分支杆菌)、病毒(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真菌(新型隐球菌、 念珠菌)和原虫(肺孢子虫、 弓形虫、 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微孢子虫等)等。机会性感染可以是多种病原体造成的多重感染,且受感染的器官及组织广泛,机会频繁。以AIDS患者为例,临床上将各种AIDS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分成4类:如肺型、中枢神经系统型、胃肠型和无名热型。在肺型机会性感染中,以肺孢子虫肺炎(PCP)最为常见,平均感染率高达60%~80%,常是AIDS患者的致死疾患;中枢神经系统型机会性感染以刚地弓形虫病多见,症状可有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病变,如痴呆综合症、抑郁症等;胃肠型机会性感染中,以隐孢子虫病最常见,其他包括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微孢子虫病等,造成患者慢性消耗性腹泻;无名热型机会性感染则与分支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上述几种常见的机会致病性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在宿主体内引起的免疫应答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所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