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章孝成, 沈玉娟, 胡媛, 姜岩岩, 刘华, 曹建平. 肠道原虫实验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5, 43(1): 135-139. |
[2] |
张少华, 刘婷丽, 骆学农, 王帅, 郭爱疆, 白雪, 陈国梁, 才学鹏. 豆状囊尾蚴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及其分泌产物的分离鉴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4): 500-506. |
[3] |
欧阳兵, 李仁喜. 食生三文鱼致感染阔节双叶槽绦虫1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3): 295-298. |
[4] |
王丽萍, 吕超, 秦志强, 许静, 邓王平. 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的曼氏血吸虫核酸可视化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初步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3): 337-343. |
[5] |
谢慧群, 徐芸, 龚志红, 胡飞, 万慧, 徐春华, 吴杰, 刘俊朴, 洪道俊. 脑曼氏裂头蚴病治疗后的临床结局与抗体水平变化的多中心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2): 204-210. |
[6] |
黄燕, 喻文杰, 尚婧晔, 何伟, 张光葭, 王奇, 杨柳, 廖沙, 李汭芮, 姚人新, 曾明才, 张福斌, 李树成, 刘阳, 钟波, 王谦. 阿苯达唑和吡喹酮交替联合用药治疗藏族牧民棘球蚴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2): 171-177. |
[7] |
赵成思, 秦敏, 谭明娟, 缪婷婷, 邵天业, 刘新建, 王勇. 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急性感染小鼠肾脏功能损伤的影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2): 200-209. |
[8] |
王伟, 赵成思, 缪婷婷, 周春雷, 张成诚, 秦敏, 邵天业, 王勇. 吡喹酮治疗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巨噬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3): 263-270. |
[9] |
陈贺捷, 姜慧娇, 梁倩, 武杰, 桂显伟, 邹海亮, 邢稚坤, 王二强, 陈雪玲, 吴向未. 不同肝癌细胞上清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培养活性的影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3): 317-323. |
[10] |
赵晋英, 刘鹏, 李艳伟, 汪世平. 血吸虫病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3): 370-377. |
[11] |
牛子文, 常艳凯, 王克, 张龙现. 隐孢子虫体外培养模型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3): 394-399. |
[12] |
黄涛,郭云海,张仪*. 双脐螺感染曼氏血吸虫相关神经递质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3): 17-303-306. |
[13] |
叶善可, 徐烈, 黄琴, 凌云. 8例脑曼氏裂头蚴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与预后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2): 144-147. |
[14] |
张玉梅1,2,王燕娟1 *,刘华1,姜岩岩1,徐馀信1,郑力1,3,胡媛1,沈玉娟1,曹建平1. 吡喹酮治疗后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其表面分子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4(2): 2-99-104. |
[15] |
宋国平,李金福,陈艳*,徐婧. 雷丸及吡喹酮对猬迭宫绦虫裂头蚴感染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5, 33(1): 8-4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