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瑶, 张本光. 异尖属线虫分类学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3, 41(4): 480-485. |
[2] |
黄姝玲, 林诗涵, 邱希斌, 陈永煊, 林陈鑫. 福建省人感染异尖线虫1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4): 556-558. |
[3] |
徐凯, 黄璐璐, 吴传玲, 李文登, 尹凤娇, 王志鑫, 樊海宁, 王海久. 中药实验治疗棘球蚴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5): 710-715. |
[4] |
牛子文, 常艳凯, 王克, 张龙现. 隐孢子虫体外培养模型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3): 394-399. |
[5] |
张冬梅*. 热带传染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5, 33(6): 9-443-449. |
[6] |
岳龙,付宝权*. 带科绦虫主要宿主保护性抗原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 32(6): 14-469-473. |
[7] |
丁丹,汪俊云*. 犬内脏利什曼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 30(5): 14-406-410. |
[8] |
杨玥涛, 张敏, 高春花, 石锋, 管立人, 汪俊云. 两例输入性皮肤利什曼病的诊断与病原体鉴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6): 12-461-464. |
[9] |
李彦, 刘航, 杨毅梅.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带绦虫鉴别中的应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5): 12-385-388. |
[10] |
艾琳1, 2, 陈韶红1, 陈家旭1 *. 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1): 13-58-63. |
[11] |
刘秋颖;司小北综述;安春丽审校. 肺孢子虫(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纪念发现百年历史[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0, 28(4): 13-300. |
[12] |
周晓农;李石柱;刘琴;张仪. 钉螺遗传学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 27(5): 7-418. |
[13] |
王永宾;刘吉平. 微孢子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 27(2): 15-166. |
[14] |
陈启军;尹继刚. 寄生虫学主要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7, 25(4): 16-348. |
[15] |
郑莉综述;徐兴建;董惠芬审校. 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与诊断抗原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 23(6): 20-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