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云虹, 谢贤良, 李燕榕, 陈宝建, 林耀莹, 余文武, 余海峰. 不同地域株东方次睾吸虫线粒体nad1基因序列分析及种系发育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5): 668-671. |
[2] |
林小霞, 董文鸽. 蚤亚科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3): 389-398. |
[3] |
郑涛, 刘佳豪, 李彬, 李佳珊, 聂娟, 熊涛. 没食子酸与氯硝柳胺联合灭螺作用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2): 251-258. |
[4] |
王宁, 彭晗琪, 高常哲, 程羽珩, 吕大兵. “夜逸蚴”日本血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与系统进化的关系[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3, 41(6): 699-707. |
[5] |
陈齐鲁, 王旭, 李春阳, 官亚宜. 线粒体基因在带绦虫科分子分类鉴定及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6): 767-773. |
[6] |
韦开文, 曾红霞, 何牧, 胡俊杰. 浣熊贝氏蛔虫核糖体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5): 594-602. |
[7] |
刘雅芳, 陈彬, 芦新焱, 李光华, 杜春红, 姜丹丹, 杨兴. 云南微小扇头蜱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5): 677-681. |
[8] |
孙佳宁, 陈婷, 董文鸽. 缺齿甲胁虱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与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2): 194-203. |
[9] |
张苏阳, 邢云天, 袁轩, 曲国立, 姚甲凯, 戴建荣. 氯硝柳胺对光滑双脐螺氧化磷酸化的影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1): 61-67. |
[10] |
郭苏影, 祝红庆, 曹淳力, 邓王平, 鲍子平, 贾铁武, 李银龙, 吕超, 秦志强, 张利娟, 冯婷, 杨帆, 吕山, 许静, 李石柱. 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6): 753-758. |
[11] |
施亮, 熊春蓉, 刘毛毛, 魏秀参, 张键锋, 王鑫瑶, 王涛, 杭德荣, 羊海涛, 杨坤.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湖北钉螺视觉智能识别模型效能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6): 764-770. |
[12] |
尚婧晔, 张光葭, 喻文杰, 何伟, 廖沙, 李汭芮, 黄燕, 刘阳, 钟波. 多房棘球绦虫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5): 637-641. |
[13] |
王盛琳, 邓王平, 李银龙, 王丽萍, 张利娟, 吕山, 许静.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日本血吸虫核酸方法的建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3): 293-298. |
[14] |
沈双, 罗军涛, 叶建平.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过程中Beclin1调节线粒体功能的初步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1): 41-46. |
[15] |
胡坤敏, 陈韶红, 艾琳, 郑彬. 豫皖闽浙4省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核糖体ITS2和线粒体CO1基因序列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1): 87-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