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定炜, 刘莹, 王光泽, 林绍雄, 童重锦, 陈冬燕, 胡锡敏. 2015年海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 37(3): 254-259. |
[2] |
施文琦1,周晓俊1,张仪1 *,周晓农1,胡铃1,王学忠2,王剑2,李艳君3. 中缅边境(西段)传疟媒介的初步调查[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2): 11-134-137. |
[3] |
王艳艳, 王英, 张健, 段建华, 黄复生*. 大劣按蚊含硫脂蛋白基因在约氏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1): 6-25-28. |
[4] |
陈沛泉;徐颖;陈东;何坤荣;欧凤珍;符崇威;符林春;李国桥. 青蒿琥酯阻断恶性疟传播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 26(5): 6-352. |
[5] |
蒋翡翎;邓碧兰;逯军;卢孝东. 海南省首例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报告[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 26(3): 20-封二. |
[6] |
王冬;马雅军;周红宁. 应用mtDNA-COⅠ基因序列研究我国大劣按蚊A、D群体的遗传差异[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7, 25(5): 3-371. |
[7] |
徐文岳;黄复生;段建华. 核糖体蛋白S7在大劣按蚊抗疟原虫感染免疫研究中的内标作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5): 3-267. |
[8] |
李道. 一种延长大劣按蚊虫卵保存时间的方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5): 20-278. |
[9] |
段景山;张宇滨;刘家敬;陈世裕;张世平. 海南垦区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分布与疟疾发病的关系[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1, 19(2): 20-79. |
[10] |
柳坚;蒙锋;华德.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与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用于海南省南桥疟区流行病学的调查[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0, 18(4): 23-253. |
[11] |
段景山;张宇滨;陈世裕;刘家敬;张世平. 海南省农垦系统6年疟疾病例调查结果[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0, 18(1): 27-61. |
[12] |
徐晓春;徐建农;瞿逢伊. 用聚合酶链反应区分我国大劣按蚊复合体A和D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8, 16(3): 172-175. |
[13] |
徐建农;瞿逢伊. 用rDNA研究海南省大劣按蚊的种型分类地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7, 15(5): 269-272. |
[14] |
黄亚铭;傅伟忠;王槐芳;韦海艳;李玉英;唐进洪. 广西凭祥一株食蟹猴疟原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7, 15(3): 10-160. |
[15] |
瞿靖琦,左新平. 快速诊断内脏利什曼病的Dipstick方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6, 14(2): 162-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