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成运, 贺志权, 鲁德领, 钱丹, 刘颖, 李素华, 周瑞敏, 邓艳, 张红卫, 王昊, 赵东阳, 郭万申. 2020年河南省内脏利什曼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4): 481-486. |
[2] |
张爱平, 梁曼曼, 朱玲玲, 盛皓宇, 杨江华. 内脏利什曼病治疗后64年复发1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2): 266-268. |
[3] |
马琳, 张铮, 王安礼, 刘东立. 检测利什曼原虫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建立及应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4): 548-552. |
[4] |
余大为, 李凡, 冯宇, 杨成明, 杨俊克, 刘林林, 张永福. 三种免疫层析试条检测甘肃犬利什曼原虫感染效能的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6): 792-795. |
[5] |
刘建秀, 汪俊云. 分子技术在利什曼原虫分类与鉴定上的应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4): 508-513. |
[6] |
刘建秀, 高春花, 杨玥涛, 郑彬, 汪俊云. 利什曼原虫K26序列应用于我国利什曼原虫分离株鉴定的价值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2): 181-187. |
[7] |
李润花, 关丽, 殷国荣. 刚地弓形虫滑行相关蛋白45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反应性检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 37(5): 563-567. |
[8] |
程芳洲, 高春花, 杨玥涛, 汪俊云. 我国不同利什曼病流行区利什曼原虫分离株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1的多态性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 37(2): 196-201. |
[9] |
危芙蓉, 杨玥涛, 汪俊云, 王燕娟, 潘佳明, 曹建平. 婴儿利什曼原虫感染小鼠体内中性粒细胞形成胞外诱捕网能力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 37(1): 18-22. |
[10] |
王凤萍, 张铮, 吕文, 刘东立, 王天海, 王益群, 王安礼, 李胜振, 石磊, 马琳, 曹磊, 吴峰. 2017年陕西省韩城市利什曼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5): 483-488. |
[11] |
马远林, 吕芳丽. Ⅰ型干扰素在原虫感染中的作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4): 399-404. |
[12] |
管立人, 高春花. 利什曼病及其防治[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4): 418-425. |
[13] |
李素华, 高丽君, 张雅兰, 周瑞敏, 杨成运, 钱丹, 刘颖, 赵玉玲, 鲁德领, 张红卫, 许汴利. 河南省1例输入性皮肤利什曼病的诊断与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4): 339-342. |
[14] |
李欣妍1,2,张铮1,刘东立1*,王凤萍3,王安礼1,王天海3,石一1,关蓉晖1,李文涓1. DNA重复序列鉴定陕西省利什曼原虫[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3): 21-271-274. |
[15] |
敬保迁, 谢勇恩, 胡为民, 杨健, 王朝莉, 冯莉. 重组杜氏利什曼原虫Pxn1、TryP、假定蛋白CAJ07026和GDPMP蛋白刺激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状态[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 35(6): 563-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