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严信留, 杜尊伟, 杨亚明, 汪丽波, 吴方伟, 李奔福, 李鸿斌, 陈然, 字金荣, 彭佳, 蔡璇, 保雪莹, 唐小英, 杨恒林. 单次和双次阿苯达唑治疗土源性线虫感染的疗效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2): 204-210. |
[2] |
谢慧群, 徐芸, 龚志红, 胡飞, 万慧, 徐春华, 吴杰, 刘俊朴, 洪道俊. 脑曼氏裂头蚴病治疗后的临床结局与抗体水平变化的多中心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2): 204-210. |
[3] |
黄燕, 喻文杰, 尚婧晔, 何伟, 张光葭, 王奇, 杨柳, 廖沙, 李汭芮, 姚人新, 曾明才, 张福斌, 李树成, 刘阳, 钟波, 王谦. 阿苯达唑和吡喹酮交替联合用药治疗藏族牧民棘球蚴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2): 171-177. |
[4] |
赵亚娥. 人蠕形螨病:一种新现的螨源性皮肤病[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4(5): 14-455-462. |
[5] |
高云,杨晓东,王丽娜,陈晓宁,李丽娜,赵香菊,刘丹. 三苯双脒对小鼠感染3个旋毛虫分离株的疗效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 30(4): 8-290-293. |
[6] |
李润花1,裴彦江2,李起超2,霍将2,丁宇2,殷国荣3 *. 口服阿苯达唑抗小鼠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效果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 30(3): 5-184-188. |
[7] |
卢艳1, 徐斌2, 鞠川2, 莫筱瑾2, 陈绅波2, 冯正2, 王小宁1, 胡薇1. 日本血吸虫虫卵cDNA文库的免疫筛选和阳性克隆的鉴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 30(2): 6-109-115. |
[8] |
孙晓东, 张再兴, 王剑, 邓艳, 杨沅川, Lasi Ja-hkawn, 孙晓英, 王恒.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缅甸拉咱市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5): 10-372-375. |
[9] |
刘慧, 杨恒林, 张军, 李春富, 聂仁华, 王恒业. 双氢青蒿素哌喹复方片治疗缅甸恶性疟的临床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4): 11-296-298. |
[10] |
李润花1, 高晋华1, 王思飞2, 裴彦江2, 申金雁3, 燕平梅1, 殷国荣3 *. 口服不同剂量三苯双脒对小鼠体内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作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2): 7-117-121. |
[11] |
薛剑;徐莉莉;强慧琴;张永年;肖树华. 用三苯双脒、吡喹酮和青蒿琥酯临床给药方案治疗感染华支睾吸虫大鼠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0, 28(3): 2-171. |
[12] |
薛剑;肖树华;徐莉莉;张永年;强慧琴. 三苯双脒和阿苯达唑治疗感染旋毛虫小鼠的疗效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0, 28(1): 2-11. |
[13] |
薛剑;徐莉莉;强慧琴;张永年;肖树华. 三苯双脒、青蒿琥酯和吡喹酮治疗感染华支睾吸虫金色仓鼠的疗效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 27(3): 6-218. |
[14] |
王善青;EvaChristophel;林世干;蒙锋;胡锡敏;王光泽;柳坚;曾林海. 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和蒿甲醚-本芴醇两种复方对海南岛无并发症恶性疟的疗效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 26(1): 11-52. |
[15] |
肖树华;吴中兴;张剑辉;王善清;王世海;邱东川;王翀. 三苯双脒肠溶片治疗899例儿童肠道线虫感染的临床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7, 25(5): 4-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