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1,熊德慧2,罗赛群2,杨杰1,钱颖骏3,秦志强3*
WANG Hong-mei1, XIONG De-hui2, LUO Sai-qun2, YANG Jie1, QIAN Yin-jun3, QIN Zhi-qiang3*
摘要:
目的 探讨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骨髓E77.43基因片段(MfE77.43)对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攻击感染的抵抗作用。 方法 将MfE77.43构建至重组腺相关病毒(AAV2)载体上,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HEK293细胞,纯化重组病毒rAAV2-MfE77.43后,提取转染后细胞总RNA,RT-PCR检测E77.43基因表达情况,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rAAV2-MfE77.43纯度。将1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实验组每鼠于第0、3、7天肌内注射生理盐水稀释5倍的rAAV2-MfE77.43病毒液400 μl,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分别注射等量pAAV空载体和生理盐水。每次注射前取小鼠尾静脉血,斑点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中E77.43表达情况。末次注射后,用日本血吸虫尾蚴经小鼠腹部贴片进行攻击感染,40条/鼠。感染后第41天,剖杀小鼠,分别收集各组小鼠的肝脏和小鼠体内的血吸虫成虫,计数成虫数和每克肝脏虫卵数(LEPG),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HE染色观察肝脏虫卵肉芽肿病理特征。 结果 RT-PCR检测获得约330 bp的目的DNA片段。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重组病毒rAAV2-MfE77.43外壳蛋白可见3条特征性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87 000、72 000、62 000,且杂带较少,病毒纯度较好。斑点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注射rAAV2-MfE77.43后第3天,血浆中E77.43蛋白开始表达,且稳定表达至第41天。实验组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成虫数和LEPG分别为20.16±3.93和19 800±2 715,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的29.16±2.44和28 000±2 192(P<0.01);实验组的减虫率和减卵率分别为27.3%和26.2%。HE染色可见,实验组小鼠肝脏虫卵周围嗜酸粒细胞和浸润炎性细胞较少,并以单个肉芽肿较为多见。 结论 东方田鼠E77.43基因对血吸虫感染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效果,提示E77.43基因可能参与东方田鼠天然抵抗日本血吸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