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嘉天, 林琳, 卢艳. 曼氏裂头蚴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6): 776-782. |
[2] |
蔡泽政, 杨萍, 廖倩倩. 儿童并殖吸虫复杂性感染1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6): 813-816. |
[3] |
张玺, 茹丝丝, 龙绍蓉, 刘若丹, 姜鹏, 崔晶, 王中全. 迭宫属绦虫的分类学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1): 98-104. |
[4] |
周欣, 黄翠兰. 抗阴道毛滴虫靶点及药物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1): 105-110. |
[5] |
周水茂, 贾西帅, 杨燕, 张娟. 卫氏并殖吸虫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1): 121-124. |
[6] |
华丽娟, 李生浩, 常国楫, 刘思奇, 丁洁, 柏保利, 张露, 王晴晴. 药物调控PPAR-γ/RXR-α信号通路对改善丰宫并殖吸虫感染所致大鼠肺损伤的作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3, 41(6): 691-698. |
[7] |
陈瑶, 张本光. 异尖属线虫分类学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3, 41(4): 480-485. |
[8] |
龚志红, 龚红卡, 徐芸, 刘俊朴, 涂永红, 谢慧群. 江西省2011—2020年并殖吸虫病病例回顾性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2): 247-251. |
[9] |
张娟, 夏菁, 张华勋, 朱红, 吴冬妮, 万伦, 曹幕民. 2018—2020年湖北省并殖吸虫感染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5): 600-605. |
[10] |
罗鋆, 陈及清, 江典伟, 周培聪, 蔡茂荣, 程由注. 福建省尤溪县东南部并殖吸虫中间宿主种群及其感染情况[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5): 646-651. |
[11] |
徐凯, 黄璐璐, 吴传玲, 李文登, 尹凤娇, 王志鑫, 樊海宁, 王海久. 中药实验治疗棘球蚴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5): 710-715. |
[12] |
周岩, 陈韶红, 李浩, 程娜, 洪加林, 许学年. 卫氏并殖吸虫TPx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免疫学诊断价值[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1): 20-26. |
[13] |
马志强, 王霖, 李生浩, 徐晶晶, 李才信, 刘媛, 张燕玲, 束秋红, 庄杉杉, 何姝美琪, 王文林, 王卫群. 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后诱导肺组织细胞自噬的初探[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1): 35-42. |
[14] |
李云霞, 艾琳, 邓艳, 陈伟奇, 朱鑫, 杨治国, 李克伟, 孙毅莹. 河南省洛阳市并殖吸虫病疫源地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5): 664-666. |
[15] |
牛子文, 常艳凯, 王克, 张龙现. 隐孢子虫体外培养模型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3): 394-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