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鹃, 刘鹏, 王雅伟, 余小梅, 邱星辉. 白纹伊蚊和三带喙库蚊抗药性相关基因突变PCR-RFLP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6): 744-747. |
[2] |
肖丽贞, 谢汉国, 陈朱云, 欧阳榕, 江典伟. 红带锥蝽实验条件下发育特征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2): 219-223. |
[3] |
姜进勇, 陈辉莹, 周红宁, 马雅军. 云南省三带喙库蚊对DDT和溴氰菊酯抗性群体的击倒抗性基因突变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 35(6): 536-540. |
[4] |
姜进勇1,2,周红宁2,郑宇婷2,王剑2,杨锐2,马雅军1 * . 云南三带喙库蚊对DDT和溴氰菊酯的抗药性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5, 33(2): 9-118-121. |
[5] |
蔡茹;李朝品;湛孝冬. 淮南市区成蚊越冬场所调查[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5): 23-310. |
[6] |
陈汉彬. 中国吸血蚋类研究回眸[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2): 2-70. |
[7] |
张恩英;王仁赉. 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胸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比活力测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1, 19(5): 20-320. |
[8] |
施恒华,蒋妙根,吴开琛,刘吟龙,关德海,桑柏林,姚润林,罗曼珍. 江南稻田区浙江省德清县疟疾传播动力学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6, 14(4): 322-323. |
[9] |
柯春荣,陈白云,詹世明,王兰仙,赵宗孟. 云南省大理州对输入疟疾病例的管理情况[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6, 14(4): 327-327. |
[10] |
李中申,高静兰,邹本英,张国英,王金锋,王柏青. 齐齐哈尔市一例尿螨症[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5, 13(4): 313-313. |
[11] |
曾桂华. 耻阴虱侵染睫毛一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5, 13(4): 314-314. |
[12] |
汪政仪,刘素兰,连惟能,孙建华. 印度雕蚀菌在三带喙库蚊幼虫体内的发育[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5, 13(2): 104-106. |
[13] |
徐保海,郑祖杰,何秀华,刘庆生,吴金友,何荣斌,黄柏芳,吴金俊. 中华按蚊叮人率三种调查方法的结果比较[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5, 13(1): 75-76. |
[14] |
王宏光,梁兆信,孙志福,谭亚军,姚义,王润凯,时昱,陈志刚,宋士新,蔡习之,明秀丹,李百祯,王占文. 辽宁省铁岭地区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4, 12(S1): 224-224. |
[15] |
钱会霖,汤林华,程义亮,杨宝金. 中华按蚊为唯一传疟媒介地区疟疾传播潜势的初步估算[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4, 12(4): 265-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