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闫书宁, 杨汉银, 蔡玉春, 徐斌, 俞铖航, 莫子冉, 卢艳, 杨硕, 辛怡, 郑彬. 基于RPA-CRISPR/Cas12a技术的十二指肠钩虫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和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6): 748-755. |
[2] |
石锋, 杨益, 汪俊云, 杨玥涛, 高春花. 快速检测美洲钩虫特异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方法的建立与效果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2): 119-123. |
[3] |
隋细香, 邵正, 蒋琦, 周叶, 何庆丰, 司徒永立, 邓莉, 彭礼飞. 美洲钩虫蛋白酶抑制剂NaKuI1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的鉴定和特性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 35(3): 259-264. |
[4] |
邓艳,陈伟奇,张雅兰,蔺西萌,张红卫*,许汴利. 2011-2015年河南省淮阳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4(6): 20-533-536. |
[5] |
杨益,杨玥涛,石锋,高春花,汪俊云*. 美洲钩虫病患者血清优势抗体的检测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4(1): 7-40-45. |
[6] |
张薇娜;黄大可;张鹏;任翠平;王晓楠;张云霞;沈际佳. 日本血吸虫成虫生殖系统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形态学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 26(5): 17-394. |
[7] |
吴中兴;方悦怡;刘宜升. 新药三苯双脒肠溶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 24(1): 6-26. |
[8] |
陈洪友;姜庆五;李勤学;李子华. 阿米巴活体微培养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 23(6): 17-456. |
[9] |
李铁华;郭湘荣;胡铃;肖树华;薛海筹;JohnHawdon. 我国五省美洲钩虫COI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4): 5-213. |
[10] |
张潞渝;朱朝君;张静. 腹水中发现十二指肠钩虫幼虫一例报告[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0, 18(4): 27-203. |
[11] |
詹斌;JohnHawdon;单强;任海南;强慧琴;肖树华;李铁华;冯正;PeterHotez. 美洲钩虫第三期幼虫cDNA库的构建及分析(英文)[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0, 18(1): 9-29. |
[12] |
李铁华;詹斌;JohnMHawdon;龚昕;肖树华;单强;冯正PeterJHotez. 美洲钩虫及十二指肠钩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1基因测序[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9, 17(2): 5-83. |
[13] |
常惠玲,王琴美,王鸣杰. 日本血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抗原性和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6, 14(3): 249-249. |
[14] |
瞿靖琦,左新平. 快速诊断内脏利什曼病的Dipstick方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6, 14(2): 162-162. |
[15] |
. 贵州省执行寄生虫病“八五”规划的情况[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5, 13(S1): 14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