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永红;熊承良;官黄涛;庞雪冰;姜昌富. 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阴道毛滴虫[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4): 14-244. |
[2] |
何永康;宋光承;刘述先;罗新松;张新跃;徐裕信;喻鑫玲;杨瑞青. 重组日本血吸虫26 kDa GST抗原免疫水牛后抗体动态及免疫保护性效果[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1, 19(5): 3-267. |
[3] |
罗曼珍;郑香;尚乐园;陈继峰;祝卫东;汤林华. 食蟹猴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两种抗原检测不同疟区人群中间接荧光抗体的实用性[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0, 18(1): 16-51. |
[4] |
黄亚铭;傅伟忠;王槐芳;韦海艳;李玉英;唐进洪. 广西凭祥一株食蟹猴疟原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7, 15(3): 10-160. |
[5] |
曹昌志;廖品义;汪少英. RPMI-1640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培养食蟹猴疟原虫效果的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7, 15(3): 15-173. |
[6] |
殷安华;孙国祥;程良保;赵玉琪;平建江. 消灭血吸虫病地区人群特异抗体水平的消长[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7, 15(2): 33-128. |
[7] |
叶灿义,姚承中,邹学华,张冠英. 韶关市郊鼠类弓形虫感染血清学初步调查[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6, 14(4): 298-298. |
[8] |
瞿靖琦,左新平. 快速诊断内脏利什曼病的Dipstick方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6, 14(2): 162-162. |
[9] |
. 贵州省执行寄生虫病“八五”规划的情况[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5, 13(S1): 142-143. |
[10] |
王琴美,王鸣杰,常惠玲. 自SDS-PAGE凝胶中洗脱蛋白质的简易高效方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5, 13(4): 314-314. |
[11] |
宋宗臣. 感染食蟹猴疟原虫B株大劣按蚊的寿命[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5, 13(3): 237-238. |
[12] |
张继翔,章辉,吴晓兵,丁瑞兰. 胶乳凝集试验诊断血吸虫病的现场应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5, 13(1): 78-78. |
[13] |
王钊,徐淑惠. 序言[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4, 12(S1): 1-1. |
[14] |
陆业新,杨连娣,胡明,桂爱芳,左胜利. 湖北省首次报道曲旋沼螺为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4, 12(4): 290-290. |
[15] |
印建业,朱达培,鲍子平,蔡立群,高水华. 溴乙酰胺对蚌类毒性的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4, 12(3): 240-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