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秦敏, 邵天业, 赵成思, 缪婷婷, 张戎, 邱竞帆, 王勇. 乙胺嘧啶对巨噬细胞叶酸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2): 210-217. |
[2] |
董莹, 孙艾明, 邓艳, 陈梦妮, 徐艳春, 毛祥华.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氯喹及青蒿素抗性相关基因的联合突变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 35(3): 202-208. |
[3] |
周瑞敏1,王轶楠2,钱丹1,李素华1,刘颖1,杨成运1,赵玉玲1,许汴利1,张红卫1*. 2015年河南省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的多态性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4(5): 3-399-404. |
[4] |
朱垚吉1,陈梦妮2,徐艳春2,毛祥华2,邓艳2,董莹2 *.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exon2区72~76编码序列多态性的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4(3): 8-227-234. |
[5] |
张苍林1,2,周红宁2,王剑2,刘慧2. 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哌喹、咯萘啶敏感性的体外测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 30(1): 8-41-44. |
[6] |
孙军;陈波;龙燕妤. 氯喹在体外对疟色素形成的条件性抑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 27(2): 6-124. |
[7] |
梁桂亮;孙晓东;王剑;张再兴;. 缅甸拉咱市氯喹治疗间日疟的敏感性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 27(2): 18-176. |
[8] |
权红;汤林华. 酮替芬和赛庚啶增强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对氯喹反应性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 26(5): 4-342. |
[9] |
权红;汤林华. 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及其逆转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 26(2): 14-145. |
[10] |
陈克强;;朱淮民;倪灿荣;宋关鸿.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感染ICR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成熟和B细胞活化[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 26(1): 1-5. |
[11] |
王安平;高琪;顾亚萍;王善青;王光泽;林世干;蒙锋. 海南恶性疟原虫pfcrt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单体型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7, 25(2): 6-108. |
[12] |
官亚宜;汤林华;胡铃;冯晓平;刘德全. 海南恶性疟原虫分离株Pfcrt和Pfmdr1基因点突变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 23(3): 2-139. |
[13] |
刘德全;冯晓平;杨恒林;林世干;陈文江;杨品芳. 我国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消长[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 23(1): 7-31. |
[14] |
陈克强;宋关鸿;朱淮民;苏新专.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和敏感株基因组DNA比较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2, 20(5): 11-297. |
[15] |
张再兴;李崇珍;黄国珍;杨亚明;周升;孙晓东;李丽. 云南省西双版纳恶性疟爆发区氯喹的疗效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2, 20(2): 8-97. |